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朕服了,送出去的封賞還能要回來的?】
【唐太宗李世民︰要不說咸豐是個敗家子呢,君無戲言都做不到。】
【隋文帝楊堅︰之前可能還有點爭議,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大家應該都無話可說了。】
【明太祖朱元璋︰朕反正是無話可說了。】
【宋太祖趙匡胤︰這大清有這樣的皇帝,不爛透了就見鬼了。】
大元世界中,坐在皇位上的忽必烈也是忍不住好笑。
“咸豐這小子,還真做得出來這種事情啊。”
皇太孫鐵穆耳也是連連搖頭。
“唉,皇帝做到這種份上,臣子的心怎麼能效忠呢?”
在場的諸多大臣們也是非常驚愕。
劉秉忠搖頭道︰
“這大清立國以來就不相信漢人,終究還是不如陛下這般胸襟開闊。”
“漢人一旦離心離德,將來大清永無寧日了。”
忽必烈嘖了一聲,淡淡地開口道︰
“咸豐這是一個敗筆。”
“太平天國原本會在短時間內滅亡,但他這麼一搞,又給太平天國機會了。”
漢人在華夏永遠都是人口大多數,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想要控制華夏,就必須要獲得漢人的支持。
確切地說,是要獲得漢人之中那些能掌控和發動大多數老百姓的官紳階級支持。
曾國藩現在作為整個大清朝風頭最盛的漢人大臣,無疑是整個漢人官紳集團最為矚目的對象。
若是曾國藩能乘勢而起,那漢人官紳集團也會效仿曾國藩,更加積極地為大清建立功勛。
咸豐皇帝在這種時候來這麼一出,漢人官紳集團的積極性無疑會被極大地挫傷。
今後的清廷在剿滅太平天國時獲得的助力就會大幅度減少。
太平天國一場滅國危機,無形中減輕了許多。
忽必烈感慨道︰
“很多時候,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決定,其實就已經讓千千萬萬人選擇是否入局。”
“當皇帝的,就是不能刻薄寡恩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听到咸豐皇帝的這個旨意後,震驚的不僅僅是曾國藩,還有塔齊布等一干在旁邊的諸多湘軍將領。
他們也都沒有想到,咸豐皇帝居然能這麼厚臉皮,賞賜出來的湖北巡撫都能收回去。
曾國藩用了所有的力氣,才控制住臉上的表情不出現異常,接過了旨意。
使者明顯也知道這旨意的不對勁,簡單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後就匆忙離開。
使者一走,湘軍眾將領瞬間就炸鍋了。
“這也太過分了吧?”
“不就是一個巡撫嗎,朝廷至于這個樣子?”
“從來沒听說過封賞出來的官職竟然還有收回去的道理。”
“朝廷這麼不講規矩,怎麼能取信于天下人!”
兵部侍郎這官職,屁用沒有。
曾國藩又沒有入旗,無論是在工部、禮部還是兵部,作為一個漢人侍郎就啥也不是。
更讓人惡心的是,曾國藩之前就已經當過兵部侍郎了。
現在把曾國藩從工部侍郎轉任之前曾經擔任過的兵部侍郎,這能叫賞賜?
作為湘軍首領的曾國藩尚且被如此對待,那湘軍的其他人待遇更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何湘軍眾人會如此氣憤的底層原因。
朝廷不公!
曾國藩听著眾人義憤填膺的聲音,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各位,我……唉,先讓我靜一靜吧。”
【對曾國藩而言,壞消息還不止這些。】
很快,又有一封新的任命到達湖南。
現任湖南按察使陶恩培,因協助曾國藩、塔齊布剿匪有功,晉升湖北巡撫!
陶恩培是誰?
之前曾國藩在長沙練兵,就曾經和陶恩培鬧得水火不容。
後來曾國藩被兵變趕出長沙,陶恩培可沒少在背後煽風點火。
可以說,曾國藩在湖南練兵時吃的苦,受的排擠,基本上都有陶恩培在背後參與。
現在讓陶恩培來當這個湖北巡撫,來負責曾國藩的軍隊後勤。
這不是明擺著要給曾國藩和湘軍頭上多套一個枷鎖嗎?
這下子,曾國藩也忍不了了。
“朝廷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武昌城書房中,曾國藩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他委屈啊。
練兵兩年,遭受了這麼多的排擠和委屈。
出戰多次,敗多勝少。
好不容易光復湖南全境,奪回湖北武昌。
得到的卻不是獎賞和榮耀,而是朝廷一次比一次更加明顯的打壓和提防。
曾國藩淚流滿面,眼眶通紅。
“皇上,我是忠于你和大清的啊。”
“你為何要這麼對我,就因為我不是旗人嗎?”
看到這里,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沉默了。
整個大殿都沉默了。
胤 嘆了一口氣,道︰
“大清這個旗人用官的制度,當真需要改一下了。”
在場的幾名旗人大臣對視一眼,開口道︰
“太子殿下,曾國藩固然是有些委屈不假,但大清用旗人乃是祖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去他娘的祖制!”康熙突然生氣了,拍著龍椅扶手破口大罵。
“還看不出來嗎?只有曾國藩能救大清!”
“你要說給個親王、郡王不行也就算了,連個巡撫都舍不得,這就是純粹的又蠢又壞!”
胤 表情嚴肅地點頭。
“對,就是這個道理。當年大清為了打下整個天下,能給吳三桂這種不是旗人的家伙封王。”
“如今咸豐為什麼不行!”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了大清的存續,有些規矩該改就改。”
“說什麼狗屁的祖宗制度,那就是愚昧之言!”
康熙和胤 父子接連表態,讓在場的幾名旗人大臣不敢再說話了。
弘歷也點頭表示贊同。
“皇祖和阿瑪所言極是,滿漢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大清想要真正強盛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必經之路。”
“咱們大清可不像其他世界線,擁有《工業革命》並不代表著大清就一定能碾壓西洋各國。”
“應該群聚群力,尤其是要把大清國內佔據絕大多數的漢人之力發揮出來,才是大清將來能屹立于世的真正奧妙。”
這一刻,大清祖孫三代皇帝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滿漢融合,勢在必行!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圓明園,臨時御書房。
“皇上,曾國藩上折子謝恩了。”
听著肅順的話,咸豐皇帝嘴角露出笑意。
“呵呵,諒他也不敢違逆朕的旨意,哼。”
【咸豐雖然很想要振興大清,但他和他爹道光一樣,骨子里都是一個喜歡墨守成規的人。】
【滿人治國是大清兩百年來的鐵律,咸豐對曾國藩這種非八旗漢人的歧視從小就根深蒂固發自內心,可不是幾場戰爭的勝利就能改變的。】
肅順又道︰
“對了,在這份折子里,曾國藩還彈劾了一個人。”
“皇上您一看便知。”
“彈劾?”咸豐皇帝微微皺眉。
不會彈劾剛剛上任的湖北巡撫陶恩培吧?
這曾國藩也太不知好歹了。
就想要和朕對著干?
展開奏折閱讀了一下,咸豐皇帝的表情和緩不少。
曾國藩彈劾的,還真是湖北巡撫。
但並不是現任湖北巡撫陶恩培,而是前任湖北巡撫崇綸!
在幾個月前,太平軍攻克武昌之後,當時就在城里的崇綸並沒有死。
早就做好了逃亡準備的崇綸喬裝打扮,在城破當晚就逃出了武昌。
崇綸也知道自己丟掉了武昌罪孽深重,他不敢公開露面,隱姓埋名地從湖北的西北部經過武關跑到了陝西的西安城里躲了起來。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崇綸害死了吳文 ,丟掉了武昌,種種劣跡讓整個大清上下對其都極為不齒。
陝西方面,一些在當地為官的吳文 門生得知了崇綸隱居在此後,便暗中通知了曾國藩。
曾國藩如今風頭正盛,是彈劾崇綸的最佳選擇。
誰都知道,崇綸可是皇上的心腹!
本來嘛,朝廷這邊若是真的給了曾國藩湖北巡撫,曾國藩或許也就退一步,不追究這件事情了。
可現在,你咸豐皇帝對曾國藩搞了這麼一出惡心人的鬧劇,曾國藩怎麼可能忍?
直接反手就是一份彈劾,要求懲治崇綸,以正視听!
咸豐皇帝讀著曾國藩言辭極為嚴厲,隱隱有指桑罵槐之意的奏折,剛剛和緩的表情又繃緊了。
這個家伙!
惱火的咸豐皇帝想要咒罵幾句,但話到嘴邊,又止住了。
曾國藩收復武昌,得知崇綸棄城逃跑,隨之進行彈劾,那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咸豐皇帝都挑不出曾國藩在這件事情上的錯處。
咸豐皇帝看了一眼面前幾名軍機大臣。
幾人全部沉默。
大家當然都明白咸豐皇帝的意思,他是希望有人能開口保一下崇綸。
問題是崇綸自己把事情做絕了,誰要是開口保崇綸,那就肯定會陷入這個爛泥坑里,成為被全天下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能做到軍機大臣的哪個不是人精,怎麼可能會在這種時候開口幫崇綸說話?
等待片刻之後依舊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的咸豐皇帝也無語了,翻了一個白眼之後提起朱筆做出批示。
“準奏。著陝西有司捉拿崇綸,押京師由三法司審理,奏明朕後懲治。”
咸豐還是留了一個口子。
押到北京上千里的路程,再加上審理,怎麼樣也得一年半載過去了。
風頭一過,那就有希望能保住崇綸的性命。
還是那句話,旗人嘛,犯多大的錯誤都是可以原諒和輕判的。
漢人呢,只要你不是漢八旗,別管多大的功勞,對大清皇帝來說你也永遠都不是自己人!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