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人爭奪單于之位,形勢的混亂可想而知。
王庭內部,各種合縱連橫。
避免不了的,當然還有花式廝殺。
多支匈奴騎兵在自家首領的率領下,對著同胞拔刀相向。
王庭內部,殺得人頭滾滾。
這場變亂的主要人物,還是在壺衍 單于的大閼氏皇後)身上。
按照匈奴人的收繼婚制度,虛閭權渠單于繼承了哥哥壺衍 的單于之位,就應該娶壺衍 單于的大閼氏。
虛閭權渠單于卻對這個嫂子很不感冒,反而娶了右大將的女兒,冊立為新的大閼氏。
壺衍 單于這個遺孀大閼氏就非常不滿,在虛閭權渠單于死後,憑借著娘家左大且渠王的支持,廢掉了虛閭權渠單于的左賢王,改立右賢王為單于。
這個右賢王得以在十五個競爭者中殺出重圍,成為了握衍胊 單于。
握衍胊 單于繼位後,對之前的競爭者展開了殘酷的壓制。
七名競爭者在這場內部動亂中身亡。
作為剩余眾人中實力最弱小的一個,日逐王先賢撢極為惶恐,立刻召集了諸多心腹。
“握衍胊 單于馬上就要對本王動手了,該怎麼辦?”
心腹們也是面面相覷。
“大王,要不我們直接殺到王庭去,奪了單于大位!”
這個意見先賢撢一下子就否定了。
要真有那個實力,單于之位還能落到別人手中嗎?
“大王,我們不如繼續向西遷移,躲開單于的追殺。”
先賢撢思考了片刻,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
由于受到狐鹿姑單于的忌憚,先賢撢的部族並不歸于王庭之下,而是劃分給了右賢王。
一直以來,歷任右賢王都將先賢撢視為王庭放置在右賢王部族中的釘子,恨不得拔之而後快。
一旦先賢撢向西遷移,右賢王一定會立刻帶大隊騎兵追殺過來,將日逐部落給全部吞並。
又有一個人開口了。
“大王,既然諸事皆不可為,那不如干脆學當年的渾邪王,直接投降漢朝吧!”
先賢撢身體一震,深以為然。
“沒錯,既然那個所謂的單于不給本王活路,那本王就直接投降漢朝!”
先賢撢飛速派人去距離自己部落最近的渠犁,和鎮守在那里的鄭吉取得聯系。
鄭吉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將先賢撢的使者護送到了長安。
“日逐王要投降大漢?”
听到這個消息之後,大漢君臣這一喜非同小可。
丞相魏相喜滋滋地開口道︰
“先賢撢可是有資格繼承匈奴單于大位的王族,若是他來投,一定會讓大漢聲勢大振!”
大司馬張安世振奮地開口︰
“先賢撢的日逐部有人口數萬,放眼匈奴也至少是能排進前十五名的大部族。”
“他前來投降,定會震動整個匈奴,讓大漢的聲威遍傳天下!”
大漢三公九卿等所有高官,都對先賢撢的歸降表示歡迎。
劉詢當機立斷,下達詔令。
“立刻派人傳朕的旨意給鄭吉,命其召集西域所有兵馬,護送先賢撢等部前往河西,由敦煌、酒泉等四郡進行分散安置!”
旨意飛速傳到了渠犁。
鄭吉不敢怠慢,馬上將劉詢的旨意通傳整個西域。
烏孫國內,翁歸靡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吃一驚。
“什麼,匈奴日逐王都要歸降大漢了?”
日逐王先賢撢,那可是匈奴右賢王中最強悍的部落之一。
這些年,烏孫等西域諸國可沒少和日逐部打交道,領略過這個部落的強悍。
日逐部畢竟是出身于攣 氏王族,一度可能會成為單于本族的存在,戰斗力可不是一般匈奴部落能相提並論的。
這樣的部落投降漢朝,對烏孫來說是極其震撼的。
翁歸靡猛然站了起來,道︰
“這一次,本王親自領兵去和鄭吉將軍會合,我要看看究竟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先賢撢歸降的消息隨著征調兵馬的命令傳遍了整個西域,也震動了整個西域。】
許多西域的國王都如翁歸靡一般親自領兵前來。
他們就想要親眼看看,到底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很快,在渠犁就聚集了數萬西域各國的聯軍。
再加上鄭吉本部的三千人,總兵力突破了五萬!
看到這麼多人都歸于自己的麾下,鄭吉心中也不由激動。
“這就是大漢的號召力!”
一紙詔書,甚至都不需要從大漢本土發兵,就能輕而易舉地召集來五萬大軍。
這種情況,是大漢之前任何時代都無法想象的。
一旁的鄭吉副將嚴昌同樣也是容光煥發,感慨不已。
“縱然是當年孝武皇帝時期,這種情況也是無法想象的。”
鄭吉連連點頭。
漢武帝劉徹的時代,大漢從來都是自己發兵打仗。
縱然也會征召一些西域諸國的兵力,也就幾百幾千充作輔兵,負責執行一些後勤之類的次要工作。
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吉將會率領這五萬兵馬,負責護衛日逐王先賢撢所有部眾,前往大漢河西內地!
“日逐部呢,怎麼還沒來?”
看看天色,鄭吉發現時間也差不多該到了。
嚴昌忙道︰
“屬下這就派人去看看。”
很快,斥候飛速回返。
“司馬大人,日逐王來了!”
鄭吉放眼望去,果然發現在北方,無數煙塵滾滾。
諸多匈奴人的身影,在煙塵中若隱若現。
數萬人一起奔馳,氣勢極為磅礡。
大地在顫動,鄭吉胯下的馬兒都開始不安地打起了響鼻。
在場的諸多西域聯軍,同樣也提高了警戒。
烏孫王翁歸靡有些不安地開口道︰
“鄭司馬,日逐部有沒有可能是詐降?”
言下之意,萬一還有右賢王等部在後面接應,準備突襲呢?
鄭吉自信滿滿地一笑。
“各位自管做好警戒,若是當真有問題,那從今天開始,日逐部就會成為歷史!”
鄭吉的鎮定自若,讓諸多原本心慌的西域諸國將士們安定下來。
人都是從眾的,只要有個主心骨,天塌下來也有高個子頂著!
日逐部在距離聯軍大約三里地左右,停了下來。
緊接著,許多牲畜被趕出,緩緩朝著聯軍陣地而來。
鄭吉頓時松了一口氣。
“沒問題,日逐王是真心歸降的。”
在場的西域諸多國王同樣也松了一口氣。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打仗的時候,匈奴人的牲畜絕對不會出現在戰場上,而是要在後方至少兩百里之外!
對面,日逐王先賢撢帶著一隊護衛疾馳過來。
鄭吉朝著周圍點了點頭,同樣也帶著烏孫王、大宛王以及副手嚴昌等人迎了上去。
在十萬雙方軍民的注視下,兩隊人馬在最中央會合。
鄭吉表情嚴肅,拿出一份明黃色的聖旨。
“匈奴日逐王先賢撢,接大漢皇帝陛下旨意!”
先賢撢不敢怠慢,立刻帶著所有隨從下馬,恭敬下跪。
鄭吉高聲宣讀旨意︰
“今聞先賢撢棄匈奴來歸,朕心甚喜。”
“汝之歸降,顯我大漢之威德。特命衛司馬鄭吉護送汝等入河西,由當地郡守安置。”
“汝可隨後入長安朝覲,朕當賜汝爵位、宅邸、田地以彰汝之明智。”
“望汝今後忠心為國,同享太平盛世。”
“欽此!”
先賢撢深吸一口氣,表情非常嚴肅地大聲開口。
“先賢撢謹遵大漢天子聖旨!”
在眾人的注視下,先賢撢雙膝跪地而行,來到鄭吉面前,雙手舉過頭頂。
鄭吉表情嚴肅,同樣雙手將旨意放在了先賢撢手中。
“先賢撢,即刻率汝部眾南下。”
“本司馬將帶兵護送!”
先賢撢大聲領命。
數萬日逐部眾,還有上百萬頭牲畜,在五萬聯軍的注視下開始緩緩南行。
烏孫王翁歸靡看到這一幕,心中滿是震撼。
耳听為實,眼見為虛。
日逐王先賢撢真的投降大漢了!
一旁,傳來了大宛王的感慨。
“從今往後,西域將不會再和匈奴有任何關系。”
“西域,將是大漢的西域了。”
兩位西域之中最強的王者對視一眼,心中都升起一絲明悟。
今後的西域,任何國家都沒有了騎牆的資格。
除了死心塌地效忠大漢,別無其他選擇!
日逐王先賢撢的投降,匈奴方面自然不可能無動于衷。
剛剛上任不久的右賢王聞訊,立刻率領三萬騎兵而來。
鄭吉召集五萬聯軍,與匈奴人對峙。
“五萬騎兵?”
右賢王在听到了斥候的稟報之後,當場傻眼。
在右賢王原先的預想中,對面的兵力無非就是先賢撢的日逐部再加鄭吉,撐死了兩萬人。
可現在,對面居然有整整五萬騎兵,甚至都還沒有算上先賢撢本部的將近兩萬騎兵!
三萬對差不多七萬,這怎麼打?
右賢王臉色陣青陣白,一時間說不出話。
鄭吉策馬來到陣前,高聲喊話。
“右賢王,日逐部自願歸降,如今已經是大漢子民。”
“本將軍念在大漢跟匈奴之間尚有和約,你若現在離開,大家就當無事發生!”
“若你執迷不悟,那就放馬過來吧!”
右賢王聞言,終于下定決心。
“撤,全部撤退!”
本來嘛,如果有機會的話,右賢王當然不介意干掉鄭吉,順手吞並先賢撢的日逐部。
但現在這種情況,再不走,右賢王自己的性命就要交代在這里了!
看著右賢王部潮水滾滾般撤退,鄭吉也松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樣,對面都屬于匈奴戰斗力比較強的部隊。
鄭吉自己也不確定,麾下這五萬數量雖多戰斗力卻不好說的烏合之眾,能否在正面打敗右賢王。
如今右賢王識趣退去,自然最好不過!
鄭吉轉頭過來,看著面前諸多西域國王,突然心中一動,想起之前馮奉世歸國途經渠犁時說過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吉大聲開口道︰
“大家都看到了吧?大漢以和為貴,只要你們將來願意忠誠地侍奉大漢,那麼大漢也絕對不會毫無緣由出兵進攻你們。”
“你們只要接受大漢的統治,你們的後代將會永遠榮華富貴,永遠坐在王位上!”
烏孫王翁歸靡福至心靈,大聲跪下開口道︰
“翁歸靡斗膽,請大漢駐軍西域,保護我等安寧!”
翁歸靡這一下子,讓在場的西域其他國王、將軍都愣住了。
但馬上,大宛王第二個開口︰
“大宛懇請大漢駐軍西域,保護我等不受匈奴侵擾!”
眾人終于都反應過來了,紛紛跪下。
“懇請大漢駐軍西域,我等願世世代代,永為漢臣!”
鄭吉看著面前的這一幕,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諸位不必著急,我立刻派人將此事稟報陛下。”
“盡管放心,大漢一定不會有負諸位所托!”
鏡頭一轉,到了長安城。
皇宮之中,劉詢滿臉笑容,看著跪在面前的先賢撢。
“朕冊封你為歸德侯!”
先賢撢五體投地,恭敬道︰
“臣多謝大漢恩德!”
隨後,劉詢又頒布旨意。
“冊封鄭吉為關內侯,領兵入駐西域,護鄯善以西南道,護車師以西北道!”
【翌年,劉詢又將鄭吉冊封為安遠侯,並授“西域都護”之官職。】
鏡頭一轉,西域都護鄭吉率領著上萬漢朝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曾經的輪台國都。
這里位于西域中央,正是當年漢武帝時期桑弘羊曾經建議過的屯兵之地。
五十年後,大漢西域都護鄭吉終于率領漢軍來到這里,建立了烏壘城,作為西域都護的幕府所在。
【公元前六十年,西域都護府正式建立,是漢朝乃至華夏歷史上開創性的事件。】
【漢朝至此終于實現了對西域的駐軍,西域諸國也全部都臣服于漢朝的號令下,成為了大漢真正意義上的藩屬國。】
【自馬邑之圍起,在經歷劉徹、劉弗陵、劉賀再到劉詢。】
【整整四位皇帝篳路藍縷,前赴後繼,過去了七十三年的時間。】
【西域,終于納入大漢治下,並入大漢版圖,成為了大漢的一員!】
【這,也是整個西漢王朝歷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圖。】
【由漢宣帝劉詢締造。】公元前60年西漢疆域圖 看到這里,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呵呵大笑。
“好,好一個劉詢。”
“朕都做不到的事情,原來是他做到了!”
這版圖,正是漢武帝之前夢寐以求的版圖。
當然,是在金幕出現之前。
金幕出現後,漢武帝如今的版圖可比這版圖要大多了。
劉據激動道︰
“沒想到,在沒有金幕的年代,劉詢這小子竟然也能實現這一點,實在是太棒了!”
作為劉詢的爺爺,劉據甚至比漢武帝還要更加的激動。
衛青長出一口氣,緩緩點頭。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位劉詢陛下的戰略成功了,他的確繼承了陛下的……”
衛青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強行改口︰
“……陛下之前的志向!”
霍去病同樣也頗為驚訝,道︰
“原來這也行?”
在冠軍侯的認知里,征服就應該是鐵和血,是無數匈奴人的淒慘哀嚎,是大漢旗幟插在狼居胥山、燕然山和單于龍城王庭的壯麗景象。
沒想到,大漢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實現了對西域的征服。
漢武帝心情大好,笑呵呵地開口道︰
“難怪金幕會一直播放到劉詢這里。”
“到這里,才真正完成了朕的志向啊。”
帝國以關中為核心,向東西張開。
東到朝鮮半島,西至西域大宛。
兩翼齊飛!
這樣的版圖,簡直令人沉醉。
突然,漢武帝又皺眉,看向了金幕中依舊並未標示為大漢領土的青藏高原。
“這處地方還是太礙眼了。”
隨即,漢武帝下意識地看向了就掛在御書房中的全新大漢地圖。
這幅地圖之中,青藏高原已經納入大漢治下,並且設立了好幾個郡,二十多個縣。
“這才對嘛。”
漢武帝臉上露出舒坦表情。
劉詢版本的這個大漢疆域,在河西走廊那里還是太細了一點。
還是有金幕幫助之後征服了青藏高原的這個疆域,看起來才舒服。
當然,更舒服的是,漠北如今也已經是大漢的領土了!
漢武帝表情變得越發愉快。
“金幕啊金幕,雖然你將朕列為敗家子,但朕看在你給朕幫了這麼大忙的份上,朕就既往不咎了!”
劉據嚇了一跳,趕忙提醒道︰
“父皇慎言,可別忘了康熙皇帝被雷劈的事情。”
漢武帝臉色一僵,下意識地抬頭看了一眼頭頂的梁柱。
一片安靜,無事發生。
漢武帝松了一口氣,嘴硬道︰
“朕有何懼?總之,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你別責罰朕!”
最後這半句話是對著半空中的金幕所言。
金幕沒有任何反應,依舊在里面不斷播放著視頻。
漢武帝這才完全松了一口氣,繼續觀看視頻。
東漢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劉秀也忍不住感慨道︰
“宣帝的時代的盛景,朕若是沒有金幕的話,也難以重現啊。”
由于王莽的瞎折騰,劉秀統一的東漢王朝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爛攤子,根本就沒有能力收回西漢末年丟掉的西域。
若非金幕出現,劉秀這輩子也做不到收回西域了。
丞相宋弘趕忙安慰道︰
“宣帝陛下先有武帝的武功,再有霍光,額,昭帝陛下的文治。”
“按照金幕的話說,宣帝其實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
鄧禹點頭道︰
“丞相所言極是,陛下以布衣之身重建大漢,縱然沒有金幕之助,同樣也在華夏歷史上有燦爛光輝的一頁。”
劉秀這才露出笑容。
“看來,這部盤點視頻也即將抵達尾聲了。”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