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這些個混賬東西,竟然如此不給朕面子!”
洪秀全在天王宮中是敲桌子砸板凳,大發雷霆。
一旁正在敲鑼打鼓的樂隊眾見機不妙,趕緊跑路。
之前可是已經有好些個不識相的就因為天王發怒的時候沒走人,被活活打死了。
洪仁 走了進來,看到地上的一片狼藉,不由皺了一下眉頭。
定了定神,洪仁 勸說道︰
“天王,臣弟這幾天打听了一下,陳玉成和李秀成兩位大將的確是為天國立下汗馬功勞,也給他們封王吧。”
“那怎麼行!”洪秀全立刻抬高了聲調,一臉抗拒。
好不容易才弄死了楊秀清幾個,逼走了石達開。
再把陳玉成、李秀成封王,豈不是又重新回到被鉗制的過去?
陳玉成李秀成都是手里有兵的實力派,一旦被封王那可就是正兒八經要瓜分洪秀全決策權的,可不是蒙得恩這種毫無權力的應聲蟲。
若這樣搞,天京事變豈不是白算計了?
這對洪秀全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都已經是堂堂天王了,怎麼能自己否定過去的自己?
洪仁 想了想,道︰
“天王,臣弟認為,其實這也是有辦法解決的。”
兩個月後,天京城。
陳玉成和李秀成兩人喜氣洋洋,在眾人的注視下朝洪秀全跪下。
覃貴福大聲宣讀旨意︰
“……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李世賢為侍王,楊輔清為輔王,洪仁發為信王,洪仁達為勇王,林紹璋為章王,欽此!”
陳玉成和李秀成兩人的表情頓時又有些呆滯。
在場的諸多太平天國臣子也都呆愣住了。
洪秀全竟然一口氣封了七個王?!
再加上之前的贊王蒙得恩和洪秀全自己,太平天國瞬間變成了九個王!
這是自從永安建制以來,太平天國最多王的一次。
沉默幾秒後,陳玉成和李秀成齊聲道︰
“臣謝恩!”
別管其他的王怎麼樣了,自己能當王也就ok。
洪秀全看到這一幕,也是露出笑容。
九個王,這是洪秀全精心安排的。
其中四個王,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都是地方上的領兵大將。
剩下的四個人,兩個是洪秀全的親哥,蒙得恩是洪秀全的狗腿子,林紹璋是天京事變後在李秀成推薦下投入洪秀全麾下的狗腿子。
再加上洪秀全本人,九人之中總共有五票是穩拿在手,妥妥的多數派。
通過這種方式,洪秀全就能穩穩地掌控話語權了。
但,這還不夠!
緊接著,洪秀全又讓覃貴福繼續宣讀下一份旨意。
“從今日起,在外諸王各有封地,主要負責封地內部軍事事宜。”
“忠王陳玉成之封地為安慶,英王李秀成之封地為揚州,侍王李世賢之封地為建德……”
“不得天京旨意,任何一王不得私自出戰,更不得私下聯合作戰!”
這份旨意宣讀完畢,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倒是沒說啥,平靜接受。
天京事變之後,在外面的眾將事實上就已經是獨立作戰了。
在他們看來,無非就是洪秀全用聖旨的形式把這種情況定下來罷了。
但正在觀看金幕的歷朝皇帝卻直接炸了。
【秦始皇嬴政︰朕沒看錯吧,大秦兩千年之後,封地制度還能復活的?】
【唐太宗李世民︰這不就是節度使嗎?洪秀全是腦子被驢踢了,讓節度使復活了?】
【宋太祖趙匡胤︰朕突然想起了一句話,腦殘無藥醫。】
【明太祖朱元璋︰洪秀全但凡能讀點史書呢?人能蠢到這種地步的?】
歷朝皇帝是真的不敢相信。
哪怕是有一點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封地、節度使的確立,就意味著朝廷中央政府權力必然被架空,會形成“聖旨不出皇宮”的局面。
洪秀全竟然還用聖旨的形式,把這種制度確立成太平天國的法律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哈哈哈,笑死朕了。現在誰還敢說長毛能抗衡大清的,出來走兩步?】
漢初世界,御花園。
劉邦躺在躺椅上,晃晃悠悠,雙腳搭在桌案上,一口一顆葡萄,別提多爽了。
就坐在一旁太子劉恆將目光從金幕中收回,疑惑地看了一眼劉邦,欲言又止。
但劉邦何等敏銳,察覺到了劉恆的眼神,笑呵呵地開口道︰
“恆兒,你是不是想問朕既然抨擊洪秀全,卻為何要在大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實施封地制度?”
劉恆呼出一口氣,恭敬道︰
“兒臣正想請教父皇。”
劉邦撫摸著胡須,微笑道︰
“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質,首先就是要承認現實,在自己面對的現實情況下尋找最優的解決方式!”
劉邦剛登基的時候是什麼情況?
當時項羽的確死了不假,可英布、彭越、吳芮,哦,還有齊王韓信後改封楚王,再然後被貶為淮陰侯)手里可都有兵馬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人手里兵馬加起來,數量超過了劉邦麾下的漢軍,質量也超過了劉邦麾下的漢軍。
就連統帥韓信),也比劉邦當時麾下任何一名統帥更強!
很多人都以為韓信一直是劉邦的部下,那就是對歷史不夠了解。
垓下之戰時,劉邦是漢王,韓信是齊王。
誠然,韓信這個齊王確實是漢王劉邦封的,但大家都是王,那從法理來說就是平級的。
此時的韓信,並不是劉邦的手下,而是和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一樣,能和漢王劉邦平起平坐的一方諸侯!
滅掉項羽之後,劉邦若是立刻實行大秦的郡縣制,撤銷諸侯的封地……
那這些諸侯立刻就會群起圍攻劉邦,讓劉邦成為第二個項羽!
基于這個非常現實的困境,劉邦果斷地選擇承認諸侯分封制度,獲取諸侯對自己的擁戴,正式加冕成為大漢王朝皇帝。
但劉邦在以大漢王朝皇帝分封諸侯的同時,也做了一些小動作。
首先,既然是分封制,朕封幾個兒子出去當諸侯王,很合理吧?
借此,劉邦的幾個兒子以諸侯王的名義,搶佔了大約一半的東方六國領土。
這是擴展劉邦本身的勢力。
其次,削弱異姓王的勢力。
這個削弱,不是像朱允鵐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