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科考船後,我們對“潮汐珠”進行了初步研究,發現它不僅能與海洋生物溝通,還能調節海洋的潮汐和生態平衡。老周興奮地說“如果我們能破解‘潮汐珠’的能量原理,就能更好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應對海平面上升等全球問題。”
然而,就在我們準備離開島嶼的時候,科考船的雷達突然探測到遠處有三艘不明船只正在朝著島嶼的方向駛來。“是‘文明重構會’的人!”我立刻拿起望遠鏡,看到船只上懸掛著黑色的旗幟,正是“文明重構會”的標志。
“他們肯定是沖著‘潮汐珠’來的,”師父臉色凝重,“我們必須盡快離開這里,不能讓‘潮汐珠’落入他們手中。”
科考船立刻啟動,朝著遠離島嶼的方向駛去。但不明船只的速度很快,不斷縮小與我們的距離。老周打開武器系統,準備進行反擊“他們船上有重型武器,我們很難正面抗衡,必須想辦法擺脫他們。”
我突然想到了“潮汐珠”“或許我們可以利用‘潮汐珠’的能量,制造海浪,阻止他們靠近。”
師父點了點頭“值得一試,你集中意念,引導‘潮汐珠’的能量,我來協助你調節能量頻率。”
我握住“潮汐珠”,閉上眼楮,集中意念。“潮汐珠”發出強烈的藍色光芒,船身周圍的海水開始劇烈波動,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海浪,朝著不明船只的方向涌去。不明船只被海浪擊中,船身劇烈搖晃,速度明顯減慢。
我們趁機加快速度,終于擺脫了不明船只的追趕,朝著湯加的方向駛去。當我們安全抵達湯加的港口時,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已經在港口等候,他們接過“潮汐珠”,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入特制的保護箱中。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協助湯加文物保護部門,對“海神島”的遺址進行了詳細的勘察和記錄,並在島嶼周圍設立了禁航區,防止“文明重構會”的人再次靠近。塔加看著我們繪制的遺址地圖,感慨地說“我的祖父沒有騙我,這座島嶼真的有海神守護。謝謝你們,保護了我們祖先的遺產,也保護了這片海洋。”
離開湯加前,我們收到了聯盟總部的消息,“文明重構會”的殘余勢力已經基本被清除,全球各地的文明遺址都恢復了平靜。但我們知道,文明保護的工作永遠不會結束,還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遺產等待我們去發現和保護。
我們的下一站是中國的三星堆遺址。聯盟總部傳來消息,三星堆遺址的新發掘區發現了一處神秘的祭祀坑,坑內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青銅器,其中一件青銅神樹的頂端,刻著與“海神島”石柱相似的圖案,懷疑兩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系。
飛機朝著中國的方向飛去,我看著窗外的雲層,手里緊緊攥著“潮汐珠”的照片。三星堆文明一直是考古界的謎團,它的青銅器物造型獨特,與中原文明有著明顯的差異,而這次發現的圖案,或許能為我們解開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謎新的線索。
當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時,三星堆遺址的考古負責人李教授已經在機場等候。他告訴我們,新發現的祭祀坑內,除了青銅神樹,還出土了一枚金色的“神樹果實”,果實上刻著復雜的符號,與青銅神樹頂端的圖案相互呼應,而且果實中蘊含著強烈的能量,與“潮汐珠”的能量波動有相似之處。
我們立刻前往三星堆遺址,站在新發掘區的邊緣,看著坑內的青銅神樹,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青銅神樹高約四米,樹干上雕刻著九條龍,樹枝上棲息著各種神鳥,頂端的圖案果然與“海神島”石柱上的相似,都是由海洋生物和星象符號組成。
李教授遞給我們一副手套,讓我們近距離觀察青銅神樹“我們在清理青銅神樹時,發現樹干內部是空的,里面藏著一卷金箔,金箔上的文字記載,這棵青銅神樹是‘溝通天地人神’的工具,而‘神樹果實’則是激活它的‘鑰匙’。”
我們跟著李教授來到文物修復室,看到了那枚金色的“神樹果實”。果實呈圓形,直徑約十厘米,表面刻著與金箔上相同的文字,在燈光下泛著淡淡的金光。老周打開探測儀,屏幕上的能量曲線顯示,果實中的能量與“潮汐珠”的能量雖然來源不同,但波動頻率卻高度一致,說明兩者之間確實存在某種聯系。
“如果能將‘神樹果實’與青銅神樹結合,或許能激活青銅神樹的能量,解開三星堆文明的秘密,”師父看著“神樹果實”,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但我們必須小心,避免像在‘海神島’那樣,引發不必要的危險。”
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激活計劃,在青銅神樹周圍安裝了能量監測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確保在激活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都能及時應對。一切準備就緒後,李教授小心翼翼地將“神樹果實”放在青銅神樹頂端的凹槽中。
“神樹果實”剛一放入凹槽,青銅神樹就發出強烈的金光,樹干上的龍和神鳥雕刻仿佛活了過來,發出微弱的光芒。祭祀坑周圍的地面開始輕微震動,坑內的其他青銅器也紛紛發出光芒,與青銅神樹的光芒相互呼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們緊張地盯著能量監測設備,屏幕上的能量曲線雖然在上升,但始終在安全範圍內。過了大約十分鐘,青銅神樹的光芒漸漸減弱,樹干內部的金箔緩緩展開,露出了上面的文字——這些文字記載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他們來自遙遠的“星瀚之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太平洋,與“海神文明”是同源的分支,後來因為環境變化,遷徙到了蜀地,建造了三星堆古城,並用青銅神樹與“海神文明”保持聯系。
“原來如此,”李教授激動地說,“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謎,還為我們研究古代文明的遷徙和交流了重要的證據。”
然而,就在我們沉浸在發現的喜悅中時,文物修復室的大門突然被推開,幾個穿著黑色衣服的人沖了進來,手里拿著槍,對準了我們“把‘神樹果實’交出來,否則我們就毀掉這里的所有文物!”
我們立刻意識到,這些人是“文明重構會”的漏網之魚。李教授想要保護“神樹果實”,卻被其中一個人用槍指著胸口。“別反抗,”為首的人冷笑著說,“我們已經在遺址周圍安裝了炸藥,只要我按下遙控器,整個三星堆遺址都會化為灰燼。”
老周悄悄掏出麻醉槍,對準為首的人,卻被對方發現“別動!否則我現在就開槍!”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修復室的窗戶突然被打破,幾個穿著便衣的人跳了進來,迅速制服了“文明重構會”的成員。我們驚訝地看著他們,為首的人掏出證件——原來是中國警方的反恐特勤隊,他們早就接到了聯盟總部的通報,一直在暗中保護三星堆遺址。
“多虧了你們及時趕到,”李教授松了口氣,感激地說,“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特勤隊的隊長笑著說“保護文物是我們的責任,以後我們會加強對三星堆遺址的安保措施,確保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協助李教授和警方,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查,拆除了“文明重構會”安裝的炸藥,並對出土的文物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對金箔文字的解讀,我們了解到更多關于三星堆文明和“海神文明”的歷史,為全球文明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篇章。
離開三星堆遺址的那天,李教授送給我們一件青銅神樹的復制品“希望你們能帶著它,繼續探索古代文明的奧秘,也希望你們能將三星堆文明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古代文明。”
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下一個目的地是非洲的大津巴布韋遺址。聯盟總部傳來消息,大津巴布韋遺址的“衛城”區域發現了一處地下通道,通道內的石壁上刻著與三星堆金箔相似的文字,懷疑與“海神文明”和三星堆文明存在聯系。
飛機朝著非洲的方向飛去,我看著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滿了期待。每一次的發現,都讓我們對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讓我們更加意識到,人類的文明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整體。保護文明遺產,不僅是保護單個的文明,更是保護人類共同的歷史和未來。
我不知道在大津巴布韋遺址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但我知道,只要我們保持著對文明的敬畏和探索的熱情,就一定能解開更多的文明之謎,守護好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的戰斗還在繼續,我們的故事,也永遠不會結束。
大津巴布韋遺址的紅土城牆在非洲的烈日下泛著灼熱的光,我們的越野車停在“衛城”遺址的入口處,遠處的“大圍場”和“谷地遺址”像兩顆散落的明珠,瓖嵌在廣袤的草原上。當地考古學家穆加貝穿著一件褪色的格子襯衫,手里拿著一卷用塑料布包裹的圖紙,快步向我們走來,他的額頭布滿汗珠,眼神卻格外明亮“你們終于來了!地下通道就在衛城北側的城牆下面,我們昨天剛清理完通道口的碎石,里面的溫度至少有四十度,而且空氣很稀薄,你們一定要做好防護。”
我接過圖紙,上面用紅色馬克筆標注著地下通道的走向,通道從衛城城牆延伸至谷地遺址的方向,全長約五百米,中間有三個岔路口,每個岔路口都畫著一個奇怪的符號——與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有幾分相似,只是線條更加粗獷,像是用石器直接刻在石壁上的。“這些符號和三星堆的文字有關聯嗎?”我指著圖紙上的符號問道。穆加貝點了點頭,從背包里掏出一張照片“這是通道內石壁的照片,你們看,這些符號的排列方式,和三星堆青銅神樹的龍紋圖案幾乎一致,我懷疑大津巴布韋文明和三星堆文明之間,存在著某種我們不知道的交流。”
我們跟著穆加貝來到衛城北側的城牆下,那里有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洞口,洞口周圍堆放著清理出來的碎石,碎石上還沾著潮濕的泥土——顯然通道內有地下水滲出。老周從背包里拿出四套便攜式氧氣設備和體溫監測儀“通道內的環境太惡劣,我們每個人都要佩戴氧氣設備,一旦體溫超過三十七度五,就必須立刻撤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依次鑽進洞口,剛進入通道,一股悶熱的氣流就撲面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腐爛植物的味道,讓人幾乎喘不過氣。通道的高度不足一米八,我們只能彎腰前進,頭頂的石壁時不時會滴下幾滴地下水,落在安全帽上發出“滴答”的聲響。穆加貝走在最前面,手里拿著一個強光手電筒,光束在前方的黑暗中劃出一道明亮的軌跡“通道是用紅土和石塊砌成的,這種工藝在大津巴布韋文明的建築中很常見,但通道內的符號,卻是我們第一次發現,之前的考古報告里從來沒有記載過。”
走了大約一百米,前方出現了第一個岔路口,左側的通道口刻著一個類似“鳥”的符號,右側的通道口刻著一個“魚”的符號。穆加貝停下腳步,從背包里掏出一個筆記本“根據當地的傳說,大津巴布韋的祖先認為,‘鳥’代表天空,‘魚’代表河流,我們應該走哪條路?”師父蹲下身,用手指撫摸著“鳥”的符號,符號的邊緣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顯然經常有人觸摸“三星堆文明崇拜鳥形神,青銅神樹上就有很多神鳥雕刻,而且‘鳥’代表天空,與‘溝通天地’的寓意相符,我們走左側的通道。”
我們沿著左側的通道繼續前進,通道內的溫度越來越高,我的體溫監測儀顯示已經達到三十七度,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胸前的氧氣設備上。又走了大約兩百米,前方出現了第二個岔路口,這次的符號是“太陽”和“月亮”,師父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太陽”的通道——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中,“太陽”代表著能量的來源,與青銅神樹的“激活”功能有關。
當我們來到第三個岔路口時,所有人的體力都已經瀕臨極限,我的氧氣設備顯示還剩不到一半的氧氣,體溫也達到了三十七度四。第三個岔路口的符號是“人”和“樹”,“人”的符號是一個站立的人形,雙手舉過頭頂,像是在祭祀;“樹”的符號則與三星堆青銅神樹的輪廓幾乎完全一致。“肯定是‘樹’的通道,”我喘著氣說,“青銅神樹是三星堆文明的核心,大津巴布韋的‘樹’符號,很可能指向與神樹相關的遺跡。”
我們鑽進“樹”的通道,通道突然變得寬敞起來,高度也增加到了兩米多,前方的黑暗中隱約傳來“嘩嘩”的水流聲。穆加貝加快腳步,手電筒的光束突然照亮了前方的景象——那是一個大約五十平方米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一個用紅土砌成的圓形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用青銅制成的容器,容器的表面刻著與三星堆青銅神樹完全相同的龍紋圖案,容器的下方,有一條狹窄的水道,水道里的水正緩緩流動,水面上泛著淡淡的金光。
“這是……青銅容器?”穆加貝驚訝地說,“大津巴布韋文明主要使用鐵器和石器,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青銅器物,這個容器肯定是從其他地方傳來的!”我走到石台旁,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青銅容器,容器的蓋子上刻著一個“神樹果實”的圖案,與三星堆出土的“神樹果實”一模一樣。老周打開探測儀,屏幕上的能量曲線突然劇烈跳動,能量源正是來自青銅容器內部“里面有東西,而且能量強度和三星堆的‘神樹果實’幾乎一致!”
就在我準備打開容器蓋子的時候,石室的入口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五個穿著黑色短袖的人沖了進來,他們手里拿著電擊棍和麻醉槍,為首的人臉上有一道長長的刀疤,眼神凶狠地盯著我們“把青銅容器交出來,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
“又是‘文明重構會’的人!”老周立刻將穆加貝拉到身後,掏出隨身攜帶的防狼噴霧,“你們怎麼知道這里有地下通道?”刀疤臉冷笑一聲,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照片——正是我們之前在三星堆遺址的合影“我們跟蹤你們很久了,從湯加到三星堆,再到這里,你們走到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只要拿到這個青銅容器,我們就能解開所有文明的秘密,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會听我們的!”
說完,刀疤臉的手下就朝著我們沖了過來。通道內的空間狹小,我們無法展開反擊,只能一邊躲避一邊尋找機會。老周用防狼噴霧噴中了一個人的眼楮,那人立刻捂著眼楮慘叫起來,我趁機奪過他手里的電擊棍,朝著另一個人的腿上打去,那人踉蹌著摔倒在地。但對方人數眾多,而且裝備精良,很快我們就被逼到了石台旁,退無可退。
就在這時,穆加貝突然沖到青銅容器旁,一把將容器抱在懷里,朝著石室另一側的水道沖去“你們別想拿走它!這是大津巴布韋的遺產!”刀疤臉見狀,立刻掏出一把手槍,對準穆加貝“放下容器,否則我開槍了!”
“住手!”師父突然大喊一聲,從背包里掏出一個信號彈,朝著石室的頂部發射。紅色的信號彈在黑暗中炸開,照亮了整個石室,刀疤臉的手下瞬間被強光晃得睜不開眼楮。我們趁機沖上去,將他們一一制服,刀疤臉想要逃跑,卻被老周絆倒在地,手槍也掉在了地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將刀疤臉和他的手下綁在石室的石柱上,穆加貝這才小心翼翼地將青銅容器放回石台,他的手還在微微發抖“剛才太危險了,我還以為我要和容器一起掉進水道里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謝謝你,要不是你,容器可能已經被他們搶走了。”
老周打開青銅容器的蓋子,里面放著一顆黑色的石頭,石頭的表面刻著與三星堆金箔相同的文字,散發著微弱的能量波動——這顆石頭,很可能就是大津巴布韋文明與三星堆文明交流的“信物”。師父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著石頭上的文字“這些文字記載的是一條‘遷徙路線’,從太平洋的‘海神島’出發,經過東南亞,到達中國蜀地,再向西經過印度,最終抵達非洲的大津巴布韋,這說明古代文明的遷徙範圍,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廣闊。”
就在我們研究石頭上的文字時,石室的牆壁突然開始震動,水道里的水變得渾濁起來,水面上的金光也漸漸消失。老周的地質探測儀發出一陣刺耳的警報聲“不好,通道內的地下水開始上漲,而且石壁的結構不穩定,我們必須立刻撤離!”
我們立刻收拾好東西,朝著通道入口的方向跑去。通道內的地下水已經漫到了腳踝,冰冷的水流讓我們的腳步更加沉重。當我們沖出洞口時,衛城的城牆已經出現了幾道裂縫,穆加貝看著裂縫,心疼地說“通道可能要坍塌了,里面的符號和石室,再也看不到了。”師父拍了拍他的肩膀“沒關系,我們已經記錄下了所有的符號和文字,這些信息會永遠保存下來,大津巴布韋文明的秘密,不會因為通道的坍塌而消失。”
回到地面後,我們將刀疤臉和他的手下交給了當地警方,通過審訊得知,他們是“文明重構會”的最後殘余勢力,受一個代號為“守墓人”的人指揮,想要收集全球古代文明的“信物”,用來重建“文明重構會”的總部。而且,他們還提到,“守墓人”已經在埃及的帝王谷設下了陷阱,等待我們自投羅網。
“帝王谷?”我看著師父,“那里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所在地,難道‘守墓人’想要盜取法老的陵墓,獲取古埃及文明的能量?”師父點了點頭,從背包里掏出一本《古埃及文明史》“古埃及文明的‘太陽能量’一直是‘文明重構會’的目標,之前他們沒能成功,這次‘守墓人’肯定有更大的陰謀,我們必須盡快前往埃及,阻止他們。”
我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收拾東西,踏上前往埃及的旅程。飛機在夜空中飛行,我看著窗外的星星,手里緊緊攥著那顆黑色的石頭。從“海神島”到三星堆,再到大津巴布韋,我們一路走來,發現了古代文明之間的諸多聯系,這些聯系像一張無形的網,將世界各地的文明串聯在一起。而“守墓人”的出現,讓我們意識到,這場保護文明遺產的戰斗,還遠遠沒有結束。
十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埃及的盧克索國際機場。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負責人阿卜杜勒早已在機場等候,他穿著一件白色的長袍,手里拿著一個皮質文件夾“帝王谷最近確實不太平,三天前,kv62號陵墓(圖坦卡蒙陵墓)的入口處出現了被撬動的痕跡,而且陵墓內的溫度和濕度突然異常,我們懷疑有人已經進入了陵墓,只是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跟著阿卜杜勒驅車前往帝王谷,沿途的沙漠在朝陽的映照下泛著金色的光芒,遠處的尼羅河像一條銀色的絲帶,蜿蜒穿過沙漠。帝王谷位于盧克索西岸的山谷中,山谷里分布著六十多座法老的陵墓,每座陵墓的入口都隱藏在岩石中,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阿卜杜勒指著遠處一座被警戒線包圍的陵墓“那就是kv62號陵墓,我們已經派了專人看守,但看守人員說,每天夜里都會听到陵墓內傳來奇怪的聲音,像是有人在敲擊石壁。”
我們來到kv62號陵墓的入口處,入口處的石門有明顯的撬動痕跡,石門的縫隙里塞著幾塊碎石,顯然是有人試圖強行打開石門。阿卜杜勒掏出鑰匙,小心翼翼地打開石門,一股陰冷的氣流從陵墓內涌出,與外面沙漠的炎熱形成鮮明對比。“陵墓內的通道很長,而且有很多陷阱,你們一定要跟緊我,”阿卜杜勒拿著手電筒,率先走進陵墓。
陵墓內的通道狹窄而黑暗,牆壁上的壁畫已經褪色,畫著圖坦卡蒙法老的祭祀場景。走了大約兩百米,前方出現了一間墓室,墓室的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石棺,石棺的蓋子已經被打開,里面的木乃伊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一些破碎的亞麻布。“木乃伊不見了!”阿卜杜勒驚呼道,聲音里充滿了震驚,“圖坦卡蒙的木乃伊一直保存在這里,從來沒有出現過意外,怎麼會突然不見了?”
我們在墓室里仔細搜索,發現石棺的旁邊有一個暗門,暗門的縫隙里沾著一些新鮮的泥土,顯然是剛被打開不久。老周打開暗門,里面是一條狹窄的通道,通道內的石壁上刻著與古埃及象形文字不同的符號——與“守墓人”的標記一模一樣。“這是‘守墓人’留下的痕跡,”我指著符號說,“他們肯定是通過這條通道帶走了木乃伊,而且通道的盡頭,很可能就是他們設下的陷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們沿著通道繼續前進,通道的盡頭是一間寬敞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有一個用黃金制成的祭壇,祭壇上放著一個用玻璃罩罩著的金色面具——正是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四個穿著黑色長袍的人正圍著祭壇,手里拿著奇怪的儀器,將一道金色的光束射向黃金面具,面具的眼楮里泛著紅色的光芒,看起來格外詭異。
“住手!”我大喊一聲,和師父、老周一起沖了上去。那四個人立刻轉過身,掏出腰間的匕首,朝著我們撲來。阿卜杜勒想要幫忙,卻被其中一個人推倒在地,頭部撞到了石壁上,頓時暈了過去。我們與那四個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墓室里的黃金器皿被撞得滿地都是,發出“ 當”的聲響。
就在我們制服其中三個人的時候,最後一個人突然從懷里掏出一個遙控器,按下了上面的按鈕。祭壇下方的地面突然裂開一道縫隙,縫隙里冒出紅色的火焰,整個墓室開始劇烈震動。“守墓人說了,只要你們敢來,就別想活著出去!”那人冷笑著說,想要跳進裂縫中逃跑。老周反應很快,一把將他抓住,狠狠摔在地上。
我們立刻扶起阿卜杜勒,朝著通道的方向跑去。當我們沖出陵墓時,kv62號陵墓的入口已經開始坍塌,紅色的火焰從裂縫中噴涌而出,照亮了整個山谷。阿卜杜勒甦醒過來,看著坍塌的陵墓,心疼地說“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還在里面,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
“別擔心,”老周從背包里掏出一個微型無人機,“我剛才在墓室里放了無人機,它已經記錄下了所有的情況,而且我們已經知道了‘守墓人’的下落——根據無人機的拍攝,通道的盡頭連接著帝王谷的另一個陵墓,kv5號陵墓(拉美西斯二世之子的陵墓),‘守墓人’肯定藏在那里。”
我們立刻前往kv5號陵墓,陵墓的入口沒有任何守衛,顯然“守墓人”故意引我們來這里。我們鑽進陵墓,通道內的空氣格外陰冷,牆壁上的壁畫大多已經脫落,只剩下一些殘缺的圖案。走了大約三百米,前方出現了一間巨大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石棺,石棺的蓋子上刻著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石棺的周圍,站著十幾個穿著黑色長袍的人,為首的是一個戴著銀色面具的人——正是“守墓人”!
“你們終于來了,”“守墓人”的聲音透過面具傳來,冰冷而沙啞,“我已經等你們很久了,只要拿到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我就能激活古埃及文明的‘太陽能量’,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會臣服在我的腳下!”
“你休想!”師父厲聲說,“古代文明的能量不是用來滿足你個人私欲的工具,你這樣做,只會毀掉所有的文明遺產!”
“多說無益,”“守墓人”揮了揮手,他的手下立刻掏出槍,對準我們,“要麼交出你們收集的文明信物,要麼就永遠留在這里,陪法老們一起長眠!”
我們與“守墓人”的手下展開了激烈的槍戰,墓室里的石棺被打得千瘡百孔,石壁上的碎片不斷掉落。老周利用地形優勢,繞到“守墓人”的身後,想要將他制服,卻被“守墓人”用匕首劃傷了手臂。我趁機沖上去,一把奪過“守墓人”手里的遙控器——那是控制圖坦卡蒙陵墓火焰的遙控器。
“快,關閉火焰!”我大喊道,按下了遙控器上的按鈕。遠處傳來一陣“轟隆”的聲響,圖坦卡蒙陵墓的火焰應該已經熄滅了。“守墓人”見計劃失敗,想要引爆墓室里的炸藥,卻被師父一把抓住手腕,匕首掉在了地上。我們齊心協力,終于制服了“守墓人”和他的手下,將他們交給了隨後趕來的埃及警方。
我們在kv5號陵墓的石棺里找到了圖坦卡蒙的木乃伊和黃金面具,還有很多被“守墓人”盜取的文物。阿卜杜勒看著失而復得的文物,激動得熱淚盈眶“謝謝你們,是你們保護了古埃及的文明遺產,也保護了人類共同的歷史。”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協助埃及文物保護部門,對kv62號和kv5號陵墓進行了修復,並將被盜的文物全部歸位。離開帝王谷的那天,阿卜杜勒送給我們一幅用亞麻布繪制的古埃及星圖“這是我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希望你們能帶著它,繼續保護更多的文明遺產,讓世界各地的文明都能得到傳承。”
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下一個目的地是希臘的雅典衛城。聯盟總部傳來消息,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最近出現了異常的能量波動,神廟內的一尊大理石雕像上,突然出現了與大津巴布韋地下通道相似的符號,懷疑與“守墓人”的殘余勢力有關。
飛機朝著希臘的方向飛去,我看著窗外的雲層,手里緊緊攥著那幅古埃及星圖。從“海神島”到三星堆,從大津巴布韋到帝王谷,我們一路走來,保護了無數的文明遺產,也解開了古代文明之間的諸多謎團。
雅典衛城的白色大理石柱在愛琴海的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當我們的車駛入衛城景區時,遠遠就能看到帕特農神廟的輪廓在山頂矗立,像一位歷經千年的老者,靜靜俯瞰著下方的雅典城。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負責人伊蓮娜早已在山腳下等候,她穿著一身干練的米色風衣,手里拿著一個平板電腦,神色卻比我們預想中更加凝重“昨天夜里,神廟西側的雅典娜雕像突然出現了裂紋,裂紋里滲出了淡白色的粉末,而且雕像底座的岩石中,檢測出了與大津巴布韋符號相同的能量波動——我們懷疑,有人在暗中用能量裝置破壞雕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接過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雅典娜雕像的高清照片雕像的左臂從肩部到肘部有一道明顯的裂紋,裂紋周圍的大理石表面泛著淡淡的熒光,底座的岩石上,確實刻著幾個模糊的符號,與我們在大津巴布韋地下通道看到的“鳥形符號”幾乎一致。“這些符號是新刻上去的嗎?”老周指著照片問道。伊蓮娜點了點頭,調出另一張一周前的照片“你看,一周前的雕像還完好無損,底座上也沒有這些符號,它們應該是在最近幾天出現的,而且每天夜里,衛城的安保系統都會出現短暫的失靈,我們根本不知道是誰做的。”
我們跟著伊蓮娜沿著石階登上衛城,沿途的游客絡繹不絕,但走到帕特農神廟附近時,景區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幾名安保人員正在巡邏,阻止游客靠近。雅典娜雕像位于神廟西側的平台上,通體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高約三米,雕像的面部表情莊嚴而肅穆,只是左臂的裂紋格外刺眼,裂紋中滲出的白色粉末堆積在底座上,像一層薄薄的雪花。我蹲下身,用手指輕輕蘸了一點粉末,粉末在指尖瞬間化為細小的顆粒,散發出微弱的能量——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能量物質,既不同于“海神能量”的溫潤,也不同于“星核能量”的強烈,反而帶著一絲冰冷的穿透力。
老周打開地質探測儀,將探頭貼在雕像底座的岩石上,屏幕上的能量曲線立刻開始不規則跳動,能量源來自底座下方約兩米處“下面有一個金屬裝置,正在持續釋放能量,而且能量的頻率在不斷變化,像是在尋找什麼‘共鳴點’。”師父繞著雕像走了一圈,突然停在雕像的右腳旁“你們看,這里的大理石表面有一個細微的凹槽,形狀與三星堆的‘神樹果實’輪廓相似,或許,這是一個‘能量接口’,有人想通過這個接口,將外部能量導入雕像內部。”
當天夜里,我們和衛城的安保人員一起在神廟周圍布下了埋伏。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關掉了大部分的監控設備,只留下幾個隱蔽的紅外攝像頭,每個人都穿著與大理石顏色相近的防護服,潛伏在神廟的石柱後面。夜色漸深,衛城的游客早已散去,只剩下風聲在石柱間穿梭,發出“嗚嗚”的聲響。凌晨一點左右,遠處的山道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那人穿著黑色的夜行衣,手里提著一個銀色的箱子,動作輕盈地避開了巡邏的安保人員,朝著雅典娜雕像的方向走來。
“就是他!”伊蓮娜壓低聲音說,手里的對講機緊緊攥在掌心。當那人走到雕像底座旁,打開銀色箱子,準備取出里面的裝置時,老周突然按下了強光手電筒的開關,刺眼的光束瞬間將那人籠罩。“不許動!”我們一起沖了上去,將那人圍在中間。那人想要反抗,卻被老周一把按在地上,銀色箱子掉在一旁,里面的裝置滾了出來——那是一個由金屬和水晶制成的能量發射器,發射器的頂端刻著與雕像底座相同的符號。
我們將那人帶到衛城的臨時辦公室,摘下他的面罩,露出一張年輕的臉,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眼神中卻帶著與年齡不符的堅定。“你是誰?為什麼要破壞雅典娜雕像?”我問道。那人沉默了很久,才緩緩開口“我是‘守墓人’的學生,他說帕特農神廟的雅典娜雕像中藏著‘智慧能量’的核心,只要用能量發射器激活雕像,就能得到這種能量,用來重建‘文明重構會’。”
“‘守墓人’在哪里?”師父追問。那人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他只給我發了任務指令,讓我在這里激活雕像,其他的事情他什麼都沒說。”我們通過聯盟總部的數據庫查詢,發現這個年輕人名叫亞歷克斯,是雅典大學考古系的學生,三個月前突然失蹤,沒想到竟然加入了“文明重構會”。
根據亞歷克斯的線索,我們在雅典郊區的一個廢棄工廠里,找到了“守墓人”留下的一個加密硬盤。經過聯盟技術部門的破解,硬盤里的內容讓我們震驚——“守墓人”的真正目標,是位于雅典衛城地下的“雅典秘殿”,那里是古希臘文明存放“智慧能量”核心的地方,而雅典娜雕像,只是通往秘殿的“鑰匙”。硬盤里還附帶了一張秘殿的地圖,地圖顯示,秘殿的入口就在帕特農神廟的主祭壇下方,需要用“智慧能量”的“喚醒符”才能打開。
“‘喚醒符’很可能就是我們在大津巴布韋找到的黑色石頭,”我看著硬盤里的地圖,“石頭上的文字與古希臘文字有相似之處,或許它就是連接不同文明的‘鑰匙’。”我們立刻返回衛城,在帕特農神廟的主祭壇下方開始挖掘。當挖到兩米深時,一個巨大的石門漸漸顯露出來,石門上刻著古希臘的象形文字,中央有一個凹槽,形狀與黑色石頭完全吻合。
我將黑色石頭放入凹槽,石門發出一陣“轟隆隆”的聲響,緩緩向兩側打開,露出一條通往地下的石階。石階兩側的牆壁上刻著古希臘神話的壁畫,描繪著雅典娜女神賜予人類智慧的場景,壁畫中還夾雜著與三星堆、大津巴布韋相似的符號,顯然這些文明之間存在著我們尚未知曉的聯系。我們沿著石階往下走了大約一百級,前方出現了一間寬敞的石室——這就是“雅典秘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石室的中央有一個圓形的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個透明的水晶球,水晶球內蘊含著淡藍色的能量,正是“智慧能量”的核心!水晶球的周圍,放著六件來自不同文明的文物三星堆的“神樹果實”、大津巴布韋的黑色石頭、古埃及的黃金面具碎片、“海神島”的“潮汐珠”碎片、蒂華納科的“星核能量”水晶片,還有一塊來自瑪雅文明的太陽歷石板。“這些文物,竟然都在這里!”伊蓮娜驚訝地說,“難道古代文明早就預料到,有一天這些能量會被聚集在一起?”
就在我們準備將“智慧能量”核心帶回地面時,石室的入口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守墓人”戴著銀色面具,手里拿著一把手槍,身後跟著十幾個穿著黑色夜行衣的人,將我們團團圍住“我等這一天很久了,只要集齊這七種文明能量,我就能啟動‘文明融合陣’,成為掌控世界的‘文明之主’!”
“你瘋了!”師父厲聲說,“不同文明的能量性質不同,強行融合只會引發能量爆炸,不僅會毀掉這里的所有文物,還會波及整個雅典城!”“守墓人”冷笑一聲,舉起手槍對準水晶球“我不管,只要能掌控能量,就算付出再多代價也值得!”
老周突然掏出麻醉槍,對準“守墓人”的手腕射擊,子彈擊中了他的手臂,手槍掉在地上。我們趁機沖上去,與“守墓人”的手下展開搏斗。石室里的空間狹小,文物眾多,我們既要躲避攻擊,又要保護文物不被破壞,戰斗異常艱難。伊蓮娜雖然沒有受過專業的格斗訓練,卻依然勇敢地拿起旁邊的青銅鼎,朝著一個手下的頭部砸去,將那人砸倒在地。
經過半個小時的激戰,我們終于制服了“守墓人”的手下,但“守墓人”卻趁亂拿起了石台上的水晶球,想要將它摔在地上“我得不到的東西,你們也別想得到!”我立刻沖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與他扭打在一起。在搏斗中,水晶球從我們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滾向石室的角落。老周眼疾手快,沖過去將水晶球抱住,才避免了它被摔碎。
“守墓人”見計劃失敗,想要從石室的後門逃跑,卻被師父一把抓住肩膀,狠狠摔在地上。我們將“守墓人”的面具摘下,露出一張蒼老的臉,臉上布滿了皺紋,眼神中卻充滿了不甘“為什麼?為什麼你們總是要阻止我?我只是想讓這些文明的能量得到更好的利用!”
“文明的能量不是用來滿足個人私欲的工具,”師父看著他,“保護文明遺產,讓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下去,才是對文明最好的尊重。”我們將“守墓人”交給了希臘警方,通過審訊得知,他曾經是一名考古學家,因為在一次考古發掘中意外發現了古代文明的能量秘密,才走上了歧途,想要通過掌控能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協助伊蓮娜和希臘文物保護部門,對“雅典秘殿”進行了全面的勘察和保護,並將石台上的文物分別歸還給對應的文明遺址。當我們將“智慧能量”核心安放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時,伊蓮娜看著水晶球,感慨地說“這些古代文明,雖然相隔萬里,卻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它們就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而你們,就是將這些珍珠串聯起來的人。”
離開雅典前,我們收到了聯盟總部的消息,全球範圍內的“文明重構會”殘余勢力已經全部被清除,各地的文明遺址都恢復了平靜,人類文明終于擺脫了被破壞的危機。但我們知道,文明保護的工作永遠不會結束,還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遺產等待我們去發現,還有很多文明之謎等待我們去解開。
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位于南美洲的印加帝國遺址——馬丘比丘。聯盟總部傳來消息,馬丘比丘的“太陽神廟”最近出現了能量異常,神廟內的太陽石上,突然出現了與“雅典秘殿”相似的符號,懷疑與古代文明的“能量共鳴”有關。
飛機朝著南美洲的方向飛去,我看著窗外的雲海,手里緊緊攥著那張來自“雅典秘殿”的壁畫照片。從“海神島”到三星堆,從大津巴布韋到古埃及,再到古希臘,我們一路走來,不僅保護了無數的文明遺產,更發現了古代文明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人類的歷史串聯在一起,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明的傳承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十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秘魯的庫斯科機場。當地向導卡洛斯早已在機場等候,他穿著一件印加傳統的彩色披肩,手里拿著一個用羊毛編織的太陽圖騰“馬丘比丘的太陽神廟最近確實很奇怪,每天日出的時候,太陽石都會發出淡金色的光芒,光芒中會浮現出一些奇怪的圖案,當地的老人說,這是印加祖先在向我們傳遞‘啟示’。”
我們跟著卡洛斯驅車前往馬丘比丘,沿途的安第斯山脈連綿起伏,山頂覆蓋著皚皚白雪,山腳下的梯田里種滿了土豆和玉米,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當我們抵達馬丘比丘時,太陽正從遠處的山脈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太陽神廟的太陽石上,太陽石果然發出了淡金色的光芒,光芒中浮現出一些模糊的圖案——這些圖案與我們在“雅典秘殿”看到的壁畫相似,都是由不同文明的符號組成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些圖案,很可能是古代文明的‘能量地圖’,”師父看著太陽石上的光芒,“它在指引我們,去尋找下一個文明的秘密。”我們在太陽石周圍安裝了能量監測設備,發現太陽石的能量波動與“雅典秘殿”的“智慧能量”、三星堆的“神樹能量”高度一致,顯然這些文明的能量之間存在著某種“共鳴”。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在馬丘比丘展開了全面的勘察,發現太陽石的能量來源,是位于神廟地下的一個“能量泉眼”。泉眼的周圍刻著與印加、瑪雅、三星堆、古希臘等文明相似的符號,顯然這里是古代文明進行“能量交流”的場所。我們將這一發現上報給聯盟總部,總部立刻組織了來自全球的考古學家,對馬丘比丘的“能量泉眼”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通過它,解開古代文明能量交流的秘密。
在離開馬丘比丘的前一天,我們站在太陽神廟的頂端,俯瞰著整個馬丘比丘遺址。夕陽的余暉灑在白色的石牆上,將遺址染成了金色,遠處的安第斯山脈在暮色中顯得格外壯麗。卡洛斯遞給我們一杯當地的古柯茶,笑著說“你們知道嗎?當地的老人說,馬丘比丘是‘天空之城’,是連接天地的地方。現在我相信了,它不僅連接著天地,還連接著不同的文明。”
我們的旅程還在繼續,下一個目的地是位于中國的良渚古城遺址。聯盟總部傳來消息,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統”最近出現了能量異常,水壩的石塊中滲出了與“海神島”相似的藍色液體,懷疑與“能量共鳴”有關。
飛機朝著中國的方向飛去,我看著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滿了期待。每一次的發現,都讓我們對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每一次的保護,都讓我們對文明傳承的責任更加堅定。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還會發現什麼樣的文明秘密,但我們知道,只要我們懷揣著對文明的敬畏和熱愛,就一定能在保護文明遺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
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人類文明的傳承,也永遠不會結束。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一人縱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