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820章 劉弗陵成年禮,秦始皇道破權力對人心的掌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820章 劉弗陵成年禮,秦始皇道破權力對人心的掌控

    東漢世界中,劉秀看到這里微微點頭,皇冠上垂落的碈r樗嬤 徽蠡味 br />
    “霍光說的其實並沒有錯,大漢當時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

    作為親手終結了王莽新朝混亂,重啟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對這方面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劉莊有些不解︰

    “不對吧父皇,那武帝後期再亂,也不可能比王莽偽朝的時候更亂啊。”

    王莽的新朝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戰火延綿,席卷了整個北方。

    也就長江以南的南方稍微好一點,可當時的南方人口佔全國比例恐怕都沒有超過三成,基本上沒什麼參考性。

    劉秀笑了笑,看向丞相宋弘。

    宋弘會意,開口解釋道︰

    “太子殿下,武帝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死人,而是在于大家太窮了。”

    “所謂窮則思變,當全天下的人都窮,而且還窮了整整五十年,危機的爆發也就是一瞬之間。”

    鄧禹贊同地開口道︰

    “誰說不是呢?霍光接手的大漢其實就是滿地柴薪,只需要一點火星就能立刻點燃,蔓延全國。”

    “此時別說是開戰了,哪怕是匈奴入侵也必須要小心應對,盡量不征召大軍迎擊。”

    耿蓞嘿了一聲,開口反駁道︰

    “老鄧,你這話我就不同意了。天底下哪里有被入侵還能不召集大軍反擊的道理?”

    “大漢的老百姓不至于慫到這種地步!”

    鄧禹笑而不語。

    劉秀笑道︰

    “主要還是李廣利的兩次失敗,對大漢的國力折損太嚴重了。 ”

    “唉,葬送在李廣利手中的大漢精銳可是超過了十萬人!”

    十萬兵馬,對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忽略掉的數字。

    劉徹一朝出征,單一一路兵馬的最大數字也就十三萬人。

    劉莊點頭,有些慶幸地開口道︰

    “還好這個時候的匈奴也陷入了內亂爭斗之中,若是再來個烏師廬之類的單于,恐怕大漢就有大麻煩了。”

    劉秀哈哈一笑,道︰

    “那也不至于。匈奴內亂是結果,導致匈奴內亂結果的本身就是大漢數十年如一日的戰略攻勢。”

    “匈奴國力原本就不如大漢,還需要耗費資源來應對和大漢之間的戰爭,拖了這麼多代單于才爆發內部矛盾,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事情了。”

    衛青和霍去病在世的時候,大漢屬于用軍隊直接殺戮匈奴人。

    等衛霍去世後,大漢則是靠著一次次戰爭來消耗匈奴為數不多的資源。

    資源沒了,內部矛盾自然就多了。

    偏偏大漢的戰爭還在繼續,資源還越來越少,內部矛盾自然也就越來越激烈。

    內亂不爆發才怪了。

    劉莊聞言,心中突然有些震撼。

    即便是站在劉莊現在這條東漢世界線來看,匈奴都是有史以來人類最為強大的草原帝國。

    但就是這樣的強悍帝國,竟然也被大漢用一次次的戰爭,活生生地拖垮了。

    考慮到國情制度和地理條件的不同,大漢每次發動戰爭耗費的資源都必然比匈奴更多。

    可以想象,大漢要做到這一點,究竟得投入多麼巨大的資源!

    劉秀突然笑道︰

    “還好漢武大帝畢竟還是有點良心,沒有給老百姓打欠條。”

    “不然的話,朕懷疑他能把欠條打到三十年之後去!”

    劉莊不由無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霍光推行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讓漢朝的國力得以從劉徹時代連續數十年的窮兵黷武中逐漸恢復過來。】

    畫面中,霍光一如既往帶著群臣議事。

    “陛下,臣等已經形成決議,還請陛下聖裁。”

    霍光的禮節和語氣也一如既往的恭敬。

    劉弗陵遲疑片刻,突然開口道︰

    “此事是否值得商榷?”

    霍光身體稍微停頓了一下,恭敬道︰

    “陛下說要再商量,那臣等繼續商量便是。”

    又過一會,另外一名大臣站了起來。

    “陛下,臣等皆認為,方才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沒有別的可能性比這個方案更好了。”

    劉弗陵沉默片刻,身體微微顫抖。

    但最終,這位少年皇帝還是帶著幾分無奈的語氣點頭。

    “明白了,就按照這個方案去做吧。”

    霍光恭敬彎腰︰

    “老臣遵旨。”

    散朝之後,劉弗陵臉色難看地回到了後宮。

    “這個霍光,這個霍光!”

    “表面恭恭敬敬,但從來就不肯听朕的任何意見。”

    “還以為朕是一個黃口小兒嗎?”

    劉弗陵憤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皇帝劉弗陵很快發現,在缺乏其他人牽制霍光的前提下,尚未親政的自己對朝政大事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整個大漢朝廷都在霍光的控制之下運轉。】

    【必須要指出來的是,霍光控制之下的朝廷其實相當高效而有序,但這顯然並非劉弗陵願意看到的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惜不管劉弗陵怎麼嘗試,霍光畢竟都有先帝劉徹的遺詔,牢牢佔據著大義,讓劉弗陵難以染指朝政。】

    【劉弗陵只能選擇等待。】

    【隨著時間流逝,頗有幾分度日如年意味的皇帝劉弗陵終于迎來執政的第十二年,即將舉行成人禮。】

    【成人禮之後,這位大漢皇帝就該正式親政,從霍光這位輔政大臣手中拿回皇帝該有的權力了。】

    霍府之中,霍禹憂心忡忡地開口。

    “爹,陛下馬上就要成人禮了,最近下面有些人很不安分啊。”

    已經越發蒼老的霍光表情依舊一如既往的平靜,淡淡道︰

    “人各有志,這朝廷也不是老夫的一言堂,大家有其他想法很正常。”

    霍禹急了,道︰

    “怎麼就很正常了?爹,陛下這幾年來對咱們霍家可算不上和氣!”

    “別的外戚,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提防?”

    在上官桀被族誅之後,劉弗陵的皇後上官稚兒只剩下了外公霍光這邊的親族,霍家也因此而成為了實際上的外戚。

    只是上官稚兒明顯並不受寵,即便是從少女初潮可以懷孕算起也已經足足有五年多時間了,卻從來沒有懷孕過一次。

    反觀劉弗陵的其他嬪妃,都已經給劉弗陵先後生下三個女兒了。

    霍禹對此事是非常上心的,還特地讓上官稚兒的母親,也就是霍禹的妹妹霍氏入宮去探知真相。

    霍氏回來後,遮遮掩掩地說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

    上官稚兒,似乎還保留著處子之身!

    一個已經當上皇後將近十年的女子,竟然還是個處子!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那位年輕的皇帝劉弗陵心中對霍家究竟有多麼的忌憚。

    听著霍禹喋喋不休的抱怨,霍光眼皮一抬,視線聚焦到這個長子身上。

    霍禹身體顫抖了一下,乖乖地閉上嘴巴。

    霍光淡淡道︰

    “早就已經教過你了,該等待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的等待。”

    霍禹有些無語。

    等,誰不會?

    可再等下去,劉弗陵就成年親政了!

    但霍禹也不敢繼續頂嘴,只能悶悶點頭應諾。

    時間一晃,劉弗陵的成年禮到來了。

    元鳳四年春,正月初二。

    在丞相田千秋、大司馬霍光的率領下,文武百官齊聚,對著劉弗陵大禮參拜。

    “恭賀陛下成年!”

    二十歲的劉弗陵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諸位卿家,免禮平身!”

    眾人紛紛起身落座。

    明明是一件大喜事,但這座大殿之中的氣氛卻有些微妙。

    許多人的目光時不時地在皇帝劉弗陵和大司馬霍光的身上來回游移。

    接下來的事情,會怎樣發展?

    劉弗陵同樣也在看著霍光。

    這位年輕的皇帝,此刻又想起了十二年前,病榻上的父皇劉徹曾經鄭重交代過自己的那句話。

    “若你親政後,四輔臣中依舊有人在世,你須先行忍耐,逐步掌控權力,然後殺了他。”

    時光荏苒,四輔臣中只有被劉徹親口指定為“周公”的霍光還在了。

    這座大殿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臣子,要麼是霍家子弟,要麼就是霍家黨羽!

    劉弗陵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曾經不止一次地後悔當年完全配合霍光除掉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行為。

    哪怕這兩人之中有一個人活下來,如今朝堂中也不至于會變成這種一邊倒的局面吧?

    也罷,等親政之後,慢慢提拔親信,逐步扭轉就是了。

    劉弗陵看著兩鬢已然接近全白的霍光,心中安定不少。

    他已經很老了。

    就在此時,霍光站了起來,手持芴板走到大殿中央。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霍光身上,大殿中落針可聞。

    就連劉弗陵的心也都提了起來,不知道霍光接下來究竟會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是直接還政,還是……

    霍光依舊還是那副仿佛永遠不會變的沉穩表情,用所有人都極為熟稔的語氣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臣天資駑鈍,得蒙先帝錯愛,奉遺詔為輔政大臣,至今一十有二年。”

    “如今陛下成年加冕,親政之日已至。”

    “臣請還政于陛下,功成身退,告老歸鄉,頤養天年。”

    劉弗陵聞言,心中又是意外,又是驚喜。

    霍光竟然真的要還政了?

    難道朕之前真的錯怪他了,他當真是大漢的大忠臣,是第二個功成身退的周公。

    年輕的皇帝心神激蕩,足足過了好一會才控制住了情緒。

    霍光還等著劉弗陵的回答呢。

    劉弗陵深吸一口氣,就要開口。

    卻在此時,一個聲音響起。

    “大司馬之言,臣不敢苟同也!”

    劉弗陵怔了一下,轉頭看去。

    右將軍張安世同樣手持芴板,站了出來。

    張安世一臉慷慨激昂,義正言辭地開口道︰

    “過去十二年,大漢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四夷臣服,邊疆平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皆為大司馬之功也!”

    “如今陛下剛剛成年,若是大司馬就此辭官,朝中政務恐怕會陷入混亂。”

    “臣張安世斗膽,請陛下繼續委政于大司馬。”

    “如此,大漢幸甚!”

    劉弗陵張大了嘴巴,死死地盯著張安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緊接著,一名又一名的大臣站了出來。

    “陛下,臣贊同右將軍之言。”

    “陛下,臣也認為,大司馬勞苦功高,理當繼續輔佐陛下執政!”

    “陛下,大漢不可一日無大司馬啊!”

    看著面前這群大臣,劉弗陵臉上的笑容一點點地消失了。

    這個霍光!

    朕本以為你是誠心誠意想要還政于朕。

    沒想到啊沒想到。

    原來你只是讓張安世這群黨羽來配合你演戲。

    演給朕和全天下人看!

    你把朕當成什麼了,還以為朕是當年那個懵懵懂懂的八歲孩童嗎?

    有那麼一瞬間,劉弗陵幾乎無法遏制住自己內心中的憤怒,就想要站起來痛斥霍光這個亂臣賊子,將面前這群霍氏亂黨直接一網打盡,全部處死!

    但在話語即將開口之前,劉弗陵心中的最後一絲理智阻止了他。

    不行。

    不能這樣做。

    霍光權傾朝野,朕若是今日當場和他翻臉,是絕對斗不過他的。

    除非有人能幫忙,否則……

    等等!

    劉弗陵身體猛然一震,想起了一個人。

    下一秒鐘,劉弗陵的視線轉向了霍光對面的座位。

    在那里,坐著一名年紀比霍光更加老邁的長者。

    大漢丞相,富民侯田千秋。

    若說還有誰能在朝堂上和霍光對抗,也只能是田千秋才有這個資格和能力!

    不少人注意到了劉弗陵的視線,同樣也看向了丞相田千秋。

    從劉徹末期算起,田千秋也當了十幾年的丞相了。

    的確,田千秋只不過是一個有名無實,並無權力的丞相。

    但丞相就是丞相,是文武百官之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千百年來,在華夏人的心中,丞相執政就是比大司馬執政更加名正言順!

    這位即將年逾古稀,近來一直纏綿于病榻的老丞相,究竟有沒有這個勇氣,在這種時候站出來反對霍光?

    田千秋嘆了一口氣,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陛下,老臣認為,茲事體大,倒也無需立刻做出決定。”

    “不如就此廣開門路,讓天下人暢所欲言。”

    “若天下人皆認可大司馬繼續輔政,那陛下順應天心民意,也無不可。”

    听著田千秋的話,劉弗陵心中頓時一動。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朕就不信,全天下的人都願意看到霍光繼續執政下去。

    朕就不信,大漢百年,竟然連個仗義執言的忠臣都沒有!

    劉弗陵立刻開口道︰

    “好,那就依照丞相的意思,讓天下人暢所欲言吧!”

    “大司馬,你覺得如何?”

    霍光深吸一口氣,表情平靜地看了一眼田千秋,然後轉頭對著劉弗陵恭敬開口︰

    “臣無異議。”

    看到這里,大秦世界中,扶甦露出失望表情。

    “霍光終究還是要當權臣嗎?”

    “難道好好地當一個忠臣,就真的有這麼難?”

    視頻播放到這里,任誰也能看得出來,霍光是不願意還政給劉弗陵的。

    否則,又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大臣當面施壓劉弗陵,逼迫已經成年的劉弗陵繼續允許霍光執政?

    看似執政輔佐,實際上就是依舊維持之前的格局,讓劉弗陵當一個政令不出皇宮的傀儡!

    在場的諸多大秦臣子也開始抨擊霍光。

    “霍光看起來老實,想不到也是一個心懷叵測之徒!”

    “當初漢武帝就應該直接殺掉霍光才是。”

    “這漢朝皇帝劉弗陵自毀長城,縱容霍光做大,也算自食其果。”

    秦始皇笑了笑,開口道︰

    “霍光不放權,這是注定的事情。”

    “周公就是周公,華夏五千年也只能出一個,不可能再出第二個了。”

    周公旦,或者叫他全名姬旦,是華夏歷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

    周武王死後,周公旦以攝政大臣的身份平定了三監之亂,穩住了新生的周朝對剛征服中原之地的統治。

    為了更好地統治天下,周公旦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結合周朝傳統創建了一整套嶄新的禮儀制度。

    這套禮儀制度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當然存在著諸多落後弊端和不足之處。

    但在當時,正是這套先進的,以宗法制、封建制、嫡長子繼承制、井田制等一系列制度組成的“周禮”制度,幫助周朝穩定下來,發展壯大。

    從此,華夏後裔遵循著周公旦的禮制,架長車,持矛戈,從黃河中下游朝四面八方輻射而出。

    北到薊遼,南至長江,東起渤海,西抵隴西。

    華夏的後裔們用刀劍和文明同化了一個又一個其他民族,在一片又一片之前從未征服過的地方建立了穩固的統治,開枝散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華夏文明的勢力範圍在接下來的千年中,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擴張。

    周公定禮,定的不僅僅是周禮,更是接下來華夏三千年的文明根基!

    更難得的是,周成王舉行成年禮後,周公旦便當真將權力還歸成王,從曾經的攝政王退回到臣子。

    作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親弟弟,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屬于當世最強者的周公旦,當真想要篡位的話,易如反掌。

    但在唾手可得的王位面前,周公旦選擇了放手。

    禮儀既定,君為君,臣為臣。

    臣旦,何能不歸政于天子!

    秦始皇感慨道︰

    “霍光不會是周公,華夏也不會再有第二個周公了。”

    “禮是周公定的,也只有周公才能遵守。”

    “其他人,在掌控了權力之後,誰又舍得放手呢?”

    權力,是一種比毒品更可怕,更讓人欲罷不能的東西。

    而霍光要面對的還不是一般的權力,而是至高無上、專屬于皇帝的,統治整個華夏世界的權力!

    歷史上多少老皇帝明明已經年邁昏聵,卻依舊死死抓著權力,就是不願意讓年富力強的太子接班。

    甚至為了保住權力,一些老皇帝還會直接對太子痛下殺手!

    只有死亡才能讓這些皇帝無可奈何地離開這個世界,放開握住權力的手。

    巫蠱之禍中,劉徹對劉據的懷疑、迫害,便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就連千古大帝劉徹都無法擺脫這種心態,霍光又怎麼可能做到呢?

    也不僅僅是霍光。

    秦始皇那位“仲父”呂不韋,何嘗不是如此?

    秦始皇又嘆了一口氣。

    “這就是人性啊。”

    “荀子言︰‘人性本惡。’”

    “朕早自呂不韋身上知之,如今的霍光,無非便是再一次驗證了這番話罷了。”

    沒有人能逃過被權力掌控的結局。

    古往今來,華夏上下五千年,僅周公姬旦一人例外!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20章 劉弗陵成年禮,秦始皇道破權力對人心的掌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820章 劉弗陵成年禮,秦始皇道破權力對人心的掌控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