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對“大唐第一謀士”的頭餃,就像守財奴護著金庫里的財寶般寸步不讓!
但此刻,對方竟要將這個能直抵陛下座前、參透高維奧秘的珍貴機會,拱手相讓!
難道,自己這些年來隔著重重帷幄的揣測,不過是管中窺豹的誤解?
還是說,這位慣于在權謀棋局中落子的謀士,內里竟藏著比星河更遼闊的胸懷?
可無論真相為何,法正這份大禮都重若千鈞,仿佛將整個大唐的智慧傳承都托舉在掌心!
倘若自己趕回海軍基地,在陛下的指引下參透空間奧秘。
那麼接下來,當他將這些凝聚著星光與雷霆的真知,化作燎原之火般傳授給萬千將領謀士。
試問,誰不會在心中為他豎起一座豐碑?
誰不會銘記這份如師如父的恩情?
從此刻起,他的名字將與星河同輝。
鳳雛先生即便舌綻蓮花,也難掩他智慧的鋒芒;
西涼毒士就算算無遺策,在這份惠及天下的胸襟前,也不得不斂去倨傲!
諸葛亮望著法正平靜如水的面容,對方眼底藏著的星光比任何星辰都要璀璨,心中泛起難以名狀的感動。
他忽然讀懂了那平靜背後的洶涌——蟲族的利齒正在啃噬家園。
而此刻,唯有打破文人相輕的桎梏,讓智慧如活水般流淌,才能築起抵擋末日的堤壩!
他顫抖著整理衣襟,玄色長袍上的雲紋隨著動作翻涌,仿佛化作九霄之上的驚雷。
鄭重地向法正躬身一禮,聲音中帶著滾燙的敬意。
“先生大義,孔明不及也!”
周圍的武將們面面相覷,馬超的玄鐵護腕在空氣中劃出困惑的弧線。
魏延的長槍不自覺地戳在地上,發出沉悶的回響。
他們搞不懂,這幫文人的心思怎比蟲族的隱身術還難以捉摸!
剛剛法正謝諸葛亮,眨眼間諸葛亮又謝法正。
不就是一封調令,值得這般大禮相贈、長揖以謝?
而此刻,法正緩步走向電台,身影在猩紅的警報燈下被拉得很長。
眾人沒注意到,他挺直了數十年的脊梁,竟微微佝僂,仿佛背負著整個星河的重量;
也沒看見,他枯瘦的手指在按鍵上懸停時,輕微的顫抖泄露了內心的波瀾。
只有那台老舊的電台發出的電流聲,像是在為這場無聲的犧牲低鳴。
他放棄的,是半生追逐的榮耀,是刻在骨髓里的驕傲!
或許,是為了償還那份知識共享的情誼;
又或許,是他望著星圖上不斷蔓延的蟲族陰影,听見了億萬人的哀嚎。
但無論答案為何,這位以智謀著稱的軍師,早已將個人得失,化作了照亮蒼生的燭火。
暮色沉沉的海軍基地,海風裹挾著咸澀氣息拍打著了望塔。
段攸佇立在電報機前,昏黃的煤油燈光在他稜角分明的面龐上投下斑駁陰影,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青銅燭台的紋路。
當第兩封加密電報從三號基地傳來時,泛黃的紙頁在夜風里簌簌作響。
他凝視著電報上工整的蠅頭小字,唇角終于揚起一抹若有似無的弧度。
記憶,如潮水般漫過心頭。
初來這亂世時,段攸常在營帳中對著星圖怔忡,內心深處對三國謀士懷著近乎朝聖般的敬畏。
尤其是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這三位智謀冠絕天下的人物。
他們的名字仿佛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既令人神往又遙不可及。
作為西涼勢力的掌舵者,他深知與這三人的立場猶如冰炭不同器。
諸葛亮羽扇輕搖,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之計;
周瑜雄姿英發,輔佐孫氏父子割據江東;
司馬懿隱忍蟄伏,在曹操帳下運籌帷幄。
這些智謀超群的對手,如同橫亙在他霸業征途上的巍峨高山。
為了實現統一華夏的宏願,段攸的鐵騎踏碎了無數關隘。
從朔風凜冽的北疆到煙雨迷蒙的江南,從瘴氣彌漫的南越密林到黃沙漫天的貴霜邊陲,金戈鐵馬的征伐持續了整整十年。
每一場戰役,都是與這三位謀士的智謀交鋒。
鮮血染紅了江河,白骨堆積成山。
終于在天下版圖盡入囊中之時,將他們納入麾下。
然而,當夢寐以求的三位智者真正向他俯首稱臣時。
段攸站在巍峨的王宮殿宇前,望著夕陽將三人的身影拉得老長,心中涌起的並非預想中的狂喜。
諸葛亮鬢角已染霜雪,周瑜眼中不復當年的銳意,連最善隱藏情緒的司馬懿,眉間也刻滿歲月的滄桑。
這場景恍然如一場遲來的夢境,就像年少時魂牽夢縈的白月光。
歷經千辛萬苦終于觸手可及,卻發現自己早已攜手他人。
而曾經清冷皎潔的月光,也在時光侵蝕下黯淡了光華。
夜風掠過廊下懸掛的銅鈴,發出清脆卻寂寥的聲響。
段攸將電報收入懷中,指尖殘留的溫度仿佛還能感受到當年戰場上的硝煙。
他仰頭望著浩瀚星河,眸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有夙願得償的釋然,也有命運弄人的悵惘。
或許這天下霸業,終究要在遺憾與圓滿的交織中,才能品出別樣的滋味。
那時的段攸,倚在雕龍鎏金的王座上,指尖漫不經心地摩挲著白玉扳指,眼底浮起一抹似有若無的輕蔑。
這天下既已盡入囊中,諸葛亮三人的加入,于他而言不過是霸業版圖上的最後點綴。
有他們不多,無他們不少。
不過是滿足自己多年來對頂尖謀士的“收集癖”,權當是陳列在功勛閣里的璀璨明珠,供後人瞻仰自己網羅天下英才的氣魄。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不經意間開始轉動。
域外的狼煙、神秘的光明會、突如其來的蟲族入侵。
如洶涌的暗潮,接連拍打著段攸苦心經營的霸業根基。
起初,即便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諸葛亮三人的才能仍似蒙塵的寶玉,未能全然綻放。
直到蟲族鋪天蓋地襲來,那遮天蔽日的蟲群宛如末日的帷幕。
嘶鳴聲震得山河顫抖,段攸才驚覺,真正的考驗方才降臨。
戰場上,諸葛亮身披鶴氅,白發在腥風中飛揚,手中羽扇輕點間,竟如撥弄天地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