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

第59章 當地第一家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煜煜吃魚魚 本章︰第59章 當地第一家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

    <b>最新網址︰..<b>    林凱峰的這番評語可謂是振聾發聵,針針見血。

    方博年長期工作在市里,又是工業部門的一把手。

    自然能夠第一時間領會上級的精神。

    沒想到。

    林凱峰也有這樣的遠見。

    包括縣一級工廠在內,四類企業先天營養不良,本身不具備造血能力。

    不能造血怎麼辦?

    只能通過外部輸血維持著它們的生存。

    吃大鍋飯的時候,許多問題都被遮蓋到鍋里面。

    一旦掀開蓋子,問題全都冒了出來。

    市區工廠設立的大集體,養著一大群工人子女。

    這些人既不是工人,又沒有生產能力。

    國有工廠自身都在面臨問題,還要給下面的集體企業輸血。

    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被拖死。

    社辦企業更不用說。

    一陣大風吹過來,分分鐘就會坍塌。

    至于縣機械廠……

    自從林凱峰進廠,局面確實大為改觀。

    接連搞出各種新產品,兩次創造外匯。

    看上去花團錦簇,是起死回生的典範。

    可一旦脫離了市里的物資調撥,他們還能保持現狀嗎?

    全市大大小小,一百多家企業和工廠。

    等于是一百多張,張嘴等飯吃的孩子。

    國家沒錢,市里的資金也不多了。

    “林凱峰同志,做好準備吧。”

    “有的事情,需要變一變了。”

    留下這句話,方博年邁步走出了辦公室。

    望著方博年離去的背影,林凱峰嘴角露笑。

    自己猜對了。

    上面的精神已經下達到了當地。

    全市一百多家企業工廠,工業部門已經養不起他們了。

    是時候放出去一批,自己找飯吃。

    “凱峰,方主任都給你說什麼了?”

    “我看他離開時,臉色有點不對勁。”

    陸長順走進辦公室,心里有些忐忑。

    “三叔,叫大家過來開會吧。”

    林凱峰意味深長地說道︰“要變天了。”

    “變天?變什麼天?”

    陸長順茫然道。

    “一會你就知道了。”

    半小時後,各級廠領導齊聚小會議室。

    “凱峰,你都到齊了,你現在可以說了吧?”

    陸長順率先問道。

    “三叔,各位同志,我想過不了多久,上級就會有命令傳下來。”

    “這道命令對于其他國有工廠來說,或許是天降噩耗。”

    “但是對咱們廠而言,絕對是百年不遇的好事。”

    听到這話,眾人互相看了看。

    都沒明白林凱峰話中的意思。

    對于別人來說,屬于天降噩耗。

    放在縣機械廠身上,卻是百年不遇的好消息?

    怎麼這麼怪。

    牛永貴笑呵呵地說道︰“凱峰,你小子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大家,到底是什麼好事,是不是咱們的農用三輪車,領導同意統購統銷了?”

    聞言,眾人立刻喜笑顏開。

    如果這麼說,倒是對上了林凱峰話里的意思。

    縣機械廠自主搞出使用摩托車發動機的農用三輪車。

    一旦進行正式銷售。

    對其它國有工廠來說,確實是天降噩耗。

    一窮二白的縣機械廠不等不靠,自主研發新產品。

    日子越來越好,其他廠的壓力肯定是越來越大。

    林凱峰說道︰“各位,領導很有可能讓咱們自己想辦法,把農用三輪車賣出去。”

    “自己想辦法賣出去?”

    “這……這不符合規定啊。”

    牛永貴愕然道︰“一直以來上級下達生產計劃,我們這些工廠企業負責生產,商業部門收購後定價銷售。”

    “生產企業負責銷售,這不是開玩笑嗎。”

    陸長順心里咯 一下。

    方博年趕自己出去之前,問的正是這個問題。

    如果讓縣機械廠自己想辦法銷售三輪車。

    林凱峰有什麼方案嗎。

    “牛叔,我召集大家開這個會,說的就是這件事情。”

    林凱峰抬手指了指天花板。

    眾人仰頭看向頭頂。

    “難道……難道風向又要變了?!”

    牛永貴猛地站了起來。

    听到這句話,不少人臉色驚詫。

    林凱峰指向天花板,顯然不是讓大家仰頭觀望。

    指的可能是要變天了。

    看了看眾人的反應,林凱峰緩緩的說道︰“這里沒有外人,我說句家里話。”

    “大家認為現在的經濟調配方式,合理嗎?”

    這句話一出口,沒人有膽子接第二句。

    不合理。

    當然不合理了。

    小到紐扣,大到車輛機床,全部需要調配。

    牛永貴清楚地記得。

    市制衣廠需要一批鐵制紐扣,隔著不遠就是五金廠。

    五金廠有能力制造這種紐扣,原本是幾句話的事情,足足拖了一年。

    理由是工廠和工廠不能簽署訂購合同,也不能進行貨品買賣。

    市制衣廠需要先打報告,將需求匯報市里。

    再由市里有關部門,制定紐扣的生產任務。

    完成一系列的研究,制定,時間都已經過去半年了。

    然後給五金廠下達紐扣生產任務。

    完工以後,制衣廠動都不許動。

    五金廠的紐扣需要送到物資部門登記造冊,再由商業部門過來收購。

    統一調撥給制衣廠。

    一圈流程走下來,不用一年也要十個月。

    為什麼廠里眾人會贊同林凱峰的瘋狂主意。

    大肆宣傳縣機械廠有能力制造收音機,倒逼上面加快審核調撥。

    一句話就能概括。

    等不起啊。

    真要走正常流程。

    今年夏天能等到商業部門過來收購,都要說一句辦事麻利了。

    至于上市銷售,或許要到年底。

    眾人雖然無人搭腔,臉上的表情已經回答了林凱峰的問題。

    “同志們,我從領導的話里听出來,咱們廠可能要當試點。”

    “成為當地第一家,半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

    “轟!”

    眾人大腦一片空白。

    脫離計劃經濟,等于是一切靠自己。

    這個消息的震撼力,不亞于七級地震。

    就連有了一定心理準備的陸長順和牛永貴,也都跟著臉色發白。

    林凱峰暗暗點頭。

    幸虧有之前的鋪墊。

    如果直接告訴眾人,估計當場就要嚇暈幾個。

    這就好比有一天,父母告訴十幾歲的孩子。

    你已經長大了,自己出去找飯吃。

    家里養不起你了。

    換成誰,都會如遭雷擊。

    環顧眾人的表情,林凱峰繼續說道︰“同志們,這是好事,你們干嘛一副大禍臨頭的樣子。”

    “就憑咱們的收音機和農用三輪車,你們還擔心餓死嗎?”

    現場的苦澀氣氛頓時為之一變。

    對啊。

    縣機械廠有產品,有技術,怎麼會餓死呢?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方便以後閱讀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第59章 當地第一家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第59章 當地第一家脫離計劃經濟的企業並對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