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975章 至死不降馬士英,仁人志士王之仁,最後一位更是重量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975章 至死不降馬士英,仁人志士王之仁,最後一位更是重量級!

    【朱元璋︰…………………………】

    這一刻,老朱的心情相當復雜。

    伴隨著歷代皇帝們的吐槽,視頻繼續播放著。

    幾天過後,一群清軍士兵蜂擁而至。

    當日追隨在馬士英身邊的葉承恩伸手一指已經穿上僧袍的馬士英。

    “就是他!”

    清軍立刻將馬士英按住。

    領頭的清軍總兵漢岱大喜過望,笑道︰

    “馬士英,你乃是之前弘光朝廷的高官。貝勒爺說了,若是你投降,依舊還讓你繼續當大清的官兒。”

    馬士英微微一笑,淡然道︰

    “貧僧已然出家,不理世間俗事。”

    “這位施主,你又何必對貧僧苦苦相逼呢?”

    漢岱大怒,一巴掌扇在了馬士英的臉上。

    啪!

    聲音清脆。

    “你要麼投降,要麼就死!”

    馬士英臉頰紅腫,表情卻出奇的淡然。

    他嘆息一聲,道︰

    “貧僧雖然已經出家,但俗世之事終究還是紛紛擾擾。”

    “也罷,若施主執意讓貧僧投降,那就請在今日將貧僧送往極樂世界吧。”

    說著,馬士英對著廟中諸位和尚合十為禮。

    “諸位師兄弟,貧僧先去也。”

    說著,他含笑坐下,面對佛像。

    在他身後,漢岱獰笑一聲,拔出腰間長刀。

    刀光一閃,馬士英緩緩倒下。

    【馬士英作為弘光朝廷敗亡的罪魁禍首之一,在弘光朝廷滅亡之後力圖抗戰,至死不降。】

    【馬士英的些許功勞並不能掩蓋他禍國殃民大奸臣的本質,但也必須要承認,他確實是一個為了華夏堅持氣節、寧死不屈的義士。】

    【而這樣的人,也並非馬士英一個。】

    就在清軍渡江的當天晚上,監國魯王朱以海得知消息,急急忙忙地帶著家屬逃到了早就已經準備好船只的碼頭上。

    “開船,快開船!”

    看著在夜色中漸漸遠離的碼頭,朱以海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氣。

    但就在此時,碼頭上一陣嘈雜,一支兵馬追了過來。

    朱以海還以為是清軍追至,差點嚇得尿了褲子。

    岸上傳來了呼喊聲。

    “魯王殿下,是我們啊!”

    “我是阮大鋮!”

    “我乃王業泰!”

    “殿下等等我們,快回來接我們一起走啊!”

    朱以海這才松了一口氣,慌忙對著一旁的侍衛長連聲道︰

    “快走,快走!”

    無論王業泰、阮大鋮等人如何呼喊,朱以海的船隊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夜色中。

    王業泰等人面如死灰。

    “王爺也跑了,這下該如何是好?”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投降了。”

    阮大鋮咳嗽一聲,道︰

    “老夫這里有一封南京洪承疇的勸降信,想必拿出來,清軍應該不至于屠戮我等。”

    話音剛落,阮大鋮突然發現面前的王業泰等人表情都變得古怪。

    阮大鋮心中一動,忍不住開口道︰

    “難道各位也有?”

    王業泰、方逢年等人默默點頭,隨後都露出笑容。

    “諸位,還等什麼?咱們趕緊回城去,迎接大清王師吧!”

    【在錢塘江防線被擊破之後,魯監國最高將領方國安率領七千五百名士兵投降,隨之投降的還有新建伯王業泰、大學士方逢年吏部尚書商周祚、兵部尚書邵輔忠、刑部尚書甦壯、阮大鋮、姜一洪、謝三賓、宋之普等人。】

    【武將總兵以上十八人投降,副將不計其數。文官投降者數百上千,更是無法計數。】

    【但必須要再度指出的是,殉節者並非只有馬士英一人。】

    夜色中的錢塘江,魯監國朝廷的另外一位領兵大將,地位和方國安相當的水師統帥興國公王之仁正在指揮部下竭力抵抗滿清水師。

    “不好了國公爺,建奴陸軍已經過江,紹興府已然失守!”

    “什麼?”王之仁聞言不由大怒,跳腳大罵。

    “方國安這個廢物,朝廷八成的軍餉都給了他,他竟然連一天時間都抵擋不住!”

    “完了,朝廷完了,大明完了呀!”

    王之仁悲傷至極,不由流下眼淚。

    絕望之下,許多王之仁的部下也紛紛選擇投降滿清。

    “國公爺,我們要投降嗎?”

    王之仁咬牙切齒,開口道︰

    “我們投降什麼?老夫寧死也不當建奴的狗!”

    部下又問︰

    “那我們怎麼辦?”

    王之仁定了定神,沉聲道︰

    “我們是水師,就算登陸也不可能是建奴的對手,更不可能成功救援紹興府。”

    “為今之計,我們去舟山會合肅虜伯黃斌卿,趁著建奴水師正在圍攻紹興,我們去把建奴江南的老巢南京給抄了!”

    王之仁計較已定,立刻率領著所有還忠于大明的部下殺出重圍,沿著海上一路直奔舟山群島。

    這位肅虜伯黃斌卿的身份也很特殊,確實是南明水師的一員,但效忠的對象是隆武皇帝朱聿鍵,而並非浙東的監國魯王朱以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斌卿很熱情地接見了王之仁,得知紹興府被攻破的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

    沉吟片刻之後,黃斌卿一臉大義凜然地開口道︰

    “王大人滿腔熱血,黃某又如何不跟隨?”

    “還請王大人和黃某一同出發便是。”

    翌日,兩支軍隊點齊舟船,浩浩蕩蕩從舟山群島離開。

    王之仁心情激蕩,咬牙切齒地開口道︰

    “這一次去了南京,一定要讓洪承疇那個投降了建奴的叛徒好好嘗一嘗……”

    轟隆!

    轟隆!

    一顆顆炮彈突然從天而降。

    王之仁愣了一下,轉過頭去,看到了不敢置信的一幕。

    自己麾下的諸多船只,正在被黃斌卿的戰船猛烈轟擊!

    由于雙方是友軍,王之仁這邊壓根就沒有任何防備黃斌卿的意圖。

    黃斌卿的船隊借著一同討伐的名義,暗中已經包圍了王之仁的船隊,然後露出了獠牙!

    看著自己部下的戰船一艘艘傾覆,王之仁睚眥欲裂,怒吼道︰

    “黃斌卿,你這個叛徒!”

    不遠處,黃斌卿哈哈大笑。

    “王之仁,眼下大清已經注定要一統天下,你這樣的反抗有何意義?”

    “既然你不識好歹,那老夫就用你的腦袋作為升官階梯吧!”

    王之仁破口大罵不止,隨後拼命逃亡。

    然而由于之前的不加防備,最終能追隨王之仁逃亡出來的戰船已經不足之前抵達舟山的十分之一。

    看著眼前的慘狀,王之仁心中悲痛欲絕,伏在甲板上大哭。

    “上天,何以如此薄待于我!”

    片刻後,王之仁擦了擦眼淚,緩緩起身。

    “各位,事已不可成,你們各自散去,留兩艘船給我和我一家老小便是。”

    等其余船只散去之後,王之仁身邊只剩下九十三名家人。

    他表情平靜地開口道︰

    “大家都在這艘船上等候片刻,老夫先去去那邊。”

    家屬們都頗為疑惑,但也不敢反對。

    王之仁孤身一人到了另外一艘船只上,表情突然變得扭曲。

    他深吸一口氣,掏出火折子引燃了一根引線,隨後揮刀砍斷了連接兩條船的繩索。

    兩條船旋即分開。

    另外一艘船上的王家家屬大感疑惑,紛紛叫了起來。

    “老爺,你怎麼了?”

    “爹,你要去哪?”

    王之仁看著不斷燃燒到對面去的引線,閉上了眼楮。

    轟!

    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在王之仁面前爆發。

    無數木屑橫飛,載著王之仁九十三名家人的大船漸漸沉入海底。

    王之仁跪在地上,大哭失聲。

    “是我對不住你們,但我也不願你們被建奴所俘虜,當建奴的狗,被建奴折辱啊!”

    王之仁站了起來,從懷中取出了監國魯王朱以海授予的官印,長嘆一聲。

    “要你還有何用?”

    他伸手一拋,將官印遠遠地扔了出去,沒入海中。

    隨後,王之仁來到了船舵旁。

    他駕駛著最後的這艘船只,一路劈波斬浪,朝著南京而去。

    海風烈烈吹拂在王之仁已經發白的鬢角上,這位經歷戰敗和背叛,又剛剛親手將九十三名家人葬身海中的魯監國朝廷大將軍是何心情?

    恐怕只有王之仁自己才知道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這艘船直達吳淞江口,對準清軍碼頭,轟然撞了上去。

    轟隆一聲巨響,船只撞爛了另外一艘清軍戰船,隨後在沙灘上擱淺。

    駐守此地的清軍嚇了一大跳,立刻上來圍住船只。

    王之仁出現在了船舷上,面無表情地開口。

    “老夫乃是大明監國魯王赦封的興國公王之仁,送老夫去南京見洪承疇!”

    鏡頭一轉,王之仁昂首挺胸,走進滿清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的官署之中。

    洪承疇早已經得知消息,在堂外等候,並親自將王之仁迎入大堂。

    “興國公迷途知返,將來你我在大清同殿為臣……”

    洪承疇的話還沒說完,王之仁就冷冷地打斷了。

    “誰說本國公是來投降建奴的?”

    “啊?”洪承疇愣住了,“興國公你……”

    王之仁淡淡道︰

    “老夫乃前朝大帥,國亡當死。”

    “但恐葬身鯨腹,身死不明,後世青史無所征信,故來投見,欲死于明處耳!”

    洪承疇︰“……”

    這一刻,洪承疇心中應該是很想說一句“你特麼在逗我”之類的話。

    洪承疇呼出一口氣,勸說道︰

    “王大人,你這又是何必?”

    “你死則已,但你的家人難道就不考慮一下嗎?”

    “他們會因為你的死承受多少苦難,王家可能從此一蹶不振,甚至……”

    王之仁又一次打斷了洪承疇的話,淡淡道︰

    “老夫滿門上下九十三人,全部被老夫親手炸死在海上了,就是為了防止你口中的後果。”

    洪承疇瞪大了眼楮︰“?????”

    這一刻,招攬了不知道多少明朝、大順降臣,見多識廣的洪承疇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之仁看向洪承疇,突然破口大罵。

    “洪承疇,爾受先帝崇禎陛下厚恩,卻反面事仇。”

    “先帝贈爾官,立廟祠爾、祭爾,萌爾之子。”

    “爾卻背義忘恩,操戈入室,平夷我華夏陵寢,焚毀我大明宗廟。”

    “爾通天之罪,過李陵、衛律遠矣!”

    “爾這奸佞叛徒,將來必然遺臭萬年,竟還有臉勸老夫和你一般無恥事敵?”

    “真真是恬不知恥,痴心妄想!”

    洪承疇被王之仁這一番大罵氣得滿臉通紅,心中的瘡疤被揭得干干淨淨,更是無地自容。

    驚怒之下,洪承疇大叫道︰

    “來人啊,把這不知好歹的老東西拖出去斬了,斬了!”

    王之仁被拖走,但臉上毫無懼色,反而放聲大笑。

    “漢奸洪承疇,爾世世代代永遠是漢奸,永遠!!!”

    ……

    看到這里,歷朝皇帝也不由感慨。

    【漢武帝劉徹︰這個王之仁,打仗雖然挺菜的,但骨氣還是有的。】

    【明太祖朱元璋︰……你就不能說句好听的嗎?】

    【漢武帝劉徹︰朕難道不是已經在夸獎了嗎,說的都是事實啊。】

    【明太祖朱元璋︰……】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很欽佩王之仁這樣的民族忠義之士。但面對外敵,單單有氣節是真不夠,還得有能力才行啊。】

    【宋太祖趙匡胤︰嗯,真的有點太可惜了,唉。】

    歷朝歷代皇帝惋惜之余,心中也不免陷入思考。

    民族危難之際,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確實是華夏民族得以存續的一大原因。

    但真正想要讓整個民族改天換地,仁人志士們的涌現還不夠。

    必須要有一位偉大的、能逆天而行的領袖,才能帶著華夏民族從絕境之中走出來,重獲新生!

    南明,就是這樣的絕境。

    會有這樣的領袖出現嗎?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清軍攻克紹興府治會稽縣城後,旋即分兵佔領浙東各地州縣。】

    【大學士張國維、督師兼領兵部尚書余煌、禮部尚書陳函輝、大理寺少卿陳潛夫等魯監國朝廷的高官不願投降滿清,紛紛自殺。】

    【但除去他們之外,依舊還有一位魯監國朝廷的高官堅守抗戰到最後一刻。】

    金幕中,出現了一個官員的身影。

    他頗為肥胖,臉頰肉嘟嘟的,眼楮小小的,身上的官袍一眼看出來都是特大號的。

    看到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棣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這家伙怎麼看也不像什麼仁人志士,反而像是一個大貪官啊。”

    朱元璋正待開口,就听到金幕之中傳出的聲音。

    【這個人,就是號稱“魯監國政權第一貪官”的督師、大學士朱大典。】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熾︰“……”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975章 至死不降馬士英,仁人志士王之仁,最後一位更是重量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975章 至死不降馬士英,仁人志士王之仁,最後一位更是重量級!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