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834章 都不行?劉邦心態要崩,常惠的驚人發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834章 都不行?劉邦心態要崩,常惠的驚人發言

    鏡頭一轉,又出現了一支新的漢朝軍隊。

    【大漢前將軍、光祿大夫、龍額侯韓增。】

    韓增出身名門,他的高祖名叫——韓信。

    但,並不是劉邦麾下那位“多多益善”,創造了無數成語的軍神韓信。

    而是秦末諸侯之中,被項羽封為韓王的韓信。

    為區別兩個韓信,韓增的這個高祖韓信在歷史上通常被稱為“韓王信”。

    雖然高祖被同名的韓信給牢牢壓制,但韓增的祖父韓頹當還有父親韓說,都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將軍。

    韓增也是這一次出征之中唯一一個出身于開國勛貴集團後代的主將。

    此時,韓增已經率部抵達了漠南草原的最北方,面前就是茫茫大漠戈壁。

    “左賢王死哪去了?”

    韓增大惑不解,剛毅的臉龐上滿是疑問。

    就連他胯下的駿馬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低低的嘶鳴一聲。

    從斥候的情報來看,明明在一個月,不,半個月前,這附近千里左右的範圍都還有匈奴左賢王部的活動蹤跡。

    韓增信心滿滿地帶著三萬多漢軍騎兵自雲中郡而來,結果到地方了,人影都沒看到一個!

    說沒看到一個,倒也不合適。

    這一路過來,韓增還是殺了一些匈奴人,也摘了一些腦袋的。

    總計︰一百零三級。

    一旁,韓增的兒子韓寶同樣也面帶疑惑,開口道︰

    “爹,這些匈奴人不會是知道我們要來,所以躲去漠北了吧?”

    “怎麼可能?”韓增下意識地反駁道︰

    “一個月前,左賢王甚至還去騷擾了受降城呢!”

    在大漢朝廷事先的情報分析中,匈奴這一次應該是傾巢出動。

    以左賢王和單于庭一部分兵力騷擾受降城和居延城,以右賢王和單于庭主力直撲烏孫。

    這種態勢,左賢王怎麼可能會逃呢?

    韓增眼珠子一轉,思考一會,覺得可能是匈奴人的某種計策,便下令道︰

    “找,給我找,抓幾個活口問問!”

    說起來,韓增的運氣還真不錯。

    兩天後,他的部下還真就發現了幾名落單的匈奴人,並帶到了韓增的面前。

    這幾名匈奴人看到漢朝大軍之後直接嚇尿了,都不需要韓增怎麼問,一五一十地就說了。

    “左賢王早在十天前就全部撤退了!”

    “所有大小部落,一個牧民都不允許留在漠南草原上!”

    “我們是遭遇了風雪,和大部隊失散迷路了,稀里糊涂繞回來了。”

    韓增︰“……”

    此刻,這位大漢將軍十分無語。

    本來以為左賢王在受降城,風風火火趕到,沒看到人。

    又以為左賢王是主動後撤以逸待勞,急急忙忙又往北趕了幾百里。

    到了漠南草原的最北邊,還是沒人!

    “竟然跑了!”

    韓增氣急,對著面前的戈壁群山指手畫腳,狠狠地罵了幾句髒話。

    一旁的韓寶有些躍躍欲試,開口道︰

    “爹,听這些牧民的意思,左賢王應該是撤到了漠北的狼居胥山。”

    “要不然,咱們也走一趟狼居胥山?”

    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那可是每一位大漢軍人心中的終極夢想!

    韓增瞪了一眼韓寶,差點就一巴掌扇過去。

    “你以為你爹是誰,能和冠軍侯比?”

    “老子要是去了漠北,說不定這輩子都回不來了!”

    “傳令下去,全軍後撤兩百里,派斥候在這一帶等著。”

    “左賢王那小子听到我們撤軍,說不定還會回來,到時候我們再反身找他麻煩!”

    事實證明,韓增想多了。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韓增所部的補給全部耗盡。

    但翹首以盼的左賢王部始終沒有出現。

    韓增呆呆地看著面前的大草原,心中無限失望。

    左賢王,大抵是不會回來了。

    發呆許久,韓增無可奈何地嘆息一聲。

    “明日撤軍吧。”

    【韓增部,最終斬首一百零三級,無功而返。】

    看到這里,漢初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劉邦終于忍不住了。

    “搞什麼東西?”

    “這麼多路大軍,整整十五萬騎兵,就他娘沒有一路能踫上匈奴人的?”

    在場的大漢群臣也是面面相覷。

    剛剛看到十五萬大軍出動的時候,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是各種熱血激昂的戰爭場面。

    什麼追亡逐北、封狼居胥、飲馬北海……諸如此類。

    誰能想到這種結果啊?

    這落差感,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蕭何干咳一聲,安慰了劉邦一句。

    “陛下不必生氣,這一戰之所以有這般結果,乃是因為匈奴人得知大漢天兵到來就遠遁漠北,並非大漢的問題。”

    陳平也接口道︰

    “對啊對啊,大漢兵威 赫至此,匈奴宵小望風而逃,此乃大漢神威之最佳證明啊!”

    劉邦干淨利落地翻了一個白眼,雙腳翹起,搭在了桌子上。

    “說這些屁話有什麼用?”

    “事實就是出動了十五萬大軍,總斬首居然連兩千人都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娘的,這簡直就是全天下最大的虧本生意,比之前看衛青那一次還虧!”

    衛青那次出征漠南雖然也無功而返,但當時衛青麾下可是只有十萬騎兵,消耗的資源肯定是不如這一次十五萬騎兵多的。

    大軍一動,國庫的各種資源和金錢瘋狂燃燒,結果就這一千出頭的斬獲。

    簡直就是越想越虧!

    就在劉邦又想繼續發火的時候,太子劉恆突然開口道︰

    “父皇,其實還有一路啊!”

    劉邦愣了一下,身體猛然坐直,道︰

    “哪來的一路?”

    剛剛那幾路加起來,就已經是整整十五萬漢軍,是大漢出動的所有兵馬了。

    去哪又生出來一路漢軍?

    劉恆笑道︰

    “不是還有那位護烏孫校尉常惠嗎?”

    “烏孫國也是有騎兵的,常惠應該也能算一路呀!”

    劉邦呃了一聲,又翻了一個白眼,身體緩緩沿著椅背滑倒下去,有氣無力地開口。

    “常惠是他娘去協調烏孫的,他能算什麼一路!”

    “難道你還指望大漢十五萬騎兵無功而返的時候,常惠帶著烏孫人反而能打個大勝仗嗎?”

    曹參听到這里,心中卻是一動,開口道︰

    “陛下,說不定還真有這個可能!”

    “您想,匈奴人會躲著大漢兵馬不假,但它本次的進攻目標就是烏孫,匈奴是一定不會躲著烏孫的。”

    “烏孫一定會和匈奴人決戰,這要是打贏了,不也是大捷嗎?”

    “咦?”劉邦整個人猛然彈起,但依舊半信半疑。

    “不可能吧?”

    “匈奴就算再怎麼弱,也不至于被烏孫打敗啊?”

    听到劉邦這個反問,曹參也不確定了。

    烏孫確實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中最強的,但和大漢或者匈奴這兩大超級強權來說,還真就啥也不是!

    指望烏孫,的確是有點不太靠譜了。

    就在這個時候,金幕中,突然又出現了一支漢軍騎兵。

    “呀?”劉邦震驚出聲。

    “見鬼了,怎麼還有一路?”

    “咦,這家伙還是個熟面孔呢。”

    畫面中,正在率領著最後一支漢軍騎兵急速西進的,確實是一個曾經在視頻中出現過的人物。

    【大漢營平侯、蒲類將軍趙充國。】

    和其他四位將軍相比,趙充國同樣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年紀最老,是五路主將中唯一一個超過六十歲的人。

    然後,他曾經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心腹。

    但在李廣利折戟沉沙被迫投降匈奴的那一戰中,趙充國僥幸逃出生天,回歸漢朝。

    劉徹憤怒于李廣利的投降,故而並沒有懲罰趙充國的失敗,反而將其嘉獎了一番,繼續留任。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趙充國緊抱霍光大腿,一路參與了平定漢朝內部諸多叛亂,並且還取得了一項其他四路主將都沒有的戰績。

    五年前,趙充國駐守居延城,領兵大破前來襲擾的匈奴軍隊,俘虜了匈奴西祁王!

    這是在過去十九年里漢朝跟匈奴小規模的摩擦中,整個大漢方面取得的最大勝利。

    故而,趙充國得以在六十歲高齡之時,依舊能獲得霍光的最大信任。

    他的任務,是率領三萬五千騎兵前往烏孫國,會同烏孫軍隊一起對抗來襲的匈奴王庭主力!

    已經白發蒼蒼的趙充國,為國征戰的心情依舊非常急切。

    畫面中,他一路領兵順利渡過了戈壁大漠,正式進入了西域東部。

    黃沙依舊漫天,卻眼前開始有些許綠色浮現。

    大大小小的綠洲,映襯著遠方巍峨延綿,頂部潔白如玉的高山。

    天山山脈就在前方。

    趙充國心中喜悅,吩咐屬下。

    “速速派人前去聯絡烏孫國,通知在那里的常惠校尉。”

    “告訴他們老夫已經來了,讓他們把最新的情報傳遞過來,老夫看看要怎麼和匈奴人做過一場!”

    說話時,以這位老將多年的閱歷和城府,依舊止不住那咬牙切齒的表情。

    二十多年前,追隨李廣利在漠北的那一戰,是趙充國人生中最大的失敗。

    大漢朝十萬主力,全軍覆沒于漠北!

    這麼多年,趙充國無時無刻不想殺回漠北,向匈奴人復仇,告祭當年那一戰中死亡的十萬袍澤。

    如今,這個向匈奴單于親自復仇的機會終于來了。

    這如何不讓他激動!

    派出使者通知烏孫方面後,趙充國繼續領兵前進。

    不曾想,一個多時辰後,使者竟去而復返。

    趙充國一臉疑惑地看著面前的使者︰

    “怎麼回事?”

    使者臉上的表情極其古怪,策馬往旁邊一讓。

    “侯爺,這是在路上踫到的,常惠校尉派來的使者。”

    趙充國這才發現自家使者背後原來還有另外一名信使。

    信使上前,恭敬對著趙充國行禮︰

    “常鎮見過侯爺。”

    趙充國一听這名字就知道對方應該是那位護烏孫校尉常惠的族人,但此刻他求戰心切也懶得廢話,直接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匈奴人在哪?常惠校尉和烏孫人在哪?”

    常鎮胸膛一挺,正色開口︰

    “回侯爺的話,仗已經打完了。”

    “什麼?”趙充國目瞪口呆。

    “打、打完了?”

    听著老爺子結結巴巴的問話,常鎮露出笑容。

    “是的侯爺,仗確實已經打完了!”

    鏡頭一轉,一片遼闊的草原出現在畫面中。

    五萬烏孫騎兵,正在老國王軍須靡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朝著東方前進。注︰前文錯寫烏孫在位國王名字,已更正。)

    在軍須靡的身邊,大漢護烏孫校尉常惠的身體挺得筆直,策馬隨行。

    一名烏孫斥候飛奔而來,對著軍須靡稟報︰

    “大王,前方一百五十里地發現匈奴軍隊蹤跡,數量在六萬左右。”

    “從旗幟來判斷,應該是匈奴右谷蠡王以及一部分王庭中小部落。”

    “沒有發現匈奴單于的大 和王帳!”

    “什麼?”軍須靡聞言,面露疑惑。

    “不對吧,這一次前來的應該是壺衍單于才對,怎麼會是右谷蠡王?”

    一旁的烏孫大將翁歸聞言,不由有些擔憂。

    “大王,這會不會是匈奴人的詭計?”

    “恐怕那匈奴單于還帶著王庭兵馬躲在一旁,就等著我們和右谷蠡王出戰,然後過來撿便宜呢。”

    軍須靡聞言,表情變得鄭重。

    “若如此,那恐怕我們的麻煩大了。”

    右谷蠡王都已經有六萬騎兵,再加上壺衍單于的王庭本部,豈不是隨隨便便超過十萬?

    這可不是五萬烏孫騎兵能抗衡的。

    事實上,即便僅有眼前的六萬右谷蠡王所部,軍須靡也覺得自家烏孫五萬騎兵打不過!

    軍須靡遲疑片刻,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將軍,你怎麼看?”

    常惠其實就帶了五百人過來。

    但誰讓他的身份不一般呢?

    持大漢皇帝劉病已符節,護烏孫校尉!

    烏孫既然已經決定在這場戰爭中認大漢當爹,那常惠就是大漢派來的監軍。

    他的意見,軍須靡必須得重視。

    常惠沉吟片刻,開口道︰

    “眼下局勢不明,不如先暫時扎營,等候更進一步的偵查。”

    “趙充國將軍方面,也需要時間去聯絡。”

    軍須靡點了點頭,道︰

    “常將軍所言極是,那就先等兩天吧。”

    【兩天後。】

    烏孫王帳之中,諸多烏孫將領齊聚。

    軍須靡表情嚴肅︰

    “經斥候偵查確定,方圓三百里之內,匈奴人應該只有右谷蠡王這一支軍隊。”

    “右谷蠡王已經迫近到我們大營五十里地的距離。”

    “你們有什麼想法?”

    在場的烏孫眾將聞言,面面相覷。

    我們特麼的是臣子,你才是大王啊!

    這時候問我們的想法?

    但也有人听出了軍須靡的言外之意。

    這個人就是烏孫大祿之子,這一次烏孫軍隊的右將軍翁歸。

    翁歸開口道︰

    “大王,臣認為,匈奴來勢洶洶,我們不如先行撤退避戰,等待大漢趙充國將軍率領天兵前來會合,再與之決戰。”

    翁歸的老爹大祿是軍須靡的弟弟,在烏孫國內掌控著僅次于軍須靡的強悍軍隊,扮演著類似烏孫丞相的角色。

    由于軍須靡至今沒有兒子,許多人都認為翁歸將來會成為烏孫的下一任國王。

    他的話,是非常有分量的。

    翁歸話音落下,立刻就得到了許多烏孫將軍的附和。

    “是啊是啊,我們烏孫是小國,很難和匈奴抗衡,先撤退最為穩妥。”

    “大漢天兵一到,我等分分鐘便可反殺匈奴,忍耐一時也無妨。”

    “左右不過是撤退幾百里罷了,讓一讓匈奴人又如何?”

    軍須靡听到這番話,老臉上不由露出笑容。

    事實上,軍須靡自己也不敢打!

    作為執掌了烏孫將近四十年的老國王,年紀早就已經讓軍須靡的雄心消耗殆盡。

    若不是明確獲得了大漢的撐腰,匈奴剛剛發兵,軍須靡就會立刻率領烏孫臣服,重新倒向草原一邊。

    在軍須靡看來,這一次戰爭的主角是大漢和匈奴。

    自己治下的烏孫,無非只是充當了引發戰爭的角色罷了。

    怎麼可能去和匈奴人玩命嘛!

    軍須靡轉過頭,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將軍,你覺得呢?”

    不管怎麼說,常惠這個大漢派來的監軍,總是要征求一下其意見的。

    常惠沉思片刻,緩緩開口︰

    “坦白說,我覺得大王或許太高看匈奴人,也太小看你們烏孫了。”

    “我認為,完全不需要等待趙充國將軍領兵到來,單憑我們這里的五萬烏孫勇士,就足以擊敗對面右谷蠡王率領的匈奴軍隊!”

    “啊?”這一刻,烏孫君臣的表情出奇一致。

    翁歸回過神來,怒道︰

    “常將軍,你是在開什麼玩笑!”

    “我們烏孫怎麼可能打得過匈奴,要真打得過,我們又怎麼會在西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年的烏孫可不在西域,而是在祁連山的最西北一帶,也就是如今大漢的敦煌郡、酒泉郡游牧。

    那時烏孫和佔據了祁連山東南部的大月氏,以及正東方漠南草原的匈奴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後來隨著匈奴一代天驕冒頓單于的崛起,烏孫選擇和匈奴一起痛擊據說是雅利安人後裔,一看就“非我族類”的大月氏。

    本來說得好好的,滅掉大月氏,賀蘭山歸匈奴,祁連山東南部歸烏孫。

    沒曾想,大月氏真的被雙方聯手打跑,不得不沿著祁連山逃往西域後,冒頓這個老小子翻臉了。

    冒頓告訴當時的烏孫王,整個大月氏的地盤,從祁連山到賀蘭山,全部都要歸匈奴剛剛成立的右賢王部。

    烏孫王火冒三丈,合著搞了半天,你讓我們烏孫給你匈奴打白工,你吃獨食?

    游牧民族,一言不合就開干。

    然後烏孫就被冒頓干服了。

    冒頓把烏孫擊敗後,將烏孫王的腦袋拿來做成頭骨酒杯,立了一位新的烏孫王。

    接著他告訴新烏孫王,祁連山的西北你們也不許住了,你們就一路追殺大月氏去吧。

    什麼時候大月氏滅族了,什麼時候你們烏孫回來。

    新烏孫王無可奈何,喝完用老烏孫王頭骨制成的酒杯里盛滿的酒,抹著眼淚就帶著烏孫人離開了敦煌祖地。

    就這樣,烏孫人一路追殺大月氏來到了西域,並在這里重建了烏孫國,成為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以及,依舊听命于匈奴的百年小弟。

    如果說大漢通過衛青、霍去病兩位絕代天驕成功擺脫了匈奴帝國造成的心理陰影,甚至反過來對匈奴人佔據了心理上的優勢。

    那烏孫人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匈奴對烏孫的百年奴役和欺壓,早就已經讓烏孫人骨子里對匈奴充滿了畏懼。

    軍須靡敢于在漢朝的支援下領兵反抗匈奴,這對烏孫人來說都已經是充滿無比勇氣,堪稱開天闢地一樣的偉業了。

    現在,常惠竟然要烏孫不等漢朝趙充國部援軍,就獨自和匈奴軍隊作戰?

    這特麼不是純扯淡麼!

    回過神來,烏孫君臣整齊劃一地開口。

    “不行!”

    “絕對不行!”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34章 都不行?劉邦心態要崩,常惠的驚人發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34章 都不行?劉邦心態要崩,常惠的驚人發言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