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寧出發的第69天中午,來到平越衛的楊老驛,參觀了夜郎王的發家之地竹王城。
話說,明朝貴州的平越衛,是明代貴州都司所轄“下六衛”之一。
明代貴州都司所轄的“下六衛”分別是平越衛、新添衛、普定衛、安莊衛、平壩衛和黃平千戶所。 ?
平越衛?,即現代的貴州省福泉市。
新添衛?,即現代的貴州省貴定縣新場鄉。
普定衛?,即現代的貴州省安順市。
安莊衛?,即現代的鎮寧縣。
平壩衛?,即現代的安順市平壩區。
興隆衛,即現代的貴州省黃平縣。
凌家一行人就是從興隆衛走過來的,在興隆衛,我們住在興隆,然後到重安住一晚,再行至清平堡住一晚,現在行至平越衛轄內。
從元朝時期開始,平越衛所在的地方,就是驛道的重要節點;明初就開始在此重點設衛戍邊,足以體現了平越衛在西南軍事防御體系中的戰略地位。
其他四衛,我們以後會經過。
我們今天到達的村寨,叫楊老村,也是一個中途驛站,人稱“楊老驛”。
楊老驛就在現代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的鳳山鎮範圍。
楊老驛是平越衛的一個驛站,但平越衛的衛所,不在楊老驛,而是在40里外的小城,即現代的貴州福泉市城區。
直到現代,貴州福泉市城區仍有明朝衛所的遺址,明初的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衛所的城牆依山勢而建,只是簡易土城;後來,洪武三十四年,即公元1401年,改築石城,周長約4700米,城有四門及甕城、烽火台等防御設施,形成了內城、水城、外城的獨特格局。
言歸正傳。
我們參觀完竹王城,就回到客棧。
家人已在客棧旁找了家飯店,正等我們回來吃午飯。
剛坐下,飯店老板就讓小二每桌上一碟酸菜土豆絲。
我們夾來吃,這是一道酸咸鮮香、口感脆嫩的菜,簡單說就是土豆絲炒腌制的酸菜。
凌軒讓飯店老板推薦一些本地菜式。
飯店老板推薦我們吃白酸湯火鍋。
平越衛的少數民族以布依族和苗族為主,這里當然也有酸湯吃。
凌軒說好!
一鍋白酸湯火鍋很快上桌,配菜是魚片和豆腐。
飯店小二給我們上了折耳根、糊辣椒、木姜子油,澆原湯調和的蘸水。??
一吃之下,我們發現這里的白酸湯火鍋與之前吃過的酸湯不同。
這里的白酸湯火鍋,只酸不辣,酸味柔和,清爽回甜,帶有獨特的米香和發酵香氣,與紅酸湯的番茄發酵的濃烈風味形成鮮明對比。 ?
船夫告訴我們說這里的白酸湯由米湯發酵,搭配清淡食材,能突出食材原味。 ?
我們之前經過的興隆衛,即現代的黃平,是屬于黔東南,有紅酸湯,也有白酸湯,但那邊更喜歡紅酸湯。
平越衛所在的地方,就是現代的福泉,是屬于黔南,更偏好白酸湯。
飯店老板更向我們力薦豆米酸湯火鍋。
據飯店老板說豆米酸湯火鍋,融合?了苗族、侗族傳統酸湯的技藝,使用了漢族的烹飪手法。
這麼厲害?!
當然要嘗試!
我們吃了,都覺得豆米酸湯火鍋?更有貴州特色!
豆米酸湯火鍋?是在紅酸湯中加入芸豆濃湯,搭配的是臘肉、軟哨等食材,味道酸辣中,含有豆香味,非常開胃!
軟哨,就是油炸五花肉。
芸豆,又叫飯豆、菜豆、四季豆,是人們常吃的一種蔬菜。
芸豆的嫩豆莢和嫩豆粒可作菜用,老熟種子則可供菜食、雜糧及餅餡用。
食用芸豆必須徹底煮熟,如果食用沒有徹底熟透的芸豆,會中毒,中毒的癥狀,主要是胃腸炎癥狀,伴有惡心、嘔吐等。
船夫說豆米酸湯,可用紅酸湯,也可用白酸湯。
我們問船夫豆米酸湯是在酸湯發酵時,加入豆米一起發酵嗎?
船夫搖頭說不是!豆米需提前炖至軟爛,碾壓出沙,作增稠湯底。??
換言之,豆米是用芸豆老熟的種子制作的。
這時,飯店小二拿上來一盆玉米飯,一盆白米飯,小二對我們說豆米酸湯配臘肉軟哨最下飯了。
玉米飯,又叫包谷飯,在貴州西部山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主食。
玉米飯以玉米面,即包谷碴為主,混合少量大米,以調節口感。
包谷碴比大米結實,玉米飯的制作時間,比煮白米飯復雜。
玉米飯要用木質蒸籠或甑子,需經過兩次蒸制,包谷碴先用冷水浸一段時間,放蒸籠或甑子,分層蒸煮,才會有松軟香甜的口感。
一般來說,玉米飯比白米飯難消化一點,所以同時上了兩種飯,讓我們自由選擇。
玉米飯好吃,但費時,所以一般逢年過節才會食用;飯店老板用玉米飯招呼我們,是把我們當成貴客真誠對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還有一道菜,是一條蒸魚,飯店小二說是“臭鱸魚?”。
飯店小二介紹說臭鱸魚是用有木姜子的鹵水發酵,食用前,先將鱸魚用臭豆腐乳汁腌制半天,將腌好的魚放入盤中,淋紅油,加入豆豉、姜、蔥,大火蒸一會就可以了。
一吃之下,臭鱸魚的魚肉有一種木姜子的獨特香氣。??
這臭鱸魚讓我們想起了家鄉的安徽臭鱖魚。
我們問飯店小二臭鱸魚需要腌制多少天?
飯店小二說臭鱸魚腌制發酵時間,要在7天以內,否則魚肉會變得松散不好吃。
凌軒說我們安徽的臭鱖魚,夏天腌制2天,冬天腌制六至七天。
船夫說臭鱸魚腌好後,用布吸干水分後,魚身打十字花刀,煎炸至酥脆,加入軟哨、入蔥、姜、蒜、辣椒炒香,加小水、加鹽調味,燜煮更入味。 ?
凌軒說這跟安徽臭鱖魚的干燒類似!安徽臭鱖魚改花刀後煎至表皮酥脆,加入五花肉末、冬筍、香菇等配料一起紅燒。
船夫說得眉飛色舞,我們吃得暢快淋灕!
話說,安徽臭鱖魚,是安徽的貴池、銅陵、大通等地的魚販,每年入冬時將長江里的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行程需走七八天才到達徽州。
魚販行至黃山區郭村鄉有家扁擔鋪,多日連降大雨,加上天氣炎熱,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裝桶時,想出一個辦法,就是碼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並經常上下翻動。
等魚運到徽州,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表皮散發出一種異味。
魚嘗試將一條魚洗淨後,以熱油稍煎,細火烹調,發現異味全消,鮮香無比!後來成為膾炙人口的一道佳肴。
地方雖不同,美食卻相似。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喜歡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