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第185章 侗族豎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風疏竹 本章︰第185章 侗族豎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寧出發的第56天下午,來到了沅州縣城,就是現代的芷江鎮。

    入住客棧後,三叔在客棧旁找了一家能坐得下我們所有人的飯店,坐下吃一頓豐盛的飯。

    晚餐點了許多特色的地方菜,我最深印象就是這里的炒鴨肉,鴨肉緊實不肥膩,鮮香無比!

    到了現代,芷江鴨,不但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當地的代表性美食。

    吃完飯,眾人都早早洗漱睡下了。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第二天,我和蕭遙劍都還在睡夢中,就被凌軒輕輕搖醒。

    看著我倆一面的不情願,凌軒微笑著低聲說︰去看侗族建“豎屋”,去不去?

    我們一听,立即來了精神!

    覺隨時可睡,但是新鮮事不可不看!

    我們快快地洗了把臉,輕手輕腳走下樓梯來到客棧的門廳,發現其他年輕人都在等出發了!

    原來凌軒昨晚跟客棧老板聊天時,知道他家今天要建木屋,就是我們稱之為吊腳樓的侗族木屋,凌軒就問客棧老板能不能讓我們見識一下木屋是怎樣建起來的,客棧老板欣然應允,約定了今天一早在客棧門廳等,他帶我們過去看。

    凌軒昨晚就通知了所有的年輕人,告訴他們,願意早起去看的,明天早上起來到客棧的門廳集合,這消息連陳婉和船夫也知道了,他們都已經在門廳等了!

    只有我和蕭遙劍昨晚睡得太早了,凌軒不忍心叫醒我們,就等今天早上才來告訴我倆。

    早上出發前,我听到凌軒在點人數,我發現,凌家子弟們都到齊了,一個不少!

    走出客棧,外邊漆黑一片;行走在石板街道上,燈籠的周圍飄著晨霧;我能感受到一股寒意撲面而來。

    我問凌軒︰軒哥,現在什麼時間?

    凌軒說︰剛過五更呢!

    我吸了一口涼氣,問︰為什麼這麼早?

    凌軒說︰侗族人在五更過後、太陽出來前開始建屋,我們看戲要看全套。

    我們一行人借著燈籠的光,跟著客棧老板沿著街道往上走,來到山腳下,只見一條山路出現在綠林中間,我們就拾階而上。

    侗族的村寨建在河溪兩旁,以鼓樓為中心,建干欄式木結構民居,分為高腳樓、矮腳樓、吊腳樓、平地樓四種。

    民居隨山就勢,靈活而變,村道在民居間伸延,錯綜復雜。

    在山里走了一小段路,看見前邊有一處開闊平地,平地上放著許多木材,旁邊站著許多人。

    客棧老板讓我們站在對面的山坡上觀看,他則走下去加入到建設的人群中。

    凌軒告訴我們,客棧老板說,他們今天是做豎屋這一步。在豎屋前,早在前幾天已先由地理先生選地、測量屋的朝向,再由掌墨師丈量定位,然後建屋的師傅們進場,安地腳枋、安磉礅岩,就可以做排扇。

    蕭遙劍問凌軒︰什麼叫排扇?

    凌軒說︰排扇是指將準備好的木柱,按照施工圖架構起來,都是榫卯結構。

    中國的古建築的榫卯結構,無需釘子或膠水,僅憑借木質本身的力量和智慧的力學設計,就能創造出既穩定又具有彈性的框架體系。

    凌軒說的“磉礅”,本來是形容人膀大腰圓、身形健碩。

    磉礅岩,又叫頂柱石,就是古代建築物中的柱礎。

    磉礅岩通常由厚而粗大的整塊石頭制成,有錢又講究的人家會讓工匠在石頭上雕刻各種吉利的花紋圖案。

    工匠在磉礅上鑿出凹型位置,柱子削成凸出,插入磉礅,柱子可以穩固地站立。

    古時建房子的柱子多是木頭,直接插入泥土中,容易受潮、腐朽及損壞;安放磉礅後,柱子除不容易下沉外,還因磉礅有三十公分的高度,起到防止類似踢腳等的踫損,柱子多了保護。

    在古代建築中,磉礅並非都是用岩石開鑿而成,有些磉礅是用砌築的方式,在準備立柱的位置,開挖1至2米的深坑,在坑中反復以一層卵石、一層夯土逐層向上夯築。

    言歸正傳。

    船夫接著凌軒的話說︰今天豎屋的話,應該是昨天就做了起煞!

    我問︰什麼是起煞?

    船夫說︰就是由族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家,做驅煞祈福的儀式。

    這時,太陽還未出來,天還是黑的,我們透過晨曦,遠遠地看過去,看到平地周圍擺放了許多木頭,平地中間有序擺放了幾個大木框架,木框架內整齊規則地擺放著多件四四方方的石頭,那些石頭,就是磉礅岩。

    凌軒問船夫說︰大哥,這些都是什麼木材?

    船夫說︰這邊盛產杉木,這些木頭看起來都似是杉木!杉木樹干筆直、生長迅速,又有防腐的效果,用來建房就是最好的了。

    忽然下邊燃放了一串鞭炮,伴著  啪啪的聲音,在迷蒙的晨霧里,迸裂的火花十分漂亮。

    一位老者走出人群指揮。

    人們齊聲喊著號子,開始豎屋。

    只見一邊的人用木條撐起木框架,另一邊的人用繩子拉,共同使力向同一方向,這樣木框架就被豎立了起來。

    人們豎起的木框架的兩邊,分別釘上斜放的木條以固定支起來的木框架,然後又開始了第二個木框架的支立過程。

    當兩個木框架豎立起來後,人們迅速又熟練地用梯子攀上木框架,兩個木框架之間用橫木作榫卯固定,這時,一間房子的框架模樣就出來了。

    這兩個木框架穩定後,人們又開始豎起第三個木框架,再將三個木框架連接在一起固定。

    接下來,就是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木框架的豎起和穩定,豎屋完成,一間大房子的主干架構就完成了。

    船夫說︰這種建在平地上的侗族樓,建兩層,樓上存入糧食和雜物,樓下住人;樓下前方一般是堂屋,供奉神只,兩側為臥室;在屋側房後,是廚房和豬牛圈。

    這時候,太陽出來了!

    金色而溫暖的陽光灑在房子架上,工匠們收工去吃早餐了。

    由于客棧老板是主人家,他自然有要事做,我們一行人就沿來路返回客棧。

    從山上下來回到鎮上,街上的早餐檔口剛開,我們就去吃早餐。

    沅州古城的米粉十分好吃!

    米粉配上鴨湯,鮮香無比,一吃難忘!

    船夫在我們坐著吃早餐時說,豎屋的架構豎起來後,中午會做上梁祈福等的儀式。

    凌軒接著說︰客棧老板說了,上梁的儀式,就不方便有太多外人在場。

    凌軒叫上凌家子弟一起去看侗族的豎屋,當然不是為了看熱鬧,他是想凌家子弟對建構房子有一種初步的認識,我們到了雲南後,就需要建設家園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听下回分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方便以後閱讀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185章 侗族豎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第185章 侗族豎屋並對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