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世界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李陵身上。
李陵汗流浹背,噗通一聲跪下。
“臣死罪!”
李陵的小叔李敢也出列跪下,一句話都不敢說。
投降匈奴異族這種事情,絕對是禁忌中的禁忌。
李廣利立刻就來了精神,大聲道︰
“陛下,李陵應當斬首!”
江充也陰冷地開口︰
“陛下,投降匈奴,按律當斬!”
一時間,對李陵的討伐充斥著整座大殿。
坐在皇位上的漢武帝劉徹並沒有立刻開口,而是非常安靜地坐著。
劉據終于忍不住了,站起來道︰
“父皇,兒臣覺得,李陵情有可原,還是應當體諒的。”
在劉據看來,李陵已經為大漢奮戰到了最後一刻,盡了一個主將該盡的責任。
李陵,對得起皇帝的信任,對得起五千將士的一路跟隨。
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刻,選擇投降來保命,無可厚非。
李廣利冷笑道︰
“太子殿下這種話,臣是絕對不敢苟同的。”
“若是按照殿下的意思,難道將來大漢的所有將軍打了敗仗就應該投降敵人?”
“長此以往,大漢還是之前那個有骨氣的大漢嗎?”
江充嘖了一聲,陰陽怪氣地開口道︰
“太子殿下素來以仁德著稱,但若是和一個叛徒講仁德,那未免有些割肉飼虎的意思了。”
皇位上的漢武帝听到這里,臉頰明顯扭曲了一下,輕輕哼了一聲。
霍去病有點忍不住了,正打算開口,卻看到衛青站了起來。
“陛下,臣認為,我們應該就事論事。”
“李陵率領五千兵馬和匈奴王庭八萬主力周旋了一個月, 殺傷了上萬匈奴人,是對在金幕中作為主將的貳師將軍最有力的支援。”
“況且 ,若是李陵能及時獲得援兵,他本來是有希望突圍成功的。”
“誠然,李陵若是自殺,的確是保全臣節的最佳方式。”
“但若李陵投降之後,將來再找機會回到大漢,不也是給大漢保全了一位名將嗎?”
“還請陛下三思!”
霍去病听完,立刻開口道︰
“陛下,這也是臣的意思。”
霍去病其實是很厭惡匈奴的,當然更看不起那些對匈奴投降的人。
但金幕中播放的這整整一個月的艱苦作戰經歷,打動了這位冠軍侯。
五千將士,面臨十倍敵人,邊撤邊打,轉戰千里。
最終,因為沒有預定的援軍導致失敗。
這些場景,打動了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戰,其實和李陵這一次頗為相似。
不同的地方在于,當時渾邪王因為搶地盤去了沒有繼續追擊,而休屠王也因為得不到羌人王者們的支持放棄了追擊。
否則,霍去病很有可能也和李陵一個下場。
當然,霍去病是不會投降的。
真到那個地步,霍去病一定會死戰到最後一刻。
可也正是因為經歷過那種絕境,所以霍去病能理解李陵。
以名震天下的冠軍侯心智之堅韌,當時也曾經不止一次地絕望過。
霍去病沒有被絕望擊垮,但也不會去苛責那些被擊垮的人。
一條艱辛的道路,走過,方知不易,更不願苛責那些半途倒下之人。
霍去病認真地開口道︰
“李陵是竭盡全力,奮戰到最後一刻。”
“臣真的認為,應該對他寬容一些。”
“更何況,那只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咱們這條世界線的現實!”
“還請陛下三思!”
說著,霍去病長躬及地,鄭重行禮。
坐在皇位上的漢武帝見狀,陷入長久的思考中。
好一會,他開口道︰
“李陵削爵三級,貶官一等。”
“這般處罰,你可服氣?”
李陵趕忙道︰
“臣心服口服!”
劉據還想要再說話,卻听到衛青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隨後道︰
“陛下英明!”
霍去病立刻道︰
“陛下英明!”
劉據有些不服氣。
父皇這種處置,明顯不公。
怎麼能因為還沒發生的事情,就處罰李陵?
李陵的能力和貢獻都擺在金幕中,父皇這麼做難道就不怕失去人心嗎?
漢武帝淡淡的聲音傳入劉據耳中︰
“據兒,你看起來好像不太服氣?”
劉據身體抖了一下,立刻開口道︰
“兒臣心服口服,絕對沒有任何怨言!”
漢武帝哼了一聲,道︰
“此事就此揭過,今後也不必再提!”
抬起頭,漢武帝正想看金幕,眼神突然有些凝固。
金幕中,一場歷朝歷代皇帝的大爭論正在進行。
【隋文帝楊堅︰李陵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投降也無可厚非。】
【宋太祖趙匡胤︰放屁,真正的英雄是像歷史上的楊業那樣,為華夏奮戰到最後一刻。叛徒李陵,惡心死朕了!】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就是,怎麼能投降異族?簡直就是華夏恥辱,李陵該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光武帝劉秀︰此言差矣。李陵又不是一開始就投降,都山窮水盡了,難道自保都不行?】
【宋太祖趙匡胤︰你劉秀沒腦子,連殺兄仇人都能原諒,原諒個叛徒也很正常。】
【光武帝劉秀︰???你大宋出了趙構這種貨色,你這個開國皇帝不反思一下自己,還有臉說別人?】
頓時,金幕中陷入了一場非常激烈的罵戰。
彈幕不斷飄過,視頻依舊播放著。
居延城。
路博德陸陸續續接到了來自李陵部的殘兵敗將。
“李陵將軍呢?”
“他被匈奴大將帶著幾千人追擊,我們不敢和他一起走,也不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
听著這些匯報,路博德表情變得黯然。
片刻後,路博德嘆息一聲。
“是老夫的私心,害了李陵!”
路博德的那份奏疏,固然是出于客觀事實,但也隱藏了路博德的一個小心思。
路博德並不想要充當年輕侍中李陵的接應後衛部隊,而是希望能和李陵一起出擊,名垂青史!
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封奏疏,讓路博德被牢牢鎖在了居延城中,只能坐視李陵部被匈奴人徹底擊潰。
“李陵大人,應該是為國盡忠了。”
路博德長吁短嘆了片刻,開始提筆給長安方面呈報。
八百里加急很快就將路博德的奏疏送到長安。
“什麼,李陵……”
金幕中,劉徹看著奏疏中來自李陵所部將士的供述,臉色極為復雜。
劉徹是真的懷疑過李陵的,所以才會下令李陵五千孤軍深入浚稽山。
這麼長時間沒有接到過李陵部的回報,劉徹心中隱約也感覺到了什麼。
但劉徹是真的沒想到,李陵竟然做到了這種地步!
劉徹沉默片刻,將奏章給面前幾名大臣傳閱。
這些大臣們看完,臉上也都震驚莫名。
剛剛上任不久的丞相劉屈𠊷w揮篩鋅 潰 br />
“李陵將軍壯烈戰死,可歌可泣,實在是大漢楷模!”
眾人也紛紛稱贊李陵的壯舉。
劉徹嘆了一口氣,對著霍光道︰
“你那邊也查清楚了?”
霍光早就已經稟報過了,此刻只需要再陳述一次︰
“是的,陛下。經過各種供述,李陵和路博德並無任何勾結的企圖。”
“路博德的那份奏疏,主要原因還是出自于他不希望成為後備支援部隊的私心。”
劉徹呵呵冷笑。
“這個老東西,就因為他的私心,讓朕損失了一員大將!”
“哼,現在的大漢,真是不如以前了!”
劉徹心中當然也是非常懊悔的。
李陵作為侍中曾經多年在宮中跟隨劉徹身旁,又在這場初出茅廬的戰爭中展現出了這麼驚人的戰斗力。
若是能多幾次機會的話,李陵極有可能成為大漢的衛青、霍去病。
這樣的人才竟然就此隕落,實在是讓劉徹痛惜。
只是說什麼都晚了。
劉徹嘆了一口氣,道︰
“現在只能希望李廣利那邊的進展順利了。”
“嗯,再讓居延城的路博德、受降城的公孫敖都領兵北出,制造聲勢,繼續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但絕對不能被匈奴盯上了!”
鏡頭一轉,已經切換到了李廣利這邊。
【就在李陵剛從浚稽山開啟千里撤退里程沒幾天,李廣利也率部抵達了計劃中的戰場。】
鏡頭拉遠,三萬漢軍騎兵沿著天山腳下奔馳,巍峨壯麗的天山山脈和精神抖擻的大漢騎兵,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李廣利運氣不錯。
一支負責往大軍正北方搜索的漢軍斥候小隊,意外地和匈奴斥候發生交戰,並俘獲了三名俘虜。
根據這些俘虜的供述,匈奴右賢王正率領麾下四萬多騎兵東進,準備去和且 侯單于會合,圍剿李陵所部。
這個口供讓李廣利得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情報。
第一,匈奴右賢王的兵力和具體位置。
第二,且 侯單于被李陵吸引了注意力,來不及干擾李廣利和右賢王之間的決戰。
李廣利立刻召集了上官桀等部將,下達命令。
“全軍即刻北上,務必要攔住右賢王所部,將其擊潰!”
兩天後,漢軍準確地攔住了右賢王所部。
距離天山大約兩百里,有這麼一處地方。
南邊是草原,北邊是森林,一條河流從中間流過。
三萬漢軍和四萬匈奴騎兵,就在南邊的草原上對峙著。
李廣利抓住了右賢王的尾巴,心情頓時大好,得意洋洋地對著一旁的部將們開口道︰
“有些人啊,天天說本將軍只會打西域,真打匈奴只會是第二個李廣,整天迷路。”
“哼哼,現在本將軍第一次出擊匈奴就堵住了右賢王,他們也該無話可說了吧?”
心腹上官桀立刻開口道︰
“那些個無知蠢才的廢話,大將軍何必放在心上?”
眾將也紛紛開口。
“李廣無非就是一個迷路自盡的廢物,偶然和大將軍重名罷了,大將軍不必把他放在心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將軍將來要超越的可是平陽侯衛青和冠軍侯霍去病,別說是李廣,李家祖孫三人加起來也比不上大將軍您呀!”
李廣利被眾人連續拍了一大通馬屁,心中頓時大好,笑呵呵地開口道︰
“好了,都給本將軍打起精神好好作戰。”
“擂鼓,準備殺敵!”
轟隆隆的鼓聲,很快響徹天地。
三萬漢軍最為精銳的騎兵蜂擁而出,朝著匈奴人的陣地沖了過去。
另外一邊,匈奴右賢王臉色凝重。
“李廣利,這可是漢朝近年來號稱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衛青霍去病的人。”
“所有人都要小心謹慎,不要被漢人鑽了空子!”
兩支軍隊,很快就激烈交戰。
騎兵作戰,尤其是和匈奴作戰,主旋律其實並非近身廝殺,而是遠程互射。
箭矢猶如蝗蟲一般在空中四處來去,每時每刻都有許多雙方的騎兵中箭落馬。
原本在這個環節,匈奴人是佔據絕對強勢地位的。
在霍去病和衛青的時代,漢軍往往會選擇直接沖陣,盡量縮短互射階段的時間,以漢軍重騎兵最有優勢的騎馬砍殺來結束戰斗。
不過,隨著數十年的戰爭過程中大量匈奴族士兵加入漢軍的隊伍,漢軍的騎射技藝也得到了長足進步。
如今雙方在這個環節之中,漢軍不但不落下風,甚至還能穩壓匈奴人一頭!
右賢王看著這一幕,臉色頓時發白。
“該死,這一次真的是踫到漢軍主力了!”
這位右賢王今年也已經五十來歲了,屬于那一撥從年輕時候就和漢朝開打,一路從衛青、霍去病直到現在李廣利的老人。
對漢軍,右賢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現在這種匈奴人被壓制的情況,直接讓這位右賢王當年的恐懼浮現出來,身體瑟瑟發抖。
好在右賢王畢竟還是有點腦子,也清楚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竭力指揮軍隊迎戰漢軍,想要穩住陣腳。
只是右賢王既然心中害怕,排兵布陣指揮迎擊的時候自然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遲疑,乃至一些小的失誤。
李廣利也是大漢宿將了,在部下們的提醒下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
“好啊,右賢王那個老東西害怕了。”
“上官桀,趙充國,你們兩人立刻率領精銳左右出擊,直插右賢王中路!”
得到李廣利的命令後,兩名大漢猛將馬上各自率領兩千大漢精銳重甲騎兵,從左右兩個方向鍥入匈奴軍隊的側翼,直接朝著右賢王的大 所在殺了過去。
漢軍重甲騎兵在這一戰中發揮出了驚人的效果。
右賢王派來的援兵正好慢了一刻鐘的時間,就被上官桀、趙充國兩人抓住了機會。
兩人殺入匈奴陣中,揮舞著手中的大戟和長槍,瘋狂收割著匈奴人的性命。
缺少援軍的匈奴人瞬間潰敗,四散而逃。
緊接著抵達的匈奴援軍拼命沖上,想要擋住上官桀和趙充國。
然而此刻兩名大漢將軍都已經殺得興起,戰意也到了巔峰。
“死,死,死!”
趙充國手中長槍連點,連刺三下。
三名匈奴騎兵同時慘叫,栽倒落馬。
“滾開!”
上官桀揮舞著大戟,只一下就將一名匈奴當戶的腦袋斬下,順勢提在手中,用力朝著右賢王的大 砸去。
“別急,你馬上也去找他!”
兩名大漢將軍的表現,直接讓漢軍士氣大振。
三萬漢軍猶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沖殺,把匈奴人殺得猶如秋天田地里的莊稼,成片成片地被收割。
李廣利看到優勢巨大,更是得理不饒人,下達命令。
“帥旗向前,所有將軍親衛隊準備接敵!”
紅色的漢軍帥旗開始如緩緩朝著前方移動。
渾厚的鼓聲響徹天地,震動著每一個听者的耳膜。
“大漢萬勝!”
“大漢威武!”
漢軍騎兵殺得興起,各種口號自口中不斷發出。
匈奴右賢王部明明數量更多,但卻被漢軍全面壓制,步步後退。
右賢王看著部下猶如野雞一般被屠殺,身體更是顫抖不已。
終于,恐懼擊穿了他的心理防線,右賢王大叫一聲,帶著親衛隊轉身就逃。
右賢王身後的那面大 隨之傾斜,到最後幾乎和地面平行,飛速離開戰場。
“右賢王逃了!”
“投降不殺!”
漢軍將士們的叫聲響徹天際。
許多匈奴將士一回頭,正好看到了右賢王逃跑的一幕。
短短一刻鐘時間,整個匈奴人的陣型直接崩潰。
剩余的所有匈奴人四散而逃。
許多匈奴人干脆棄馬,游過河流之後藏到了北岸的森林中。
還有一些匈奴人不懂水性,看到漢軍追上來後慌忙丟下武器投降。
更多的匈奴人則是在倉皇逃竄的過程中被漢軍用弓箭一一點名擊殺。
這一場大追擊,整整持續了三天時間。
三天後,李廣利終于結束追擊,將所有兵力重新聚攏,開始清點戰報。
上官桀一臉興奮︰
“大將軍,這一戰,我們斬殺了右賢王所部一萬零四百五十五人,還俘虜了兩千二百三十人!”
“我們自身的傷亡,只有兩千出頭!”
李廣利聞言,心情頓時大好,放聲大笑。
“好好好,殲敵萬人!”
“哼哼,這下子,朝廷中那些聒噪的家伙也該閉嘴了!”
不僅僅是李廣利,他麾下的所有將士也都非常興奮。
自從二十年前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漠北後,大漢終于又一次在正面對抗中,殲滅超過上萬的匈奴人!
【李廣利在正面對抗中,干淨利落地擊敗了匈奴右賢王,取得了一場無可爭議的勝利。】
【但這位志得意滿的貳師將軍並沒有想到,更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草原上,七萬匈奴大軍馬蹄滾滾,迎著即將落山的夕陽,馬不停蹄地朝著西邊而去!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