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715章 劉徹的南越國困境,隋文帝點出大漢被反噬的關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715章 劉徹的南越國困境,隋文帝點出大漢被反噬的關鍵!

    面對這樣的集體沉默,劉徹也是徹底無語了。

    他將目光轉向衛青。

    衛青很淡定,壓根就沒起身。

    衛青知道,作為如今大漢頭號名將,而且還是戰功遠遠超過其他人的唯一頭號名將,自己是不可能獲得任何出征機會的。

    果然,幾秒鐘後,劉徹就將視線從衛青身上移開了。

    在這一點上,君臣兩人已經擁有了非常好的默契。

    衛青,只需要好好地當一個吉祥物大司馬就行。

    有平陽公主這個老婆在,衛青只要不搞事,一定能善終。

    甚至劉徹都特地將衛青的爵位改為平陽侯了,意思還不夠明顯嗎?

    劉徹又看向其他幾個人。

    嗯,大部分都是衛青的嫡系。

    這也不行啊。

    衛青嫡系如果能建功,本質上來說和衛青建功並無太大區別。

    劉徹繼續移開目光,轉向其他並非衛青嫡系的人。

    李廣的孫子李陵?

    這個資歷不夠,也太年輕了。

    路博德?這個太老了,而且說起來路博德算是半個霍去病那邊的人,連帶著和衛青關系也不錯。

    諸多名字一一在劉徹腦子里跳過,又一一被排除。

    劉徹很無奈地發現一個事實。

    如果真的想要派人去打南越國,確實是很難繞開衛青、霍去病兩人的陰影。

    沒辦法啊,誰讓衛青和霍去病打的勝仗最多呢?

    打勝仗多,他們的部下自然升官也就快,就能佔據軍隊的各個要害職位。

    那些非衛霍二人麾下的,要麼就是沒戰功,要麼就是沒資歷,總之就是不讓人放心。

    劉徹已經被南越國丞相呂嘉啪啪打臉了一次,大漢第二次出征務必要竟全功,碾壓南越國才行!

    劉徹嘆了一口氣。

    他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自己思考了這麼久,竟然還是沒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請戰!

    用不用你,那是一回事。

    問題是,你們這些臣子得表個態啊!

    連個為國出征的態度都沒有,你們是連朕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劉徹強忍著怒火,並未當眾發作。

    俗話說得好,法不責眾!

    如果一下子把所有軍隊的將領都罵進去,那就等于是沒罵。

    只會平白折損劉徹皇帝的威嚴。

    劉徹冷冷道︰

    “好了,今天的朝會就到這里,都回去好好想一下,有什麼好主意給朕提一提!”

    眾人紛紛散去。

    衛青和幾名老部下並肩而行。

    “你們為何不請戰?”

    公孫賀苦笑一聲,道︰

    “大將軍,不是咱們不願意請戰,實在是不熟悉嶺南啊。”

    張次公也道︰

    “大將軍,你若是說出征匈奴,咱們二話不說也就去了。”

    “嶺南這地方據說到處都是瘴氣,就怕去了十有八九打不贏,平白沒了自家爵位!”

    劉徹治下,對失敗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

    甦建、公孫敖都曾經封侯,但也都因為一次失敗而被廢黜侯爵,甚至還要上交大筆金錢給自己買命。

    李廣雖然沒封侯,但也有過因為一次失敗就被判死罪,只能花錢買命的經歷。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博望候張騫,同樣也因為跟李廣搭檔的時候失期,被罷黜爵位只能買命。

    換句話說,這些封侯的大漢將軍是沒有任何容錯率的。

    讓你上戰場,你就必須贏。

    贏不了,爵位肯定是沒了,死罪肯定要判的,花費大筆家財買命也是必須的。

    而且現在上戰場,戰功也沒有那麼好撈了。

    衛青之前漠北之戰,殺了一萬多匈奴人,還燒了趙信城。

    如果是漢匈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功勞至少能讓衛青增加幾千戶封地食邑,能讓衛青麾下至少五名部將封侯。

    可漠北之戰後,衛青麾下無人封侯,衛青本人也只被給了一些象征性的賞賜。

    就算是霍去病那邊吧,殺了七萬多人,是衛青的五倍左右,夠厲害了吧?

    換做漢匈戰爭開始那陣,這七萬多匈奴人的命至少能批發十個列侯以上。

    結果呢?

    霍去病麾下也僅僅只有三人封侯,李敢還只不過是個關內侯,就算是有老爹李廣自殺的感情加成,都摸不到列侯的邊。

    換句話說,現在上戰場,功勞難得,待遇難提升。

    但只要一個不小心,那就是罷黜爵位、死罪買命的套餐下來。

    收益小,風險大,完全不成正比。

    誰願意干?

    直接躺在長安城的府邸里舒舒服服擺爛不香嗎?

    再加上南越國的戰場是步兵主場,和眾人熟悉的草原戰場完全不同,失敗的風險更高。

    各種因素疊加下來,也就造成了劉徹很想打,但將軍們都不願意請戰出征的局面。

    衛青嘆了一口氣,對著眾人道︰

    “你們這樣會惹怒陛下的。”

    衛青非常清楚劉徹這個姐夫加小舅子的性格。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拒絕出戰就能讓劉徹放棄?

    那只會讓劉徹記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不安。

    張次公道︰

    “大將軍為何不主動請戰?若是大將軍出征,我等願意追隨。”

    打仗嘛,既然風險巨大,那就跟著一定會贏的主帥便好。

    霍去病已經死了,現在大漢中唯一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就是衛青。

    跟衛青出征,就算是撈不到什麼大的好處,起碼最後的勝利是沒問題的。

    衛青聞言,苦笑一聲。

    “我啊,已經老了,打不動了。”

    “你們啊,和我不一樣,該听陛下的還是要听,該賣的命還是得賣!”

    “好好培養你們的兒子吧。”

    說完這句話,衛青飄然而去。

    有些話,就算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也沒辦法說透。

    說出去了,萬一傳到了劉徹的耳里,就是衛青的滅門禍事。

    只能說,看這些老部下們究竟有多少悟性了。

    看到這里,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笑出了聲。

    “這些家伙,還真是不懂皇帝怒火的威力啊。”

    太子楊勇眨了眨眼楮,笑道︰

    “看來這些不願意出戰的君侯們很快就會有大麻煩了。”

    隋文帝點了點頭,道︰

    “那是肯定的。”

    “就算是普通的皇帝,也沒辦法容忍這樣的冷場,更何況是漢武帝劉徹?”

    劉徹之心高氣傲,在歷史上也是能排名前幾的。

    這一次金幕中的朝會,等于是劉徹先被南越國丞相呂嘉啪啪打臉,然後又被這些臣子們聯合起來啪啪打臉。

    同一件事情,被外部敵人和內部臣子打臉兩次。

    這就真應了一句話。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旋即,隋文帝又道︰

    “當然,這件事情也並非只有臣子們的錯,劉徹對待功勞的標準前後不一,也是很大的問題。”

    漢朝當然也有一套標準的軍功制度。

    但對劉徹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什麼制度不制度的,就是屁話。

    就比如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不遵軍令,帶八百人私自離開大軍千里去找匈奴人決戰。

    按照大漢朝正常的軍功評判,霍去病違反了“遵守主將命令”這條戰場上的第一鐵則,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勞,撐死也就是一個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結果呢?

    劉徹直接大手一揮,給了霍去病一個冠軍侯。

    列侯!

    是,劉徹這麼做,的確是讓霍去病開啟了傳奇人生,讓華夏多了一位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

    但實際上,劉徹對霍去病的封賞也徹底讓大漢軍功制度爛掉了。

    其他人不可避免地會想︰

    “霍去病能破例,憑什麼我不能?”

    “你當皇帝的不給我破例,你就是偏心!”

    不僅如此,劉徹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初期,小功重賞,有錯重罰。

    後期,大功薄賞,有錯依然重罰。

    這也就是金幕中剛剛張次公等人和衛青對話透露出來的玄機。

    隋文帝當然明白劉徹這麼做的原因。

    說白了,國家財政不夠了!

    只要是被封為列侯級別,都會有食邑,最少的一般也有八百戶到一千戶,像衛青霍去病這種更是直接萬戶侯。

    劉徹這個時候的列侯封地,當然不像春秋戰國時候那樣,屬于列侯的獨立王國。

    但,有一樣東西列侯是能享受的,那就是封地食邑上交的稅賦。

    “食邑”這兩個字就很明顯,就是讓列侯們吃這些食邑戶口的稅賦來養自己嘛。

    問題是,食邑里的戶口,那也是大漢的老百姓啊。

    這些食邑戶口都劃給列侯了,大漢國庫收到的稅賦自然也就少了。

    還是以衛青霍去病為例,兩個萬戶侯,就算最低標準,兩萬戶好了。

    一戶也按最低標準五口人來算,兩萬戶就是十萬人。

    換言之,單單是為了供養衛青、霍去病兩人,大漢朝廷就要損失來自十萬老百姓的收入。

    劉徹在漢匈戰爭到金幕播放這個時間點,已經先後封了幾十個列侯!

    這就完了?

    別忘了,大漢還有許多列侯呢!

    開國功臣集團,漢文帝的親信,漢景帝的親信,漢武帝的親信……

    總數加起來,沒有三四百,至少一兩百是跑不掉的。

    為了奉養這些列侯,大漢損失了至少數以百萬計老百姓的稅賦收入。

    這就不是一筆小錢了。

    本來國庫為了打仗就已經是非常吃緊了,現在打完了還要封列侯讓國庫繼續損失財源,劉徹肯定不願意干啊。

    所以在衛霍出征的後期,經濟吃緊的劉徹不得已之下,只能選擇減少封侯的數量。

    可這種迫不得已,臣子們當然是不可能理解的。

    以前的人有好處,憑什麼現在我們這批就沒有了?

    以前的人給大漢賣命,難道現在我們這一批就不是了?

    這種事情,其實就是君臣之間的一種博弈。

    無關對錯,只在于立場。

    誰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最終搞出了這麼一個雙輸的局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勇認真地听著隋文帝的分析,內心之中感覺又獲得了許多對皇帝、臣子以及治國利益分配的知識點。

    楊勇忍不住道︰

    “那父皇覺得,要怎麼樣才能逆轉這種雙輸的局面呢?”

    隋文帝灑然一笑,道︰

    “那太簡單了,只要把大漢治理得像朕的大隋一樣富庶就可以 。”

    楊勇一時間無言以對。

    隋文帝的這句話對嗎?

    那是太對了。

    以大隋開皇之治的國力,哪怕是沒有金幕出現之前,隨隨便便都能支撐劉徹那種級別和頻率的戰爭。

    就算是隋煬帝楊廣這種敗家子,也得先來個興建東都,巡游江南,開鑿大運河,再加上整整三次百萬大軍出征高句麗,才能把大隋徹底搞崩呢。

    劉徹這幾萬十萬的出征,算個屁啊!

    但是問題來了。

    劉徹接手的文景之治,論富庶程度壓根就比不上大隋的開皇之治啊。

    隋文帝這種話,就有點百億富翁欺負億萬富翁的意思了。

    看著一臉無語加無奈的楊勇,隋文帝笑了起來。

    “傻孩子,朕逗你玩呢。”

    逗兒子真的很好玩嗎?

    只要當過爹的都知道,那可是太好玩了!

    楊勇︰“……”

    此刻的楊勇,心情非常復雜。

    自家嚴肅的老爹,啥時候變成了這種樣子?

    嗯,好像是自從金幕出現後,隋文帝就越來越活潑了。

    返老還童了屬于是。

    楊勇這麼一想,越發蛋疼了。

    金幕也不全然都是好事啊。

    隋文帝笑呵呵地開口道︰

    “好了,說正事吧。”

    “其實就算是大漢,也同樣有辦法能應對的。”

    “劉徹只要有點耐心,平均五年發動一場戰爭就行。”

    五年一場的戰爭頻率,大漢國庫是絕對能支持住的。

    民間的老百姓也能承受得了這種頻率的服徭役。

    國庫能支持得住,出征的將軍們就一直能獲得豐厚賞賜,自然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出戰熱情。

    還是那句老話。

    打仗,打的就是錢,是經濟,是國力!

    只要有充足的國力,以大漢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還怕找不到人來賣命?

    有句話說得最直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隋文帝淡淡道︰

    “劉徹的問題,就是他太心急了。”

    “過于好大喜功,想要將原本幾十年解決的事情,一口氣在十年里解決。”

    “大漢的國力壓根就支撐不起這種烈度的戰爭,國家不給他搞窮才怪。”

    匈奴很弱嗎?

    劉徹面對的匈奴可一點都不弱。

    那是一個掌控了從遼東到西域,幅員萬里,資源眾多,騎兵強悍的大帝國。

    在全面開戰的時候,匈奴帝國也才僅僅傳承到了第三代單于。

    從王朝周期律來看,這個時候的匈奴帝國依舊還在巔峰,甚至有繼續往上走的潛質。

    劉徹硬生生地用一次次戰爭將上升期的匈奴給干得粉碎,從一個游牧帝國退化到了只有漠北的游牧民族。

    想要實現這一點,怎麼可能不付出代價?

    代價就是,大漢國庫窮了,老百姓生活越來越難過了。

    將軍們也不願意出征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來了。

    現實社會不是小說,戰爭資源也不是敲一敲鍵盤就能憑空出現的。

    劉徹為了實現自己干碎匈奴帝國的夢想,讓整個大漢跟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南越國之亂,其實就是這種代價開始初步反噬的征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陰沉著臉,回到了御書房中。

    他大發雷霆,將御書房砸得亂七八糟。

    “這些家伙,朕給他們封侯,給他們爵位俸祿,讓他們擁有常人難及的尊貴地位。”

    “他們竟然這麼回報朕?”

    “在朕需要他們給朕賣命的時候,他們竟然只會沉默?”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劉徹心態瞬間大爆炸。

    這位早就已經習慣了勝利的漢武大帝,壓根就沒想到,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金幕中的劉徹沒想到,金幕之外西漢世界線的漢武帝同樣也沒想到。

    漢武帝看著金幕中憤怒的自己,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還是太年輕了啊。”

    在這條世界線上,南越國早就已經被解決了,而且解決得非常簡單。

    火槍火炮這種東西,在奔馳如飛的草原上可能還沒那麼好用。

    可在嶺南這種山嶺地區,最適合步兵發揮的主場,火槍火炮就是神器!

    大漢征服南越國的過程,順利得完全沒有任何意外。

    就連負責記載的司馬遷也就輕描淡寫一句話。

    “乙丑年,帝命將軍次公滅南越。”

    就完了。

    太順利了。

    完全沒啥值得寫的。

    華夏的史家最喜歡寫的從來都不是勝利。

    而是失敗。

    但凡失敗,史官們長篇累牘,一改惜字如金的風格,恨不得把每一個失敗的細節都寫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必須要讓後人銘記!

    至于勝利嘛,一筆帶過就行。

    贏都贏了,有什麼好寫的?

    以至于後世有人吐槽。

    看華夏的歷史,總是會發現各種各樣,類型各異的失敗。

    但就很奇怪。

    經歷了這麼多次大大小小失敗的華夏,從一個只在黃河流域發展的民族,變成了現代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穩穩位居世界前列的超級疆域大國。

    倒是其他那些經常在自家神話典籍中吹噓各種輝煌大勝的民族,一看現代疆域,比起華夏來說就是螞蟻對大象。

    為啥是神話典籍而不是史書?

    因為整個地球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唯一一個從公元前就開始堅持寫史,著史直到現代,擁有最詳細歷史資料的。

    其他各個民族沒有這種習慣,他們對歷史的記載要麼是靠神話典籍,甚至有些是靠當時作家寫的小說!

    歷史上的甜蜜嘛,淺嘗輒止就行。

    歷史上的痛楚,那就必須銘記在心!

    憶苦思甜,為啥憶苦會放在思甜之前,就是因為吃過苦,才更願意奮斗,才更能保證一個文明的存續。

    漢武帝感慨道︰

    “還好用金幕的出現,朕不需要再經歷金幕中視頻里的這種折騰了。”

    漢武帝對金幕中的自己,那是完全能做到感同身受的。

    哦,也不對,可能也感同身受不了。

    因為現在的大漢真的非常富庶了。

    金幕給大漢帶來的是全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在兌換了《工業革命》之後。

    現在的大漢基本可以算是一個初級工業化的國家了。

    可別小看這個“初級”工業化。

    再初級,那也是工業國家。

    工業國家打農業國家,那就是降維打擊。

    不信?

    看看滿清後期是怎麼被各路工業化國家輪番暴打的就知道了。

    甚至就連滿清東邊,跪舔華夏一千年的倭國,都能在“明治維新”這種完全不徹底,保留了巨量封建殘余的工業化之後,于甲午戰爭中暴打滿清。

    工業化,就相當于是小說之中的飛升。

    哪怕是再初級的飛升,打起凡人來也是輕輕松松,手拿把掐。

    大漢本來就是同時代最強的農業國。

    現在直接進化到了工業國。

    那還能有什麼苦吃?

    大漢的軍隊出去走一圈,就一句話。

    “你們一起上吧,我趕時間!”

    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倒不是漢武帝變仁慈了。

    事實上,什麼商業稅和各種跟工業相關的稅收,漢武帝一點沒少收。

    但大漢的老百姓,生活依舊肉眼可見地變好了。

    為啥?

    因為有了新的壓榨對象。

    大漢的對外戰爭,帶來了巨量的資源,以及巨量的奴隸。

    大漢的統治階級們,壓根就看不上大漢老百姓身上這三瓜兩棗。

    直接去搶異族的,他不香嗎?

    大量奴隸的輸入,更是填補了大漢人力資源的缺口。

    現在大漢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三個五個異族奴隸的,那太常見了。

    嗯,沒錯,大漢現在是廢除奴隸制度了。

    所以這些異族也不叫奴隸,而是叫做“家僕”。

    終身家僕,不發工錢的那種。

    上頭沒有皇帝和統治階級的拼命吸血,下面還有家僕們幫忙干活。

    再加上工業化帶來的各種便利,鐵路、巨量工業商品、暴增的食物產量,以及欣欣向榮的國勢。

    大漢老百姓的日子怎麼可能不好呢?

    漢武帝想到這里,忍不住感慨道︰

    “金幕,真是神了!”

    沒有金幕,這一切怎麼可能發生呢?

    漢武帝看著金幕中的劉徹,心中突然有些好奇。

    金幕的出現,是在歷史上霍去病即將死亡的時間點。

    如今金幕中播放的內容雖然是原來的歷史,但對這條世界線的漢武帝來說,卻是他沒經歷過的人生了。

    漢武帝很想知道,歷史上的自己,究竟會怎麼做,才能解決南越國之事引發的相關問題呢?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15章 劉徹的南越國困境,隋文帝點出大漢被反噬的關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715章 劉徹的南越國困境,隋文帝點出大漢被反噬的關鍵!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