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定遠城。
大清安徽巡撫翁同書一臉絕望,癱坐在椅子上渾身顫抖,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在場的其他大清將軍們同樣也是滿臉苦澀。
若非翁同書身份實在過于特殊,這些家伙早就自行跑路,讓翁同書一個人在定遠等死了。
翁同書猛然站了起來,咬牙切齒地開口道︰
“不管怎麼樣,咱們都一定要想辦法反攻廬州,收復失地。”
“首先就從守住定遠開始!”
眾將聞言唯唯諾諾,心事重重地散去。
回到軍營之中,所有人都默契地叮囑親衛安排好馬匹,以備關鍵時刻跑路。
李孟群尤其有心得,對著侍衛隊長細細叮囑。
“你到時候要看著其他人,他們跑的肯定比咱們快,咱們不當第一個逃跑的,但也絕對不能是最後一個跑的。”
“若是賊寇開始圍城,你先去北門那邊用我的命令控制住城門,只要看到我來了,立刻開門離城!”
【定遠只不過是一座小城,在面對太平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城中的近萬清軍潰兵惶恐不安,早就已經沒有了任何斗志。】
房間中,憤慨的翁同書正在奮筆疾書,彈劾毫無作為的勝保。
“……勝保坐擁重兵,距離定遠不過二十里地,卻坐視定遠被賊寇騷擾包圍。”
“臣若盡忠于定遠,雖死無憾,但請皇上懲治勝保之流,否則大清將士寒心,剿匪大業難以持續!”
寫完這份奏折,翁同書又繼續給家中的妻子兒子寫信。
“……我死于定遠,為國盡忠,爾等不必悲傷。”
“吾兒將來長大成人,謹記為國效力,必殺大清所有賊寇,以告慰為父在天之靈。”
寫完這些之後,翁同書讓心腹將兩封文書帶著,如釋重負地抬起頭,表情堅定自語出聲。
“本官不會再退了,這里就是本官和陳玉成的決死之地!”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五天。
陳玉成的大軍始終沒有出現,這讓定遠城中的翁同書、李孟群等人既有些疑惑,又隱約感覺到不太對勁。
“難道賊寇已經退兵了?”李孟群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翁同書下意識地反駁道︰
“怎麼可能?定遠城內朝廷天兵如此虛弱,陳玉成會放過這個機會?”
眾人不由默然,表情復雜地看著翁同書。
你還知道定遠城兵力虛弱啊?
那你怎麼就只知道在這里死守呢?
緊接著,又一個消息傳來。
“巡撫大人,勝保大人派人帶來文書!”
翁同書趕緊拆開,閱讀起上面的內容。
“……揚州方向李秀成賊寇多有動作,應江北大營欽差德興阿之請,本官將于今日率領本部萬余兵馬前往揚州支援,以圖一舉剿滅李秀成部。”
“陳玉成部眼下行蹤不明,可能也已經趕往揚州。若情況屬實,巡撫大人當即刻領兵南下收復廬州。”
看到這里,翁同書不由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這個勝保是真把本官當成傻子了嗎?還收復廬州呢!”
別看翁同書口口聲聲說什麼死守、收復,但他內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就沒那個能力。
不想從定遠逃跑,也是害怕丟掉廬州之後再丟了定遠會被咸豐皇帝治罪,干脆死了算了。
就在翁同書破口大罵之時,李孟群表情古怪地開口道︰
“大人,或許勝保大人說的是真的,陳玉成所部已經去了揚州呢?”
“呃……”翁同書猛然頓住。
過了一會,他大聲開口道︰
“快,派人出城偵查一下!”
過去幾天里,翁同書在等死,李孟群等人在等著逃跑,壓根就沒有人想要去偵查敵情。
直到翁同書這命令頒布,李孟群等人忙不迭地派出多支斥候騎兵,出城偵查。
半天之後,各路偵察兵陸續回報。
“大人,城外二十里內已經沒有任何長毛賊的兵馬了!”
翁同書猛然站起,就好像是溺水之人憑空瞬移到了岸邊河灘上。
“再探再報!”
翌日中午,派出去更遠的斥候們帶回了第二波回報。
“大人,廬州城內還有長毛賊的旗幟飄揚,但從定遠到廬州,一路上已經沒有任何長毛賊的活動蹤跡了!”
翁同書張大嘴巴,完全不敢置信。
李孟群等人在一旁听著這個消息,心中也是狂喜。
“太好了大人,長毛賊撤退了!”
“長毛賊一定是迫于大人之兵威,狼狽鼠竄!”
“大人,得趕緊向朝廷報捷啊!”
翁同書身體一震,回過神來,連聲道︰
“對對對,是該報捷!”
他立刻坐下,當著幾名將軍的面寫了一份奏折。
“……臣得李孟群等人之助,諸多將士知恥後勇,于定遠城外擊敗賊寇,殲敵……”
寫到這里,翁同書抬頭看向眾將。
“殲敵多少?”
眾將對視一眼。
“大人,我部能獻三百顆人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部可以給五百顆!”
……
一番匯總過後,翁同書斟酌再三,謹慎地寫下一個數字。
“……兩千余人,斬首一千八百級。”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夸張。
一般來說,斬首和俘虜的比例應該是在一比三,或者更高。
但清軍和太平軍之間的戰斗不一樣。
按照清廷的命令,對太平軍的士兵是“除惡務盡”,抓到基本就是殺。
所以翁同書這個數字還是很合理的。
翁同書寫完奏折,長出一口氣,露出笑容,悠然後靠在椅背上。
“好了,爾等趕緊出城,去附近的村子里找些百姓……咳,找到長毛賊,將他們的首級給本官帶回來。”
李孟群趕忙提醒道︰
“百姓都是留辮子的,首級似乎不妥,就割耳朵吧。”
翁同書一拍大腿,連連點頭。
“對對對,到時候告訴朝廷,首級攜帶不便,以耳朵記功。”
“快去吧!”
【絕境之中的翁同書萬萬沒想到,陳玉成竟然放過了定遠這塊看起來唾手可得的肥肉,率領大軍離開了廬州。】
【對迫不及待殺良冒功,向清廷報捷的翁同書來說,陳玉成主力究竟去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終于能在這樣一場大敗之後成功地活了下來。】
大唐世界中,李治頗為無語地摸了摸鼻子,突然心中好奇,對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道︰
“父皇,咱們大唐有殺良冒功的行為嗎?”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