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136章 電視機啊電視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水下五米 本章︰第136章 電視機啊電視機

    在娛樂方式匱乏的七十八十年代,幾乎全民讀書。任何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工廠都有自己的圖書閱覽室,每到休息時間都人滿為患,任德縣機制磚瓦廠也不例外。早在十年前,廠里就建了工人俱樂部,有圖書館,有球場,有電影播放廳。

    就圖書室來說,借閱量最大的書既不是人們想象中的《西游記》也不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道理很簡單,這些書中有古文,尤其是西游記,不怎麼看得懂。至于《紅樓夢》,在工人老大哥眼中,更是無聊無趣,根本體會不到其中的好處。

    《故事會》不錯,文字淺顯直白,故事不長也好玩。但這還不是閱讀排行榜no1。

    最受廣大勞動人民追捧的是《金陵春夢》《侍衛官雜記》和《女皇夢》。尤其是《女皇夢》中女主角的衣事住行,高端的生活方式,簡直就是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什麼自己家就有個獨立的電影放映室,想看什麼電影就放什麼,天天看不重樣。什麼自己家就有恆溫游泳池,什麼枕頭邊上就堆滿了零食,晚上讒了伸出手去就摸一個丟嘴里,什麼家里常年放著兩三斤酒心糖……

    還有,女主角動輒打罵身邊的工作人員,等等,等等。另外,某貴婦被圈里人傳謠說結婚前私生活不檢點,其丈夫勃然大怒,洋洋萬言,寫材料證明愛人和自己成家的時候是處女。

    沒錯,這些書籍就是所謂的野史。

    野史嘛,就得夠野。

    讀得大家那叫一個目瞪口呆,大呼“好家伙!”

    沒辦法,國人五千年以來的傳統就是八卦,尤其是大人物的八卦。

    以往那些書中報紙上的大人物現在要出現在電視里,接受全民公審,自然是相當的勁爆。

    電視機買回來,是牡丹牌的,黑乎乎塑料殼子閃著高科技的光芒。

    當這玩意兒交給到沙舵爺手里後,老沙戰戰兢兢,急忙找金工車間的工人連夜用角鋼和白鐵皮焊了個大鐵櫃,鎖好放在大會議室中,並安排專人負責每天的開機關機。

    公審大會如期舉行,看了幾日,大家覺得沒什麼意思,主審法官和在下面受審人的方言都很重,尼瑪一個字都听不懂,鬧半天,咱們看了個空氣?

    至于領導干部們的材料,胡亂從報紙上抄幾篇社論,對付了事。上面問起,就回答說咱們的干部們大多是工人出身,高中畢業就算高學歷,文化淺,素質差,木得辦法。

    任德縣是四川有名的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地方官員都很樸素,主官們平時工作挺認真,經常到田間地頭和農民一起勞動,出了好幾任草鞋書記。所以,對這次寫材料的干部們倒不是太苛刻。

    幾日的公審大會看得大家無聊得要死,等到結束,終于可以看電視劇了。

    廠里這台電視每天晚上七點準時開機,晚上十點半關機。

    正式播放那天,幾乎全廠的人都來了,大會議室擠滿了人,從新聞聯播直看到“各位觀眾晚安。”

    廠里雖然有電影播放廳,但每個月也就播一兩場,根本不夠看,不像電視每天都有節目。剛開始的時候大伙兒還擔心電視劇沒電影精彩,但看得幾天下來,工人們都被電視劇征服了。

    相比起電影因為時長和篇幅關系,有些不重要的故事都是幾個鏡頭交代過去不同,電視連續劇有的是篇幅可以慢慢交代,故事都很完整,很詳細,讓人在精神上得到極大滿足。

    最要命的是,那年代電視連續劇的每一集的故事都是前後連接的,漏掉一集,你再看的時候,有時候就摸不著頭腦。只得不停問旁邊人上一集講的啥,生生憋死個人。不像三十年後的家庭倫理劇,一家人吃飯聊天一集,喝咖啡說八卦一集,最惡劣的是女主角哭也能哭上一集。

    八十年代國家引進了不少國外優秀的電視劇,比如《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特別是後者,因為其精彩的劇情,引得年輕小伙子們神魂顛倒。仿佛在一夜之間,廠子里的青工幾乎人手一把飛刀,學劇中人,見到樹木和門板就一刀飛過去,看到老鄉種的冬瓜茄子也是一飛刀,一不小心還扎傷人。

    幸好《加里森敢死隊》播出不幾集後就因為社會反響惡劣停播,否則廠子里搞不好要出命案。

    相比起國外的電視連續劇,國產劇還差了許多。畢竟是新鮮玩意兒,導演們也不知道該怎麼選劇本,又該怎麼拍,出的作品大多粗制濫造,應付了事。但事物總是在發展的,即便是垃圾,只要數量夠多,總還是能出現精品的。比如現在正紅的《夜幕下的哈爾濱》,通過這部劇,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有爾濱這個地方。又比如《敵營十八年》,到主角在解放前夜開著汽車脫離敵營,駛入解放區,觀眾一顆懸了多集的心總算是落地了塌實了。

    工人們每天吃過晚飯走進大會議室之前,並不知道今天晚上會播出什麼劇。踫到好看的也就罷了,怕就怕你在里面守一個晚上,電視里只給你播一部戲劇電影,咿咿呀呀唱得人心煩那就討厭了,還真有點開盲盒的味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應廣大群眾的要求,沙舵爺定了份廣播電視報,貼在工會大門口,這就一目了然了。更有工人拿了紙筆,直接抄了份節目單,免得漏掉自己喜歡的劇。

    也就是從今年起,看電視這種新的娛樂方式開始進入機磚廠工人的生活,到年底,就會有條件好的家庭購入這種奢侈品,到明後兩年開始普及。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成為未來的主流。

    “禮拜六晚上八點,中央電視台,電視連續劇《濟公》第一集,這是什麼片兒?”大家圍在廣播電視報前唧唧喳喳議論。

    “啥叫濟公,我只听說過雞公,濟公是什麼玩意兒?”

    “濟公,會不會和技工一回事。通濟渠听說過吧,會不會是說躍進渠的事兒?”

    “我看很有可能?”眾人都在點頭。

    旁邊卻有人撲哧笑出聲來,大家回頭看去,正是廠辦的秘書小車,剛分配過來的中專生,學的是財會專業,算是個知識分子。

    工人們都問,小車你笑什麼呀,難道不對?小車回答說,你們知道什麼,濟公是南宋朝的一個和尚,傳說他法術高強,為人正義。常游戲人間,懲惡揚善,扶危濟困,是鐵拐李呂洞賓那樣的人物。你們還真沒文化,笑死人了。

    眾人一听,神仙,法術高強,那不跟西游記里的故事一樣,都叫起來,說,看,必須看啊!

    周六晚上,《濟公》第一集如期播出,果然精彩絕倫。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136章 電視機啊電視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136章 電視機啊電視機並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