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登上石屏山,俯瞰了整個鎮遠古城的山水全貌。
只有站在石屏山山頂,才會明白為什麼在鎮遠古城會看到“行人在山影在溪”的情形,這是因為鎮遠的山,距離?陽河太近,一如林則除在詩中所說的那樣兩山夾溪溪水惡。
?陽河的水是碧綠色的,周圍群峰相夾,河底其實就是峽谷。
?陽河,是長江支流沅水的支流。
?陽河流經貴州甕安、黃平、施秉、鎮遠、岑鞏、玉屏及湖南新晃、芷江、懷化、黔陽共計兩省十縣市,在黔陽縣黔陽鎮與清水江匯合入沅江。
?陽河干流全長258千米,流域面積6480平方千米,雖則流經各地有可能名字不同,但溯源還是同一河流。
人們經常用“不知水深”來形容不明白世事的復雜。
水深不深,是否可以通過肉眼來觀察呢?
是可以的!
首先是看。
看水的顏色。
淺水的溪河,水的顏色通常是淺的,水會呈淺綠、淺黃或透明。可以清晰看到水底沙石、水草,甚至游動的小魚。
深水的溪河,水的顏色通常是深的,水會呈深藍、深綠或墨色。難以看清水底情況,有時還會有水霧感。
其次是察。
觀察水的波紋。
人們常說溪水嘩然,深潭不語。
淺水的溪河,水流易受淺層的底部沙石、水草等干擾,水面就容易出現細碎的波紋、漣漪或小浪花。
深水的溪河,水面離水底有足夠的距離,水的流動受到的干擾越少,表面就越顯得平靜,有時清如鑒鏡。
第三是影。
可從水里的倒影,判斷水的深度。
如果岸上的景物在水里的倒影清晰,這里的水可能較淺;如果倒影模糊,則可能水較深。
第四點是听。
往水里拋入石頭,然後靜听回音,水聲清脆且濺起水花大,就說明水較淺;如果回音沉悶且水花小,說明這里的水較深。
拋石頭的辦法,更多是用在黑夜或者是在洞穴里,能見度不高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水的深度,並非永遠不變,此一刻很淺,不代表下一秒也是很淺!
什麼叫“上善若水”?
不是說水很溫柔很善良,而是說,看似柔弱的水,什麼容器都可以裝,那力量才是最大的。
在山里行走,最可怕就是遇上山洪!
山頂的一場雨,有可能瞬間成為山下的一只殺人猛獸!
群山里的河流道理類似!
上游下雨,水量猛增,下游的水忽然就變深了。
事實上,鎮遠位于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主要以喀斯特地貌為主;鎮遠段的舞陽河,有的地方水深才約2米,但是有些地方,最深可達80米以上。??
怪不得老人家常說欺山莫欺水。
山高,可量;水深,不可量!
話說回來。
我們在石屏山的山頂下望,看見山的東側下方,就是青龍洞,那里的民居密集而建。
後來斷斷續續修建了250年的祝聖橋,就是建在青龍洞那邊。
船夫告訴我們,鎮遠古城有苗族、侗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
我們從古城的建築就可以看出來,這里多個民族的文化深度交融。
鎮遠古城向東距離貴陽約400里,北邊接壤四川,南邊比鄰湖南,是連接雲貴川渝的重要節點。
鎮遠古城在歷史上,不僅是軍事重鎮,還是茶馬古道樞紐;又因為氣候宜人,常年保持著164攝氏度的溫度;這里吸引了許多商賈游客到來長居,尤其以江西人、湖南人最多。
人們移居至此,漸次卜居,聚集于?陽河兩岸。
我們明朝時經過此地,這里雖在群山深處,卻已經是人煙稠密,商業繁榮的城市。
明清時候,東南亞國家來朝貢,就是經過鎮遠古城。
後來才出現的祝聖橋上有一副對聯
掃淨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
這對聯很生動地記錄了明清時期東南亞國家使臣進京朝貢的盛況。
言歸正傳。
我們從石屏山上下來,已上中午時分,我們就在府城找了家飯店吃午飯。
船夫說來到鎮遠,一定要品嘗陳年道菜。
顧名思義,道菜就是道家創作的菜肴。
陳年道菜端上來了,我一看,原來是黑色的腌菜蒸半肥瘦的豬肉。
飯店小二為我們每桌人上了一鍋白米飯,說吃這道菜,最好配飯。
夾起一塊豬肉,很奇怪,豬肉呈紅色的,肥的地方微紅透明,瘦的地方深紅色;食之,咸味適度,肥不膩人,瘦的更香。
再夾起一箸菜干,我沖口而出說這不就是梅干菜嗎?
船夫夾起一箸黑色的菜干放入自己的碗里,對我說不是呢!雖然都是菜干,但有明顯不同。鎮遠陳年道菜以儲藏愈久品質愈佳著稱。
船夫告訴我們鎮遠人每逢春季春菜旺盛時,有腌制長鹽菜、干鹽菜、寸寸鹽菜的習慣,這菜的腌制方法,最初由鎮遠青龍洞的道士所創,故稱“道菜”,後經過人們以及尼姑群體改良,形成獨特風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陳年道菜是用當地產的頭大、葉長、苔短的青菜為原料,經過選料、搓鹽、翻曬、揉搓、剔筋、甑蒸、噴酒等14道工序制成,然後密封貯藏3年以上!
陳年道菜成品咸中帶甜,如果存放十年以上風味更佳!既可以用來蒸扣肉,又可以煎炒,甚至煮湯。
我細心一想,鎮遠的陳年道菜跟梅干菜是真的不同。
在浙江紹興、寧波、金華、麗水,江西撫州等地稱梅干菜,浙江台州稱菜干,廣東梅州稱梅菜干。
梅干菜多是居家自制。
在紹興的老舊小巷里,許多人家在門口擺一張低矮的小桌,桌上放著一只竹箕,里面放著黑黑的細碎菜干,就是梅干菜。
制作時,多制一點,賣給有需要或沒時間制的人家,獲些許收入,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梅干菜一般是用芥菜、雪里蕻、蘿卜幼苗、油菜等食材制作。
梅干菜的做法,是先將菜葉晾干堆黃,加鹽腌制,曬干裝壇。
梅干菜的菜干油光黃黑,香味撲鼻,具有解暑熱,潔髒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的好處。
梅干菜可以做梅菜扣肉、梅菜干蒸排骨、梅菜干煲例湯及其他肉類佐料之用。
在浙江紹興地區,炎夏時節,居民會必以干菜燒湯就飯飲用。
廣東的梅菜,是廣東梅州、惠州地區的一種常見客家腌制食品,它用蘿卜葉腌制發酵而成。
梅菜相傳為梅仙姑教人做的,所以被稱做梅菜。
廣東的梅菜扣肉和梅菜剁肉餅,是許多初次到廣東的游客必吃的菜品。
道菜蒸制時無需額外調味!蒸扣肉可久放不餿。
船夫的一句話,把我拉回現實中。
還會“久放不餿”?未免太神奇了!
是否與鎮遠這里常年16攝氏度的溫度有關?
試換成廣東30近40度的高溫高濕試試?食品一會兒就餿了!
船夫還叫了一道陳年道菜煮的湯給我們喝,是陳年道菜加了雞蛋煮的湯,剛好爬了一個上午的山,湯確實很解渴。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喜歡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