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水下五米 本章︰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

    孫永富對兒子孫朝陽花了一萬多塊錢買了這套四合院很惱火,在老一輩人心目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水磨石地面,抽水馬桶,噴頭淋浴才是現代化生活。如果屋里再塞滿了電器,那就最好不過。

    這地方大是大,可都是舊房子,院子里還能看到土,和在老家又有什麼區別?況且,一家才四口人,需要那麼大地方嗎?吃完飯,各自鑽回自己房間,反顯得生分了。

    同時,二老也很吃驚。他們是真沒想到這套破房子會值得這麼多錢。而且,按照孫朝陽的說法,明年搞不好還得翻上一番。翻一倍,那不就是三萬塊了嗎?

    他們掰起手指算了算,以老兩口的工資,一個月七十塊嗎,不吃不喝得存上四十年,這個天文數字真讓人頭皮發麻。

    震驚使得孫永富和楊月娥再沒有心思和孫朝陽說下去。

    等到兒子回書房寫作,他們就坐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說話。

    老孫忽然有點氣憤“月娥,你說,房子這麼貴,這不是擺明讓大伙兒住不起嗎?老百姓住不起房,不就是電影和書上所說舊社會窮人的得沛流離一樣嗎?”

    楊月娥“永福,你這不是說反動話嗎?新社會可不能說這個。還有,這里是什麼地方,北京啊,如果大家都買得起房,那全國人民不都朝這里擠,擠得下嗎?”

    孫永富手中香煙不斷,地上很快扔了一層煙頭,語氣沉重“我也沒想到朝陽能賺那麼多錢,我心里也怕。在我們老家,萬元戶可是不得了的人物。我估摸著朝陽怎麼也是三四個萬元戶。”

    楊月娥心大“娃娃的錢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正大光明,怕什麼怕?而且,朝陽還拍了電視劇《濟公》。前段時間我看電視劇《魯迅》,魯迅夠進步吧,革命家吧。人家以前留學的時候,家里直接給了八個大洋。回國革命的時候,在學校教書,幾百塊錢工資。住的是大院子,一個人養活一大家子,也沒有人說他反動啊。還有華羅庚,人家也富裕得很。既然電視上這麼演了,說明有錢不會挨整。”

    八十年代電視機開始進入家庭,出現了很多制作精良的電視劇。其中,名人傳記是其中一大類別。現代的有《華羅庚》《魯迅》《向警予》,古代的有甦東坡、王羲之、濟公、楊貴妃,故事多是當時最優秀的編劇和作家,很好看。特殊十年出現了一個文化斷層,也就是因為有新的媒體的出現,人們才第一次知道,中國古代和當代有那麼多歷史文化名人,創造出那麼燦爛的文明,算是一次全民傳統文化普及。

    “嗯。”孫永富被老妻說服,心里的擔憂好了些感嘆“以前常听人說,上海灘和北京城這種大地方遍地黃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過完年回家,廠里的人問起朝陽的事,你就說他也就那樣,三十塊錢工資,偶爾拿幾十塊錢稿費。京城物價高開銷大,一個月下來也存不了幾個錢,朝陽連自行車都騎不起,每天擠公共汽車上班,住的地方和在老家一樣,也是平房。平房很破,屋頂都長了草,還藏著一頭黃鼠狼。”

    說到這里,他語氣轉嚴厲“楊月娥你嘴上沒有把門的,我警告你回去以後不許亂說話。”

    楊月娥是個愛面子的,常常為自己養出一對優秀的兒女而驕傲。不讓她得瑟,真真是要了命了。她很委屈,嘀咕“本來就住的就是平房嘛,本來日子就過得不好嘛。”

    孫永富哼道“三萬多的平房,以後搞不好還得漲,是廠子里的宿舍能比的嗎,他們住過嗎?電視關了,別影響朝陽和小小的工作和學習,別妨礙他們進步。”

    二老關掉電視,走到院子里,轉頭看去,孫朝陽的影子投射在窗戶上。又一轉頭,孫小小的影子也同樣投射在窗戶上。

    橘黃色的燈光一直亮到夜里十二點才熄滅。

    “嘰嘰——嘰嘰——”春天了,雖然夜里很冷,但角落里還是有蟲兒輕輕叫著。

    楊月娥“我們一家四口終于在一起了。”

    ……

    在這天,何情坐上了去延慶演出的大巴車。

    這是在京城各大演出團體春節團拜,下鄉慰問演出,當然,演出費是沒有的。實際上,能夠參加這麼高規格的演出活動,倒貼錢都肯。為了這個演出機會,姆媽使盡全身解數,才把她塞進車里。

    這事有點後世小明星蹭紅毯的味道,何情很心虛,很尷尬,卻無力反抗,她感覺自己的生活已經徹底被媽媽控制了。

    上了大巴,何情很自覺地坐到了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

    車內別的明星都互相認識,上車後便打起招呼,然後坐一起有說有笑,她一個人呆那里如坐針氈。

    正難受的時候,旁邊一個女演員忽然問“第一次下基層啊?”

    這個女演員與何情年齡仿佛,小圓臉,燙了頭,劉海搭在額上,看起來非常可愛。

    何情轉頭微笑“第一次,有點暈。”

    姑娘“你一來我就注意到你了,何情。”說著變戲法地從小坤包里掏出兩盒磁帶,道“這盒是你的,我天天听。另外一盒是我出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說著話,她提筆在自己那盒磁帶上簽了名,說“送給你,你也在你的磁帶上簽個名。”

    何情一看,兩盒磁帶分別是自己的《粉紅色的回憶》和《陳方圓的歌》。

    女演員“我是陳方圓,在東方歌舞團上班。認識一下。何情,你的歌好紅啊。”

    “啊,你是東方歌舞團的。”何情震驚,這可是國內第一流的歌舞團啊,里面的歌星都是她的偶像。

    陳方圓笑道“我一開始不是唱歌的,我拉二胡。從小拉 ,拉進了樂隊。不過我不愛干那個,就改唱流行歌曲,就找到自己的路子了。何情你的歌好听,我一字一句跟著學了一段時間。可惜啊,無論怎麼學,就是學不會里面的腔調。”

    何情好奇“什麼腔調?”

    陳方圓“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就是你們江浙人說話時那種軟軟糯糯的味道,听得人酥到骨頭里去。”

    何情不好意思,臉紅了,低頭輕輕笑。

    陳方圓也笑,笑聲很清亮。

    何情剛紅沒有偶像包袱,陳方圓將紅未紅,兩人年齡相當,頓時惺惺相惜,不片刻就混成無話不談的閨蜜。

    何情“對了,你們歌舞團今天來了那些歌唱家。”

    陳方圓“就我一個唱歌的,其他都是輕音樂隊和戲曲演員。對了,那是我們團長王昆。”

    何情禁不住站起來看過去,王坤坐在最前排,看起來很和藹的一個老太太,和解放戰爭時期延安舞台上《白毛女》中喜兒的形象不搭。

    她現在還是個小人物,自然不好上去打攪,就默默在後面看著那位傳奇。

    演出的地點說是延慶,其實就是半路上的一家國營大廠。

    廠里有好幾千工人,演出時間是傍晚。夕陽染紅了天邊,工人俱樂部燈火輝煌。這麼多知名藝術家來演出,工人們都激動了,幾乎所有人都涌進劇院,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來演出的藝術家很多,節目排得很滿,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化妝間不夠用了。

    何情和陳方圓是小字輩,別說獨立化妝室,連大化妝間也撈不著。沒辦法,就有工作人員在樓梯下面用屏風隔壁出個空間來。

    二人上妝,等著上節目。

    說來也巧,何情和陳方圓的歌唱節目是挨在一起的。何情等會兒要唱意大利民歌《桑塔盧西亞》,粉紅色的回憶和美酒與咖啡雖然紅,但在這個時代登不得大雅之堂。

    陳方圓則唱印尼民歌《星星索》。

    她們既然是唱外國民歌,自然要換國外婦女的服裝。

    事先二人都各自準備了服裝,何情的是一套翡冷翠婦女的裙子,母親陳㙈x蘊脫揖┌遣梅熳齙摹br />
    等了半天,快到二人上節目的時候了。

    先是陳方圓的節目。

    現在的明星可沒有助理什麼的,印尼民族服裝太復雜,何情就上去幫忙,把陳方圓脫得只剩一身秋衣秋褲。

    她心中正贊嘆這個閨蜜身材不錯,雖然比不上自己的完美,卻讓人很有親近感。

    正要開她的玩笑,忽然,屏風那頭忽然傳來一個男人“啊”一聲,然後是腦袋踫牆的聲音。

    “誰!”二女同時大叫。

    屏風倒了一幅,何情就看到一雙紅色的三角眼,頓時如墜冰窖。

    三角眼大約是知道自己闖了大禍,轉身一溜煙跑了,一路上有身體撞擊牆壁和雜物的聲音傳來。

    陳方圓氣得暴跳,顧不得穿外套,就要一身秋衣去追。忽然發現何情軟軟地坐在椅子上,身體顫如篩糠,牙關咯咯響。

    她有點擔心,忙扶住何情“何情,你怎麼了?”這姐妹兒,明明是我被流氓偷窺,怎麼最後被嚇壞的是你?

    何情還在顫抖“那人,我認識,我認識……不不不,那雙眼楮,我看到過,好多好多次,我……我感覺有人在盯梢我,對對對,就是這雙眼楮……”

    陳方圓“何情,振作點,馬上就要上節目了。沒有什麼比節目更重要的事情,現在,馬上冷靜。”

    何情還在抖。

    陳方圓今天的演出好像絲毫沒有受到剛才的影響,在舞台上收放自如。這姐們兒,天生就有鎮場子的稟賦,一站在舞台上,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至于何情,慘了點,完全不在狀態。雖然靠著戲曲童子功的底子,圓滿地完成演出,也收獲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大伙兒都是听過她磁帶的,還有不少人是她忠實粉絲,紛紛大喊“何情,再來一個!”“再來一個,再來一個!”但業內人士卻能听出她演砸了

    台下第一排,東方歌舞團的一位大人物皺起了眉頭,評點“干巴巴毫無感情色彩,就是個縣級文化館水平。”

    王昆笑笑,反問“什麼是縣級文化館水平,你也別瞧不起縣文化館的歌唱演員,很多人的水平都不錯的。”

    那位大人物“其實,單論唱功,只要經過十多年科學訓練,歌手和歌手之間並沒有多大區別。唯一的區別是表演力,是對歌曲的理解後轉化為自己的主觀的感情色彩,並演繹出來,讓人為其中的意味所感染。抱歉,這首歌感染不了人,只算是听個熱鬧。王昆同志,你點頭讓何情參加這次團拜慰問演出,是不是因為她最近很紅,想給這個節目增加一點新元素,解放思想?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昆還是笑笑“對青年藝術家,我們應該多一分寬容。磁帶能賣出去幾百萬盒,說明人民群眾喜歡,喜歡總是有道理的。”

    那個大人物“你是說流行咯,流行感冒不更流行。”

    王昆不跟他爭辯,實際上,在她負責東方歌舞團的十多年時間里,一直秉承著創建本土流行音樂體系的志向,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歌唱家和流行樂明星,是個胸襟開闊,且能接受新鮮事物的領導者,對八十年代的流行樂壇做出巨大的貢獻。

    何情知道自己演出弄砸了,回家之後也不敢跟姆媽說,她整個人都處于恍惚之中。那雙血紅色的三角眼仿佛無處不在,在黑暗中冷冷地盯著自己。

    是的,她在之前都感覺到有人在盯著自己,一直以為只是因為工作太累產生的幻覺。

    今天……終于證實,這是真的。

    現在的治安實在太亂,別說地方上,即便在北京也時有惡性刑事案件發生。

    恐懼好像一條蛇把她纏繞,她感覺自己血液都冷得快要凝固了。

    ……

    次日一大早,孫朝陽被父母做飯的聲音吵醒。他伸著懶腰走出房門。北京的清晨很冷,窗戶上結著霜花。但等會兒太陽一出來就會化,溫度也會升到十一二度。

    他一看手表,才六點,郁悶得要命。這麼早起床,又是大冷天的,好煩。

    二妹已經開始了晨課,在背英語,孫朝陽能听懂一些,內容好像是猴子過河被鱷魚抓住,然後利用他的機智逃到岸邊樹上。

    母親楊月娥口中嘖嘖稱奇“北京真奇怪,下午五六點就天黑,早上四點就亮了,這還怎麼過日子?”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224章 突發的事件並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