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時,獨立旅的“閃電”行動將正式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將上演。
黎明前的黑暗中,泗水根據地外圍一片寂靜。獨立旅的三支突襲隊伍已經分別向各自的目標悄然前進。
張合站在指揮部的電台前,神情凝重。牆上的大地圖標注著三個突襲目標和部隊的行進路線。三盞指示燈分別代表著三支隊伍的通訊狀態,目前全部亮著綠燈,表示一切正常。
“旅長,各隊已經按計劃出發,預計兩小時後抵達預定位置。”通訊參謀報告道。
張合點點頭︰“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此時,特戰大隊已經接近軍火庫外圍。楚雲飛帶領二十名特戰隊員和趙剛,悄無聲息地潛行在叢林中。軍火庫坐落在一座小山包上,四周樹木稀疏,增加了接近的難度。
“停。”楚雲飛舉手示意隊伍停下,然後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前方。“情況有變,鬼子增加了兩個哨位,巡邏頻率也比情報中說的更高。”
趙剛皺眉道︰“要中止行動嗎?”
楚雲飛思索片刻︰“不,我們可以改變計劃。分成三組,一組負責吸引注意力,一組切斷敵人的增援路線,主力組負責突入庫房安放炸藥。”
計劃迅速傳達下去,特戰隊員們無聲地分成三組,各自準備行動。
與此同時,機械化團的裝甲車營已經到達了雙河鎮附近。十輛裝甲車和一個步兵連隱蔽在鎮外的樹林中,等待行動時機。
“鎮里的鬼子大約有一個中隊,主要集中在鎮中心的糧倉附近。”裝甲車營長向步兵連長介紹情況,“我們的計劃是,先由裝甲車從正面吸引火力,然後你們從側面突入,直搗糧倉。”
步兵連長點頭表示理解︰“記住,我們的目標是糧倉,不要與敵人糾纏。放火後立即撤離。”
在松木橋方向,突擊營的一個連也已經就位。他們的目標是鬼子的通訊站,一座兩層小樓,防守並不嚴密,但位置較為隱蔽,需要精確的情報引導。
“按照特戰隊提供的情報,通訊站的警衛只有十余人,主要是通訊兵,戰斗力有限。”連長向戰士們交代,“我們的任務是突入通訊站,摧毀所有通訊設備,然後安全撤離。記住,速戰速決。”
戰士們緊握手中的武器,靜靜等待行動命令。
指揮部內,張合看了看表︰“時間到了,發出行動命令。”
通訊參謀立即通過無線電,向三支隊伍發出了簡短的信號︰“閃電,開始。”
接到命令後,三支隊伍同時行動起來。
軍火庫外,特戰大隊的第一組開始行動。他們故意制造了一些聲響,引起了鬼子哨兵的注意。當鬼子派出巡邏隊前往查看時,第二組迅速切斷了通往庫區的道路,設置了簡易地雷和陷阱。
與此同時,楚雲飛帶領主力組繞到軍火庫的後方,利用死角接近了圍牆。兩名擅長攀爬的隊員迅速搭好繩梯,其他人依次爬上圍牆,然後無聲地解決了院內的幾名哨兵。
“分成兩隊,”楚雲飛低聲命令,“一隊去主庫房,一隊去炮彈區。記住,十分鐘後在東門集合。”
特戰隊員們如同影子般分散開來,向各自的目標潛行。楚雲飛和趙剛帶領幾人來到了主庫房,一座大型混凝土建築。門口有兩名守衛,正在無聊地聊天。
“解決他們。”楚雲飛下令。
兩名特戰隊員悄然接近,幾乎同時出手,干淨利落地解決了守衛。楚雲飛迅速來到門前,用從守衛身上搜出的鑰匙打開了庫房大門。
“太好了!”趙剛看著庫房內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興奮地說,“這次鬼子要心疼死了。”
隊員們迅速在庫房內部的關鍵位置安放了炸藥,設定了延時引信。與此同時,另一隊也在炮彈區完成了類似的工作。
“任務完成,撤退!”楚雲飛下令。
就在特戰隊員們準備撤離時,外面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
“第一組遭遇敵人了!”趙剛緊張地說。
楚雲飛冷靜地分析道︰“按計劃行動,我們從東門撤退。第一組會按照預定路線迷惑敵人,第二組負責斷後。”
隊員們迅速向東門集合,然後趁著混亂,悄然離開了軍火庫區域。當他們撤到安全距離後,身後傳來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巨大的火球沖天而起,照亮了夜空。
“漂亮!”趙剛忍不住贊嘆,“整個軍火庫都報廢了。”
楚雲飛沒有停下腳步︰“繼續撤退,鬼子很快會派增援部隊來。”
與此同時,雙河鎮的戰斗也打響了。裝甲車營的十輛裝甲車咆哮著沖入鎮內,機槍掃射,造成了巨大的混亂。鬼子倉促應戰,但普通步槍對裝甲車幾乎無效。
趁此機會,步兵連從側面突入,直奔糧倉。他們遭遇了一些零星抵抗,但很快就突破了防線,來到了糧倉前。
“快,放火!”連長命令道。
戰士們迅速將預先準備的燃燒裝置放置在糧倉的各個角落,然後點燃導火索。很快,大火吞噬了整個糧倉,大量糧食付之一炬。
“任務完成,撤退!”連長下令。
步兵連在裝甲車的掩護下,迅速撤出了雙河鎮。鬼子雖然試圖追擊,但裝甲車的火力壓制讓他們望而卻步。
松木橋通訊站的行動進展也很順利。突擊營的一個連利用夜色掩護,悄然接近了通訊站。由于主要防御力量被調往其他兩個遭受襲擊的地點,通訊站的防守十分薄弱。
“上!”連長一聲令下,戰士們沖向通訊站。
守衛倉促開火,但很快就被壓制。突擊連迅速控制了通訊站,開始有條不紊地摧毀通訊設備。電台、電話線、密碼本、天線,所有能找到的通訊設施都被徹底破壞。
“任務完成,撤退!”連長命令道。
就在三支隊伍相繼完成任務,開始撤退的時候,鬼子的增援部隊也從各個方向趕來。但由于通訊系統被破壞,他們的行動極為混亂,未能形成有效的圍堵。
指揮部內,張合通過無線電實時掌握著戰場動態。當听到三支隊伍都已安全撤離後,他終于松了一口氣。
“太好了!三個目標全部完成,而且傷亡極小。”參謀長興奮地說。
張合點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這次行動證明,我們的整編成果是顯著的。特戰大隊、機械化團和突擊營都表現出色,協同作戰也很默契。”
三支隊伍陸續返回根據地,帶回了詳細的行動報告。軍火庫被徹底摧毀,大量武器彈藥付之一炬;雙河鎮的糧倉也被燒得精光,鬼子至少損失了數百噸糧食;通訊站的設備全部被破壞,短期內無法恢復運作。
更重要的是,獨立旅在這次行動中僅有五名戰士輕傷,沒有一人陣亡,創造了近乎完美的戰績。
“這次‘閃電’行動非常成功。”張合在總結會議上說,“不僅打擊了敵人的物資和通訊系統,更重要的是,我們檢驗了整編後部隊的戰斗力,結果令人滿意。”
楚雲飛補充道︰“特戰大隊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機動性和適應能力。當計劃需要臨時調整時,隊員們能夠迅速適應,這是平時訓練的成果。”
周衛國也發表了看法︰“機械化團與步兵的協同作戰越來越默契。裝甲車不僅能夠提供火力支援,還能在撤退時為步兵提供掩護,大大減少了我方傷亡。”
張合點點頭︰“是的,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不過,我們也要看到還存在的問題。比如,通訊協調還不夠及時,情報的準確性也有待提高。這些都是我們下一步需要改進的方向。”
會議結束後,張合單獨留下了楚雲飛和周衛國。
“這次行動只是開始。”張合嚴肅地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執行‘閃電’計劃,對鬼子的更多據點發動突襲。目的是牽制敵人的兵力,減輕其他抗日力量的壓力,同時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的戰斗力。”
楚雲飛和周衛國都表示贊同,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行動建議。三人一直討論到深夜,最終敲定了接下來一系列“閃電”行動的基本方案。
接下來的兩周里,獨立旅又連續發動了五次類似的突襲行動,分別襲擊了鬼子的車站、油庫、小型兵營等目標,每次都取得了顯著戰果,並安全撤離。
這一系列行動,讓鬼子在泗水地區陷入了被動局面。他們不得不增派大量部隊加強各個據點的防御,原本計劃的大規模“掃蕩”行動也被迫推遲。
而獨立旅則借此機會,繼續加強訓練和裝備,進一步提升戰斗力。特別是通過這些實戰,部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各種作戰體系也更加完善。
張合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滿意地總結道︰“通過這一系列‘閃電’行動,我們不僅打擊了敵人,更重要的是,讓獨立旅真正成長為一支能夠與鬼子主力抗衡的勁旅。接下來,我們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堅持不懈,最終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初冬的一個清晨,張合站在泗水城牆上,望著遠處漸漸甦醒的大地。過去幾個月里,獨立旅通過一系列“閃電”行動,不斷打擊鬼子的據點和補給線,極大地擴大了根據地的範圍和影響力。
趙剛匆匆走來,手里拿著一封電報︰“旅長,剛收到總部的緊急電報。”
張合接過電報,仔細閱讀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表情變得越來越凝重。
“怎麼了,旅長?”趙剛關切地問。
張合深吸一口氣︰“鬼子在太平洋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同時進攻了英國、荷蘭在亞洲的殖民地。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趙剛驚訝地睜大了眼楮︰“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世界大戰的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張合沉聲道,“美國、英國這些強大的國家正式加入了對日作戰,華夏不再是單獨面對鬼子的侵略。但同時,也意味著鬼子可能會更加瘋狂,為了獲取資源,對華夏的掠奪會更加殘酷。”
他轉向趙剛︰“立即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緊急會議。我們需要討論在新形勢下的戰略調整。”
半小時後,獨立旅的主要將領齊聚一堂,張合將最新的國際形勢告訴了大家,引起一片嘩然。
“這對我們是好事還是壞事?”王山直接問道。
張合思索片刻︰“從長遠看是好事。鬼子同時與美英等國開戰,必然兵力分散,對華夏戰場的壓力會相對減輕。但短期內,鬼子為了保障資源供應,可能會加緊對華北、華中地區的控制,尤其是對鐵路沿線和資源產區的掌控會更加嚴密。”
楚雲飛補充道︰“根據我的分析,鬼子在珍珠港的突襲雖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從長期來看,他們犯了戰略性錯誤。美國的工業實力遠超鬼子,一旦全面動員起來,鬼子必然不敵。”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周衛國問道。
張合走到地圖前,指著華北地區︰“現在,鬼子在華北的鐵路沿線部署了大量兵力,目的是保障資源和物資的運輸。這些鐵路,成了鬼子的生命線。”
他的手指劃過地圖上的幾條鐵路線︰“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切斷或干擾這些運輸線,就能極大地削弱鬼子的戰爭能力。因此,我決定調整我們的戰略重點,從襲擊據點轉向破壞交通線,特別是鐵路。”
眾人仔細听著,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具體來說,”張合繼續道,“我們將分成幾個方向行動。特戰大隊負責深入敵後,襲擊重要橋梁、隧道和車站;機械化團則作為主力突擊部隊,負責較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炮兵團提供遠程火力支援;突擊營和其他步兵部隊負責掩護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