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能力太常見啦

第28章 頓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此夜曲中 本章︰第28章 頓悟

    張玉汝蜷坐在昆侖冰岩上時,天狼星正從雪嶺斷層處爬升。

    隆冬的風裹挾著冰川碎屑,掠過他頸間時,化作千萬根透明的細針,扎進皮膚下的血管。

    他望著銀河在暗藍穹頂流淌成凝固的汞,忽然發現那些閃爍的星子並非遙不可及,倒像是嵌在冰幕上的碎鑽。

    在指節輕叩岩面的瞬間,竟听見某顆星子的嗡鳴與骨髓產生共振。

    冰霧在峽谷間翻涌,月光將他的影子拓印在雪地上,邊緣凝結成細碎的霜花。

    當第一縷寒霧漫過膝蓋時,他听見自己的心跳與遠處冰溪的開裂聲重疊了。

    北斗的斗柄斜指他眉心,化作眉間游走的冷焰,而獵戶座的腰帶三星,正沿著他鎖骨的凹陷,墜成三枚懸在虛空中的冰錐。

    他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身旁的冰苔,忽然察覺那青灰色的脈絡里封存著億萬年的星光。

    他看見自己的小臂正在變得通透,靜脈中流動著星群的銀輝,覆蓋的積雪里,竟萌發著成片的冰晶蕨類,每一片羽葉都折射著不同的星芒。

    夜風掀開他的衣領,卻不再是風的觸感——那是銀河的碎冰掠過指縫,是北斗的勺柄舀起一勺霜塵,正從他的領口灌進肺腑。

    “這?”張玉汝有些愣神。

    呵出的白霧在眼前凝成晶亮的蛛網。

    雪嶺的冰瀑反射著月光,化作他眉骨上的寒霜;冰苔上的露珠凍結成晶,折射時在他眼底碎成萬千個微型宇宙。

    他的呼吸與冰霧的聚散同步,心跳與星子的明滅同頻。

    不知何時,軀體的溫度開始消散。

    他感到自己正從冰岩上飄起,卻不是肉體的升騰——而是意識化作了萬千道冰稜,順著北斗的斗柄攀向極星,又沿著銀河的旋臂墜入冰谷。

    他既是被月光凍透的玄冰,也是在星雲中漂移的隕雪;是冰霧凝聚成的人形,亦是星子散落成的冰晶。

    霜花爬滿衣襟時,他忽然從恍惚中驚醒。

    昆侖的夜氣里浮動著冰川的冷冽,天狼星依然在雪嶺後閃耀,仿佛方才的一切只是冰面折射的幻景。

    但掌心殘留的星芒灼感,以及眉骨間若有似無的冰稜觸感,卻在提醒他某個確鑿的事實——方才他曾是雪原的一部分,是星河流轉時偶然凝結的冰晶,是月光雕刻時遺漏的一縷冰魂。

    寒風掠過耳畔,帶著遠處冰瀑的低吟。

    張玉汝笑了笑,將衣服往肩上緊了緊,繼續望向漫天寒星——比起琢磨那些玄奧的概念,此刻他更懷念剛剛的感覺。

    竺道生認為,在“七住”內沒有悟道的可能,必須到“十住”時的最後一念“金剛道心”,頓將一切妄惑斷得干干淨淨,由此得到正覺,即頓悟成佛。

    他還強調,真理本不可分割,發現真理的最高智慧也不允許有階級,主張“一悟頓了,一了百了”。

    惠能則是進一步發展了有關頓悟的學說。

    惠能認為“凡夫”和“佛”並無多大差別,關鍵在于“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只是“一念”之間,“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張玉汝沒有讀過佛經,也不知“頓悟”為何物。

    但他清楚記得︰當自己的意識與星穹重疊的剎那,所有關于“形骸”的執念都化作了塵埃,剩下的唯有永恆的寂靜與流動的光芒,在靈魂深處奏響宇宙初凍時的冰弦。

    不知何時,張玉汝從那種天人合一的奇妙狀態當中恢復了過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張玉汝忽然想起了這段經典。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永恆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源的命名。

    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無數的念頭如同閃電一般在張玉汝的腦海中飛速閃過,這些思緒快得讓人幾乎無法捕捉,仿佛是一場風暴正在他的腦海中肆虐。

    他靜靜地站在原地,身體一動不動,仿佛已經與周圍的世界隔絕開來。

    他的思緒還沉浸在剛才的感受之中,無法自拔,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那股未及消散的能量微塵,它們在他的身邊緩緩飄蕩,仿佛在訴說著什麼秘密。

    盡管張玉汝並沒有使用「加速世界」這個能力,但他思維的速度卻已經達到了與開啟「加速世界」時相近的程度。

    如果有一位宗師級別的能力者在場,他一定會注意到張玉汝瞳孔中瞬間爆亮的精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是一種悟道時才會出現的特有表現,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閃現的一道光芒,雖然短暫,但卻異常耀眼。

    每一名宗師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這種悟道的時刻,悟道或許並不能立刻帶來能力上的顯著提升,但它對于能力者自身的發展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悟道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能力者內心深處的一扇門,讓他們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領悟到更深層次的力量。

    張玉汝的思緒並沒有被周圍的事物所干擾,他全神貫注地去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感知。

    這種感知並非來自于數據模型的計算,也不是能量回路的推演,而是一種與周圍萬物產生共鳴的本能。

    他的掌心微微合攏,仿佛要將那一縷如游絲般的觸感緊緊抓住。

    然而,當他越是集中精神去感受時,那感知卻像流沙一樣,從他的指縫間悄然溜走。

    額頭上的汗水漸漸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汗珠,但它們並沒有滴落下來。

    張玉汝的額頭和鼻尖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然而他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些。

    就在他努力想要留住那絲感知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悖論之中。

    當他執意要讓自己融入自然的時候,他其實已經偏離了那片原本純淨、自然的清明。

    張玉汝的喉嚨里發出了一聲極其輕微的嘆息,這聲嘆息仿佛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釋然。

    隨著這聲嘆息,他那原本緊繃的肩線也驟然放松下來,整個人都顯得輕松了許多。

    就在這心念轉換的剎那,方才模糊的畫面突然澄澈如鏡。

    指尖微顫,無意識地劃出一道圓弧。這並非任何已知的招式,卻暗合某種自然的節奏。

    懸浮的能量微塵突然循著弧線匯聚,在掌心凝成一點溫潤的光,如晨露墜于荷葉般輕盈。

    張玉汝怔住了,方才還在苦思的東西,此刻竟以如此簡單的形態呈現——不是復雜的公式,亦非玄奧的理論,而是對萬物流動本質的本能響應。

    在天人合一體悟自然的奇妙旅程中,張玉汝仿佛與整個昆侖山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聯系。

    他的心境逐漸變得寧靜而開闊,與大自然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在這個過程中,人與自然之間的那道無形隔閡正悄然消融。

    張玉汝開始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脈動,與之相互交融。

    這種親近感不僅讓他心情愉悅,更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張玉汝一直以來都擅長隱藏自己的蹤跡,他那能夠看穿變化的「造化之眼」更是讓他如魚得水。

    憑借這雙神奇的眼楮,他可以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自己在自然中留下的每一絲變化痕跡,確保自己的行蹤不被他人輕易察覺。

    盡管這個能力強大無比,但使用它並非毫無代價。

    每次使用「造化之眼」都需要張玉汝耗費一定的心力,而且由于涉及到對痕跡的修改操作,無論他如何小心謹慎,終究還是會留下一些極其微小的蛛絲馬跡。

    如今,情況發生了改變。

    當張玉汝嘗試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時,他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變得自然而然,不再需要刻意去修改或掩飾。

    他的行動就如同自然的一部分,與周圍環境和諧共生,毫無違和感。

    張玉汝所做的事情就如同自然發生的一般,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整個自然的節奏之中,自然也就不會留下任何明顯的痕跡。

    這種對于自然的感悟,對張玉汝的幫助將會是長遠的,它會在未來的日子里一點一點的逐漸體現出來。

    而除了這份未來的收獲之外,張玉茹還有一份關于現在的收獲。

    在剛才在和昆侖山脈溝通交流的過程當中,張玉汝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在昆侖山脈當中,隱藏著某些特殊的空間。

    他福至心靈的想到了一件事——白鏡會不會就隱藏在這其中的某個空間之中呢?

    喜歡我的能力太常見啦請大家收藏︰()我的能力太常見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能力太常見啦》,方便以後閱讀我的能力太常見啦第28章 頓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能力太常見啦第28章 頓悟並對我的能力太常見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