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南方太平軍和清廷鎮壓兵馬不斷交戰的時候,紫禁城中,咸豐皇帝也在考慮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
“漕糧海運?這能行嗎?”
杜受田站在咸豐皇帝面前,正色道︰
“陛下,大清已經必須要考慮這件事情了。”
君臣兩人討論的“漕糧海運”,指的是將原本通過京杭大運河從江南運輸糧草的方式,改為海上運輸。
華夏利用水上運輸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三皇五帝時就已經有所記載。
尤其是在隋煬帝楊廣弄出了京杭大運河之後,漕運的運輸量更是每個朝代都屢創新高,成為了溝通中原、江南和北京一帶最重要的通道。
到了大清時期,為了把江南充沛的物資錢糧運往京師,大清還特地設置了“漕運總督”這麼一個一品大員的官餃。
凡事有利就必然有弊。
漕運的弊端有很多。
因為運河河面不寬導致的行船困難,運輸效率低。
需要大量縴夫勞工,導致勞動力的浪費。
在漕運過程中從上到下的貪污腐敗更是如影隨形,根本無法避免,給朝廷帶來了大量的損失。
此外,維護漕運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這里就不得不說到華夏的母親河——黃河。
古代人也沒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導致黃河上游水土不斷流失,泥沙含量越來越高。
這樣的後果就是黃河的河床不斷提升,決堤、改道次數越來越多。
時間線越往後,黃河造成的威脅就越大。
宋朝時,黃河就已經是一條地上河,高過近在咫尺的都城汴京。
元朝時,黃河決堤讓中原變成一片澤國,直接導致了“莫道石人一只眼”的元末紅巾軍大起義。
明朝時期,黃河奪淮河入海,讓江甦一帶遭遇了無數次洪災。
到了大清,黃河的脾氣依舊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從江南前往北京的漕運是無論如何也得跟黃河聯通的,只要黃河泛濫,漕運就得中斷。
單單是康熙時期,就有整整三十多年的時間在治理黃河。
隨後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四朝,大規模治理黃河的工程總計不下五十次。
治理黃河有多貴呢?
單單是道光二十三年開始的“中牟九堡大工”治理工程,耗銀就達到驚人的一千三百五十一萬余兩!
這還僅僅是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間七次治理黃河中的一次而已。
之前的強盛富庶的大清還能勉強承受這樣的成本,但如今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的大清可就再也無力支撐了。
而且還並不僅僅是黃河,整個京杭大運河數千里的水路每年也都需要不同程度地疏浚以維持通航能力,這同樣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杜受田強調道︰
“皇上,若是采用漕糧海運,每年至少能給國庫節省三百到五百萬兩銀子!”
“而且,先帝在位時期就已經驗證過漕糧海運的可靠性了。”
早在大明時期,就已經有人提出過“漕糧海運”的設想。
到了道光時期,實在是無法忍受漕運帶來的巨大支出,道光皇帝下令進行了第一次“漕糧海運”。
這一次大約有一千多艘船只裝載著滿滿當當的物資,從杭州出發,一路抵達了北京。
經過測算,這種方式進行的運輸至少能節省清廷超過三成的成本。
但這次海運雖然非常成功,最終卻並沒有被推行下去。
年輕的咸豐皇帝嘆了一口氣,對著面前的杜受田道︰
“杜師父,朕當然知道漕糧海運的好處,可是……”
頓了頓,咸豐低沉地開口。
“那是百萬槽工衣食所系啊!”
漕運發展至今,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比龐大,利益盤根錯節的團體。
單單是在漕運系統中工作的各種勞動力就超過百萬,若是再加上背後的家庭,這可是一件涉及到幾百上千萬人的大事!
這些勞動力絕大部分都是拉船的縴夫和沿途的搬運工,一旦改用海運,他們的結局就是立刻失業。
若是這幾百萬勞動力失去工作,集合起來造反……
漕運水道還能直通大清京師!
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這也是明、清歷朝皇帝一直不敢動漕運的真正關鍵原因。
皇位!
杜受田頗為堅決,開口道︰
“陛下,現在事情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若漕運繼續下去,大清必然會在二三十年內被徹底拖垮!”
“只有現在就行動起來,節約大清從江南的運糧支出,才能給將來留下希望!”
咸豐皇帝再度沉默。
杜受田繼續道︰
“而且如今的海船越來越大,許多海船的運輸量單艘就能達到漕運船只的十倍,甚至猶有過之!”
“大清還可以借助漕糧海運的機會發展造船業,這對大清水師同樣是巨大利好,可免受當年鴉片戰爭之恥辱!”
最後這句話終于打動了咸豐皇帝。
他咬牙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罷了,罷了。總不能將問題繼續留給下一個,那只會更加不可收拾。”
“就讓朕來做這個惡人吧。”
“讓軍機處擬旨,研究開啟漕糧海運事項!”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咸豐皇帝正式下旨,讓甦州、太倉等地的漕糧從今往後,正式改用海運。
漕糧海運,正式在大清內部啟動。
大隋世界。
隋文帝若有所思,緩緩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
在大隋內部,之前就有過一番爭議。
歷史上楊廣搞的“京杭大運河”,究竟要不要搞?
這個問題爭吵得極為激烈,正反雙方互不相讓。
太子楊勇趕忙開口道︰
“父皇,既然這漕運弊端如此巨大,那咱們也沒必要去做了。”
隋文帝嗯了一聲,淡淡道︰
“確實沒有太大的必要。”
大隋的都城是在長安。
這里並不能連接到漕運的任何一個節點。
楊廣當年要修京杭大運河,是打算遷都到運河的關鍵節點洛陽。
大隋各地運輸到長安的物資,如今靠的是鐵路貨運的方式。
這種方式比當年的馬車運輸高了幾百上千倍,完全解決了長安的需求。
突然,隋文帝想到了一個問題。
隨著長安的繼續發展,將來會不會有一天連鐵路貨運也無法滿足長安的需求了?
到那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這位建立了大隋的開國皇帝,頓時又陷入了苦惱中。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