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1157章 鄭成功過度樂觀,被歷朝皇帝質疑沒有軍事常識!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1157章 鄭成功過度樂觀,被歷朝皇帝質疑沒有軍事常識!

    朱元璋的嘆息聲彌漫在大殿中,任何一個人都能從中听出這位大明開國皇帝心中的失望。

    金幕中,南京之戰還在繼續播放著。

    【鄭成功為了擊潰南京城內的清軍戰斗之心,布置了多種措施。】

    他讓麾下的甘輝駐扎在獅子山,萬禮駐扎在第二大橋山,翁天佑駐扎儀鳳門外,馬信駐扎漢西門,連林明、林勝、黃昌、魏雄……等人在城外扎營構築壁壘。

    又有陳鵬、陳魁等將領在東南角靠近水面之地布置了一座水師營寨,劉巧、黃應等人在西北角的山腳扎下一座大營……

    重重布置,里外多層防線,將南京城圍困。

    但鄭成功也並沒有忘記“圍三闕一”的兵法守則,還是正陽門外給清軍留了一條路。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鄭成功信心滿滿,笑呵呵地對著眾將開口道︰

    “不出一個月,南京自然開城投降。”

    “本王無需花費一兵一卒,自可讓這座大明故都全須全尾的回歸!”

    為了制造更大的心理壓力,白天的時間,鄭成功派出多支軍隊大張旗鼓擺出攻城態勢,但卻又在逼近清軍火炮、火槍射程之前退走。

    到了晚上,鄭成功更是讓四面八方的明軍時不時就金鼓齊鳴,舉起火把,似乎要夜襲南京。

    鄭成功的攻心戰還是非常成功的。

    幾天時間下來,南京城內的蔣國柱、管效忠、噶褚哈等高級將官們已經是焦頭爛額,一個個都頂起了巨大的黑眼圈,走路都搖搖擺擺。

    “這該死的鄭森!”

    “再這樣下去,城中的軍心就要崩潰了。”

    “別急,鄭森已經被我們迷惑了,他暫時不會攻城。”

    “只要援軍抵達,我們就還有希望!”

    幾人相互打氣,在艱難的局面下勉力支撐。

    【對時局悲觀的並不僅僅是南京城內的諸多將官,也包括許多清廷在江南的大臣。】

    其中,滿清漕運總督亢得時是最有代表性的。

    漕運離不開江南,作為漕運總督的亢得時,出兵支援南京是分內的職責。

    然而亢得時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曉了鄭軍兵勢之威武,更憑借職務對江南滿清守軍的虛弱,以及清廷此時內部兵力之空虛知之甚詳。

    他裝模作樣,帶著五千多漕兵沿京杭大運河朝南京方向前進。

    但越靠近南京,亢得時內心就越發恐慌。

    “完了完了,該怎麼辦?”

    “此戰必死無疑,我怎麼能去送死?”

    “但不死于敵,便死于法,如之奈何?”

    亢得時在船上的房間中來回踱步,五內俱焚。

    終于,他一咬牙,走出了船艙,來到甲板上。

    在命身邊侍衛散開後,亢得時呼出一口氣。

    下一秒鐘,他猛然跳出甲板,落入了京杭大運河的河水之中。

    【滿清漕運總督兼領兵部尚書餃、從一品大員亢得時,因畏懼救援南京,又害怕被清廷法辦,竟然在領兵前往南京的路上跳船自殺。】

    【許多江南一帶的官員同樣也是畏縮不前,駐足觀望。】

    【而鄭軍方面,好消息還不斷傳來。】

    城外,一名鄭軍將領快步而來,遞給了鄭成功一封信。

    “國姓爺,咱們截獲了管效忠送往北京的求援信!”

    鄭成功展開一看,發現上面寫著︰

    “……賊海師二十余萬,戰艦千余艘,俱全身是鐵,箭射不透,刀斬不入。”

    “瓜州、鎮江二戰,敗回者魂魄猶驚,策戰者鞠縮不前。”

    “……現在攻圍南都,危如累卵,乞發大兵南下救援撲滅,免致燎原焰天。”

    鄭成功看完,不由哈哈大笑。

    “不意城中竟然畏本王大兵如此,其投降必然就在眼前!”

    鄭成功高興之下,親筆寫了一份勸降書,其中特地引用了管效忠寫的這幾句話作為暗示,讓人射入城中。

    崇明,滿清甦松提督府。

    又一封來自鄭成功的密信送到了馬逢知的眼前。

    看完鄭成功的密信之後,馬逢知若有所思。

    在馬逢知面前的幾名心腹傳閱完這封信,不由蠢蠢欲動。

    “大人,江寧看來隨時都會被攻克,咱們不如趕緊起事,當那從龍之臣吧。”

    “大人,這可是光復大明千載難逢的良機啊。”

    在場的這些人都是之前南明投降滿清的將官。

    在投降的時候,一個個都想著飛黃騰達。

    但事實卻是,滿清將他們安排到了崇明島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每天對著大海擔驚受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鄭成功大軍登陸,連鍋端了。

    這鬼地方甚至連想要找個女人快活都找不到!

    如此種種,他們迫切想要改變。

    馬逢知卻依舊鎮定,嚴厲的目光掃了一眼眾人。

    眾人頓時安靜。

    馬逢知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鄭森此人,素來志大才疏。”

    “若是本官領兵,早就一鼓作氣攻破南京,哪里還需要什麼狗屁圍困,勸降?”

    “呵呵,他想要展現招撫之意,卻不知道用腦子想一想,大清擁有整個天下,他就金門幾座小島,誰會听他的招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夫認為,鄭森此戰多半要敗。爾等都做好準備,截殺鄭森逃亡的船隊便是!”

    眾人聞言不由愕然。

    明明形勢大好,竟然卻說要失敗?

    【就在鄭成功對南京圍而不攻時,局勢悄然發生了變化。】

    甦州水師總兵梁化鳳在六月二十八日率領四千兵馬出發,會合蔣國柱召集的巡撫標下兵馬三千人,共計七千兵馬,于七月十四號抵達丹陽。

    這天晚上,丹陽城內的梁化鳳竟然連續接到了兩江總督郎廷佐、江寧巡撫蔣國柱連續四封調兵救援南京的羽書!

    知道情況緊急,梁化鳳第二天三更時分就命令全軍集合,朝著南京星夜前進。

    趕了兩個時辰的路後,梁化鳳所部進入了句容縣。

    此時句容已經投降了鄭成功,對清軍來說屬于敵境。

    梁化鳳注意到前方丘陵密布,草木繁茂,是一個絕佳的埋伏地點,心中頓時一緊。

    “鄭森那賊子不會在前面設伏吧?”

    他有心想要止步列陣,派人緩慢偵查。

    但又顧慮到南京的緊急情況。

    一咬牙,梁化鳳沉聲道︰

    “嚴密戒備,搜索前進,隨時準備接戰!”

    梁化鳳帶著麾下兵馬,步步為營,緩緩前進,很快深入了這片極佳的埋伏場地。

    總共五里地,但梁化鳳整整用了一個時辰才走完!

    在這個過程中,梁化鳳的心眼提到了嗓子里。

    若是鄭成功的伏兵突然殺出,即便是梁化鳳再怎麼防備也好,在地形的絕對劣勢下也沒得打!

    緊張之下,梁化鳳甚至有些風聲鶴唳。

    路邊的草木搖晃一下,他都極為緊張,唯恐是鄭軍伏兵沖殺出來了。

    好在這一切擔憂的情況都沒有發生。

    最終,梁化鳳有驚無險,通過了這一處埋伏地區。

    再抬頭看向前方,已經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再也不需要擔心被突襲了。

    梁化鳳松了一口氣,放聲大笑。

    “鄭森十余萬大軍,若是在此地安排一萬人伏兵,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看來天命在大清,不在鄭森!”

    當天傍晚,梁化鳳抵達南京城外。

    在經過斥候匯報後,他趁著夜色,率領八千兵馬從鄭軍放出來的缺口正陽門中進入南京城內。

    城內的蔣國柱、管效忠等人得知梁化鳳到來,無不大喜過望。

    “梁將軍,你這八千兵馬,堪比十萬大軍!”

    眾人倒也沒有夸張。

    梁化鳳的到來,讓南京城內的清軍守軍直接翻了一番,已經接近兩萬人的規模。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又有多支清軍陸續抵達城外,並按照之前和梁化鳳一樣的路線入城。】

    分別有︰金山營參將張國俊部、兩江水師右營守備王大成部、駐防杭州協領牙他里部、駐防杭州瓖黃旗固山大雅大里部、浙江巡撫標下游擊將軍劉承蔭部等等。

    【七月十四日,南京城內的清軍只有八千人。】

    【而七天後的七月二十一日,南京城內的清軍已經超過了三萬之眾,是七天前的四倍之多。】

    【其中還包括了五千滿、漢八旗,以及浙江、江甦兩省最精銳的綠營兵,戰斗力的提升更不止于此。】

    七月二十二日晚。

    潘庚鐘憂心忡忡地來到了鄭成功的面前。

    “國姓爺,我覺得咱們這個布置不對啊。”

    鄭成功眉頭一揚,道︰

    “哪里不對?”

    潘庚鐘道︰

    “南京咱們是包圍了,但周圍的州縣卻並沒有派兵據守。”

    “卑職認為,如句容、丹陽等地乃是南畿咽喉,應分兵駐守防止甦、松方面援兵前來。”

    “另應派出兩三萬兵馬,收取南京附近五十里內所有州縣,以作為屏障。”

    “如此,南京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方是攻城的上策!”

    鄭成功不以為然,擺手道︰

    “你這就是純粹的過度擔心了,老潘。”

    “南京城不日便可開門投降,只要南京一降,整個江南便傳檄而定。”

    “本王哪里需要費這麼多事!”

    【鄭成功的自信,來自于他和甦松提督馬逢知的暗通款曲。】

    【馬逢知麾下尚有一萬兵馬,若南京投降之後,馬逢知領麾下兵馬投降鄭成功,江南地區的所有清軍的確也就沒有任何抵抗能力了。】

    【但事實卻是,南京城內清軍毫無任何投降之念,馬逢知也依舊還在搖擺不定,戰局根本就沒有鄭成功想象的那麼樂觀。】

    潘庚鐘見勸說不動鄭成功,只能無奈離開。

    鄭成功目送潘庚鐘背影消失,哼了一聲。

    “成天異想天開!”

    翌日清晨。

    鄭成功還在睡夢之中時,遠處突然傳來了一聲炮響。

    緊接著,是更多密集的炮響聲。

    “咦?”

    被炮聲驚醒的鄭成功一下子坐了起來。

    他心中疑惑,隨後是憤怒。

    “搞什麼東西,是誰竟然沒有本王的命令,擅自發炮?”

    片刻後,一名傳令兵飛速而來,稟報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好了國姓爺,韃子的兵馬正在沖擊咱們儀鳳門之外的營壘!”

    “什麼?”鄭成功瞪大眼楮,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情報。

    南京城內的清軍,竟然都敢主動出擊了?

    歷朝歷代的皇帝看到這里,心中也是咯 一下。

    【漢武帝劉徹︰很好,非常好。鄭成功這下子看來是要吃癟了。】

    【宋太祖趙匡胤︰嗯,熟悉的南明傳統劇情。朕就說嘛,南明是不可能順順利利獲得勝利的。】

    【唐太宗李世民︰朕有點不太明白,按照金幕中張煌言的描述,鄭成功就只包圍了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確切地說,是只包圍了南京,而且沒有派兵在外面堵截援軍,更不攻佔周圍州縣作為緩沖。】

    【唐太宗李世民︰……誰教他這麼打仗的?】

    歷朝歷代的戰爭,若單看史書,好像就是大軍包圍城池,然後攻破,完事。

    但實際上的攻城戰一般是︰大軍抵達,先掃清大城外圍的所有小城,封堵城池通向外界的所有進出口。

    隨後,各路大軍齊聚城下,擺出圍三闕一的態勢。

    不懂兵法之人心中的圍三闕一︰三面被敵軍包圍,一面放開生路,只要從這一面沖出去就能逃出生天。

    實際上的圍三闕一︰如果守軍當真沿著這一面的生路逃出去,就會發現這一面過去幾十上百里的地方早就已經被圍城方的各種兵馬所控制了。

    換句話說,圍三闕一看似給了一條活路,實際上是在外圍幾十上百里地張開了一個更大的口袋等著這些守軍出逃。

    一旦從堅固的城池中出逃,這些毫無士氣和斗志的守軍,立刻就會被外圍這個更加巨大的口袋包圍,全部吃掉!

    而鄭成功的圍三闕一……

    很不巧,正好就是那種不懂兵法之人的圍三闕一。

    圍了三面,放了一面。

    但在外圍,並沒有一個更大的口袋陣等著。

    別說是口袋陣了,甚至連外圍最基本的警戒都沒有!

    否則,清軍數以萬計的守軍,又怎麼可能在七天時間里紛紛進入南京城中?

    歷朝歷代皇帝在經過李世民的提示後也都回過神來,一時間非常之無語。

    【光武帝劉秀︰不是吧,鄭成功對陸地作戰竟然無知到這種地步?】

    【魏武帝曹操︰朕服了,這領兵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吧。】

    【吳大帝孫權︰你們是不是忘了鄭家是干什麼出身的了?商人領兵,能打贏仗嗎?】

    【明太祖朱元璋︰……】

    【隋文帝楊堅︰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隨便哪個過來包圍南京,都不至于會有這種錯誤吧?】

    【宋太祖趙匡胤︰朕要說的是,任何一個具有常識的大宋游擊、參將,都不會犯這種低級、常識性的錯誤!】

    【昭烈帝劉備︰難道就沒有人提醒鄭成功嗎?】

    【周太祖武則天︰誰說沒有的,金幕里播放的張煌言難道沒提醒?他鄭成功自己過度樂觀,能怎麼辦?】

    歷朝皇帝一陣沉默。

    片刻後,又一條彈幕跳了出來。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很不想說,但朕還是得說一句。這打仗,真得專業人士來!】

    季漢世界,長安皇宮。

    劉禪坐在皇位上,看著面前的金幕,良久無語。

    “這,還能這麼離譜的?”

    季漢右丞相姜維呵呵一笑,道︰

    “臣覺得,鄭成功就是那種志大才疏的代表。”

    “從之前跟李定國的那一次合作就能看出來。”

    滿頭白發的趙雲笑呵呵地開口道︰

    “鄭成功最大的問題其實還不是能力,而是不夠忠心!”

    “只要他足夠忠心,有他的資源,再加上李定國的戰爭能力,劉文秀的治理內政。”

    “滅亡滿清,足矣!”

    劉禪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看著面前的諸多大臣,劉禪同樣也笑了。

    “朕的大漢,當年也是和南明一般,被西晉打得幾乎亡國。”

    “幸得諸位卿家之助,才能反敗為勝。”

    “南明現在,其實跟大漢當年何其相似!”

    “只是,也不知道這鄭成功是否能幡然醒悟,南明是否又能創造奇跡!”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1157章 鄭成功過度樂觀,被歷朝皇帝質疑沒有軍事常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1157章 鄭成功過度樂觀,被歷朝皇帝質疑沒有軍事常識!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