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664章 劉邦心情舒暢,推恩令的實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664章 劉邦心情舒暢,推恩令的實施

    不僅僅是劉邦,在場的其他漢朝大臣們同樣也是心情非常暢快。

    蕭何連連點頭︰

    “衛青實在是太出色了,他的確是一個堪比韓信的超級名將!”

    韓信,無論喜歡他的人還是不喜歡他的人,都必須要承認他就是秦末第一名將。

    而現在,曾經力薦韓信給劉邦作為主帥的蕭何,心中已經把衛青放在了和韓信平等的位置。

    同時代還有許多戰將,但他們可從來都沒有能入蕭何法眼的。

    曹參嘿嘿一笑,摸了摸腦袋。

    “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衛青這小子強,老夫無話可說。”

    很多人听了“蕭規曹隨”這個成語就以為曹參是個文官,但事實上曹參是劉邦麾下猛將之一!

    曹參為什麼要追隨蕭何的規矩,也是這個原因。

    我老曹是個粗人,幫助功臣集團鎮場子而已,真有本事的人是老蕭,只要按照老蕭當年的規矩來就差不了!

    至于周勃等人,那臉上就是一個字——服。

    衛青的仗,太有想象力了。

    三次對抗匈奴,有奇襲直搗匈奴老家,有正面對抗擊敗匈奴左賢王于單,還有背後包抄斷絕後路導致白羊王和樓煩王不戰自潰。

    別人都是一招鮮吃遍天,衛青打了三仗,每一次的套路都不一樣!

    任何一個衛青的敵人,在面對這樣過往戰績時,腦袋抓破都想不到衛青下一次會用什麼樣的戰略。

    人家什麼招都會,怎麼防?

    這種才是最可怕的。

    劉邦感慨道︰

    “衛青和韓信是真的像,都是用兵神鬼莫測的類型。”

    “娘的,希望衛青將來不要像韓信一樣有反骨。”

    听到這里,群臣默契的閉上嘴巴。

    劉恆若有所思,環顧眾人一眼。

    韓信當年為啥會被劉邦,哦不,官方說法是被呂雉指使樊噲弄死在了長安?

    就是因為韓信想要造反。

    當時代國丞相陳發動叛亂,劉邦御駕親征,韓信托病沒有隨行。

    據說,在陳前往代國就任丞相的時候,韓信就已經暗中和陳約定將來里應外合共同起事。

    然後韓信就被弄死了。

    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劉恆其實也在長安。

    但他那時候只不過是普普通通一個四皇子,並沒有觸及到真正的朝廷核心,也並不知曉真相究竟是否如官方通報那般。

    劉恆也在這件事情後獲得了好處,正是平定了陳、韓信叛亂之後,劉邦才將劉恆這個親兒子封為代王,前去守衛代國。

    劉恆看著在場大漢君臣的表情,總覺得當年的事情似乎沒有這麼簡單。

    不過涉及到劉邦和呂雉,恐怕也只能等到劉恆將來接任皇帝之後才能去尋找答案了。

    大隋世界中,隋文帝看到這里,也是緩緩點頭。

    “因為霍去病的緣故,衛青的才能一直以來都是被低估的。”

    “今日,金幕也算是給衛青正名了。”

    楊勇一臉的驚嘆︰

    “父皇,衛青竟然如此強悍,兒臣以前是真的沒想到啊。”

    宰相高椬@叛孕Φ潰br />
    “臣不夸張的說一句,漢武帝的千古大帝之名,至少有一半是衛青打出來的。”

    隋文帝點了點頭,道︰

    “是啊,越是了解衛青,就越能明白在當時那個時代,衛青能取得這樣的戰績究竟是多麼難得。”

    “不,堪稱奇跡!”

    “李廣、公孫敖等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庸才,還不是被匈奴人打得屁滾尿流?”

    隋文帝難得的說了一句髒話,顯然心中是頗為激動的。

    楊勇連連點頭,看著面前金幕中衛青一如既往平靜沖和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如果衛青能指揮一支機械化汽車裝甲兵,那他又會強悍到什麼地步?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一名宦官站在大殿中,高聲宣讀聖旨。

    “……衛青有大功于國,封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甦建隨征有功,為平陵侯!”

    “張次公隨征有功,為岸頭侯!”

    衛青帶著兩名部將跪地領旨謝恩。

    大殿中的西漢群臣,表情也都非常復雜。

    但和之前相比,嫉妒等負面情緒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羨慕和佩服。

    一次兩次,還能說是運氣好。

    可衛青已經接連三次,用不重樣的戰術擊敗了匈奴人。

    事實已經證明,衛青就是強,無可置疑的強!

    劉徹心情大好,拉著衛青的手,發自內心地開口道︰

    “愛卿,朕有你,乃朕和大漢之幸!”

    衛青趕忙回答道︰

    “臣不過一馬奴,僥幸得陛下賞識而立功。”

    “臣生在大漢,能為陛下效力,才是真正的幸運!”

    劉徹哈哈大笑。

    “來人,傳慶功宴,今日朕要好好和衛青喝幾杯!”

    翌日,衛青入宮去覲見自己的姐姐,大漢皇後衛子夫。

    “臣衛青見過皇後,見過太子殿下。”

    隨後,衛青又朝著一旁正好也在的平陽公主見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劉據坐在衛子夫的懷中,好奇地看著這個舅舅。

    衛子夫露出笑容,將劉據交給一旁的平陽公主,拉著衛青坐下。

    “阿青,你長大了,有本事了,能給陛下和本宮分憂了,真是太好了。”

    衛子夫的話,發自內心。

    若不是衛青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衛子夫一個出身是舞女的卑賤之人,憑什麼能登上大漢皇後的寶座?

    衛青打的勝仗越多,衛子夫的皇後之位就越穩。

    事到如今,就算皇帝劉徹突然性情大變想要廢後,那也得慎重考慮,三思而後行!

    衛青趕忙道︰

    “皇後過譽了,臣也是盡自己的本分罷了。”

    衛子夫笑了笑,溫和地開口道︰

    “這里沒有外人,公主殿下也是我們的恩人,不必這麼見外。”

    “是,阿姊。”衛青露出笑容。

    平陽公主抱著小劉據,笑道︰

    “本宮托大,也叫長平侯一聲阿青吧。”

    “阿青啊,你可是我們大漢的大功臣,比起我家那個廢物強多了!”

    說話時,平陽公主臉上也不由浮現幾分幽怨。

    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之前的平陽侯曹時,也是衛子夫和衛青的男主人。

    等衛子夫進宮得寵,衛青也被劉徹調到身邊成為侍中後不久,曹時就死了。

    平陽公主是劉徹同父同母的親姐姐,劉徹當然不可能虧待她,又安排她嫁給了另外一位功臣集團的後代,汝陰侯夏侯頗。

    大漢立國近百年,大部分功臣集團的後代們早就已經沒有了當年先祖的心智和能力,夏侯頗也是如此。

    平陽公主其實也多次催促夏侯頗領兵去抗擊匈奴,但夏侯頗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堅決拒絕。

    本來就沒這個能力,上戰場去送死,順便把祖宗傳承下來的爵位給丟掉?

    平陽公主對于夏侯頗也就非常不滿意,兩夫妻之間的關系只能說是一般。

    衛青干笑幾聲,道︰

    “汝陰侯也是很有能力的。”

    平陽公主美目流轉,看著衛青。

    以前她還真沒覺得,現在越看衛青,越是覺得帥氣、英武、有男人味!

    衛青坐了一會也就離開了。

    到他這個地位,隔三差五進宮和親姐姐聊聊天是沒啥問題的,有平陽公主在很多話也不方便說,不如等下次機會。

    衛青離開宮殿,在太監的帶領下一路走出宮城,但並沒有離開皇城,而是來到了建章宮不遠處的軍營。

    很快,衛青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那個人。

    幾名少年正在騎著馬,手持木制武器,繞圈廝殺于校場中。

    這種廝殺是非常考驗武藝的,因為每個人都能攻擊到其他人,也隨時都可能會被其他人聯手打出局。

    衛青目光落在了其中一人身上。

    這名少年意氣風發,出槍時極為凌厲,幾乎是一槍一個。

    短短幾個回合,所有其他的對手就都被擊倒在地。

    “我贏了!”少年得意洋洋地炫耀著。

    其他幾名少年,有的心服口服,有的一臉不服。

    “霍去病,你每次都用這種拼命的打法,無非就是欺負我們不敢下狠手。”

    “等上了戰場,你這種打法死得最快!”

    取勝的少年正是霍去病,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李敢,你也好意思說我?你看看你爹李廣,還號稱什麼飛將軍,結果被匈奴人把臉都扇飛了!”

    “你!”李敢氣得臉龐通紅,直接牽馬走了。

    霍去病正待說些什麼,突然看到了校場旁邊的衛青,趕忙策馬沖了過來。

    “舅舅,你來看我啦!”

    看著雀躍的霍去病,衛青笑了起來。

    這個充滿活力、意氣風發的佷子,其實就是衛青少年時無數次想活出來的樣子啊。

    衛青笑著點了點霍去病的額頭。

    “李廣將軍鎮守邊疆多年,也曾經擊敗過匈奴,你不要這樣用話羞辱他。”

    霍去病哼了一聲,道︰

    “我才懶得理李敢那個蠢貨呢,是他自己不知好歹,說什麼舅舅打仗只不過是靠著運氣好。”

    “我要是不反擊他,他的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

    衛青無奈道︰

    “去病,李敢也算是你的同僚,你就不能和他處好關系嗎?這樣將來在政壇上也多一份助力。”

    “政壇?”霍去病嗤之以鼻︰“我將來肯定是要隨著舅舅一起征戰沙場去干匈奴人的,我對當官可沒什麼興趣!”

    衛青無奈,但也知道這個年紀的少年的確是很難說服,就由他去了。

    衛青轉念一想,突然露出笑容。

    “來來,去病啊,我考考你的兵法。”

    霍去病雙目一亮,嘿嘿一笑。

    “好啊,兵法這種事情,我最擅長了!”

    片刻後,不遠處的某個房間之中。

    衛青皺起眉頭。

    “你這戰術也太行險了,以少量兵力直撲匈奴中軍打突襲?九死一生啊。”

    霍去病不服氣地開口道︰

    “舅舅您當年不就是這樣突襲的龍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青啞然片刻,道︰

    “舅舅我手底下有一萬人,龍城全是匈奴老弱婦孺,我的兵力是佔據上風的,怎麼能和你一樣?”

    霍去病嘿嘿一笑,自信滿滿地開口道︰

    “舅舅你放心吧,我的兵力雖然不佔據上風,但絕對是能以一敵十!”

    衛青又是一陣無語。

    自家這個佷兒,銳氣實在是太盛了。

    但衛青轉念一想,好像也不是什麼壞處。

    少年就該熱血,就該張狂!

    反正等霍去病有資格上戰場,那也得是二十歲之後的事情了。

    還有的是時間讓霍去病慢慢成熟。

    衛青想到這里,站了起來,和霍去病告別。

    【憑借著衛青的三次勝利,以及收復了河套地區的功績,再加上一直以來推行的集權改革,此時劉徹在西漢內部的聲望已經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有了這樣的背景,劉徹也開始思考起解決另外一個國內的內政問題——諸侯國。】

    劉徹坐在皇位上,發出了一聲感慨。

    “高祖皇帝為何要分封什麼狗屁諸侯國,給朕留下了這麼一個爛攤子呢?”

    看到這里,漢初世界中的劉邦不由老臉一紅,怒道︰

    “劉徹那小子懂個屁!”

    “竟然還敢非議朕,也就是朕和他不是一個時代的,不然朕非打爛他的屁股不可。”

    對于這種皇家內部事,蕭何等人自然是眼觀鼻鼻觀心,就當沒听到。

    劉恆則是有些忍俊不禁,不過他控制得很好,沒笑出聲。

    頓了一頓,劉恆正色道︰

    “父皇當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兒臣完全理解。”

    “劉徹的抱怨,多少是有點不太了解當時大漢的國情了。”

    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在于,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並不是以一個大一統王朝的身份出現的。

    劉邦雖然稱帝,但實際上,西漢恢復的是周朝的制度。

    像彭越、英布、吳芮這些諸侯王,的確都臣服于大漢不假。

    但他們封國的內政、軍事、經濟、稅收、鑄錢等等所有方面,都由諸侯王自行治理,大漢朝廷是插不了一點手的。

    說白了,當時的大漢除了“天子”的稱號變成“皇帝”之外,本質上和西周並無太大區別。

    那時候的劉邦其實也是沒辦法。

    這件事情從劉邦消滅項羽時就能看出苗頭。

    當時項羽和劉邦隔著鴻溝,楚河漢界對峙了幾年,項羽後院到處起火,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議和撤退。

    劉邦表示我是個不要臉的,你既然信了我的話撤退了,那我可就追上去要你的命了喲。

    劉邦奮起直追,順便號召彭越、英布、韓信等人過來會合,共同殲滅項羽。

    彭越和韓信直接沒來。

    項羽一看,頓時感覺機會來了。

    你一個劉邦憑什麼跟本霸王打?

    于是在固陵,楚軍突然發動了一波反擊,把劉邦打得落荒而逃。

    項羽心想,這回你劉邦不能再攆著我屁股了吧?

    等本霸王安心回大楚發育一段時間,補充好了後勤,清掃了叛徒,再來弄死你。

    劉邦氣得大罵彭越韓信,這時候張良就說了,主公你罵他們沒用,得給他們好處。

    于是劉邦劃陳縣以東至海邊廣大地區為韓信封地,又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縣以北至谷城為其封地。

    接著,又讓韓信負責指揮所有兵馬。

    韓信和彭越立刻就滿臉笑容地來和劉邦會師了。

    然後項羽就被弄死了。

    楚漢爭霸,和戰國時代的七雄爭霸其實是兩碼事。

    項羽的滅亡,大致只是相當于樂毅率領的五國伐齊。

    只不過齊國有個田單起死回生,項羽是真死翹翹了。

    漢朝成立之後,劉邦又費盡心思,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分別把英布、彭越、臧荼、韓王信等等一群異姓王都干掉了,長沙王吳芮也表示無條件接受朝廷官員統治了。

    到這里,漢朝才成為了一個實際上的大一統王朝。

    而這個時候,距離劉邦稱帝建立西漢已經整整過去了十二年!

    從秦朝到漢朝,天下老百姓事實上經歷了秦末戰亂,楚漢爭霸,西漢平定異姓王整整三波遍及整個華夏的戰爭。

    西漢初期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攤子。

    很多道理劉邦不是不懂,是當時真沒那個條件去做!

    再折騰,大漢就真要散架了。

    劉恆當了太子,還是能了解一些事情的。

    本身劉恆也算是這個時代的當事人之一,也去過代國當了一段時間的諸侯王,對下面的基本情況自然不算陌生。

    而劉徹是幾十年後的人了,不了解大漢開國時期的艱辛,也算正常。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間的鴻溝。

    听到劉恆這麼說,劉邦立刻也變得高興了起來。

    “好好好,果然還是朕的好兒子會說話,哈哈哈!”

    要是劉盈那個傻小子,說不定還得傻乎乎的問劉邦為啥呢。

    人和人之間啊,就是不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接見了一個人。

    【主父偃。】

    主父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

    他出自于一個非常有名氣的諸子百家——縱橫家。

    按照大眾的普遍認知,縱橫家比較適合那種國家很多的戰亂時代,和平時期縱橫家的存在感是比較弱的。

    但主父偃不一樣。

    他原本去了齊國,想要通過兼修儒家學問的方式混入儒家,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而出仕。

    但齊國儒者們對縱橫家深惡痛絕,主父偃壓根就沒辦法融入。

    後來主父偃來到長安,將目標鎖定在當時已經是侍中的衛青身上。

    衛青接見了主父偃之後,被主父偃的才能所折服,就向劉徹推薦了主父偃。

    劉徹直接無視,壓根沒有召見主父偃。

    衛青這邊還疑惑呢,主父偃已經弄明白了,他直接公車上書給劉徹。

    果然,劉徹立刻就召見了主父偃,並且在一年之內給主父偃四次升官,直接從郎中升到了中大夫,進入了內朝議事核心層。

    這一次劉徹召見主父偃,就是為了咨詢一件事情。

    劉徹淡淡道︰

    “主父偃啊,你去擬個旨意吧。”

    “推恩令也是時候頒布了。”

    主父偃目光一亮,立刻道︰

    “臣遵命!”

    很快,推恩令就被頒布了出來。

    旨意的內容很長,但核心點只有一個。

    諸侯王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恩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為王、侯,由皇帝制定這些王侯的封號。

    被分封的王、侯還可以更進一步的“推恩”給自己的兒子、孫子們,一代代推下去。

    這個推恩令,其實也不是主父偃的首創,而是在漢文帝時期謀士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計策的深入拓展。

    這樣做,最直觀的好處就是諸侯國會被分成很多個更小的國家。

    幾個大國聯合起來,那就是當年的“七國之亂”。

    可小國就不一樣了。

    一百個小國聯合起來,狗屁不是。

    為啥?

    因為人越多,就越亂!

    七個諸侯王,踫個面商量點事情,很容易就辦了。

    但一百個諸侯聚集在一起,那只能是雞同鴨講,啥也辦不成。

    劉徹就是打算用這種方式,直接杜絕第二次七國之亂的可能性。

    這個推恩令一發出去,頓時就炸了鍋。

    諸侯王們也不是傻子啊。

    誰不知道你劉徹這麼一搞,擺明了就是沖著削弱我們來的?

    的確,推恩令繼承國家的都是自己的兒子們。

    但,兒子和兒子是不一樣的。

    嫡長子繼承制的一大特點,就是只有家主和繼承者嫡長子)是真正的老板,是主子,是君王。

    其他的兒子再多,也只不過是同父異母或者同父同母的打工仔,是臣子!

    誰家君王會把家業分給臣子的?

    這不扯淡嗎?

    而且這還真不是個人的觀念問題,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在制定禮儀的時候進行的明文規定。

    所以絕大部分的諸侯王都是不願意的。

    齊王劉次昌,就對這個提議非常不滿。

    作為劉邦長子劉肥的後裔,齊王這一脈在大漢內部是有很大分量的。

    劉徹也不慣著劉次昌,直接就派主父偃作為齊國丞相,去調查齊王劉次昌。

    諸侯王們憑借著大漢皇族的身份,平日里作奸犯科違反法律的事情還少了?

    查出來就整死你!

    讓劉徹意外的是,主父偃這一去,還真的就整出一個驚天大瓜來。

    齊王劉次昌,竟然和親姐姐紀翁主通奸!

    這可是妥妥的亂倫啊。

    在華夏任何一個時代,亂倫都絕對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

    以開明著稱的現代社會尚且如此,古代就更加不用說了。

    劉次昌得知主父偃發現了這件事情後,整個人也慌了,直接自殺!

    劉次昌死前怨氣自然是非常重的,于是死前上了一封遺書給皇帝劉徹,控告說是主父偃活活把他逼死的!

    這樣一來,天下的諸侯王也看到了機會。

    他們紛紛上奏章彈劾主父偃,表示主父偃這個人罪大惡極,危害皇族,要求將主父偃處以極刑!

    劉徹看著面前的這麼多奏章,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陰沉。

    “好,好啊。”

    “這些家伙,以為這樣就能讓朕撤回推恩令了?簡直可笑!”

    本來就是劉徹讓主父偃找個理由整死齊王來殺雞儆猴的,現在這些猴子們不但不乖乖听話,反過來還要讓劉徹殺主父偃,劉徹怎麼可能答應?

    但事情的發展很快出乎了劉徹的意料之外。

    不單單是諸侯王,還有許多列侯乃至朝中重臣,也都覺得主父偃該殺!

    這是因為,主父偃這個人有一個毛病。

    貪財。

    非常的貪財!

    這些年,仗著劉徹的寵信,主父偃瘋狂斂財。

    許多列侯和朝中重臣,都被主父偃敲詐過。

    凡是被敲詐的,那都不是一筆小錢能搞定的,必須得大出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以前大家找不到機會,現在有了這麼一個好機會,怎麼可能不一擁而上?

    看著群臣、列侯蜂擁而至的彈劾奏章,劉徹心中也開始嘀咕了。

    “這個主父偃,平時朕倒也听說他喜歡斂財,沒想到竟然惹人反感到這種地步?”

    劉徹思來想去,找來了御史大夫公孫弘詢問情況。

    公孫弘听完後,開門見山。

    “陛下,主父偃的貪財,無非就是授陛下以柄,想要讓陛下更加信任他罷了。”

    “但臣依舊認為,陛下應該處死主父偃!”

    劉徹眯起眼楮,一道寒光從眼底閃過。

    “為何?”

    公孫弘誠懇地開口道︰

    “推恩令的本質,是個人就可以看得出來。”

    “諸侯王有怨氣,乃人之常情。”

    “陛下殺了主父偃,就如同當年先皇殺晁錯一樣,給了諸侯王一個交代。”

    “如果諸侯王依舊不知進退,拒絕執行推恩令的話,那麼陛下就可以理直氣壯的發大兵征討了。”

    “以今日大漢的軍容,難道還擔心這些區區的諸侯王嗎?”

    劉徹一听,確實是這個道理。

    “嗯,那就殺了主父偃吧。”

    很快,主父偃就以“貪污受賄”的罪名被處死了。

    主父偃死後,劉徹立刻下達了嚴厲的旨意。

    凡不執行推恩令的諸侯王,視為謀逆!

    這下子,諸侯王們也傻眼了。

    梁國王宮之中,時任梁王劉襄和繼承人劉毋傷有這麼一番對話。

    劉毋傷非常氣憤地開口道︰

    “嫡長子繼承制乃是從周公以來就確立千年的制度,陛下怎麼能做出這種推恩的事情呢?”

    “父王,要不然咱們干脆反了算了!”

    劉襄聞言大怒,差點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蠢材,你以為現在的陛下是先帝,現在的大漢是之前的大漢嗎?”

    “我問你,若是真的造反了,陛下讓衛青領兵過來,你拿什麼和衛青斗?”

    劉毋傷頓時啞口無言。

    是啊,拿什麼和衛青斗?

    人家三次擊敗匈奴,連匈奴的王庭都沖進去搶掠一番,安然返回。

    當年漢景帝的時候,區區一個周亞夫就能把聲勢浩大的七國在三個月內平定。

    若是換成衛青來的話,就算是七國重生,七國聯軍在听到衛青出兵的消息之後,直接也就當場潰散了!

    劉襄看著臉色陣青陣白的兒子,嘆了一口氣,道︰

    “陛下是真的找了一個好時機啊。”

    “眼下衛青剛剛殲滅了白羊王和樓煩王,陛下的聲望正是最盛的時候。”

    “誰敢和陛下作對,誰敢去和衛青交戰?”

    “唉,罷了罷了。推恩就推恩吧,好歹你今後還是梁王,只是疆域小了一點。”

    “至于將來的事情,就再說吧。”

    【在七國之亂失敗的前車之鑒,和如日中天的長平侯衛青威懾下,又有劉徹誅殺主父偃作為讓步,諸侯王們再怎麼無可奈何,也只能接受了推恩令。】

    【推恩令的實施,讓漢朝內部原本的大諸侯國們很快就變成了上百個小諸侯國,每一個小諸侯國大的擁有一郡之地,小的甚至只有一個縣。】

    【從此,諸侯國再也沒有任何能跟西漢朝廷對抗的力量,曾經讓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位先皇無比頭疼的諸侯國們,就此退出了和皇權博弈的舞台。】

    【劉徹終于如願以償,讓自己成為了真正“唯我獨尊”的皇帝!】

    【而後世之人對劉徹的推恩令也多有贊賞,不少人認為這是“千古第一陽謀”。】

    看到這里,劉邦愣了一下,隨後忍不住笑了起來。

    “千古第一陽謀?”

    “娘的,這些家伙,還挺會拍馬屁的嘛。”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64章 劉邦心情舒暢,推恩令的實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64章 劉邦心情舒暢,推恩令的實施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