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咦了一聲,明顯來了興趣。
“讓朕看看。”
江充呈遞上來的桑弘羊不法事跡,里面真正針對桑弘羊的並沒有幾條。
大部分都是桑弘羊的心腹、子弟們利用給朝廷辦事的機會,趁機進行斂財。
劉徹怒了。
“這些個該死的家伙,竟然敢貪朕的錢!”
江充恭敬道︰
“陛下,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劉徹陷入遲疑。
該怎麼處置呢?
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把桑弘羊找來!”
很快,桑弘羊看著面前這些江充送上來的資料,臉色如土,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有罪,還請陛下開恩!”
劉徹冷冷地開口道︰
“按照大漢律法,你桑弘羊應該被免去官職,發配到邊疆修長城!”
桑弘羊苦苦哀求。
“請陛下看在臣盡心盡力給陛下效忠多年的份上,饒臣一命吧。”
律法這種東西,也就是說說而已。
誰不知道,劉徹想要人死,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劉徹盯著桑弘羊,腦海中回想起這些年桑弘羊在斂財上的貢獻,最終一聲冷笑。
“你的那些部下和子弟,該懲處的還是得懲處。”
“桑弘羊,你御下不嚴,免去你大司農的職位,降為搜栗校尉,仍主持大司農業務。”
桑弘羊趕忙謝恩。
離開御書房,劫後余生的桑弘羊又踫到了霍光。
霍光微笑對著桑弘羊開口道︰
“恭喜桑大人從江充手中逃過一劫。”
桑弘羊苦笑一聲。
“霍大人知道了?”
霍光笑道︰
“還不知道,但看桑大人是走出來而不是被抬出來,略有猜測。”
桑弘羊嘆了一口氣。
“今後是真的要為陛下好好效力了。”
霍光目送桑弘羊遠去。
金日 的聲音響起。
“我記得你好像並不喜歡桑弘羊的政策。”
霍光並沒有對金日 的出現感到有多少意外,淡淡道︰
“桑弘羊斂財過度了,朝廷得到的財富也沒有化為民生工程。”
“黃河泛濫了二十年,我兄長出征漠北的時候,中原民眾飽受黃河泛濫之苦卻得不到朝廷錢糧援助。”
“桑弘羊鼓吹的這種國策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金日 站在霍光身邊,跟霍光一起看著桑弘羊遠去的身影。
“說的好像這種政策只有桑弘羊一個人就能推行得起來似的。”
霍光笑了笑︰
“你敢說?”
金日 倒也光棍︰
“你堂堂冠軍侯親弟都不敢,我一個匈奴胡虜哪里來的膽量?”
兩人不再說話,注視著桑弘羊在視線中消失。
良久,金日 才道︰
“你說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
霍光無所謂地開口道︰
“反正總會有到頭的那一天。”
金日 偏著頭,看著霍光︰
“你就不怕大漢會變成第二個大秦?”
霍光沉默片刻,淡淡開口︰
“有陛下在就不會,而且還有太子殿下。”
“當然,還有我。”
金日 嘖了一聲。
“最近沒去東宮吧?”
“沒事就別去了,有事也最好別去。”
說完這句話,金日 轉身消失。
【李廣利出征的失敗,在大漢國內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表面上,一切風平浪靜。
但實際上,漢朝政壇引發了巨大的波動。
李廣利的政治盟友劉屈𠘕o環榪竦 潰 醭沽膊頻淖羆壓キ呷松︰胙蟣黃鋪旎牡孛餿ヶ笏九┐鬧拔唬 際欽廡┌ 耐庠諳韻幀 br />
統治階級內部,對皇帝劉徹也同樣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一次性用鑄幣稅收繳了天下三成五甚至更多的財富,卻無法取得一場勝利。
這樣的皇帝,還適合統治大漢嗎?
許多人開始將目光投注到太子劉據的身上。
他們認為,是時候讓劉徹效仿當年趙武靈王的舉措,退位讓賢了。
劉據當然並不是那種能帶著大漢開疆拓土,成就千古大業的皇帝。
但至少,劉據能安下心來,讓大漢休養生息,獲得一段時間的喘息。
換作以前,這些人當然不敢這麼囂張。
但現在,劉徹已經老了!
一個馬上就六十歲,打仗也打不贏,還在不斷斂財的皇帝。
人心浮動啊。
【一直以來都隱藏在劉徹光環之下的太子劉據,就在這次兵敗漠北的背景下,被那些對劉徹極為不滿的臣子悄無聲息地推到了政治舞台的正中央。】
金幕中,開始播放太子劉據的人生。
作為劉徹的皇長子,劉據的開局是非常順利的。
他的母親衛子夫生下他姐姐的時候,在宮里還面臨著皇後陳阿嬌的壓制。
但等劉據出生,已經登基十三年的劉徹終于迎來了長子,可謂是欣喜若狂。
高興至極的劉徹命令枚皋及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 祝》之賦,幾乎是直接向天下宣告了劉據的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更讓人羨慕的是,劉據還有一個好舅舅衛青。
衛青在對匈奴征戰中接連取勝,讓軍隊迅速倒向了劉據。
這種背景之下,小劉據得以憑借嫡長子的身份,毫無懸念地成為了大漢皇太子,一當就是幾十年。
緊接著,他的表哥霍去病又瞬間崛起,一飛沖天。
漠北之戰,封狼居胥,霍去病名垂青史的同時,也讓劉據的地位空前穩固。
舅舅和表哥同為漢朝大司馬,母親是大漢皇後。
這樣的太子,誰敢挑戰?
花無千日紅。
霍去病的去世,對劉據而言是非常沉重的一擊。
沒有了牽制衛青的人選,劉徹別無選擇,只能壓制衛青。
這也讓那些原本不敢挑戰劉據的皇子們,看到了機會。
劉據本身,並非毫無缺點。
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他的政見和劉徹完全不同!
劉徹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並非所有儒家學派的思想都用。
劉徹最喜歡的,是以董仲舒為首的“公羊學派”。
公羊學派思想非常激進,其中“百世之仇猶可報也”這句話,更是給劉徹對匈奴展開大規模戰爭提供了直接的理論依據。
劉徹並不覺得公羊學派的領袖董仲舒是一個合適的老師,而是讓其他公羊學派的大儒對劉據進行教導。
這些大儒一個個雄心萬丈,希望能讓劉據成為第二個劉徹。
但無情的事實卻讓他們震驚了。
皇太子劉據,對《公羊傳》並不感興趣!
礙于父皇劉徹的命令,劉據的確也完整地學習了《公羊傳》,並頗為精通。
然而,劉據私底下更喜歡的,卻是儒家公羊派的死敵,谷梁派。
金幕中,年輕的劉據來找衛子夫。
“母後,孩兒希望學一下谷梁派的經典。”
“什麼?”向來以沉穩謙和著稱的皇後衛子夫,當場就被嚇得花容失色。
“據兒,你不能學習谷梁派!”
谷梁派有什麼問題?
“犬儒”這個詞,就是公羊派發明出來的,特指谷梁派的。
從谷梁派誕生一直到現在華夏建立為止,這個詞能列入用詞最精準的至少前一百名。
現代華夏人最深惡痛絕的“儒家糟粕”,十成里至少有八成來自谷梁派。
典型的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又比如什麼宗法壓榨、浸豬籠、裹小腳……
全都是谷梁派大力提倡的。
公羊派屬于儒家之中最為激進,動不動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派別。
谷梁派則是儒家之中最為保守,恨不得每個人都按照機器一樣教條做事,古板到極致。
皇帝劉徹說是大興儒學,實際上真正興的是儒家公羊派。
就連太子劉據的老師都是清一色的公羊派。
這種時候,劉據居然跑來說要學谷梁?
衛子夫苦口婆心,勸說了一番。
劉據不听。
衛子夫又拉來了衛青、霍去病,各種好言相勸。
劉據還是不听。
【沒有人知道劉據為什麼會對谷梁派感興趣,可能是少年的叛逆,又或者是天性使然。】
【總之,最後劉據成功地將谷梁派的大儒瑕丘江公召入東宮之中。】
對此,皇帝劉徹當然是很不滿意的。
劉徹並沒有完全直接把瑕丘江公趕走,也沒有給瑕丘江公正式的東宮屬官身份,只是默認了讓瑕丘江公待在東宮之中。
這是非常罕見的帝王氣度。
氣度歸氣度,劉據召瑕丘江公進入東宮的行為,事實上給這對父子關系埋了一個超級巨大的雷。
政治理念不合!
這是歷代皇帝最為忌諱的一個接班人問題。
皇帝最重視的是什麼?當然是自己的政治遺產,也就是各種在位時的治國方針政策能否長久地傳承下去。
劉據不學公羊學谷梁,這豈不是擺明了要在將來繼位之後全盤廢除劉徹的政策,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一意孤行的劉據甚至無視了衛子夫、衛青、霍去病等至親的勸說。
這立刻就讓劉據的太子地位急劇動搖。
當時整個漢朝的官員階級,都在公羊派的指導思想下急速擴張。
他們的利益,和公羊派,和劉徹的大擴張國政息息相關。
劉據要學谷梁,那意味著整個官員階級都將會在劉據上位之後來一次大換血。
漢朝將會直接從大擴張轉向大保守。
這將會給整個官場帶來一次大洗牌。
越是身居高位的大臣,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就越激烈。
公羊換谷梁,中低級的官吏不一定有事,但三公九卿這個級別的肯定是要全部撤換掉的。
憤怒之下,一些重臣開始暗中串聯,打算一起上書,廢掉劉據另立他人。
治國思想的更換,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漢朝從道家黃老學派改為儒家公羊學派當政,可是整整用了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劉徹三代皇帝。
天真的劉據以為自己是太子,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根本就不知道,他這種做法直接把自己推到了整個朝堂的對立面。
無論文官、武將、勛貴、宗室,全都在反對他這種行為。
好好的漢武大帝盛世,你居然想著要全盤更改?
你劉據甚至都還不是皇帝呢!
等你當了皇帝,那還了得?
【這件事情,充分證明了太子劉據在政治上的低智。】
【對百姓而言,治國思想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有和沒有都無關緊要。】
【但對于一個國家的皇帝來說,治國思想是整個王朝強盛的根基,是一個皇帝治國最重要的基礎。】
【沒有這個基礎,任何皇帝都不可能締造一個盛世。】
【劉據在這一項上,甚至不如許多本系列盤點視頻中的其他昏君。】
看到這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震驚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緩緩開口。
“好嚴厲的批評,實在罕見。”
金幕對盤點視頻中一系列主角的批評,比這更嚴厲的也有很多。
但對于一個並非主角,僅僅是繼承人進行的批評,秦始皇印象中似乎就劉據一個。
扶甦愣了一下,有些不滿地開口道︰
“金幕的批評是否過于嚴厲了?”
“難道在大規模用兵之後,就不能讓新皇帝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了?”
扶甦自認為和劉據的處境有些相似。
故而在心態上,扶甦明顯傾向于劉據。
秦始皇笑了起來,道︰
“扶甦啊,這就是你沒有看破本質了。”
“朕問你,若你將來登基,會用哪一家的思想治國?”
扶甦不假思索地說道︰
“當然是法家!”
大秦憑借著商鞅變法而起家,法家是大秦的根本,扶甦當然也不會改。
更何況,法家本身也並不僅僅只能用來對外征戰。
處理民間大小糾紛、懲治貪官污吏、規定老百姓的稅賦水平高低,等等等等,許許多多的方面都需要用法律來給全天下大秦子民確立一個規範。
說白了,大秦用法家思想,不是因為法家只知道打仗,而是因為用法家思想來打仗,足夠高效!
一個高效率的思想制度,能用來高效打仗,當然也可以高效治國。
秦始皇笑了起來,道︰
“對啊,你並沒有背棄朕的治國思想,但劉據可是切切實實地背棄了劉徹的治國思想。”
“你以為你和劉據一樣,實際上你和劉據有著根本的不同。”
扶甦愣住了。
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秦始皇悠悠地開口道︰
“想想吧,金幕之中批評過你的治國思想嗎?歷史上的你,可是非常傾向于儒家的,可就是那樣金幕也只是說你過于軟弱,在接到旨意後就自殺了。”
“劉據的這個做法,若是真的等他登基,漢朝就要瞬間大亂了。”
扶甦仔細一想,突然汗流浹背。
“這麼說來,劉據其實並不是孩兒,而更像是……”
秦始皇嗯了一聲,平靜開口。
“胡亥。”
漢初世界中,劉邦勃然大怒。
“劉徹這小子就已經夠讓人鬧心了,怎麼還跑出來劉據這麼一個蠢豬?”
“娘的,朕的大漢就不能有點聰明人了?”
蕭何陳平對視一眼,臉色都是非常凝重。
劉恆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父皇,消消氣,消消氣。”
劉邦干脆拍桌大罵。
“你讓朕怎麼消氣?”
“劉徹本來就已經把整個國家搞的搖搖欲墜了,大漢都有點病入膏肓的意思了你懂不?”
“這個時候上來的新皇帝應該是慢慢用補劑,想辦法吊住大漢的性命,等大漢身體逐漸康復。”
“劉據這個小王八蛋倒好,擺明了上來就推翻劉徹的一切!”
“你給一個重病人上來就接連喝一堆猛藥,你是嫌大漢死得不夠快嗎?”
“娘的,這劉據若是真做成了,他一定就是那個大漢的亡國之君。”
“這就是一個大漢版本的嬴胡亥!”
劉恆也震驚了。
他是真沒想到,自家父皇對劉據的評價竟然低到這種地步。
胡亥,那可是正兒八經的亡國之君啊!
貞觀世界。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
“劉據的確是太天真了,說實話,劉徹在對待劉據這件事情上,過于心慈手軟了。”
“啊?”李治震驚了。
“父皇,您說漢武帝對劉據心慈手軟?”
大唐離漢朝可是大幾百年,李治當然早就從史書上讀過劉徹和劉據這對父子的結局。
這能叫手軟?
李世民笑呵呵地開口道︰
“治國理念不合,這是比父子感情不合更加要命的事情,懂嗎?”
“父子感情不合尚且可以彌補,但治國理念不合,那就是比死敵還可怕!”
李治沉默片刻,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若是父皇您有一個治國理念不合的太子,應該如何?”
李世民掃了一眼李治,淡淡開口道︰
“朕會廢掉他的太子之位,囚禁他一輩子,讓他永遠無法和外人接觸,孤獨老死。”
“他的孩子們也必須永遠不能和他見面,免得受到他的影響,將來讓他那些天真愚蠢的治國理念在大唐後代皇帝身上死灰復燃。”
李治身體情不自禁地顫抖了一下。
從剛剛李世民的身上,李治能明顯察覺到殺機!
治國理念不合這件事情,竟然能讓父皇對親兒子動了殺機?
大明世界。
朱元璋搖了搖頭。
“劉據,確實是個蠢材。”
“一個太子,擺明車馬和自家千古大帝父皇唱反調,還沒登基就得罪了整個官場上勢力最大的那批獲利者。”
“居然還有人拿他來和標兒相提並論?”
“娘的,他也配?!”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