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729章 劉徹對匈奴人的離間分化,秦始皇表示很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729章 劉徹對匈奴人的離間分化,秦始皇表示很贊

    曹參思考了一會,道︰

    “陛下不必擔心,劉徹陛下雄才大略,即便失去了衛青和霍去病,也不會被匈奴給壓制的。”

    劉邦哼了一聲,道︰

    “匈奴哪里是那麼容易就能擊敗的?真那麼容易,沒有金幕出現之前,朕就已經把匈奴人打得哭爹喊娘了!”

    “沒有衛青和霍去病,劉徹這小子打匈奴那可就不好說了,不信你等著瞧吧。”

    劉恆也道︰

    “自從漠北之戰後,匈奴人雖然失去了漠南,但也躲在漠北休養生息了很長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匈奴恢復一定實力,接下來的戰爭將是一場苦戰啊!”

    漢初君臣都陷入了沉默。

    過了片刻,蕭何微微一笑,道︰

    “還請陛下和太子不必過多擔心,劉徹陛下作為千古大帝,自然是會有辦法的。”

    如果僅僅是因為衛青、霍去病兩人,那劉徹也不可能在華夏歷史上擁有如此之高的地位!

    蕭何這句話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們開始冷靜下來,注視著面前的金幕。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匈奴人厲兵秣馬準備再度進犯漠南和西漢決戰時,一個新的情況出現。】

    【繼位不過十來年時間的烏維單于,竟然病死了。】

    【接替烏維單于的是他的兒子烏師廬單于,漢朝方面將其稱之為“兒單于”。】

    烏師廬單于年紀才剛過二十歲,但他滿臉殺氣,一看就是嗜血之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烏師廬單于的面前,橫七豎八地倒著幾十具匈奴貴族的尸體。

    烏師廬單于對面前其他噤若寒蟬的匈奴貴族們冷冷開口道︰

    “大匈奴雖然暫時退居漠北,但馬上我們就要重新收復漠南!”

    “這些人竟然暗中串聯漢朝,真是死有余辜。”

    “爾等都要以此為戒!”

    諸多匈奴貴族紛紛恭敬應是。

    緊接著,烏師廬單于又開口道︰

    “本單于決定了,即日起,王庭西遷!”

    按照冒頓單于立國時候的布置,左賢王負責的是後世北京一帶,右賢王負責的是寧夏一帶,中間的山西大同一帶由單于庭負責。

    烏師廬單于這麼一個西遷後,左賢王改為負責山西北部大同一帶,單于庭負責寧夏—河西走廊東部,右賢王負責河西走廊最西邊的敦煌郡一帶。

    烏師廬環顧眾人,道︰

    “誰有意見?”

    看著地上鮮血還沒有徹底干涸的幾十米匈奴貴族尸體,誰敢有意見?

    眾人異口同聲。

    “遵命!”

    很快,相應的情況就被傳回了長安城。

    “什麼,兒單于要西遷?”

    劉徹听完這個情報後,皺起了眉頭。

    一名大臣道︰

    “陛下,西域有麻煩了!”

    烏師廬單于的西遷,等于直接放棄了對漢朝東北部邊疆的騷擾,增加了對西域的壓力。

    這是對幾年前趙破奴突襲西域樓蘭、車師兩國的回應。

    烏師廬單于很顯然是要先奪回對西域的控制權,再憑借西域的資源武裝匈奴軍隊,更進一步地南下漠南跟漢軍決戰,重奪漠南草原!

    劉徹發出一聲冷笑,道︰

    “這個兒單于,他真以為這麼點算計,朕就沒辦法阻止他了?”

    烏師廬單于這麼大的調動,在漢朝這邊壓根就不是什麼秘密。

    更別說這十幾年來,劉徹在漠南漠北都招降了大量匈奴貴族,封給他們列侯爵位。

    這些匈奴人列侯不但能幫助大漢鎮守草原,還能給大漢提供源源不斷來自匈奴王庭內部的消息。

    劉徹剛剛對匈奴開戰的時候,大漢對匈奴內部幾乎一無所知。

    可現在,烏師廬單于才繼位不到半個月,劉徹就已經明白匈奴下一步國策怎麼走了。

    這就是所謂的弱肉強食,草原法則。

    大漢當年是更弱的一方,想要拉攏匈奴貴族,人家鳥都不鳥你。

    現在大漢是更強的一方,都不需要大漢怎麼去拉攏,一堆匈奴貴族就上趕著過來提供情報,懇求大漢皇帝陛下收留了。

    劉徹說到這里,突然一笑。

    “不過嘛,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情。”

    畫面回到了烏師廬單于剛剛結束西遷會議。

    一名相貌威嚴的匈奴男子,邁步離開王帳。

    【匈奴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回到帳篷中,召集了自己的幾個兒子。

    “烏師廬這小子是瘋了,誰只要不遵守他的號令都要殺。”

    “我們這一次如果真的按照他的命令離開祖祖輩輩的牧場,那今後我們家族在匈奴國內就真的沒有根基了。”

    幾個兒子听完之後也是非常的氣憤。

    “這個烏師廬單于也太過分了,難道沒有我們的支持,他能成為大單于嗎?”

    “用漢人的話來說,他這就是卸磨殺驢,用我們左翼各部的利益去貼補王庭和右翼!”

    “父親,咱們可不能就這樣順從,干脆投降漢朝算了!”

    這一次的西遷,受損最嚴重的就是左賢王、左大當戶、左大都尉這些牧場原本在東邊的貴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烏師廬單于本身就是從左賢王的身份繼位,卻在繼位之後對左賢王所部進行排擠,無疑讓他們非常不滿。

    左大都尉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道︰

    “投降漢朝當然是可以的,但那樣的話無非就是換了一個主子。”

    “漢朝皇帝劉徹同樣也是一個殘忍好殺的人物,我不會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

    頓了頓,左大都尉臉上閃過一絲名叫野心的東西。

    “我會派人去聯絡漢朝皇帝劉徹,告訴他,讓他派兵前來漠北,和我一起消滅烏師廬單于。”

    “然後,我會成為匈奴新的單于,而你們都將是大匈奴新的王子。”

    幾個兒子頓時激動了起來。

    “父親,就這麼干吧!”

    于是,伴隨著烏師廬單于繼位、西遷的消息過來的,還有一份來自左大都尉親自撰寫的密信。

    劉徹拿出了這封信,給面前這些最信任的臣子們進行傳閱。

    “諸位卿家,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在場的侍中、三公九卿們都激動了起來。

    “陛下,這是一個好機會啊。”

    “若是準備得當,說不定能一舉攻滅整個匈奴王庭!”

    “不如直接派遣名將,以接應的名義進入漠北,把什麼左大都尉和匈奴兒單于一網打盡!”

    劉徹聞言,先是有些心動,但又搖頭。

    “不行,現在還不能確定左大都尉的話究竟是真是假,朕不能冒險。”

    如果左大都尉表面是要稱臣漢朝,實際上卻是按照烏師廬單于的計策引誘漢軍前往漠北呢?

    那樣的話,漢軍主力去漠北就很危險了。

    想到這里,劉徹心中又涌起了對衛青、霍去病的思念。

    現在這個情況就很像當年匈奴河西渾邪王、休屠王前來投降。

    劉徹直接派霍去病領兵前往,光明正大地接受匈奴人投降,完事了。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但凡衛霍兩人有一個還活著,劉徹都可以按照當年的處置辦法,直接讓他們領兵前往漠北。

    左大都尉如果是真的投降,那最好不過。

    就算是假的,衛青和霍去病一樣能在正面戰場上干碎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有啥好怕的?

    可惜……

    一年,衛青剛剛去世一年!

    烏維單于這個家伙,怎麼就不能早死兩年呢?

    沒了衛霍,劉徹失去了鎮壓一切的絕對武力,那就必須要謹慎行事。

    劉徹沉聲道︰

    “嗯,先派出使團,去祝賀兒……什麼名字來著?”

    霍光忙道︰

    “兒單于,匈奴賤名烏師廬。”

    劉徹眉頭展開,嘉許地看了一眼霍光,道︰

    “去祝賀這個烏師廬單于繼位。”

    “但不能只派一批使者,朕要派出三批。”

    “第一批使者負責恭賀烏師廬單于。”

    “第二批使者,去右賢王那。”

    “第三批使者,隱藏在第一批使者的使團中,秘密和左大都尉進行接觸,看看他是否有誠意。”

    “若是確認其誠意,就可以交流一下具體的細節和計劃。”

    桑弘羊在一旁听著劉徹的話,眼淚都要流下來了,連聲道︰

    “陛下聖明!”

    對桑弘羊來說,不打仗就是大好事!

    桑弘羊其實也挺無奈的。

    本來嘛,他入仕為官之前,覺得自己應該會憑借著天下無雙的心算本領,讓大漢在文景之治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富庶。

    大漢的國庫和少府庫應該是糧食和銅錢堆滿倉的盛景。

    結果現在好了,兩大庫房基本上有點錢就花掉,庫房里的耗子餓死了一批又一批。

    很多時候,從各種地方搞上來的錢財物資,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完成入庫盤點的正常程序呢,就直接拉去給軍隊打仗了。

    眼下劉徹總算是來了一波外交上的攻心為上,桑弘羊怎麼能不感動?

    下一秒鐘,劉徹就看向了桑弘羊。

    “你準備一下。”

    桑弘羊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

    “陛下,臣需要準備的是……”

    劉徹淡淡道︰

    “四萬匹戰馬,兩萬騎兵的供應物資。”

    桑弘羊頓時又松了一口氣。

    “陛下放心,臣一定在兩個月內全部準備、調撥到位!”

    這雖然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和之前動不動就十萬大軍出征相比,小問題!

    【作為一位千古大帝,劉徹固然更喜歡發動戰爭,但卻並非那種滿腦子只會打仗的人。】

    【在大漢和匈奴局勢同時產生變化的情況下,劉徹對匈奴進行了一次外交上的分化拉攏,希望能借此最大程度地削弱匈奴,最好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也來了興致。

    “小劉徹這個方法還是挺不錯的,內部分化,朕喜歡。”

    一個不算太冷但也不算太熱門的知識,秦始皇其實是非常擅長在對手內部搞分化、內訌的。

    最典型的例子有兩個。

    第一,收買趙國權臣郭開,郭開在趙王遷面前進讒言,趙王遷下旨處死了大將李牧和李牧最有能力的副手司馬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牧是非常有能力的,就長平之戰後趙國被打爛的那種慘淡光景,都能和大秦名將王翦周旋,讓王翦打了一年多都不得寸進,更別提滅亡趙國。

    李牧、司馬尚一死,王翦再度發動攻勢0,勢如破竹,三個月滅亡趙國。

    第二,收買齊國丞相後勝。

    後勝是齊王田建的舅舅,秦始皇每年都要派出使者前往齊國,送給齊王田建和丞相後勝巨量的金銀珠寶。

    後勝收了這麼多錢,自然就在齊王田建面前說秦國的好話。

    田建本身也是個沉迷享樂的君王,後勝帶著田建各種玩樂,田建對後勝的話深信不疑。

    于是在大秦滅亡其他五國的過程中,齊國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任憑五國使者怎麼陳說厲害,反正齊國一兵一卒的援兵都沒有。

    說實在的,以當時齊國的國力,就算發兵可能也沒啥用。

    但至少齊國的威望、底蘊在那里,如果當真團結一致救援其他國家,是有很小的可能性讓六國翻盤,至少有希望拖住的。

    畢竟當時趙國有李牧,楚國有項燕,這都是當世頂級的人才。

    李牧死于奸臣昏君,項燕死于國力不濟打不了持久戰,在戰場上他們不說打敗王翦吧,至少守住王翦一點問題沒有。

    從歷史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六國要是真能拖個二三十年,等秦始皇一死,上來的無論是扶甦還是胡亥,那滅國危機就基本解除了。

    田建、後勝這對齊國君臣啥也沒干,後果就是讓六國最後一點掙扎的希望都沒了。

    其他五國滅亡,秦始皇直接大兵壓境。

    田建後勝這個時候傻眼了。

    你嬴政不是說了,滅掉五國之後,秦國和齊國東西並立,世代交好,永不相互侵犯嗎?

    秦始皇表示,你兩是弱智,我又不是,給我打!

    《孫子兵法》里就清楚地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秦始皇是真把這套路玩得爐火純青,謀略外交戰爭各種手段一起上,把六國國君玩得死死的。

    有人只看到歷史書上大秦今年滅一個,明年滅一個,就覺得大秦是只靠武力強行碾壓六國的,覺得秦始皇嬴政只不過是運氣好,是一頭坐在風口上起飛的豬。

    這樣的看法,流于表面,大錯特錯。

    正因為秦始皇嬴政是這樣的人,對他而言,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固然激動人心,但其實……也就那樣。

    反而是劉徹最開始和竇漪房、和功臣集團爭權奪利那一段,更讓秦始皇關注,更感興趣。

    如今這一段分化拉攏,同樣如此。

    扶甦也來了興致,道︰

    “父皇覺得,漢武帝這一波操作能成功嗎?”

    秦始皇沉吟片刻,搖頭道︰

    “情況不明,不好說。”

    匈奴右賢王究竟是烏師廬單于的堅定支持者,還是和當年還是左谷蠡王時的伊稚斜一樣暗藏異心?

    明顯有了反意的左大都尉究竟是個被侵犯到利益就跳腳造反,實際上沒辦法成事的廢物,還是一個隱忍多時趁著烏維單于去世後悍然發動的梟雄?

    劉徹派去的使者有沒有能力在右賢王效忠于烏師廬單于的情況下,說服右賢王改變立場,至少保持中立?

    劉徹派出的將領,能否在左大都尉是個廢物的情況下,依舊能利用自身能力讓匈奴內部生亂,甚至干掉剛剛登基的烏師廬單于?

    漢軍能不能像當年衛青霍去病時期一樣,直接蠻力就能鎮壓匈奴方面的一切不服?

    這件事情牽扯實在是太廣,能影響到最終結果的人又太多。

    秦始皇作為一個旁觀金幕的觀眾,沒有辦法去掌握到這些對結果而言至關重要的情況,自然也就沒有辦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結論。

    頓了頓,秦始皇緩緩道︰

    “不過朕倒是可以給出幾個執行任務的人選。”

    扶甦自然是立刻請教。

    秦始皇笑道︰

    “最佳的使者,應該是金日。”

    “霍光可以作為統籌各項事務,或者具體分管和匈奴之間的溝通。”

    “再派出一名成熟穩重的將軍,負責領兵接應左大都尉,但盡量不要進入漠北。”

    扶甦聞言,忍不住道︰

    “若是不進入漠北的話,怎麼確保行動成功呢?”

    秦始皇忍不住笑了起來。

    “為什麼一定要確保左大都尉的行動成功?”

    “目標是削弱和分化匈奴,左大都尉成功與否都不重要,只要匈奴的力量被削弱了,就是一件好事。”

    扶甦雙目一亮。

    “原來如此!”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漢朝使者抵達了匈奴龍城王庭,得到了烏師廬單于的接見。

    烏師廬單于表情非常冷淡,揮了揮手。

    “行了,回去告訴漢朝皇帝,我們大匈奴今後依舊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沒事別來煩本單于!”

    漢朝使者聞言明顯愣了一下,道︰

    “單于,那關于漢匈之間的和平來往,還有……”

    烏師廬單于直接打斷了漢朝使者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如舊例,不必多說!”

    “好了,你們可以走了。”

    漢朝使者這下也生氣了,冷笑一聲。

    “很好,既然單于如此妄自尊大,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吧。”

    說完這句話之後,漢朝使者轉身就走。

    區區一個兒單于,還給大漢使者擺譜上了?

    烏師廬單于看著漢朝使者的背影,同樣也是一聲冷笑。

    “這些該死的漢朝人,不過是被大匈奴鎮壓百年的廢物,區區十幾年的時間,就裝上了?”

    “本單于很快就會讓劉徹那家伙知道,什麼是草原上真正的狼群!”

    左大都尉坐在群臣中,一臉義憤填膺地譴責著漢朝人的狂妄,心中卻在竊喜。

    剛剛那名漢朝使者在轉身的時候,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左大都尉。

    當天晚上,左大都尉果然迎來了秘密客人。

    “左大都尉,你想要大漢怎麼配合你?”

    左大都尉明顯早就已經思考過這件事情,胸有成竹地開口道︰

    “我希望大漢能派出三萬騎兵秘密進入漠北,到時候我們里應外合,一舉攻殺烏師廬。”

    “等我成為匈奴單于,就會迎娶大漢公主,稱大漢皇帝陛下為岳父,世世代代效忠于大漢!”

    漢使搖了搖頭,道︰

    “不行,這不是大漢想要的。”

    “說句不客氣的,三萬大漢騎兵若是真來了,閣下卻反水了,如何保證大漢將士們的安全?”

    左大都尉怒道︰

    “你們大漢人不是最喜歡說什麼一漢當五胡嗎?三萬騎兵對你們來說難道不是十五萬大軍?有什麼好怕的。”

    漢使笑道︰

    “這是陛下的旨意,大漢的底線是,左大都尉你需要自己找機會殺掉伊稚斜。”

    “屆時如果有伊稚斜殘部想要作亂,大漢的兵馬自然會北上協助你穩定局勢。”

    雙方一番唇槍舌劍,終于達成了相互妥協。

    漢使點了點頭,起身對著左大都尉致意。

    “希望下次再見時,左大都尉已經是匈奴大單于閣下了。”

    看著漢使消失在黑暗中,左大都尉也忍不住哼了一聲。

    “這個劉徹,沒有一點華夏皇帝的風範,小氣得很!”

    鏡頭一轉,畫面中出現了一名匈奴貴族。

    【右賢王。】

    右賢王是一名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匈奴中年男子,表情相當冷峻。

    頭上帶著一頂對華夏而言樣式頗為古怪的王冠,說漢語時腔調也非常古怪。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是大單于繼位,為何要派使者來向我道賀。”

    坐在右賢王面前的漢朝使者微笑道︰

    “右賢王素來以賢能出兵,在下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烏師廬的西遷計劃,對大漢開拓西域是非常不利的。”

    “大漢希望右賢王能成為單于,並放棄這個西遷計劃。”

    “如果右賢王願意合作的話,大漢將會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右賢王成為新的單于。”

    在漢朝使者看來,這一次的計劃十拿九穩。

    匈奴人本來就是弱肉強食,烏師廬的祖父伊稚斜不也是從左谷蠡王的位置,趁著匈奴單于更替的時機篡位?

    這位右賢王,難道就沒有一點野心了?

    幾秒鐘過後,右賢王直接拍了桌子。

    “你們這些家伙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離間本王和大單于?”

    “來人啊,將這些漢人拿下,送到大單于那邊去!”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29章 劉徹對匈奴人的離間分化,秦始皇表示很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29章 劉徹對匈奴人的離間分化,秦始皇表示很贊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