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749章 忽必烈為蒙古存續而改變,李廣利面臨關鍵抉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749章 忽必烈為蒙古存續而改變,李廣利面臨關鍵抉擇

    “什麼,河水不見了?”

    李廣利在听到了這個稟報之後,腦海之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些工匠們在扯淡。

    等他抵達現場之後卻發現,工匠們竟然真的沒有說謊。

    經過十天的施工,從雪山上流下來的泉水的確全部都被改變了流向,繞過了貴山城。

    但在山腳處的某個地方,河水沖刷之下,地面憑空塌陷,出現了一個大洞。

    這個洞口非常寬闊,單單是直徑就有好幾丈。

    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入了這個大洞之中,能听到洞里傳來的一陣陣回聲,但卻無法探知洞的大小。

    李廣利站在洞口等了整整半個時辰,河水不斷流入,大洞卻根本沒有被填滿的跡象。

    李廣利沉默片刻,開口道︰

    “還能繼續改道嗎?”

    負責管理工匠的隨行大漢官員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可以,不過還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李廣利心中突然一動。

    “听說西域的不少國家,國王都喜歡在城里挖一些隱秘的地道,以便在關鍵時刻逃生。”

    “難道說,這就是其中一個地道出口?”

    想到這里,李廣利突然高興了。

    “好,很好!”

    貴山城,王宮內。

    大宛王毋寡得知了一個讓他魂飛魄散的消息。

    “大王不好了,不知道從哪里來的水,王宮下面的地道全部都被水淹沒了!”

    “什麼?”毋寡聞言,嚇得差點魂飛魄散。

    他急匆匆地來到了寢殿中某個地道的入口。

    果然,才剛剛進入地道,就發現水已經淹沒到了小腿。

    而且,水位還在不斷上升!

    毋寡臉色慘白,過了好一會,突然跳了起來。

    “立刻派人去通知王後,收拾行李,從地道之中逃離!”

    一旁的心腹將軍趕忙拉住毋寡。

    “不能這麼做,大王!下面的地道太復雜了,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地方已經水淹沒,甚至沖垮掉了。”

    “這個時候進地道,很可能會被活活淹死在里面的!”

    毋寡身軀搖搖欲墜。

    他之所以敢在兵敗之後依舊咬著牙堅守,最重要的底氣並不是援兵,而是這條地道。

    只要地道還在,就算漢軍破城,毋寡也可以通過地道逃往其他國家。

    可現在,這條後路沒了!

    大臣們也聞訊而來,看著面前被水淹過的地道入口,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就是這麼短短的時間,地道里的水又上漲了至少十厘米!

    可以預見,最多一天時間,這地道將會被徹底淹沒。

    就算是最會水性的人類,也不可能一口氣潛水通過好幾里的地道,逃出城外。

    “大王,現在該怎麼辦?”

    面對著這個問題,雙目失神的毋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臣們只能默默離開。

    不知何時,黑暗中,幾名大宛的臣子聚集在了一起。

    “地道都被淹沒了,城破也是遲早的事情。”

    “漢軍在輪台國的屠殺你們都知道了吧?要是被李廣利破城,我們也會和輪台國的大臣們一樣被掛在城頭的!”

    “還是投降吧,對大漢不恭敬的是毋寡那個大王,我們身為臣子,只要主動開城投降,肯定能活命。”

    “昧察不是一直以來都親近漢朝嗎?我們把他放出來,讓他主持大局。”

    “大漢皇帝要的是汗血寶馬,我們給他們就是了。有了汗血寶馬再加上

    深夜,憂心忡忡的大宛王毋寡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突然,一陣激烈的兵器相交聲響起,而且不斷迫近。

    有人大叫起來。

    “造反了,昧察造反了!”

    毋寡嚇了一大跳,直接從床上蹦起來,帶著幾名侍衛就逃。

    但還沒逃出多遠,就被諸多叛軍團團圍住。

    火把的照耀下,已經被毋寡關在大牢中四十多天的昧察出現了。

    昧察雖然換了一身干淨的衣服,但臉上和手臂上的傷口依舊清晰可見。

    毋寡心驚膽戰,大叫道︰

    “昧察,我是你的大王,你不能殺我!”

    昧察嘆了一口氣。

    “大王,我早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勸說過你了,大漢和匈奴一樣都是我們大宛人惹不起的龐然大物。”

    “你執意不听,如今我們大宛國馬上就要面臨亡國之災,不能再讓你隨意胡來了。”

    “為了平息大漢的怒火,臣也只能借大王的腦袋一用了!”

    昧察說完,轉過身去。

    毋寡眼中最後看到的景象,就是一名平日里言听計從的大臣一臉猙獰,手持利劍走上前來。

    劍光一閃而逝,一切陷入黑暗。

    大元世界。

    皇太孫鐵穆耳有些好奇地開口道︰

    “皇祖,為什麼這些家伙總是覺得,只要殺掉國王再投降就能獲得赦免呢?”

    忽必烈摸著胡須,呵呵笑道︰

    “因為就算換了新的皇帝,每個皇帝也都是需要有人來當官,幫忙統治臣民的。”

    “咱們大元不也一樣嗎?”

    鐵穆耳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元不是很喜歡屠城嗎?”

    忽必烈表情有些尷尬,咳嗽一聲道︰

    “那是當年蒙古帝國留下來的罪惡習俗,如今咱們大元已經廢止這種惡習了。”

    蒙古帝國最為人知的,除了前無古人的最大陸地疆域之外,就是屠城了。

    歷史上,蒙古大軍走到哪里屠到哪里。

    西夏國,直接被屠殺到整個文明徹底斷代。

    花刺子模國,同樣被殺得絕種,文明從人類歷史上消失。

    還有西亞的諸多阿拉伯國家,東歐大草原上的基輔羅斯公國,波蘭、立陶宛乃至匈牙利,都被蒙古大軍一座座城池屠殺過。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金國以及南宋。

    很多人都在質疑南宋農民起義次數位居歷朝歷代的真實性,理由是直到南宋最終滅亡的崖山之戰,都還有幾十萬軍民跟隨著宋朝末帝。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南宋作為抵抗蒙古帝國最激烈,時間最長的國家,讓蒙古帝國付出了對外擴張中最慘痛的代價。

    戰死的普通蒙古帝國將士們都不說了,就連蒙古帝國最後一任大汗蒙哥,都是在進攻南宋釣魚城時被宋軍射成重傷,不治而亡。

    南宋並不是被蒙古帝國滅亡的,而是被大元王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滅亡的。

    從法理的角度來說,蒙古帝國是在南宋滅亡之前就已經土崩瓦解了,等于是蒙古帝國死在了南宋之前。

    付出了這麼慘痛的代價,大元軍隊在南下滅宋時,自然也就進行了極為酷烈的報復。

    南宋統治的核心區江南一帶,被元朝軍隊殺得十室九空。

    就連其他地區,只要不投降的,也都一律屠城。

    在這種濃重的死亡陰影籠罩下,南宋剩余的軍民別無選擇,只能拼死和元朝軍隊決戰。

    這才有了崖山海戰時,依舊有數十萬軍民追隨宋朝末帝的事情。

    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干嘛不拼?

    本質上來說,這數十萬軍民中絕大部分人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戰,還有一部分理想主義者是為了華夏文明的存續而戰。

    硬要將這件事情套在南宋朝廷得人心身上,那就是純粹的胡扯了。

    忽必烈想起過去,多少也有點尷尬,道︰

    “其實屠城也並不是沒有好處,你看歷史書上好像記載了很多城池在面臨屠城時拼死反抗的故事,但其實大部分城池知道不投降會屠城後,他們立馬就投降了。”

    鐵穆耳若有所思地點頭,表示理解。

    史書能記載的,那肯定都是非常難得、少見的故事。

    如果大元所到之處,每一座城池都拼死抵抗,那史官們壓根就沒必要去記載了。

    正因為有骨氣,敢于抵抗到底的城池是少數,所以才值得在歷史書上大書特書,進行弘揚和表彰。

    如果僅僅看到史書上都是拼命抵抗的,就以為歷史上所有城池都在拼命抵抗,就是一葉障目了。

    任何時代,大部分人都是得過且過,都是能苟活就行。

    只有極少極少的一部分人,才願意為了文明、家國、種族的存續而奮戰到底,不惜付出自己的性命。

    所以這些人才能被稱之為英雄。

    英雄永遠都是稀少的、孤獨的。

    忽必烈想到這里,忍不住感慨道︰

    “這也是朕願意主動將大蒙古族融入華夏的原因。”

    歷史告訴忽必烈,草原上的種族永遠都在走馬燈一樣更換。

    匈奴之前有東胡,匈奴之後是鮮卑,鮮卑之後是柔然,柔然之後是突厥,突厥之後是回紇……一直到蒙古。

    這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宿命。

    舊的民族總會被新的民族所取代。

    曾經那麼多強大過的草原帝國都沒能逆轉這樣的宿命,蒙古又怎麼能例外呢?

    融入華夏,就是忽必烈為蒙古人尋找的續命之法。

    華夏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當然就是悠久的歷史,始終沒有斷絕的傳承。

    當蒙古人融入了華夏文明,自然也就獲得了這種特質。

    蒙古族成為了華夏大家庭的一員,就能在華夏文明的庇護下,將自己民族的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了。

    鐵穆耳深以為然,點頭道︰

    “看了這麼多部盤點視頻,孫臣其實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軍事上的強悍永遠都只是一時的,總會有後來者比先行者更加強大。”

    “只有堅韌的文明才能長久的存續,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後重新站起來,超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孫臣向您保證,將來的大元,一定是蒙漢一體的大元。”

    “不,或許有一天,大元之中不再有什麼蒙古人和漢人,有的全是華夏文明的後裔——元人!”

    忽必烈聞言,哈哈大笑。

    “乖孫兒,這正是朕心中最想要看到的場景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廣利看著面前的昧察,表情相當冷淡︰

    “有什麼話就說。”

    昧察將手里的箱子打開,露出了里面死不瞑目的毋寡人頭,語氣非常謙卑地開口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宛王毋寡無知,冒犯了天朝上國。”

    “我等已經將毋寡誅殺,希望能平息將軍和大漢皇帝陛下的怒火。”

    李廣利掃了一眼毋寡的人頭,冷笑道︰

    “仗都已經打到這種份上了才想著求和,難道你們不覺得太晚了嗎?”

    一旁的諸多大漢將軍、校尉也都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

    就現在的局勢,大漢軍隊再加把勁,最快幾天內也就能攻破貴山城了。

    何必要跟大宛和談?

    昧察非常誠懇地開口道︰

    “听說將軍此次前來,是為了得到我們大宛最頂級的汗血寶馬。如今城里成年的汗血寶馬還有八十二匹,我們願意全部獻出,幫助將軍完成大漢皇帝陛下的願望。”

    “如果將軍不允許我們投降,那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殺掉所有汗血寶馬,和將軍拼命到底。”

    “將軍就算殺了我們,沒有汗血寶馬,回去又怎麼和大漢皇帝陛下交差呢?”

    李廣利表情頓時一僵。

    取汗血寶馬當然只不過是個明面上的幌子,用了蒙蔽匈奴的借口罷了。

    但是,即便只是個幌子,大漢皇帝劉徹確確實實發了聖旨,要求李廣利帶回汗血寶馬。

    帶不回去,李廣利就算屠滅了大宛國所有人,懾服了整個西域,達成了劉徹的真正目標,明面上李廣利依舊沒有完成任務!

    這肯定會影響李廣利戰後的爵位、官職,甚至是史書上的功績評價!

    昧察繼續開口道︰

    “而且如今康居國的三萬騎兵也已經抵達城外三十里處,只是听說大漢兵鋒過于強盛,所以不敢前來罷了。”

    “將軍若是繼續攻城,一旦大漢軍隊久攻不克,我們再和康居國里應外合,難道將軍就一定有必勝的把握嗎?”

    “若是將軍允許我們投降,康居國自然也不敢單獨和大漢主力作戰,也一定會選擇臣服大漢。”

    “還請將軍三思,究竟是接受我們的投降選擇最穩妥的勝利,帶著汗血寶馬回去接受大漢天子的表彰,還是要冒著可能第二次全軍覆沒的風險,繼續攻城下去呢?”

    听到這里,不單單是李廣利,在場的所有大漢將軍、校尉都陷入了沉思。

    昧察所說,還真是挺有道理的。

    究竟是戰是和?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主將李廣利的身上。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49章 忽必烈為蒙古存續而改變,李廣利面臨關鍵抉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49章 忽必烈為蒙古存續而改變,李廣利面臨關鍵抉擇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