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這玩意兒還挺好弄,葉鼎之游走域外之地的時候,就見過域外的牧民將羊毛做成一種毛氈子來搭建帳篷。
雖然毛氈子氣味有些難聞,顏色也十分寒摻,可對于那些牧民來說,已經是便宜又實用的御寒聖品,尤其這毛氈子的所用的材料是羊毛,每只羊到了春夏都會換毛,牧民們獲取羊毛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葉鼎之將主動將羊毛這個事兒攬到自己身上,跟姜莘莘參觀了望城山,又去看過了姜莘莘的秘密基地,這才跟隨姜莘莘再次下山,往柴桑城去大家匯合。
唐門生亂一事只在周邊稍有傳言,畢竟暗河直接摻和進去了,為了消息不外傳,暗河也著實出了力,更何況南宮春水雖然算得上改頭換面,可近兩百年的時間過去,誰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底牌呢?
只是沒想到 瑤遇上了尹落霞,二人因為 瑤竊取了尹落霞身份一事暴露,還牽連了尹落霞的外祖家鷹揚侯府一事生了嫌隙,哪怕 瑤多方解釋,尹落霞依舊沒有松口原諒。
姜莘莘听司空長風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看著百里東君煩惱的模樣,只覺得一言難盡。
所以,她直接沖著愁眉苦臉的百里東君撒氣︰“你擺出一副晚娘臉,到底什麼意思啊?”
“是心疼 瑤做了白工始終沒能求得尹落霞的諒解呢,還是干脆你覺得尹落霞不識好歹,沒能如你們的意,順水推舟來個大和解?”
百里東君臉色大變,一雙手搖得跟蒲扇似的,就怕姜莘莘誤會了他和 瑤︰“沒有沒有!”
“我沒覺得小賭王不識好歹什麼的,只是在恨自己腦子不夠聰明,想不到幫 瑤和小賭王達成和解的辦法!”
姜莘莘仔細看了看,確認百里東君說的是實話,這才勉強說道︰“好吧,既然你這麼誠心,我就信你一回。”
這話一說出口啊,百里東君和司空長風都不自覺的松了一口氣,看得一旁看熱鬧的南宮春水好奇不已,他忍不住給自家關門小弟子添亂︰“小天師,看起來你跟東君之間的交情實在不錯,為何你會覺得東君會認為小賭王不識好歹呢?”
百里東君立刻哭喪著臉喊了一聲“師父”,只恨自己動作不夠快,竟然讓南宮春水就這麼水靈靈地問出來了。
姜莘莘雖然並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性子,可也樂意給百里東君添堵,于是對南宮春水和默默伸長了耳朵的葉鼎之解釋道︰“當初百里為了名揚天下不是在柴桑城里鬧過一回搶親的事兒嘛,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和司空知道了他原來早就心有所屬,對方就是 瑤。”
“當然,在去天啟城以前,他還不知道 瑤的身份呢。”
“那個時候我就問過他到底是什麼遇上他的仙女姐姐的,結果他自己說的好幾年前,我稍微一反應就覺得事情不對,因為那個時候的百里還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呢,若是同齡人倒有可能一見鐘情,可若是換一個年紀更大一點的姑娘,恐怕……”
司空長風要給百里東君留點兒顏面嘛,看天看地的就是不看大家。而葉鼎之就沒那麼多講究了,他也覺得百里東君有時候行事的確讓人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麼好了,“東君,你當時怎麼就沒覺得事情不對嗎?人家明顯是刻意找上你的呀!”
百里東君此刻依舊對 瑤痴心不改,鄭重地對大家說道︰“我知道我跟 瑤的相遇有很大的算計成分,可她對我的感情,和我對她的感情,都是一樣真摯。”
葉鼎之還想說點兒什麼,被姜莘莘瞪了一眼也就息了心思。
南宮春水倒是對姜莘莘有些刮目相看了。
他自己活得久了,才懂得不要輕易插手任何除了自己以外之人的感情之事,沒想到一個還未及笄,甚至還未情竇初開的小姑娘早就懂得這個道理了。
南宮春水便招呼百里東君道︰“那你快準備重禮酬謝小天師跟葉小子這個兄弟吧!”
百里東君也明白姜莘莘雖然不看好他跟 瑤之間的感情,可也幫襯了不少,別的不提,單說北闕遺民的安置姜莘莘和葉鼎之就出了大力。
“我如今釀酒技術突飛猛進,元莘,鼎之,我包了你們師徒一輩子的美酒,如何?”
葉鼎之十分意動,但這事兒還要看姜莘莘的意思。
姜莘莘倒也來者不拒︰“行啊,你每年所釀的各種美酒都給我留一壇子好了。”
南宮春水卸去一身大椿功,只覺得渾身輕松,對于百里東君這個徒弟竟然沒想著孝敬自己,他立刻表示了不滿︰“好小子,你這釀酒技術的提升,怎麼也有你師父我的提點,怎麼,你想著用美酒來報恩,就沒想著你師父我了?”
司空長風也跟著湊趣︰“好歹咱們也認識那麼長時間了,如今又是同門師兄弟,你可不能忘了我呀!”
葉鼎之也再次加碼︰“還有遠在乾東城的百里爺爺跟百里伯父呢,你可不能忘了你祖父和你爹啊。”
百里東君脾氣好,雖然覺得肩上的壓力不斷增加也沒覺得有什麼,只是靈機一動想起了當初姜莘莘說過的他的東歸酒肆不會名揚天下的話,當即說道︰“當初元莘信誓旦旦說我的酒肆一定沒有名揚天下的一天呢,如今大家都等著我釀酒,不如我去雪月城重開東歸酒肆,你們覺得怎麼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莘莘都不用看,也知道東歸酒肆真的依舊沒有名揚天下的一天,“我確實說過那話,如今我還是同樣的看法,紋絲不改。”
司空長風和葉鼎之忍不住開始拱火,可南宮春水卻覺得姜莘莘一定有她的道理︰“東君,既然小天師都這麼說了,你還是好生再想想吧。”
百里東君氣結,只能跑上樓去找 瑤求安慰了。
在樓上的 瑤一早就知道姜莘莘已經來了,畢竟姜莘莘可沒掩飾過自己一身氣勢。
只是 瑤單單想想姜莘莘在天啟城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廢了青王和瑾玉王,將瑯琊王推上了儲君之位,還很有可能是揭穿她身邊的幕後之人,她便覺得不能輕易跟這樣一個人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