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中的王險城在漢軍持續不斷地攻打下,以一個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破敗。
城牆上各種裂縫,城里污水橫流,許多百姓衣衫襤褸,瘦弱不堪。
戰爭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對朝鮮這樣的小國來說,這是已經不是人禍,而是無法抵擋的天災了。
劉徹是人,但劉徹的意志對朝鮮來說,就是天命!
王宮之中,衛右渠雙目無神,听著面前大臣、將軍們的匯報。
“大王,城里的糧食已經消耗殆盡,開始出現易子而食了。”
“大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是時候考慮議和了,大王!”
听著大臣們苦口婆心的勸說,衛右渠突然變得激動了起來。
“議和?”
“現在哪里還有什麼議和,你們分明就是想要本王對劉徹的將軍投降吧?”
“你們這些當臣子的,投降了無非就是換一個主子繼續效忠。本王投降了,衛氏江山社稷就徹底斷送了!”
“本王絕不投降,絕不!”
衛右渠怒吼著,臉上充滿了憤怒。
大國也好,小國也罷。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君王願意成為亡國之君,衛右渠自然也不例外。
听著衛右渠的話,群臣陷入沉默。
突然,一名叫做尼溪相參的大臣站起來,拔出腰間長劍,朝著衛右渠沖來。
“昏君,你不想投降就是連累大家性命,今日就殺了你,向大漢歸降!”
衛右渠大吃一驚,他身上並無武器,只能倉皇躲避。
尼溪相參本就是武將,動作敏捷,兩步就趕上了衛右渠,一劍刺穿了衛右渠的後心。
衛右渠身體猛然一震,雙目帶著不甘和憤恨,倒地身亡。
直到此刻,大殿之中的其他人才回過神來,紛紛發出驚呼。
尼溪相參拔出帶血的長劍,大聲道︰
“都隨我開城門,投降大漢!”
城外,漢軍大營。
剛剛收兵回營,準備吃晚飯的漢軍主將荀彘得到了消息,急匆匆地登上大營中的了望台。
能明顯看到,王險城中冒出了多處火光和濃煙。
“城里出事了?”
荀彘立刻來了精神,下令道︰
“先鋒軍立刻集結,再讓所有將士們用最快速度吃完,隨時等候命令攻城!”
天色雖然馬上就要暗下來,但荀彘也是跟隨衛青打過漠北之戰的宿將。
勝利機會就在眼前,怎麼可能等到明天?
果然,不到一會,王險城北側城門就被打開。
尼溪相參等人狼狽地逃了出來。
“大漢將軍何在?我等願降!”
“我等殺了衛右渠,但被衛氏余孽攻擊,還請大漢天兵速速入城,平定事態!”
荀彘聞言,不由大喜過望。
“城門已開,全軍入城!”
圍攻數月,早就恨不得馬上進城的漢軍士氣大振,呼啦啦地沖入了王險城中。
衛右渠已死,城中剩余的主戰派和投降派又相互攻殺。
此刻城里完全沒有任何能抵抗漢軍的力量了。
當天晚上,荀彘就帶著漢軍徹底平定了王險城中所有的抵抗力量。
衛氏朝鮮王國,也在這一天成為了歷史。
【在持續了一年的戰爭後,劉徹終于獲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衛氏朝鮮在短短三代國君之後就被大漢滅亡,領土並入了大漢之中。】
【但這場戰爭卻還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王險城中,荀彘滿臉倨傲地看著面前戰戰兢兢的真番國使者。
“大漢這一次出兵是為了爾等出氣,爾真番國竟然沒有一兵一卒來助戰,像話嗎!”
“來人啊,把這真番蠻子拿下,再派兵滅了真番!”
荀彘僅僅派出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就輕而易舉地滅亡了在朝鮮半島上的真番等多個小國。
至此,朝鮮半島只剩下南部馬韓等一些甚至都不能被稱為國家的野蠻人部落。
荀彘也沒有興趣和這些茹毛飲血的野蠻人繼續玩下去,宣告班師回朝。
畫面中,荀彘領兵浩浩蕩蕩返回。
【西漢滅衛氏朝鮮之戰,至此徹底落下帷幕。】
【此次戰爭花費了大約一年時間,將朝鮮半島的北部和中部都納入了大漢疆域。】
【大漢在此地設置了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派出官員進行統治並在當地駐軍。】
【這個發源于商朝,經歷了衛氏篡位的國家,最終還是歸入了華夏大家庭之中。】
看到這里,大秦世界中,秦始皇也是有些感慨。
“劉徹這小子的開疆拓土之心,不在朕之下啊。”
“可惜,朕當年繼承的大秦,比起劉徹繼承的大漢還是差了點。”
秦始皇繼承的大秦,那是有東方六國存在的大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大一統王朝。
等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天下之後,他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
剛剛平定了百越,打跑了匈奴沒幾年,歷史上的秦始皇就死了。
劉徹則不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一開始劉徹繼承的就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劉徹只要搞定了國內集權的問題就可以專心對外。
劉徹也擁有充足的時間來對外開戰。
同樣是以打匈奴來說吧。
劉徹第一次大規模調兵遣將的馬邑之圍時,年僅二十三歲。
衛青第一次出征並奇襲匈奴獲勝時,劉徹也才二十七歲。
而秦始皇呢?
在四十五歲的時候,秦始皇才剛剛派出蒙恬第一次擊敗匈奴,收復河套。
從這個角度就能看出來,劉徹比秦始皇多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來打仗。
這怎麼能不讓秦始皇羨慕呢?
扶甦能听出秦始皇的羨慕,于是非常貼心地安慰了一句。
“父皇,這是盤點敗家子的系列視頻,您何必羨慕漢武帝呢?”
一句話立刻點醒了秦始皇。
秦始皇哈哈大笑了起來。
“對啊,這是盤點敗家子的視頻,朕完全不需要羨慕,一點都不需要,哈哈哈!”
一旁的大秦群臣听著這對父子的對話,一邊覺得好笑,一邊又有點慶幸。
在秦始皇手底下當官挺不容易,但只要能遵紀守法,按照法律辦事,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若在劉徹手底下當官,就劉徹這動不動在國內割肉吸血弄給軍隊去打仗的統治方式……
此刻,大秦群臣只想發自內心地說一句。
在大秦為官,挺好!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盛大的慶祝宴會過後,桑弘羊噗通一聲,跪在了劉徹面前。
“陛下,真不能再打了。”
“再打下去,臣都怕哪一次朝會上,諸卿要把臣活活打死了!”
听著桑弘羊的話,劉徹和一旁的霍光、金日 ,表情各異。
劉徹也知道桑弘羊是純背鍋的,有些心虛地干咳一聲,道︰
“好好好,朕知道了。”
“無妨,再苦一苦百姓臣民,等朕徹底穩固基業後,自然也就能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了!”
桑弘羊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過了好幾秒鐘,桑弘羊才顫顫巍巍地開口道︰
“陛下,莫非是還要繼續用兵?”
劉徹嗯了一聲,隨手將一份奏疏丟到了桑弘羊的面前。
“你看看,這是來自西域敦煌郡郡守的匯報。”
“車師、樓蘭這兩個小國,必須要狠狠地教訓一番!”
桑弘羊下意識地拿起了這份奏疏。
這一次,事情又回到了匈奴這邊。
自從上一次衛青霍去病帝國雙壁出征,打得伊稚斜遠遁漠北後,西域的格局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原本西域諸國大部分都是中立,打算在漢朝和匈奴兩大強權之間左右橫跳。
漠北之戰後,大部分西域小國都選擇倒向漢朝,大宛和烏孫兩個強國則越發中立。
西域和草原,本質來說並無太多區別。
但也有例外。
車師國和樓蘭國就是例外。
這兩個國家距離大漢敦煌郡都很近,同時距離匈奴漠北最西邊也很近。
一直以來,這兩個國家就是受匈奴影響最深,和匈奴關系最好的。
即便是伊稚斜單于被打跑了,兩國也只是對漢朝表面臣服,實際上卻經常給漢朝使絆子。
大漢對此並非沒有察覺。
但在劉徹為首的大漢君臣看來,畢竟只是兩個無足輕重的小國。
大漢各種用兵的地方很多,也不需要特地對這兩個小國大動干戈。
但問題是,這兩小國沒有自知之明啊。
大漢不理睬他們,他們反而起勁了。
尤其是這兩年,許多走絲綢之路的商隊,都被這兩個小國的軍隊假裝成馬匪,劫掠一空。
甚至就連其他小國前來朝見大漢的使者,也都被車師國和樓蘭國截殺。
這些也就算了。
最嚴重的事情在于,敦煌郡守奏疏中明確說了,大漢派往西域的最新使團,竟然被樓蘭王截殺了!
整個使團上百人,只有三個人逃回敦煌。
劉徹表情陰冷地開口︰
“他們截殺其他國家的使者,朕當做沒看見也不是不行。”
“朕的使者他們都敢殺,他們是真以為朕的大軍不能出動了?”
桑弘羊嘴角抽搐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區區財政,在國家大義面前,的確不算啥。
桑弘羊心態麻木地開口道︰
“陛下,臣知道了,少府和國庫都會全力配合的。”
等桑弘羊離開後,劉徹哼了一聲。
“這個老小子,最近怎麼有點不願意配合朕了。”
“區區一點財政虧空,又不是不能忍。”
“為了千古基業,付出一代人又算什麼呢?你們說,對不對?”
站在劉徹身旁的霍光和金日 聞言,對視一眼。
你說?
不,你來說。
上次我說了,你來。
你來。
電光火石的幾秒鐘過去,霍光開口道︰
“陛下,車師國和樓蘭國竟然敢截殺大漢天使,是必須要懲罰的。”
金日 點頭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附議,大漢的威嚴不可侵犯。”
劉徹露出滿意的表情,感慨道︰
“這些臣民,就是太過短視,總是為了眼前的幾斗米,幾箱銅錢心疼得呱呱叫。”
“朕東征西討,還不是為了讓大漢基業永固,還不是為了讓他們的後人有更好的生活?”
“一點東西都不願意付出,後代怎麼可能有好生活?目光短淺的東西!”
霍光和金日 同時點頭,如小雞啄米。
片刻後,兩人並肩離開御書房。
金日 目不斜視,一邊往前走,一邊對著霍光道︰
“沒想到素來以沉穩多智著稱的霍侍中,竟然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上意的應聲蟲。”
霍光同樣目不斜視,嘴巴微張,若不是有聲音從金幕中傳出,甚至會覺得他都沒有開口說話︰
“沒想到素來以沉穩多智著稱的金駙馬都尉,竟然連財政問題都不敢提一個字。”
兩人不約而同地呵了一聲,然後又不約而同地笑出了聲。
金日 緩緩道︰
“你覺得大漢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霍光呵了一聲,道︰
“我覺得大漢早就該崩潰了,可現在大漢都還好好的。”
金日 終于偏過頭,看了一眼霍光。
“或許是因為那個和你沒有血緣關系的舅舅還活著的緣故。”
霍光笑道︰
“我那個和你沒有一點關系的舅舅現在才四十出頭,至少還能活二十年,你是不是很遺憾?”
金日 聳了聳肩膀,道︰
“我是匈奴人,這輩子注定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權臣,我能有什麼遺憾的?”
“好好活著吧,我可不想哪天親自幫你送終。”
霍光嘖了一聲,道︰
“好好活著吧,我可不想哪天要親自處決大漢朝廷某個已經是駙馬都尉的匈奴間諜。”
兩人相視一笑,正好分道揚鑣。
漢初世界中,劉邦嘖嘖作聲。
“這兩個小子,倒是有點意思。”
蕭何哈哈笑道︰
“單單是回答那個問題,就足以證明兩人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了。”
劉恆大感疑惑,道︰
“他們什麼都沒說啊。”
在劉恆看來,霍光二人剛剛無非就是重復了一遍劉徹的話,並沒有提出什麼有新意的意見。
純純的廢話,這也能叫有智慧?
蕭何微微一笑,道︰
“作為臣子的,就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廢話,什麼時候該提出真正有用的意見。”
陳平點頭道︰
“劉徹陛下明顯已經拿定主意,這種時候霍光和金日 只需要贊成即可。”
“若是當真提出什麼比劉徹陛下更好的意見,豈不是搶了劉徹陛下的風頭?”
“當臣子的,就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藏拙。”
劉恆這才恍然。
對于這位大漢太子來說,他更多時候研究的是當兒子的智慧和當皇帝的智慧,對于當臣子的智慧還真是了解不多。
但劉恆本來就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得到了兩位大臣的指點,立刻就明白了過來。
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在里面!
劉邦看了蕭何陳平一眼,哈哈笑道︰
“你們兩個狡猾的家伙,現在居然舍得把這些東西告訴恆兒了?”
蕭何笑道︰
“陛下日理萬機,又是大漢皇帝,自然無暇將這些臣下的小小心機告知太子。”
陳平也笑道︰
“有事臣子服其勞,是臣等的本分所在。”
劉邦哈哈大笑,表情愉悅地點了一下兩人。
“滑頭!”
劉邦又轉向劉恆,笑道︰
“恆兒,你可以在接下來的視頻中仔細觀察一下金日 和霍光這兩人。”
“劉徹這小子殺人向來是不眨眼的,但這兩個小子應該是能活到善終。”
劉恆連連點頭,心中也不免泛起幾分古怪情緒。
自己的謚號是漢文帝,孫子卻是殺人不眨眼的千古大帝?
總感覺,哪里不太對勁!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被樓蘭國和車師國激怒後,劉徹終于第一次向西域派出了大軍。】
劉徹找來了衛青。
“卿家覺得,誰可以作為主將出征樓蘭、車師兩國?”
衛青顯然早就已經考慮好了,聞言很快就給出了一個人選。
“據臣所知,西域各國的人口都不多,樓蘭國似乎只有不到三萬人口,就已經是西域大國了。”
“而且西域距離大漢非常遙遠,難以獲得補給。大漢出兵應該以兵貴神速為主,數量少而精,還需要主將擅長這樣的作戰方式。”
劉徹听著听著,表情突然有些黯淡。
按照衛青的說法,最適合出擊西域的人,當然是已經去世的冠軍侯霍去病。
劉徹平復了一下心情,道︰
“那麼,應該是誰?”
衛青道︰
“趙破奴曾經出任去病的行軍司馬,他是最好的人選。”
劉徹呼出一口氣,道︰
“好,那就是他了。”
【有了攻打朝鮮的前車之鑒,劉徹這一次並沒有掉以輕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交給了趙破奴兩萬騎兵,命趙破奴出征樓蘭、車師兩國。】
鏡頭中,趙破奴昂首挺胸,率領兩萬騎兵出征了。
沒用多久,趙破奴就領兵抵達了敦煌郡,隨後一路進入了戈壁大漠中。
在這里,漢軍並沒有費多少勁,很順利地用十天時間離開了大漠。
一名年輕的裨將好奇開口︰
“侯爺,當年您跟隨冠軍侯出征的時候,也是這樣輕車熟路嗎?”
趙破奴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了懷念的表情,道︰
“冠軍侯?我和你說,若是冠軍侯率領咱們前來的話,估計還要再輕松一些。”
“侯爺他啊,好像天生就是為了戰場而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難得倒侯爺。”
幾名追隨過霍去病出征的將軍們听到這句話,也都紛紛回憶起來。
“當年跟著侯爺出征河西時,咱們一路見誰就殺誰,別提多帶勁了。”
“侯爺很神奇的,有時候大家都要渴死了,侯爺說前面走二十里肯定有水,結果還沒走十里地呢就看到一條河流了。”
“侯爺只要一喊沖鋒,咱的身體一個個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就只管沖啊殺啊,然後干淨利落地贏了。”
在這些漢軍將士們的心中,冠軍侯霍去病是一座永遠無法超越的豐碑!
其他沒有經歷過霍去病時代的年輕將士們安靜地听著,心中也不禁浮現出向往。
趙破奴收起笑容,正色道︰
“你們都要記住,咱們永遠都不能丟冠軍侯的臉。”
“大漢的鐵蹄,永遠都要狠狠地踩踏在匈奴和所有異族的頭上,讓他們臣服!”
眾人心潮澎湃,齊聲高呼。
“大漢萬勝!”
離開戈壁大漠之後,趙破奴命令主力部隊大張旗鼓以正常的速度前進。
他自己則帶著七百騎兵和兩名常年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大漢向導,趁夜離開了漢軍營地,消失在了西邊的夜色中。
樓蘭國王宮。
正如漢朝的情報之中所言,樓蘭國人口不過三萬,但已經是西域之中有名有姓的大國了。
西域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能讓人類存活的綠洲非常稀少。
樓蘭國佔據的正是沙漠東部最大的綠洲,這也奠定了它的強勢。
此刻,樓蘭王正在宮殿里招待來自匈奴的使者。
匈奴使者笑道︰
“單于說了,你這一次殺了漢朝的使者,證明了對大匈奴的忠誠,單于非常滿意。”
“再等半個月左右,單于就會派一萬人來支援你。”
樓蘭王聞言,頓時松了一口氣。
“尊使應該也知道那大漢皇帝劉徹派兩萬兵馬前來攻擊我國的事情了吧?”
“若得不到單于的幫助,樓蘭恐怕真的要被漢朝滅亡了。”
匈奴使者哼了一聲,道︰
“之前的伊稚斜單于,主要還是年老昏聵了一些。”
“如今在位的是英明睿智的烏維單于,大匈奴對漢朝的全面反攻即將開始。”
“再過幾年,大匈奴將會奪回河西走廊、漠南草原和河套草原,漢人那個叫劉徹的皇帝會嘗到足夠的失敗!”
烏維單于是伊稚斜的兒子,在幾年前繼位。
這位單于雖然不顯山不露水,可暗中的動作還是很多的。
利用樓蘭和車師兩個國家在西域拖住漢軍的腳步,盡可能地制造漢軍損失,就是出自烏維單于的授意。
樓蘭王越發高興了,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為了匈奴帝國的再度興盛,干!”
眾人紛紛舉杯,一片歡慶。
對他們來說,什麼大漢,無非就是從並不了解的東方莫名其妙冒出來的敵國罷了。
大匈奴帝國,才是這些年來真正統治西域的正統王朝。
如今敵國敗退,正統回歸,簡直就是天命保佑!
就在樓蘭王和匈奴使者歡慶飲宴的時候,樓蘭國都之外,一支七百人的漢軍騎兵悄然出現。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