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723章 秦始皇給扶甦講規矩,大漢使者教朝鮮王什麼是規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723章 秦始皇給扶甦講規矩,大漢使者教朝鮮王什麼是規矩

    秦始皇聞言,笑了起來。

    “大多數情況下是沒什麼用。”

    “這些蠻夷,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和華夏王朝對抗,又怎麼可能是區區一個使者能改變的呢?”

    扶甦疑惑道︰

    “那為何漢武帝劉徹還要執意派出使者?”

    秦始皇淡淡道︰

    “王不可怒而興師。”

    “劉徹這麼做,為的是師出有名。”

    自周公定禮以來,華夏文明講究的就是名分。

    做什麼事,都必須要名分。

    劉徹派人去警告就是告訴衛右渠,你要是再不听話,那就揍你。

    衛右渠不遵守當年祖父衛滿和大漢的約定,這是第一。

    扣押前來朝見大漢的使者,這是第二。

    大漢使者上門警告,衛右渠不听,這是第三。

    有了這個警告不听的事實,大漢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

    同時也可以讓其他臣服大漢的小國心安。

    大漢並不是看到周圍有個小國就想著滅掉,是這個衛右渠犯了三次禁,大漢忍無可忍,才必須出兵蕩平衛氏朝鮮。

    很多人都覺得華夏的藩屬制度似乎很落後,但事實上,這是一套相當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制度。

    制度就是規矩,有規矩了,所有的藩屬小國都知道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

    在規矩的範圍內,大家都能愉快相處。

    不遵守規矩的,大漢師出有名,就能最大化的保障大漢的利益。

    規矩和名分,其實就是相輔相成的。

    講規矩有多重要呢?

    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這是遵守周王朝的規矩。

    天下諸侯景從,奉齊桓公為諸侯宗伯,周天子親自派人冊封,讓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而另外一個霸主楚莊王,陳兵洛邑郊外,問九鼎之重。

    這就是不講規矩,沒有名分。

    周天子的九鼎,是你一個諸侯能問,能索要的?

    被周天子派來慰問楚軍的王孫滿只說了一句話。

    “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什麼是德?

    “德”就是周天子統治天下這麼多年,遵守規矩積攢下來的威望、人脈。

    現在周天子是衰落了,但周王朝的“德”還在。

    你楚莊王敢動周天子的九鼎試試?

    你必會被天下諸侯群毆。

    楚莊王听懂了這句話,于是灰溜溜地撤軍了。

    無論是從疆域、人口、經濟、軍隊實力來說,楚莊王統治的楚國綜合水平都不比齊桓公的齊國差,許多地方甚至猶有過之。

    為何卻奈何不得周天子,拿不到唾手可得的九鼎?

    就是因為規矩不允許。

    因為楚莊王“師出無名”。

    不講規矩,就沒有名分。

    沒有名分,天下人就不支持你。

    沒有天下人的支持,任憑你是春秋五霸之一,那也辦不成事。

    春秋時代的霸主如此,大漢朝的皇帝同樣也是如此。

    劉徹打匈奴是師出有名的。

    匈奴帝國壓制大漢帝國百年,無數次入侵,劉徹在這件事情上可太正義了。

    打南越,是南越𠘙] 蠛凸跽孕訟淄聊詬劍 回┤嗦蘭文焙Γ  Τ 忻br />
    打朝鮮,也得師出有名才行。

    師出有名,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讓將士們相信自己是正義之師,在戰場上奮勇作戰。

    可別小看這一點,開創現代華夏的那支軍隊,他們最開始一窮二白,不也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從鴨綠江打到了三八線?

    因為他們心知,自己代表著正義!

    扶甦好奇道︰

    “朝鮮扣押真番使者,難道還不夠師出有名嗎?”

    秦始皇淡淡道︰

    “當然不夠。這件事情畢竟是在朝鮮和真番之間發生的,可能僅僅是他們兩國的矛盾,只不過當事者恰好是前來大漢的使者而已。”

    “必須要大漢使者親自站在衛右渠面前,以事實讓全天下人看到衛右渠不講大漢的規矩,這樣才是真正的師出有名。”

    扶甦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很繁瑣,好像沒有必要?”

    “傻孩子,你好好想想,規矩是什麼,制度是什麼,法律又是什麼?”

    扶甦下意識道︰

    “這些都是規定人們行為的各種規範。”

    秦始皇點了點頭,道︰

    “對了。所以歸根結底,規矩、制度、法律都符合法家的‘法’字。”

    “有些行為僅僅是道德上的東西,夠不上法律來懲治,就只需要用沒有約束力和懲罰的規矩來管理。”

    “規矩其實也是法,沒有法律國家就會亂套,沒有規矩,人們的道德也會亂套。”

    “看似繁瑣無用,但其實規矩和法律一起保證了從道德到行為的規範,維持了社會穩定,這就是它最大的好處啊。”

    扶甦忍不住道︰

    “可很多規矩根本沒用啊。”

    秦始皇笑道︰

    “那就改啊,這世界上哪里有什麼千萬年不變的真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連大秦律法,這些年不也因為金幕出現讓社會劇烈變化,都已經改到了第五版了嗎?”

    “法律改得,規矩還改不得?”

    “改不了的不是規矩,是人心。那也不是能用語言解決的事情,得自己去斗爭才行。”

    扶甦細細地品味著秦始皇的話,突然覺得自家父皇剛剛的語氣中,似乎還帶著某種……期待?

    父皇在期待什麼呢?

    秦始皇說到這里,笑道︰

    “況且,劉徹這小子剛剛封禪泰山花了那麼多錢,不得緩一下嗎?”

    扶甦瞬間啞然。

    講不講規矩,屬于行為道德問題。

    但有沒有錢打仗,這就是真正的現實問題了。

    金幕中,大漢派來的使者涉何已經來到了王險城平壤)的朝鮮王宮之中,見到了朝鮮國王衛右渠。

    涉何昂首挺胸,大聲斥責衛右渠。

    “爾衛氏右渠,何以違背爾祖宗衛滿和大漢遼東郡守的約定?”

    “若是不立刻上表請罪,待大漢天兵前來,爾衛氏一族必不留任何活口!”

    涉何上來這兩句,直接把在場的衛氏朝鮮君臣弄懵了。

    和發源商朝的箕子朝鮮不同,衛氏朝鮮的創建者衛滿是漢人,朝廷之中的通用文字和語言都是漢語漢字。

    幾十年的時間下來,不說全國推廣普及,至少朝堂上所有衛氏朝鮮的君臣都是听得懂漢語的。

    他們是真沒想到,大漢使者涉何竟然這麼不客氣,一上來就指著衛右渠的鼻子破口大罵,說要殺衛氏全家。

    衛右渠臉色鐵青,差點就想當場發作,讓人砍了這個不知好歹的漢朝使者。

    但涉何完全無所畏懼,一副睥睨全場的倨傲模樣。

    就差在腦門上寫四個大字——有種砍我。

    這就是咱們大漢外交官傳承自博望候張騫閣下的風格。

    不服?

    不服砍我!

    砍我試試?

    試試就讓你朝鮮滅國,衛氏滅族!

    衛右渠終究還是忍住了。

    不忍不行啊。

    大漢都把匈奴從漠南打跑了。

    衛右渠的圖謀是,先統一朝鮮半島,滅掉在南韓的箕子朝鮮余孽,再北上搞定整個長白山。

    到了這個程度,朝鮮就有資格和大漢爭奪遼東乃至整個中原霸業了。

    眼下,還不是時候。

    衛右渠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道︰

    “尊使可能誤會了,寡人……”

    “寡人什麼寡人!”涉何打斷了衛右渠的話。

    “若是大漢諸侯王,自然可以稱孤道寡。”

    “爾衛右渠不過是大漢小小一藩屬,能在本使面前自稱一句‘小王’都是大漢給你臉了,有什麼資格在本使面前自稱寡人!”

    滿殿皆靜。

    就連衛右渠本人也是一臉呆滯。

    他是真沒想到,面前這位大漢使者竟然剛硬到這種地步。

    好幾秒鐘後,衛右渠終于回過神來。

    這次他是真有點控制不住了,直接拍桌。

    “你,欺人太甚!”

    涉何喲了一聲,冷笑道︰

    “欺人太甚?”

    “你衛右渠違背祖宗決定,拒絕和大漢通商,不朝貢大漢,還扣押前來朝貢大漢的真番國使者。”

    “做了那麼多對不起大漢的事情,本使就指著你鼻子說兩句事實而已,你怎麼有臉說本使欺人太甚?”

    “怎麼,變臉了,不服氣了?”

    “來來來,本使的腦袋就在這里,拿刀來,照這里砍!”

    涉何說到最後,直接把腦袋伸長,用手對著脖子指指點點。

    衛右渠氣得抓狂,正打算說話,群臣一擁而上。

    “大王,冷靜!”

    “這可是大漢使者啊!”

    “不能沖動!”

    朝鮮是個小國,但最基本對外交往溝通的能力還是有的。

    偌大的匈奴帝國,被劉徹就這麼硬生生打垮,整個過程朝鮮人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再驕傲自大的朝鮮人,也不可能覺得現在的朝鮮會是大漢的對手。

    衛右渠被這麼一勸,差點氣昏的腦子也冷靜了一點。

    他憤怒地開口︰

    “送客!”

    涉何哈哈大笑,環視一圈在場朝鮮王國君臣。

    “一群無膽匪類,爾等都記住了,若是不上奏疏向陛下請罪,那就等死吧!”

    說完,涉何大搖大擺,邁著四方步施施然離開。

    “氣死寡人了!”衛右渠憤恨地對著旁邊的臣子們開口。

    “這個漢使,欺人太甚!”

    臣子們自然又是一陣勸說。

    其實不少臣子心中也是很無奈的。

    衛氏朝鮮畢竟是外來戶,所以一直以來信重的大臣們以秦人、漢人為主。

    這些人本身就是中原人,最知道華夏王朝的厲害。

    他們也是最反對衛右渠和大漢翻臉的。

    可衛右渠不听啊。

    現在好了,被大漢使者找上門來,劈頭蓋臉噴了一頓。

    活該了吧?

    不過這種話,大家也不會說出口。

    只能希望衛右渠經過這件事情的教訓後能成熟起來,不要再繼續招惹大漢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右渠憤憤道︰

    “這個劉徹,他以為派出區區一個使者來,寡人就會屈服了?”

    “寡人才不會向劉徹低頭呢!”

    在場的朝鮮大臣目瞪口呆。

    不是,這都打不醒你?

    你是真頭鐵啊。

    另外一邊,漢使涉何回到了使館。

    一旁跟隨涉何上殿的武官松了一口氣,道︰

    “大人,您剛才實在是太驚險了。”

    “驚險?”涉何忍不住笑出了聲,道︰

    “這有什麼驚險的,當年博望候出使西域,比這驚險的時候多了去了。”

    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西域還是匈奴的藩屬,大漢的觸角也無法延伸到西域。

    那時的西域國王們,如果真要翻臉殺了張騫,劉徹知道了最多就罵幾句,一點辦法沒有。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騫一點不慌,見人就懟,充分讓西域諸國的國君們知道了什麼叫做大國使者的傲慢,哦不,是大國使者的底氣。

    從張騫以後,大漢的使者就患上了一種叫做搞事的病。

    沒事都得搞點事出來,否則豈不是會顯得很不專業?

    涉何感慨道︰

    “可惜這一次本使麾下只有一百余人,若是能有個一千勇士,本使就可以做大事了。”

    什麼大事?

    當然是突襲朝鮮王宮,弄死衛右渠,順便吞並朝鮮,舉半島北部所有國土內附大漢啦。

    武官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才道︰

    “大人莫非忘了韓千秋和安國少季之事?”

    涉何一臉不以為然,道︰

    “安國少季是大漢使者之恥,本官怎麼可能淪落到他那種地步?”

    “況且這朝鮮王太後怎麼也得是四十歲以上的老婦了,本使才沒興趣呢。”

    武官笑道︰

    “不都說老婦敗火嘛。”

    涉何哈哈大笑,道︰

    “番邦老婦,若是僥幸懷了本官的種,那本官死後都無顏去九泉之下面見列祖列宗了。”

    “行了,別扯這些沒用的,讓大家做好準備,隨時開打!”

    武官嘿嘿一笑,點頭道︰

    “放心吧大人,大家的刀劍都鋒利著呢。”

    看到這里,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怎麼搞的,大漢這些使者一個個唯恐天下不亂呢?”

    “到底是誰給他們帶的這股風氣呢?”

    眾人聞言,齊刷刷地看著劉邦。

    誰帶的這股風氣,作為大漢開國皇帝的某人心里沒數嗎?

    劉邦大怒,道︰

    “朕這個人平生最為正直老實,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眾人點頭如小雞啄米。

    “對對對,陛下所言極是!”

    “太對了陛下,沒毛病。”

    劉邦哼了一聲,換了一個比較舒服點的坐姿,感慨道︰

    “不過這個涉何還是年輕了一點。”

    “如果是朕的話,去到先笑臉相迎,然後暗中聯合友好大漢的力量。”

    “大漢支持衛氏朝鮮這麼多年,肯定是有點人脈在朝鮮內部的。”

    “里應外合,再趁著酒宴的時候出其不意直接干掉衛右渠,控制住所有朝鮮重臣。”

    “提前和大漢遼東太守說好,讓遼東郡兵速速抵達王險城控制局勢。”

    “這不就拿下了嘛!”

    劉邦越想越是興奮,不由手舞足蹈起來。

    大殿一片安靜,眾人表情古怪地看著劉邦。

    劉邦回過神來,道︰

    “你們這麼看著朕干嘛?”

    蕭何咳嗽一聲,正色道︰

    “陛下算無遺策,果然不愧是大漢高祖皇帝!”

    眾人齊聲稱是

    一旁的太子劉恆也是哭笑不得,心中暗想。

    “父皇的這個計劃,似乎挺有可行性的,不過具體的細節上需要再打磨一下……”

    東漢世界,太子劉莊表情古怪,道︰

    “父皇,咱們大漢的使者都是這樣的嗎?”

    劉秀想了想,道︰

    “應該全是。”

    耿蓞嘿嘿地笑道︰

    “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大國的使者不盛氣凌人,難道要和這些蕞爾小國的國君平起平坐把酒言歡嗎?”

    宰相宋弘揉了揉太陽穴,道︰

    “高高在上是可以,也不至于盛氣凌人吧,老耿。”

    耿蓞毫不在意地開口道︰

    “大漢天使不讓這些小國的國王跪下來舔靴子,就已經是莫大的仁慈了。”

    “能好好跟他們說話,他們就該覺得祖墳冒青煙了。”

    “像衛右渠這種敢和大漢使者擺臉色的,就該被凌遲!”

    宋弘無語,不想繼續開口了。

    這個老耿,怕是除了漢人之外,其他異族的人在他看來和走獸沒有區別了。

    鄧禹笑道︰

    “其實我倒是覺得,金幕中這個涉何搞事的水平還不夠啊。”

    “若是能想辦法直接弄死衛右渠,讓朝鮮當場內附,就不需要大漢動用天兵征討了嘛。”

    宋弘瞪大了眼楮,不敢置信地看著鄧禹。

    “老鄧,你……”

    好你個鄧禹,平日里也是濃眉大眼心平氣和的人,竟然心里也想著這種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場的諸多大臣都興奮地加入了討論。

    “收買是肯定的,還可以提前給某些朝鮮大臣承諾將來成為大漢太守。”

    “太守的位置估計不夠,可以承諾封侯啊,反正要是不成,就說他功勞不夠,諒他也不敢和大漢放對。”

    “毒酒怎麼樣?當場毒死衛右渠,然後趁機發難。”

    “圖窮匕見不好麼?一劍下去當場砍死衛右渠,渾身濺滿衛右渠的血,威風凜凜提劍大喝一句還有誰,肯定把這些朝鮮蠻子嚇到尿褲子了。”

    劉秀一听這些家伙越討論越是沒譜,哭笑不得地打斷了眾人的話。

    “好了好了,大漢畢竟是堂堂華夏王朝,面子還是要的。”

    “若是每名漢使都這麼不講規矩四處顛覆別國王室,其他藩屬國還敢臣服大漢嗎?”

    “不要因為小節而失了大義!”

    眾人這才作罷。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衛右渠雖然野心勃勃,但在群臣的死命攔阻下,依舊不敢對涉何動手,只能將涉何禮送出境。】

    涉何對此頗為不滿,跳腳大罵。

    “衛右渠就是這麼當藩屬國國君的?大漢天使離開,他竟然敢不來送行?”

    “大漢的要求,他竟然敢一條都不答應?”

    “讓衛右渠滾出來,給本天使一個交代!”

    但這里畢竟是朝鮮王國,衛右渠執意不出面,涉何自然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在朝鮮王衛長的“護送”下離開。

    涉何往北走,一路上面黑如鐵。

    劉徹的嚴厲,眾所周知。

    就連堂堂列侯,領兵出征完不成任務都要被廢為庶人,拿錢買命。

    涉何這一次出使無功而返,還能有什麼好果子吃了?

    三天後,涉何召集使團中的幾名關鍵成員。

    “各位,此次無功而返,咱們所有人都肯定會受到陛下責罰了,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眾人顯然都想過這一點,表情都很沮喪。

    涉何深吸一口氣,道︰

    “為今之計,咱們只能想辦法搞點事情出來,才有希望能擺脫這個罪名。”

    之前護衛過涉何上殿的那名武官聞言忙道︰

    “大人的意思是?”

    涉何輕笑一聲,道︰

    “衛右渠不是派那個王衛長來監視咱們離開朝鮮嗎?”

    “等會咱們就摘了他的腦袋回去,說朝鮮王衛右渠表面上答應了大漢的條件,實際上卻對大漢圖謀不軌,派衛長半路想要殺害大漢使團所有人。”

    “咱們發現了朝鮮人的陰謀,反殺了衛長,提著衛長腦袋回國,不就成為有功之臣了嘛!”

    眾人聞言,眼楮頓時都亮了起來。

    听起來好像很不錯啊。

    武官有些擔心地開口道︰

    “這要是大漢再派出使者去和朝鮮接觸,咱們的謊言豈不是敗露了?這可是欺君之罪啊,大人。”

    听到這句,眾人又不由有些畏縮。

    涉何不以為然,開口道︰

    “以陛下的性格,這一次本官就是來找個開戰借口的。”

    “只要衛長的腦袋提回去,陛下立刻就會對衛氏朝鮮開戰,到時候衛右渠說什麼都不會有人信的,咱們直接說他是栽贓陷害便可。”

    “好了,你們都考慮一下。究竟是要冒一點風險當一個有功之臣,還是就這麼回去被盛怒之下的陛下狠狠責罰吧!”

    ……

    鏡頭一轉,涉何提著衛長的腦袋,心滿意足地露出笑容。

    “好了,即刻回國!”

    王險城,朝鮮王宮。

    “什麼,衛長被涉何殺了?”

    衛右渠听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反應是不敢置信。

    但很快,各方面的情報渠道都確認了衛長的確死在了涉何手里。

    衛右渠腦海中一直緊繃的那根線,斷了。

    他表情猙獰,憤怒大吼。

    “現在立刻派兵去追上涉何,寡人要他的腦袋!”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23章 秦始皇給扶甦講規矩,大漢使者教朝鮮王什麼是規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23章 秦始皇給扶甦講規矩,大漢使者教朝鮮王什麼是規矩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