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831章 漢匈戰爭第三階段開啟,趙匡胤吐槽霍光又當又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831章 漢匈戰爭第三階段開啟,趙匡胤吐槽霍光又當又立

    霍光這句話說出來,劉病已當場就愣住了。

    過了好幾秒,劉病已才道︰

    “開戰?”

    在場的許多漢朝大臣也是一臉驚訝。

    嚴格地說,從劉徹死後到現在,漢朝和匈奴十幾年來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戰事。

    大部分都是匈奴小股軍隊南下襲擾,看看有沒有機會奪回漠南。

    漢軍則就地反擊,把匈奴人打回去。

    一般雙方投入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一萬左右,次數和烈度明顯少于全面開戰時期。

    很多時候,當地戰事甚至都不需要出動邊郡青壯支前。

    而劉徹在位的時候,邊郡的青壯一年參軍幾個月是家常便飯。

    如今,霍光竟然說要“討伐”匈奴?

    討伐這兩個字說出來,意義明顯就不一樣了。

    听著劉病已的疑問,霍光直起身體,正色道︰

    “正是,陛下。”

    “烏孫乃是大漢在西域的盟友,若烏孫有失,必將影響大漢絲綢之路。”

    “臣認為,必須出動一支大軍協助烏孫討伐匈奴,才能保證大漢在西域的利益。”

    絲綢之路啟動的時間點是在公元前119年,至今已經過去了四十八年。

    將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了一條能給漢朝帶來源源不斷巨額財富的商貿通道。

    它對大漢財政的意義,遠非當年剛剛建立時可比。

    也正是因為絲綢之路給大漢帶來一年比一年更多的稅收和利潤進項,才能讓大漢在廢除了諸多劉徹時期苛捐雜稅的同時,依舊能保證國庫財源,維持軍隊武備。

    有錢才好辦事,無論對老百姓還是對國家,道理都是一樣的。

    匈奴人表面上打的是烏孫,實際上是在搶劫大漢國庫!

    這能忍?

    反正霍光作為如今大漢實際上的統治者是忍不了的。

    霍光淡淡道︰

    “老臣認為,這一次至少需要出動十萬以上的兵力,一戰就將匈奴給打疼,這樣才能避免將來匈奴無休止地繼續騷擾西域。”

    劉病已和朝堂群臣越發震驚。

    好家伙。

    這霍光,十幾年不打仗,一上來要開打就是十萬大軍?

    劉病已忍不住道︰

    “烏孫,朕印象里怎麼記得這是一個匈奴的附庸國呢?”

    “出動十萬大軍去救援烏孫,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霍光笑了笑,看向朝堂中的某人。

    “甦卿,你來給陛下介紹一下情況。”

    如今的甦武,爵位是大漢關內侯,職位是依舊還是中兩千石的典屬國,兼大司馬官署右曹。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前在得知劉病已被列入可能的皇帝人選時,甦武第一時間對霍光表達了強烈支持劉病已的意願。

    原因嘛也很簡單,劉病已是漢武帝劉徹的嫡長曾孫!

    老百姓對劉徹可能是既崇拜又畏懼,而對甦武這樣的外交官來說,劉徹就是皇帝屆的神!

    甦武手持芴板,對著劉病已恭敬行禮,然後如此這般,將烏孫和匈奴的恩怨情仇說了一通。<div datafanqietype="iage" source="user"><g src="" >

    藍色為烏孫國疆域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烏孫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對整個西域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當然,這個“強大”是相對的,它在大漢和匈奴兩大強權面前啥也不是。

    大漢和匈奴瘋狂爭奪西域,不斷對西域用兵的時候,烏孫人只能縮起來瑟瑟發抖。

    那時候的烏孫一邊給大漢稱臣,一邊給匈奴人送去戰馬和各種物資,求的就是這兩位大爺心情好,別過來把自己滅了。

    直到劉徹死後,這個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漢朝這邊,執政的霍光全面改變國政思路,大漢基本上將注意力轉回自家內政,甚至都開始跟匈奴和親來保證和平了。

    西域,大漢肯定是出不了兵。

    這麼一看,似乎是匈奴卷土重來,徹底掌控西域的絕佳機會。

    實則不然。

    事實是,在確定了大漢已經全面轉變,不會再大規模對漠北用兵之後,匈奴內部的矛盾立刻就爆發了。

    以前嘛,匈奴的話事人們都知道不能內訌,一內訌大漢打過來就是大家全都死翹翹。

    為了抵抗大漢,匈奴話事人們願意妥協,願意出讓一部分利益。

    割肉,總比沒命強啊。

    可現在,大漢的威脅沒了。

    那憑什麼還要繼續割肉,憑什麼我還要繼續對你們其他人讓步呢?

    過去那麼多場戰爭,匈奴內部因為不同部族間相差巨大的戰損,西遷導致的草場變更,單于之位的不斷更迭等等事情,本就積攢了大量內部矛盾。

    一沒了大漢的威脅,大家誰都不忍了。

    都忍幾十年了還忍?忍者神龜呢這是。

    草原上的狼群,干就完了!

    這一干,匈奴內部就亂成了一鍋粥。

    都內亂了,誰還有心思去管西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匈奴最靠近西域的,是右賢王部。

    都知道,右賢王部屬于三部之中唯一一部並非由攣氏王族掌控的部族。

    而拿下西域,最符合的恰巧就是攣氏王族的利益。

    右賢王部憑啥累死累活給你攣氏的單于們白打工呢?

    各種因素疊加,導致大漢明明已經收縮了十多年,匈奴人對西域增加的影響力依舊極為有限。

    西域在這十幾年里,事實上獲得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烏孫國,它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在大漢和匈奴都無暇對西域用兵的情況下,烏孫國能很大程度上左右西域三十六國的傾向。

    為此,大漢和匈奴都在不斷地拉攏烏孫。

    歷代烏孫國王,從之前的獵驕靡到現在的軍須靡,每一位都有兩個妻子。

    一個是大漢公主,一個是匈奴單于之女。

    那問題來了,烏孫會選誰呢?

    這個答案其實異常的簡單。

    選有錢的!

    哪個小弟願意成天和窮鬼大哥一起混的?

    大漢有錢,有資源,有絲綢瓷器。

    大漢的絲綢之路能給烏孫國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大漢還有源遠流長的文化。

    匈奴有啥?

    軍事實力,匈奴還可以和大漢掰掰手腕。

    經濟實力,那真的是被大漢用一根手指頭都反復碾壓。

    整整半個世紀的絲綢之路,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烏孫國從國王到大臣,從官員到百姓,理所當然、無法避免地選擇了倒向大漢。

    哪個傻子會和錢過不去啊。

    不管什麼時代,有錢就是硬道理!

    所以匈奴人很快就驚恐地發現一個事實。

    明明大漢這十幾年都沒有對西域用兵,可西域諸國反而一天天更加支持大漢了。

    為了阻止這個情況,匈奴趕忙找來了自家在西域中最忠誠的兩個小弟,龜茲和樓蘭。

    結果呢?

    結果就是等來了大漢平樂監傅介子的兩度出使。

    第一次出使,傅介子殺掉了龜茲王,改立親大漢的新王,龜茲從此成為大漢狗腿子。

    第二次出使更狠,傅介子不但殺掉了樓蘭王安歸,還直接把樓蘭國的都城給遷了,甚至連國名也改了,現在叫做“鄯善國”。

    傅介子可不是帶著大軍去的,兩次出使傅介子都只帶了百來人的使團。

    就這麼點人,便能在談笑間干掉匈奴兩個小弟國家。

    事實證明,在玩外交這方面,匈奴人連大漢外交官的一根毛都不如。

    龜茲和樓蘭兩個小弟被干掉,對匈奴人在西域的影響力折損是巨大的。

    烏孫國的軍須靡一看,好家伙你這匈奴人的小弟,兩個國家玩不過人家大漢一個傅介子?

    原本烏孫還屬于遮遮掩掩地倒向大漢,傅介子這一手露完,烏孫基本上已經不再掩飾對大漢的親近了。

    有了烏孫的帶頭,西域其他小國更不必說。

    別看這些年大漢內部從劉弗陵、劉賀再到劉病已換了三個皇帝,但實際上西域諸國對大漢反而更加俯首帖耳了。

    這下子,壺衍單于是真坐不住了。

    但當時匈奴內部還處于混亂期,壺衍單于整整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終于將局勢穩定下來。

    剛剛一穩定,壺衍單于就迫不及待地下令,由單于本部、右賢王部以及車師國共同組成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向烏孫國進軍。

    軍須靡一看這陣勢也慌了。

    我小小烏孫,號令一下西域小國還行。

    這匈奴大哥大來揍我,我是真頂不住啊。

    快派人去找漢朝大哥救我!

    這就是如今的局面。

    劉病已听完,這才恍然。

    “如此說來,正如大司馬所言,這烏孫是必救不可了。”

    甦武點頭,誠懇說道︰

    “此番出兵,一來能保留烏孫這個盟友;二來可維持絲綢之路的收入;三來還能繼續削弱匈奴;可謂是一舉三得。”

    “臣認為大漢必須出兵,別無他選。”

    劉病已不再猶豫,看向霍光,詢問道︰

    “大司馬覺得,大漢究竟要發多少兵馬呢?”

    雖然劉病已恨不得立刻發兵干翻匈奴,但他也知道,這事最終還得是霍光說了算。

    這件事情既然是大司馬的分內之事,霍光明顯在事先已經和屬下們商議過了,當即開口道︰

    “臣認為,西域距離遙遠,若是派出十萬大軍直接去西域,後勤將會是大漢的巨大拖累。”

    “故而,應該派一部分精銳鐵騎用最快的速度出河西增援烏孫,大部分主力精銳則直接從漠南出發進擊匈奴腹地,攻其必救。”

    “如此雙管齊下,匈奴兵力自然分散,大漢勝利可期。”

    霍光雖然沒有直接指揮過戰事,但他可是給劉徹當了幾十年的侍中,參與過大部分漢朝戰役的戰略謀劃,經驗是非常豐富的。

    劉病已心中也不免涌起幾分興奮,點頭道︰

    “好,那就由大司馬統籌全局,出擊匈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鏡頭一轉,六名全副武裝大漢將領站在了霍去病的面前。

    他們分別是︰

    祁連將軍田廣明,領四萬余騎出西河,若有機會,直插漠北。

    度遼將軍範明友︰率領三萬余騎出張掖,若有機會,直插漠北。

    前將軍韓增︰率領三萬余騎出雲中,尋找左賢王部。

    蒲類將軍趙充國︰率領三萬余騎出酒泉,直奔烏孫進行支援。

    虎牙將軍田順︰率領三萬余騎出五原,支援韓增部和左賢王決戰。

    護烏孫校尉常惠︰持大漢皇帝符節前往烏孫,負責協調烏孫和趙充國部援軍之間的統一作戰。

    【在李廣利折戟沉沙被迫投降匈奴單于整整十九年後,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又一次大規模戰爭爆發了。】

    【這一戰,漢朝史無前例地出動了整整十五萬騎兵,掀開了漢匈戰爭第三階段的序幕。】

    看到這里,西漢世界御書房中,漢武帝不由動容。

    “十五萬騎兵?”

    衛青和霍去病同樣也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十五萬?”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無論是在金幕沒有出現之前,還是在金幕播放出來的歷史中,漢武帝劉徹時代壓根就沒有出動過這麼多騎兵的記錄。

    這當然不是因為漢武帝劉徹不想,而是——沒那個能力!

    養一個大漢標準騎兵,比養二十個重步兵還要費錢。

    十萬騎兵,那都已經是劉徹讓桑弘羊刮地三尺,把整個大漢從國庫到老百姓地窖都幾乎扒干淨了才湊出來的數字。

    終劉徹一朝,十萬騎兵也就出動過兩次。

    一次是衛青出漠南,尋找伊稚斜決戰無功而返,還折損了三千漢軍騎兵。

    另外一次,就是名震千古的絕代雙驕出漠北,封狼居胥。

    到了李廣利時代,劉徹雖然也出動過超過十萬大軍,但騎兵數量再也沒有超過十萬的記錄,都是用步兵來湊數了。

    十萬騎兵,是劉徹時代的極限。

    哪怕再多一萬,不,再多五千,劉徹時代的漢朝都沒有能力實現。

    而霍光治下的漢朝,竟然能一口氣出動十五萬騎兵!

    這啥概念?

    這等于把漢朝的國力上限直接提升了五成。

    一個國家,國力能提升兩三成就已經很了不得,何況是五成?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都是難上加難,霍光呢?在百尺竿頭的基礎上更進了五十尺!

    這也是為何堂堂千古大帝漢武帝,在听到這個數字之後都會如此震驚的原因。

    過了好一會,漢武帝才將心中情緒平復,緩緩點頭。

    “這個霍光,治理國家是有一套的。”

    戰馬可不是莊稼,種下去幾個月就能收割糧食。

    每一匹戰馬培養的周期都是以年來計算的,單單是培養這十五萬騎兵所需要的戰馬,就需要每年都投入巨量的資源,而且還必須至少在五年、甚至十年前就開始投入。

    十五萬騎兵這個數字,足以說明一切。

    霍去病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這小子,總算是沒有忘記霍家的根本!”

    霍家之所以能發跡,靠的就是霍去病馬上征戰。

    如今看到霍光能弄出這麼一支比霍去病當年還要更多的騎兵大軍,冠軍侯心里這叫一個舒坦啊。

    劉據也是頻頻點頭。

    “霍光對內爭權奪利不假,但也算是為了大漢做了不小貢獻。”

    劉據作為太子,同樣也參與到了大漢每一場戰爭的朝廷謀劃之中,很清楚要組織這麼一支大軍需要的是多麼充盈和國力和組織能力。

    衛青也悄然松了一口氣。

    總算是有一個對霍光來說還算不錯的好消息了。

    這要是金幕再繼續播放霍光各種壓制劉病已的消息,衛青都擔心這個並沒有血緣關系的佷兒什麼時候就被漢武帝一怒之下直接干掉。

    大宋王朝。

    趙德芳看著金幕中的六位大漢將軍、校尉,突然有些疑惑。

    “陛下,為何這負責領兵的五個人中,沒有甦武?”

    甦武,絕對可以說是大漢內部最了解匈奴的人,沒有之一。

    有人可能會問,甦武是外交官,會指揮打仗嗎?

    甦武還真會!

    大漢的外交官,可不是只會耍嘴皮子的文弱書生。

    單單看視頻中最新一位大漢外交官傅介子帶著百余人干翻龜茲和樓蘭就知道了。

    想要穿越茫茫大漠、戈壁、草原,要在匈奴王庭、西域諸國中游走並見機行事,這可不是文弱書生能干的活。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甦武上一次出使匈奴時的官職——中郎將。

    甦武是以將軍的身份出使匈奴的,那支大漢使團的正式使臣並非甦武,而是常惠!

    就是那個剛剛在金幕中獲得霍光委任,持節前往烏孫協調作戰的護烏孫校尉常惠。

    說是協調,實際上在必要時,常惠也完全可以指揮烏孫人作戰。

    連當年甦武的小弟,一個使臣常惠都有這個能力。

    堂堂中郎將甦武反而沒有這種能力?

    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甦武既了解匈奴,又能領兵打仗,卻偏偏不是五路主將之一。

    甚至連去烏孫的資格都沒有混到,反而這個機會給到當年甦武的小弟常惠。

    要說甦武被匈奴關了十九年,難道常惠不也一樣被關了十九年?

    霍光在這方面的安排,怎麼看都明顯讓人不解。

    趙匡胤聞言,不由呵呵一笑,露出輕蔑的表情。

    當然,這輕蔑並不是針對自己兒子,而是針對金幕中的霍光。

    “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霍光這個老東西,也沾染了他主子劉徹當年的臭毛病。”

    “又當又立!”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31章 漢匈戰爭第三階段開啟,趙匡胤吐槽霍光又當又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31章 漢匈戰爭第三階段開啟,趙匡胤吐槽霍光又當又立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