有了票當然要買東西,李劍�看了看手里的電視機票和洗衣機票,突然覺得有點不太夠。
有了丈母娘就不能光想著自己,尤其是丈母娘對你還不錯的情況下。
于是李劍�去找了徐老三,自己絕對不是找苦力去的,對,就是這樣。
60年代和70年代中前期,結婚三轉一響,等到了70年代後期,縫紉機、電視、洗衣機被稱為新三件。
可見其中的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也說明結婚這種人生大事可以極大的促進消費。
“三哥!”
“ ,挖煤去了?”
“燒鍋爐去了!”
“貧嘴!無事不登三寶殿,直接說來我這干啥?”
“瞧你,咱們兄弟這關系,我就不能是單純的來看看你?”
徐老三愈發肥碩的腦袋靈活的搖動著。
“直接說吧,省得我猜來猜去的。”
“洗衣機票有沒有,給我搞兩張!”
徐老三遞過來一根煙,點了點李劍�,
“我就說你是有事兒,這個票不好搞啊,還兩張,有一張就不錯了!
這玩意少的很,正好我這有一張,都有日子了,你要就給你得了。”
“你看這不是巧了嘛,我有需求,你就有貨,那一事不煩二主,三哥你順便幫我買了得了。”
說著從包里掏出來電視機和洗衣機的票。
“你這不是有嗎?
還幫你買了,我再給你送家去得了唄!”
“哎,知我者,三哥也!幫我買一台電視、兩台洗衣機,其中一個洗衣機送到我丈母娘家,另外的送我家去。
哎哎,別激動,我給兄弟們辛苦費!”
李劍�又從包里掏出來兩沓軟妹幣交到徐老三手上。
這會兒電視機京城牌,津門無線電廠產的,還有牡丹牌,這個是京城無線電廠產的,至于申城的三個廠子的產品一般來說到不了這邊,而尺寸上只有兩種,12寸和14寸。
洗衣機目前只有兩種,一個京城的白菊牌,一個是申城的水仙牌,都是單缸半自動,需要手動排水、脫水。
雙缸洗衣機得再等個兩三年差不多能有。
電視機的價格大概是550左右,14寸,洗衣機的價格大概在400左右,再加上徐老三的那張票以及辛苦費,兩沓差不多。
“那我就替兄弟們謝謝你了。”
徐老三也不客氣,知道李劍�不差錢,只要事兒給辦利索了都好說。
“那個,就是,兄弟你。。。”
“別跟便秘了似的,車里有一箱酒,讓兄弟們搬下來,你和大哥二哥你們分就是了,不是我說三哥你這年紀輕輕的,也需要進補了?”
“誰說的!我有個朋友托我問的,挺長時間了,我得上心不是?”
“明白!明白!”
李劍�笑的很猥瑣,徐老三臉憋的通紅。
告別了徐老三,李劍�回到凌家。
徐老三沒提物資的事兒,那就是不缺,李劍�也不方便多問。
黑市這種東西只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有他大哥二哥,什麼時候干什麼不該干什麼他不用李劍�來教了。
到家沒多久,一輛板車拉著一台洗衣機就送到了凌家。
“洗衣機?”
孫大夫不是沒見過世面的,看著白菊牌的洗衣機從車上卸下來也是一臉的高興,但嘴上還是要習慣性的客氣一下。
“你這孩子,買這干啥!”
“咱孫大夫的手是用來迎接新生命的,用來洗衣服傷了手多不好!
有了這個玩意,就能解放您的雙手了。”
“就你會說話!花了多少錢,我給你!”
“那您是有點忒看不起我了不是?
孝敬的,孝敬的!”
孫大夫看向凌靈,凌靈笑眯眯的。
“別瞎客氣了,要不咱家有啥傳家寶啥的你給我就行了。”
“咱家有個屁的傳家寶!”
倆老的稀罕外孫,要留孩子和閨女在家住,李劍�推說給家里也買了洗衣機,得回去看看,要不然家里老太太還得瞎琢磨,于是告辭。
“那我過兩天來接你們娘倆?”
“晚點過來吧,我跟爽在家一起哄孩子,回村里也是待著,在哪都一樣。”
“那成,就晚點再來,可是我想你和娃咋辦?”
“咦~!快滾!”
徐老三的人效率很高,到家的時候一台洗衣機和一台電視已經放在院子里了。
“你買的?”
“嗯,去汽車廠訛了兩張票,合計家里沒有這玩意,買了正合適。
大姐,電視放你那院,洗衣機放奶奶這院。”
“為啥不放奶這?”
正和大嫂湊一起的大姐問道。
“全村目前可能就這一台電視,放爺奶這,大伙兒都來看,還休息不了?
放你那,姐夫白天去上工,你要麼去上工要麼在奶這看孩子,誰還好意思非要進你家看電視去?”
“也對哦。”
“大姐,你有沒有听過,一孕傻三年的事兒?
我怎麼感覺你智商好像不咋行呢?”
大姐也不惱,只是招招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土你過來來,姐好好看看你臉到底是怎麼這麼黑的?”
要是沒看到大姐攥起來的拳頭和咬著的牙,李劍�就信了。
“不去,你們這些人無非就是掐、擰、撓,一點創意都沒有,我還得把洗衣機裝好。
電視的天線也得弄一下,忙著呢!”
李劍�轉身就走,不過屁股後面還跟著四個好奇寶寶。
浴室這邊有電路,但缺個插排,李劍�直接帶電作業搞了插排過去。
水管也不缺,本來就有一個水龍頭一個花灑,用拿個接水都行,這又不是全自動的,還是得拿水桶接水然後倒進去才能用。
下水倒不用折騰,建房的時候本來就留好了下水。
都弄好了之後,李劍�叫來爺爺奶奶和大姐他們來個現場教學,怎麼加水、怎麼擰開關,怎麼排水。
要讓他們知道之後有全自動的洗衣機,只需要點個按鈕就能完成洗衣、甩干、烘干之類的流程那得驚為天人。
不過眼下這個小玩意嗡嗡嗡的就已經是高科技了。
弄好了這個,又去找了個高高的桿子,把電視天線豎起來,然後調試電視。
正好姐夫這會兒也回來了,一起幫忙,倆人配合一個轉桿子一個盯著清晰度。
等折騰完的時候,天也已經要黑了。
14寸的黑白電視里傳來央台電視新聞的聲音和畫面,一堆人瞪大了眼楮直勾勾的盯著。
《電視新聞》是今年7月1日開始的節目,也是新聞聯播的雛形和早期階段,節目時長只有15分鐘。
等到78年,定名為《全國電視台新聞聯播》,之後簡稱《新聞聯播》,節目20分鐘,到80年之後才逐步擴展到30分鐘。
等新聞結束,李劍�吧嗒一下關了電視。
四個孩子眼巴巴的看著表達著不滿。
“都早點睡覺,電視沒什麼好看的,方博方雅你們倆,以後看電視離屏幕遠一點,小心眼楮壞掉了!”
幾個孩子嘟著嘴,李劍�一人掐了一把臉蛋,惹的小丫頭更不滿了。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