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風過雲海,萬物復甦,人心亦然。
省政府一號會議室,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擦得光可鑒人。坐在這里的,是掌握著雲海省命脈的中樞大腦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各地市黨政一把手、關鍵省直部門的首腦。座無虛席,鴉雀無聲。目光,或直接,或隱蔽,都聚焦在主位旁那個稍側的位置︰黎錦。
他著一身剪裁精良的深灰色西裝,脊背挺直如松。面前攤開的報告。經歷過雷霆手段掃蕩舊勢力的洗禮,此刻的黎錦身上,有一種沉澱下來的、不怒自威的沉靜。
“同志們,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黎錦的聲音平緩有力,清晰地送入每個人耳中,“雲海省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20%。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3%……”
二十。
這個數字在會議室內回蕩,像投入平靜湖面的一塊巨石。
有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脊梁,有人微微吸氣,還有人飛快地在筆記本上劃下這個數字,似乎要用筆跡確認它的真實性。
角落里,幾個曾對黎錦空降主政暗懷不滿、甚至在王裕明鼎盛時期若有若無線勾連的干部,此刻眼觀鼻,鼻觀心,額角卻沁出細密的汗珠。這數字太扎眼了!在以落後著稱的貧困省份,如此增幅,近乎奇跡。
然而,只有黎錦自己和他最核心的幕僚團隊清楚,這20%並非全部真相。為了安撫驚魂未定的市場,也為了避免過度刺激某些可能尚在蟄伏的神經,他刻意將部分“超速”的動能壓制了下去,令數據顯得“扎實”而非“驚人”。真正的速度,足以讓在座許多人有更多不切實際的想法。
“好!非常好!”
一聲中氣十足的喝彩打破了短暫的寂靜。省委書記郭忠濤紅光滿面,率先熱烈鼓掌。掌聲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欣慰和肯定。“黎錦同志的工作卓有成效!這充分說明省委省政府的決策是正確的!雲海大有可為!”他一邊鼓掌,一邊側身向旁邊的省長侯平石頷首示意。
侯平石面上掛著得體的微笑,也跟著鼓掌,力度適中,目光與黎錦對視時,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其復雜的情緒——有贊嘆,有滿意,但更深層,似乎還有一抹難以言說的審視和……一絲潛藏的、連他自己也未必完全意識到的忌憚。
二十?黎錦,你到底藏了多少?
他笑容不變,應和道︰“黎錦同志殫精竭慮,帶領雲海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成績喜人,實屬不易。”
掌聲如潮水般涌起,會議室瞬間被熱烈的氛圍包圍。這掌聲里,有對數據的震撼,有對黎錦能力的徹底折服,但更多人的心中,卻翻騰著復雜的盤算。黎錦的時代已經勢不可擋地降臨,如何緊跟這艘巨輪的腳步?如何從這洶涌發展的浪潮中,為自己、為家族攫取那一點“體面”的利益?
無論是顯赫的政績,還是暗里輸送的合作項目,都需要黎錦的點頭。
如果說省里的經濟工作會議是輝煌的舞台,那麼隨後在省政府小會議室召開的地市主官座談會,則是更貼近具體落地的戰場。
作為一肩挑雙擔的雲陽市市委書記,黎錦穩穩地坐在核心位置。雲陽市那個百億級的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是匯報的重頭戲,也是最香的肥肉。
“……目前廠區‘三通一平’進度達到95%,核心設備進場調試已經啟動。”雲陽市市長程東祥匯報著,語氣平穩,條理清晰。他一邊說,一邊悄悄觀察著黎錦的反應。
一兩個月前,當黎錦帶著工作團隊強勢介入雲陽市事務時,程東祥也被波及,被安排到省里看文件,內心深處是帶著抵觸甚至輕視的。黑潮計劃的覆滅、王裕明的慘烈收場,像兩盆冰水徹底澆醒了他。
此刻,他看著黎錦在紛繁復雜的訴求間游刃有余地斡旋、切割、分配,不容置疑的氣度,讓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手腕之高、眼光之毒、心思之沉,遠超自己想象。一絲殘余的不甘迅速被更強烈的敬畏和依附心取代。
黎錦放下手中的鉛筆,抬眼看向程東祥,以及周邊那些渴求的目光。
他嘴角勾起一絲淡淡的弧度,“項目是國家產業戰略的組成部分,政策支持自然會傾斜。但我要提醒諸位,”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雲海需要的是扎扎實實能拉動上下游、能立得住叫得響的標桿項目,不是靠政策喂大的‘巨嬰’。誰有能力扎下根、聚起產業、帶活一片,配套的資金和政策就會優先流向誰。雲陽這個項目,你們給我看好了,從管理到產出,都要做成全省的樣板。出了問題,我唯你程東祥是問!”
程東祥立刻挺直身體︰“請黎省長放心!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話語擲地有聲。
另外一邊,省委書記辦公室。
省長侯平石輕敲門進來,要和省委書記再談一些事。
“平石啊,”郭忠濤站在落地窗邊,沒有回頭,聲音帶著一絲飄渺,“黎錦今天這數字,你怎麼看?二十……當真就是二十?”
侯平石走到他身旁,目光同樣投向窗外,聲音不高︰“我私下問過幾位宏觀院的專家。結合我們掌握的各項先行指標數據——用電量、工業原料消耗、新建項目批復額度和速度……”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專家們傾向于認為,黎錦同志可能在公布數據上,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
“謹慎?”郭忠濤轉過身,眉峰微挑。
“嗯。真實動能……恐怕遠不止于此。”侯平石的話語點到即止,但意思已經明了。他看著郭忠濤眼中閃過的亮色,補充道,“這個開局,確實漂亮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包括你我。黎錦同志的能力和決心,毋庸置疑。省里給他的權限和支持,算是花在了刀刃上,效果顯著。”
郭忠濤滿意地點點頭,捻熄了煙蒂︰“確實沒辜負期望。照這個勢頭下去,全年穩了。我們在上峰面前,腰桿子也能硬不少。”他走到辦公桌後坐下,話鋒卻陡然一轉,“不過,再好的形勢,也得看清底子。一個硬骨頭,黎錦一直沒主動踫。”
侯平石心里咯 一下。
郭忠濤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光滑的桌面劃過︰“化債。這可是中央三令五申、盯著各省命門的頭等大事!我們雲海的債務盤子……你我都清楚。黎錦搞經濟是一把好手,這債務的‘膿包’,也該他動手擠一擠了。不能總拖著。”、
他抬眼,目光銳利地鎖定侯平石,“下半年,必須啟動!而且要拿出實質性進展,爭取年內砍掉一半存量債務!任務很重,但必須完成!”
侯平石的眉頭微不可查地蹙起。化債……談何容易!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鍋滾燙的政治油鍋,下勺子的深淺、火候、時機都致命。他遲疑道︰“書記,債務盤根錯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處理起來需要統籌規劃,尤其是債務來源、牽扯關系、特別是……置換承接的資金來源……”
郭忠濤卻像沒听到他話里的重點,直接拋出了真正的目的︰“我知道難。所以,更要黎錦這樣的能人來啃!”他身體微微前傾,眼神帶著不容置疑的壓力,“他不是有辦法嗎?不是能帶來發展資金嗎?化債的錢,讓他想辦法帶進來!招商引資引來的真金白銀,挪一部分出來!這叫新錢換舊債,效率最高!”
帶資化債?!
侯平石心頭猛地一沉,背後瞬間浮起一層薄汗。這簡直是把黎錦架在火山口上烤!招商引資引來的資金是要投入生產、拉動增長的活水,專款專用是鐵律。強行動用“新錢”去填地方政府多年積累的債務窟窿,無異于殺雞取卵,甚至可能動搖投資者信心!
更重要的是,這等于將化債的巨大政治風險和經濟矛盾,完全轉嫁到了黎錦一個人頭上。成功了,固然成績斐然;一旦出了問題,或者引發反彈……
“書記,這樣做……風險太大了。”侯平石斟酌著字詞,試圖勸解,“招商引資的口子若被挪用,會極大打擊企業積極性,破壞政策環境,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黎錦同志再有能力,也怕獨木難支……”
“風險?”郭忠濤聲音冷了下來,“全省一盤棋!化債是上頭壓下來的死任務!光靠喊口號,光靠等上面撥專款,能解決嗎?黎錦有能力,有能力就該擔更大的擔子!這也是對他……魄力和政治智慧的一次重要考驗!”他揮揮手,似乎不願意繼續這個話題,“好了,這個思路,你務必跟黎錦同志好好談談!強調省委的決心!”
侯平石看著郭忠濤那不容置喙的表情,深知再爭辯已無意義。他緩緩點頭︰“明白了,書記。我……找機會和他深入溝通。”
走出省委書記辦公室,侯平石站在空曠安靜的走廊里,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卻感覺胸口堵得慌。
考驗黎錦?
郭忠濤對化債如此急迫,背後難道僅僅是因為中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