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勝在宣府鎮停下了腳步。
九邊已經巡視完畢。
接下來。
朱勝還有別的安排。
而就在他朱勝在宣府鎮停留的第三天。
三位奉詔前來的九邊老將——孫承宗、熊廷弼、盧象升。
已然風塵僕僕地趕至宣府鎮外,請求面聖。
听聞三人齊至,朱勝心中一定。
即刻下旨,命他們于次日清晨,于宣府鎮總兵府衙大堂覲見。
是夜,朱勝獨坐行轅書房,腦海中思緒翻涌。
作為穿越者,朱勝對這三位即將見面的名將之命運,有著遠超這個時代任何人的、沉重而清晰的認知。
孫承宗,明末名將,帝師之尊,督師薊遼,構建了堅固的關寧錦防線。
培養出了袁崇煥、祖大壽等一批將領,堪稱明末北疆的定海神針。
然而,這樣一位功勛卓著的老臣,最終卻因朝堂傾軋、宦官讒言而罷官歸鄉。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孫承宗歸鄉數年後,清軍攻破他的家鄉高陽。
已是耄耋之年的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頑強抵抗。
城破後,他寧死不屈,自縊殉國,子孫輩十余人皆戰死,滿門忠烈,天地同悲。
熊廷弼,明末名將,性情剛烈,有“熊蠻子”之稱。
經略遼東,頗有方略。
然其性格強勢,與朝中同僚、甚至與下屬將領關系緊張,致使京撫不和,貽誤戰機。
最終,廣寧慘敗,他雖非主要責任人,卻難逃罪責。被下獄問罪。
最後更是在復雜的黨爭中淪為犧牲品,傳首九邊,結局淒慘無比。
盧象升,明末最後的擎天之柱之一。
其人文武雙全,能詩善戰,一手組建了明末最強精銳之一的“天雄軍”。
他一生與農民軍、清軍血戰無數,屢建奇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忠勇無雙的統帥。
卻在巨鹿賈莊之戰中,因朝中主和派權臣楊嗣昌、太監高起潛的刻意刁難與掣肘,深陷重圍。
友軍近在咫尺卻坐視不救。
最終,他率親兵與數倍于己的清軍精銳血戰到底,力竭陣亡,慷慨壯烈,令後人扼腕嘆息。
這三位,在朱勝上一世皆是人杰。
而這一世亦然。
也皆是鎮守九邊的老將。
幫助大明抵抗了北方數十年的進攻。
“朕既然知道,便絕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朱勝望著跳動的燭火,目光堅定如鐵。
“大明的江山,需要這樣的脊梁來支撐。”
……
翌日清晨,總兵府衙大堂威嚴肅穆。
朱勝端坐于上,戚繼光、司馬懿、袁崇煥等人分列兩側。
江玉燕則居于珠簾之後。
“宣,孫承宗、熊廷弼、盧象升覲見!”
侍從官高聲唱喏。
腳步聲沉穩響起,三位將領緩步而入。
他們雖經長途跋涉,風霜撲面,但身姿依舊挺拔如松。
朱勝的目光第一時間便聚焦在他們身上,以他穿越者的視角,仔細打量著這三位青史留名的人物。
為首者,正是孫承宗。
他年約六旬,須發已然花白,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
年事雖高,一雙眼楮卻不見渾濁,反而透著睿智、沉穩與歷經世事的通透。
他頭戴烏紗,身著緋色官袍,補子上繡著象征身份的禽鳥。
雖為文官出身,久歷戎馬,使其舉止間既有儒雅的學者氣度,又有統帥的雍容與威嚴。
他步履從容,仿佛山岳不移。
緊隨其後的,是熊廷弼。
他的年紀比孫承宗稍輕,但看上去卻更為粗豪彪悍。
身材高大魁梧,幾乎比身旁兩人高出半個頭,肩寬背厚,仿佛蘊含著爆炸性的力量。
面龐黝黑,虯髯戟張,如同鋼針一般,眉骨突出,一雙虎目炯炯有神,開闔之間精光四射,不怒自威。
他的神態中帶著一股顯而易見的倔強和剛愎,仿佛一頭隨時可能暴起傷人的猛虎。
走在最後的,則是相對最年輕的盧象升。
他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面容俊朗,劍眉星目,鼻梁高挺,堪稱英姿勃發。
與熊廷弼的粗獷不同,盧象升的英俊中帶著書卷氣的清雅,若非身披戎裝,腰佩長劍,更像是一位白面書生。
然而,他那挺拔如槍的身姿,沉穩如山岳的步伐。
以及那雙清澈卻堅定的眼眸中偶爾閃過的銳利鋒芒。
都清晰地表明這絕非尋常文人。
而是一位能上馬殺敵、下馬草檄的儒將。
相傳其“白皙 , 肩鶴立”,果然名不虛傳。
誰能想到,這樣一位翩翩人物,竟會身披孝服,沖向數萬清軍鐵騎,戰至最後一息。
“臣,孫承宗(熊廷弼盧象升),叩見聖上!”
三人至堂中,齊刷刷撩袍跪倒,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在寬闊的大堂中回蕩。
“三位愛卿平身。”
朱勝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路辛苦。”
“謝陛下!”
三人起身,垂手侍立。
朱勝的目光緩緩從三人臉上掃過。
孫承宗三人的修為皆已達到渡劫境。
如此修為,配上他們的軍事才能。
尋常敵寇,確實也非他們對手。
“好,好,好。”
朱勝連說三個好字,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朕久聞三位愛卿皆是國之干城,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九邊有汝等,朕心甚安。”
朱勝一邊點頭,一邊在心中默念。
“熊廷弼之剛勇,需以智略調和,使其鋒芒所指,皆為敵寇;”
“孫承宗之老成謀國,正當用于統籌全局,穩固根基;”
“盧象升之忠勇熱血,更需善加護持,使其成為九邊最鋒利的劍刃。”
“此番,還需細細安排才是。”
喜歡我,大明天子,打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大明天子,打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