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大明臣子們聞言,都露出淡淡笑意。
都開國群臣,要麼就是開國大臣的第二代。
大元怎麼回事,別人不知道,大明君臣還不是門清?
金幕中,一條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這個壽山看起來倒是頗有中興之君的樣子。】
【漢武帝劉徹︰也不好說,咱們這是敗家子盤點,中興之君真的能上榜?】
【隋文帝楊堅︰話說,這元朝都換了三個皇帝,你們看出來盤點哪個敗家子了嗎?】
【唐太宗李世民︰現在看起來,鐵穆耳和海山都有點敗家,但又都有可取之處。】
【元世祖忽必烈︰朕和你們說,黃金家族可沒這麼垃圾。】
【明太祖朱元璋︰哈哈,其實已經在盤點了,你們看下去就懂了。】
視頻繼續播放。
【但壽山的統治也並非完美,他面臨著兩個巨大的問題。】
大都,後宮。
壽山看著面前的太後答己,深吸一口氣,緩慢開口道︰
“母後,您得約束一下鐵木迭兒他們。做得實在是太不像話,大元的法律都要被他們全部違反一遍了。”
答己聞言頓時大怒,柳眉豎起。
“皇帝這是什麼話?”
“若是沒有鐵木迭兒,當年你和你皇兄能這麼順利的登基嗎?”
“他們從漢人手里拿點好處怎麼了,這天下都是黃金家族的,能少得了這麼一點嗎?”
壽山無奈,只能離開。
【太後答己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在海山時代就多次干預朝政,到了壽山時代更是變本加厲。】
【偏偏這兩位皇帝從小是被這母後撫養長大的,對母親還不敢反抗。】
【以鐵木迭兒為首的太後答己寵臣、面首們在大元各地無惡不作,讓百姓和官員怨聲載道,卻根本無法制裁。】
【這也引發了臣民們對壽山這位皇帝的不滿。】
但不管怎麼說,鐵木迭兒這些混賬東西畢竟是太後的寵臣,出于兒子孝順母親的理論,大元臣民也不至于怎麼樣。
真正讓壽山引發眾怒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太子之位。
按照之前海山、壽山兩兄弟達成的盟約,壽山死後就應該傳位給海山的兒子。
而且,海山死前已經明確告知壽山,將來傳位給長子和世?a)。
【海山一登基就立壽山為皇太弟,並在死後將皇位傳給壽山。】
【從這個角度出發,壽山也應該在登基之後第一時間將海山長子和世?立為皇太子。】
【然而壽山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讓太子之位空懸了好幾年。】
【圍繞著這個太子之位,元朝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政治旋渦。】
對于這個太子的問題,太後答己及其寵臣鐵木迭兒是這麼告訴皇帝壽山的。
“你現在立和世?當皇帝,他將來會把皇位傳給皇子碩德八剌嗎?”
就這麼一句話,讓壽山直接沉默。
當年海山和壽山,一對從小在一起長大、親密無間的親兄弟,為了皇位尚且差點就兵戈相向。
如今兩人的長子和世?跟碩德八剌,從小不在一起,基本沒啥感情。
怎麼保證和世?一定傳位回來?
大秦世界之中,扶甦頗為疑惑。
“父皇,這個太後答己當年不是促成兄終弟及嗎?”
“怎麼現在反而希望壽山破壞這個她一手打造的約定?”
秦始皇听完這個問題,目光一時間放空,想起了自己的母後趙姬。
隨後,這位千古大帝呵呵冷笑了一聲。
“這就是女人。”
父母愛幼子,這是一個方面。
有人說,蒙古人和漢人又不一樣。
對,蒙古人比漢人更愛幼子,所以才會有“幼子守灶,長子出征”的傳統。
這種傳統是符合游牧民族傳承的。
大的兒子,有能力組建家庭,能早早就出去打拼。
不管是放牧也好,參軍打仗也罷,總之大一些的兒子是有門路也能掙出新家業的。
而小兒子就不一樣。
草原游牧民的壽命普遍偏短,很多時候爹娘死了,小兒子可能都還沒成年,或者剛剛成年。
這種時候的小兒子是最沒根基的,很容易就在草原類似于狼群的社會中被別人吃干抹淨。
把家業留給小兒子,就能保證小兒子在這個最沒根基的艱難時刻穩住陣腳,最終能順利存活下去成家立業。
秦始皇清了清嗓子,淡淡道︰
“以答己太後的身份,兩個兒子都是皇帝,自然不需要考慮生存的問題。”
“這種時候,只需要按照喜好來選不就行了?”
扶甦沉默片刻後道︰
“可不是說爺奶疼長孫嗎?和世?也是答己的長孫啊。”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這就要說到另外一個因素了。”
“答己的兩個兒子里,海山可不听話,壽山才是听話的那個。”
“所以答己當然要支持壽山的兒子,才能方便她將來繼續用太皇太後的身份干政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扶甦身體一震,一道靈光猛然閃過。
他回憶起之前在金幕看到海山和答己爆發爭吵,隨後暴斃的事情。
“原來如此!”扶甦恍然大悟。
秦始皇微笑點頭,看著金幕中的答己,雙目閃過一絲寒光。
“這些個臭女人,不老老實實待在後宮享福,天天想著用太後的身份干政。”
“真是該死啊……”
說到最後一句,秦始皇冕旒上的面孔因為仇恨都變得有些扭曲。
有些女人,是真該死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如果僅僅是太後答己和權臣鐵木迭兒的話,倒也未必就能說服壽山。】
【但就在這個時候,壽山一直以來的最大支持者團體,元廷中的漢人大臣們也堅定地支持廢除“兄終弟及”制度。】
幾名漢人大臣站在壽山面前,高聲進諫。
“陛下,華夏古來傳統就是父死子繼,所謂兄終弟及都是權宜之策,怎麼能作為大元長久制度呢?”
“陛下可還記得先帝在位時發起的‘至大新政’?若先帝之子和世?繼位,恐怕陛下您如今推行的諸多漢化政策都會被推翻。”
“陛下難道願意看到您辛苦為大元建立的諸多成果,在和世?繼位之後立刻人亡政息嗎?”
听著這些大臣們的話,壽山的內心越發動搖了。
【一邊是和親哥哥的約定,另外一邊是母後、大臣們的極力勸說。】
【這個“兄終弟及,子佷相承”的制度究竟是否要持續下去?】
【對于謚號為“元仁宗”的壽山而言,已經成為了一塊巨大的心病!】
對此,華夏皇帝們也紛紛發表意見。
【漢武帝劉徹︰搞什麼狗屁兄終弟及,就應該父死子繼!】
【光武帝劉秀︰呃,朕一般情況下是同意父死子繼的。可海山已經按照約定傳位給弟弟壽山,壽山要是不遵守承諾就說不過去了吧?】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