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772章 江充李廣利密謀,司馬遷史記真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772章 江充李廣利密謀,司馬遷史記真相

    朝會散去,衛青坐上了霍去病的副駕駛。

    霍去病一腳轟開油門,隨口道︰

    “舅舅,您今天怎麼不開口要了那李廣利的命呢?”

    衛青笑了笑,道︰

    “陛下都已經做出裁決了,這種時候再去抗議,只能增加陛下對我們的不滿。”

    “下次你要少做。”

    霍去病哼了一聲,道︰

    “我以前也沒少做過這種事情,你那時候怎麼不說我?”

    衛青緩緩搖頭道︰

    “那時候太子殿下還是很受陛下喜愛的。”

    “連兒子對皇帝來說都是可以被隨時放棄的對象,更何況是你一個佷兒?”

    “去病,不要高估你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霍去病悶悶地應了一聲,一腳下去,汽車帶著巨大的轟鳴聲,離開皇宮。

    坐在後座的霍光若有所思。

    李廣利和江充一起乘坐馬車,注視著霍去病汽車絕塵而去。

    “這個冠軍侯,真是越來越囂張了,竟然在咆哮宮廷!”

    “汽車咆哮宮廷應該是不會被治罪的,侯爺。”

    听著江充的提醒,李廣利悶哼一聲。

    “看到霍去病這囂張的樣子,我心里就不高興!”

    江充安慰道︰

    “今天陛下不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嗎?”

    “侯爺在陛下心中還是很得到信任的,這其實是好事。”

    李廣利表情凝重地說道︰

    “今天的事情當然是過去了,可是將來呢?”

    “那金幕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呢,誰知道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江充也有些頭痛,試探性地開口道︰

    “侯爺,你覺得你在金幕中還會繼續打敗仗嗎?”

    李廣利沒好氣地瞪了江充一眼。

    “我怎麼知道?還有,也不僅僅是我,你江充就一定不會出現在金幕里了?”

    “義縱、郅都、咸宣那些家伙全部都出場了,若是你江大人也在金幕里做了什麼惡事,那咱們兩個可就要被一鍋端了。”

    這下子,江充越發頭疼了,忍不住感慨一句。

    “這金幕怎麼就把陛下弄成了被盤點的敗家子呢?”

    兩人相顧無言。

    過了片刻,江充道︰

    “是該想想辦法了。”

    “嗯,就在這幾天。”

    李廣利看向江充。

    “你有辦法搞定霍去病了?”

    冠軍侯霍去病雖然鋒芒畢露,說話非常耿直,但沒有犯過什麼原則性的錯誤。

    想扳倒霍去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江充露齒一笑。

    “侯爺,有些時候你要跳出思維定勢,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破局的方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廣利,你!”

    劉徹看著跪在面前瑟瑟發抖的李廣利,氣得破口大罵。

    “你這混賬東西,竟然被匈奴單于堵住了?”

    “李陵用命給你創造的機會,你就這麼白白浪費?”

    劉徹這叫一個氣啊。

    李陵那邊都已經超額完成了拖延且侯單于的任務,甚至都把且侯單于和諸多匈奴大臣將軍心態搞到懷疑人生了。

    李廣利竟然沒有抓住這個絕佳良機快進快出,反而被千里迢迢趕來的且侯單于堵住了!

    這是一場絕對不應該發生的失敗。

    李廣利瑟瑟發抖,連連磕頭。

    “臣有罪!”

    為李廣利說情的人不少。

    丞相劉屈麬a涂 詰潰br />
    “陛下,海西侯面對數倍敵人,失敗也是情有可原。”

    “況且海西侯在面對右賢王時也曾經戰而勝之。”

    “眼下國朝出兵不利,不宜斬殺大將,還請陛下明察。”

    劉屈妬l屠罟 粲詼 準遙 餃斯叵搗淺C芮小br />
    劉屈𠎠l侵猩驕竿趿跏イ畝櫻 實哿醭溝鬧抖br />
    他原本是涿郡太守,在上一任丞相公孫賀被捕下獄死去後,李廣利大力推薦兒女親家劉屈麽M鋈嗚┤啵 緗窳跚幼勻灰慘 短冶 睢br />
    在劉屈𠗕眯� 攏 罟  壩誄 信嘀駁母髦秩寺 捕擠追卓 誶笄欏br />
    劉徹雖然盛怒,在權衡利弊之下,也僅僅是罰沒了李廣利的一半食邑。

    趙充國和上官桀等高級將軍都被懲罰,中低層的軍官和士兵們則免除懲罰,但也沒有獎勵。

    【劉徹並沒想到,他听到的壞消息還遠遠不止這一個。】

    蒼茫的大雪中,一匹馬載著馬上騎士,從漠北而來,進入受降城中。

    受降城里坐鎮的主將公孫敖接見了這名騎士,得知了一個極為震驚的消息。

    即便是在嚴冬,這個消息也還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長安。

    劉徹正在賞雪。

    大雪紛紛,地面銀裝素裹。

    對老百姓來說,這是極為難熬的嚴寒。

    對劉徹來說,這是一年一度的雪景。

    讓人溫上一壺酒暖暖身子,享受著年輕嬪妃的玉手按摩,還有溫暖的火爐,熱騰騰的食物。

    對于一個老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些要更享受的呢?

    腳步聲響起,霍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臉色凝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受降城剛剛送來的十萬火急消息!”

    劉徹怔了一下,接過情報。

    這一看,他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陰沉。

    “李陵竟然沒死,還投降了匈奴人?”

    “混賬,這個混賬東西!”

    【李陵投降的事情,最終還是傳到了劉徹耳中。】

    劉徹大怒之下,立刻召來了負責送地圖到長安城的李陵部下陳步樂。

    陳步樂無言以對,只能選擇自殺。

    劉徹又將這件事情拿到朝會上討論。

    丞相劉屈𠙶u  騫冢 潰br />
    “李陵身為華夏將軍卻為了苟活而投降匈奴,實在是無信無義之人。”

    李廣利也道︰

    “臣雖敗,寧死不降匈奴,李陵此舉,臣不齒也!”

    【打了敗仗的李廣利正好踫到李陵這個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替罪羊,發動所有勢力對李陵進行攻訐。】

    朝中的文武百官,當然也不乏和李陵平日交好之人。

    但此刻面對叛國這個原則性問題,沒有任何人敢給李陵說一句好話,全部都在抨擊李陵。

    劉徹越發惱怒,破口大罵。

    “李陵這個叛徒,朕要誅他全族!”

    眾人紛紛表示陛下聖明。

    眼看這道族誅李家的聖旨就要頒布下去,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陛下,還請三思!”

    眾人循聲看去,發現說話之人是太史令司馬遷。

    劉徹冷冷地開口道︰

    “司馬遷,事到如今,你還要為李陵說情?”

    司馬遷躬身道︰

    “陛下,臣只是想要說一些心里話。”

    “李陵服侍母親孝順,對士卒講信義,常奮不顧身以赴國家危難,是真正的國士。”

    “如今他一次戰敗,那些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點而不計其余,實在令人痛心!“

    “況且李陵提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無數。他轉戰千里,矢盡道窮,戰士們赤手空拳,頂著敵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奮勇殺敵,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時的名將也不過如此。”

    “他雖身陷重圍而戰敗,但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也足以傳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

    “還請陛下明鑒!”

    說完,司馬遷再度行禮,懇請劉徹。

    然而,此刻已經被怒火沖昏了頭腦的劉徹壓根就听不進司馬遷的話。

    劉徹冷笑道︰

    “按照你的這番話,李陵戰敗並不是李陵的責任,反倒應該是朝廷和朕的責任了?”

    “司馬遷,你好大的膽子!”

    “來人,把這敢為叛徒說話的賊子下獄!”

    【司馬遷被捕下獄,後被判為腐刑。】

    所謂腐刑,就是被閹割,淪為閹人。

    按照之前劉徹的制度,無論是任何刑罰,都可以交錢免罪。

    李陵的祖父李廣第一次全軍覆沒後,就是交錢免除了死罪,貶為庶民。

    但問題來了。

    司馬遷沒錢!

    作為一名秉公直筆,家風端正的大漢官員,司馬遷這一家代代都是清廉無比,嚴于律己。

    要免罪的那一大筆錢財,司馬家根本就拿不出來。

    換做平時,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司馬家代代都是太史令,在朝中當然也有自己的人脈。

    只要去借來足夠的錢交上去,今後慢慢償還也就是了。

    可司馬遷犯的事太大了。

    他竟然為了背叛大漢的叛徒李陵說話!

    那些司馬家的人脈貴族官員,根本沒有人敢在這種時候借錢給司馬遷。

    借點錢當然是小事,可萬一因為這件事情被劉徹遷怒,那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司馬遷最終也沒有能借到錢。

    于是司馬遷就變成了一個閹人。

    【腐刑對當時的任何一個士人來說,都是極為難堪的羞辱。】

    行刑結束之後,司馬遷回到家中,臉色慘白。

    “我活著還有何意義!”

    司馬遷瞞著家人,在自己的書房橫梁上吊起三尺白綾,打算自殺。

    就在他準備把脖子伸進去的時候,突然看到了自己書桌上攤開的一篇簡牘。

    簡牘的右上角清楚地寫明了標題。

    《始皇本紀》。

    這是未完成的《史記》原稿。

    司馬遷死死地盯著《史記》,臉上的表情變幻不定。

    良久,他發出一聲嘆息。

    “我一死何妨,若不完成此書,如何去九泉之下面對父親!”

    司馬遷將白綾解下,一瘸一拐,重新坐回了桌案面前,伸出有些顫抖的手,堅定地開始研墨。

    【司馬遷遭受腐刑,從此深居簡出,不再對外來往。】

    【所有人都以為他是愛護顏面,並沒有人感到意外。】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受打擾的司馬遷發奮著述,終于在數年後完成了《史記》的寫作。】

    【華夏歷史記載的全新一頁,由此開啟。】

    看到這里,歷朝歷代的皇帝也不由感慨。

    【明太祖朱元璋︰《史記》是華夏真正的瑰寶,若無太史公的記載傳承,許多歷史上的事跡就真的不為人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太祖趙匡胤︰司馬遷受腐刑,是其個人的恥辱,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華夏的幸運。】

    《史記》的意義,不單單是一本史書這麼簡單。

    之前的各國史書,大多記載的都是各自君主的事跡。

    就比如《竹書紀年》,講的就是晉國、魏國國君怎麼對外交往,怎麼發動戰爭,怎麼治理國內。

    但對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除非是正好和晉國、魏國有關聯,又或者是震驚天下的超級大事件,不然是不會被寫上去的。

    這樣的史書,更類似于後世皇帝的《起居注》。

    而《史記》別開生面,以“本紀”“世家”“列傳”等方式,詳細記載了從春秋戰國時代到秦朝、漢朝重要人物的一生。

    諸多重要人物相互間的命運交織,便將一幅當時華夏世界演變的畫卷完整地展開在了後世讀者的面前,讓後世的華夏子孫真正明白了那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涌現了哪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史記》,是華夏乃至整個世界第一本完整記錄了一個時代整體風貌,人物性格,國家命運的歷史書籍。

    至于西方的那些所謂的“史書”,只要認真閱讀一下就會發現,都是類似于《山海經》之類的神話故事,壓根就和真實的歷史扯不上多少關系。

    司馬遷雖非皇帝,也不曾改變過當時漢朝任何人的命令,無法阻止劉徹對李陵的怒火,甚至連保證自己作為男人的身體完整都做不到。

    但司馬遷做到了任何一個華夏千古大帝都未曾做到的事情。

    傳承。

    正是在司馬遷的激勵下,一代代史家前赴後繼,到後來連皇帝都參與其中。

    最終,二十四部煌煌史書,無數民間學者編寫的野史加在一起,造就了華夏歷史的傳承。

    有傳承,才有根。

    華夏的根基,就在這一行行文字之中,從一個人傳承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

    薪火相傳。

    這就是司馬遷對華夏的巨大貢獻。

    太史公,注定永垂不朽!

    大漢世界中,漢武帝呼出一口氣。

    “原來如此。”

    “原來這就是《史記》成書的真相。”

    “難怪……”

    漢武帝終于明白了,在和其他世界線的劉氏後代皇帝交流中,劉秀、劉備等人為何總是對《史記》之事含糊其辭。

    子不言父過,子孫不言祖宗之過。

    這種事情,劉氏子孫們又怎麼好意思說給漢武帝听呢?

    漢武帝開口道︰

    “司馬遷呢?”

    丞相公孫賀忙道︰

    “回陛下,司馬遷此刻應該還在太史官署中主持《史記》的編撰呢。”

    這幾天的公孫賀其實很惶恐。

    在金幕上,公孫賀居然看到了自己下獄,被劉屈𠊷S媧南 br />
    再結合之前金幕視頻中播放的內容,公孫賀基本可以肯定,歷史上的自己九成九在監獄中死翹翹了。

    這讓公孫賀怎麼不慌?

    漢武帝卻沒有注意到公孫賀語氣中的情緒,而是微微點頭道︰

    “明白了,傳令下去,賞司馬遷黃金一千鎰,升為侍中,仍兼領太史令,繼續負責編撰《史記》。”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中,出現了一個牧羊人。

    甦武。

    甦武坐在樹樁上,手里拿著一根節杖。

    那是皇帝劉徹交給甦武,象征著大漢使者身份的節杖。

    在不遠處,二十頭公羊正在悠閑地吃著草。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北海的嚴寒並沒有殺死甦武。

    他身上的衣裳已經開始破損,但他的眼神依舊明亮。

    一陣馬蹄聲響起,甦武微微抬頭,看到李陵帶著一隊騎兵過來。

    甦武下意識地站了起來,露出驚喜的表情。

    “李大人,你……”

    甦武目光落在了李陵身上,表情突然凝固。

    此刻的李陵,竟然渾身上下,包括發型在內都是純正的匈奴人打扮。

    甦武臉色立刻變得陰沉,重新坐回了木樁上。

    李陵來到甦武面前,跳下馬,明顯有些尷尬地行禮。

    “甦兄,好久不見。”

    甦武冷冷地開口道︰

    “你投降了匈奴?”

    李陵越發赧然。

    在得知甦武沒有投降被放逐到北海後,李陵心中最多的情緒就是羞愧。

    李陵並不敢來見甦武,但在且侯單于的一再命令下,李陵還是來了。

    李陵對著左右隨從道︰

    “去擺設宴席,我等會要和甦大人喝幾杯。”

    隨從們很快離開,手腳麻利地在附近弄起一座比甦武的小木屋豪華百倍的帳篷,布設宴席。

    只剩下李陵和甦武兩人。

    兩人都曾經出任侍中多年,雖也算不上至交好友,但也是絕對的老熟人。

    甦武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語氣對李陵道

    “我乃漢臣,爾乃漢賊,我與你無話可說,你請回吧。”

    李陵默然半響,坐在甦武旁邊的木樁上,道︰

    “陵並非自我開脫,但……甦兄,听听我的故事吧。”

    李陵也不管甦武究竟听沒听,自顧自地,將出征浚稽山,激戰單于主力,最終投降的故事完完整整地告知了甦武。

    這一說就是一整個白天過去了。

    夜色漸黑,甦武站了起來,將羊群趕回了羊圈。

    “右校王,宴席已經準備好了。”一名匈奴隨從過來匯報。

    李陵尷尬地跟著甦武,幾次想要開口邀請甦武,卻又不敢。

    甦武伸手將羊圈的門關上,用繩子打了一個結,轉過身來。

    “走,喝酒去。”

    “啊?”李陵大感驚訝。

    甦武看了一眼李陵,平靜道︰

    “你投降,情有可原,我不怪你。”

    “我乃大漢使者,本該和單于坐飲。”

    “今日看在五千大漢勇士的份上,賞你一次光。”

    李陵松了一口氣,露出笑容。

    “多謝甦兄!”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72章 江充李廣利密謀,司馬遷史記真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72章 江充李廣利密謀,司馬遷史記真相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