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662章 衛青正面擊潰匈奴,劉邦情緒大起大落,就衛青能打勝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662章 衛青正面擊潰匈奴,劉邦情緒大起大落,就衛青能打勝仗?

    看到衛青出現,大秦世界中,秦始皇笑了起來。

    “好,衛青來了,這一次應該是能贏了。”

    扶甦心情同樣很好,笑道︰

    “父皇您是真的很喜歡衛青呀。”

    秦始皇笑呵呵的點頭,琉珠一陣晃蕩。

    “是的,朕就喜歡衛青這樣,從底層篳路藍縷開拓事業的人。”

    “若是大秦總能出這樣的人,就說明大秦的制度是對的,說明大秦希望還在。”

    扶甦若有所思。

    “父皇的意思是……”

    “希望很重要,”秦始皇淡淡的開口道︰“只要底層的黔首們還有憑借努力晉升為人上人的希望,哪怕只是萬里挑一,他們也會心甘情願的奮斗。”

    “反之,就是陳勝吳廣了。”

    扶甦身體震動,過了好一會才道︰

    “可陳勝吳廣出現之前,華夏世世代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秦始皇搖了搖頭,道︰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大秦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你不能用以前諸侯爭霸時候的眼光去看待大一統王朝的事情,扶甦。”

    “黔首百姓是需要希望的。”

    以前的華夏,就是貴族們說了算。

    所謂的下品寒門,听起來好像挺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寒士都是家里有房,在村里當地主。

    真正慘的,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黔首百姓,他們除了看黃歷之外大字不識一個,世世代代都只能種田。

    不識字,就沒辦法改變階級。

    寒門好歹生活無憂,好歹能讓家里子弟讀書,在村里生活殷實,只不過沒辦法大富大貴。

    黔首百姓們才是真正每天都要為了飯食而發愁。

    大秦軍功爵制度為什麼能激發老秦人的戰斗力?

    就是因為這個制度給了大秦黔首百姓一條全新的晉升道路。

    不需要讀書識字,也可以改變階層,讓生活徹底脫離泥腿子人生路徑的道路。

    六國為什麼打不過大秦?

    因為六國的士兵只不過是應付國家征召,而大秦的士兵們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子孫後代的希望拼命!

    一個混日子,一個拼前途。

    誰贏誰輸,不問可知。

    大秦願意給黔首百姓分享國家擴張的紅利,而六國的統治階層不願意。

    所以大秦贏了。

    贏在哪?

    贏在民心!

    等大秦統一後,沒軍功了。

    這之後的老百姓,晉升通道又斷掉了。

    其實要是一直沒有晉升通道,老百姓忍一忍,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但當老百姓發現,自己曾經擁有過,現在卻沒有了。

    他們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一個人的憤怒不算什麼,但千千萬萬人的憤怒呢?

    秦始皇在世時,沒有任何人敢發泄出這種憤怒。

    秦始皇死後,若是接班人胡亥能找出一條新的晉升通道給老百姓,大家也不會說什麼。

    但胡亥並沒有。

    等大秦老百姓確認了這一點之後,當陳勝吳廣站出來振臂高呼,瞬間星火燎原。

    總有人疑惑,胡亥也就殺了個蒙恬,連王離都沒動,為什麼大秦軍隊一下子就廢了?

    因為大秦軍隊也是由黔首百姓組成的。

    當沒有了晉升的希望,大秦軍隊雖然還是那些人,但他們的精氣神消失了。

    他們變成和以前的六國士兵一樣,參軍只是一項工作。

    工作嘛,何必認真,何必拼命?

    混一混也無妨。

    反而是和秦軍對抗的起義軍,不拼命是肯定活不下去的,拼命能贏的話才有榮華富貴。

    雙方的心態完全顛倒了。

    而事實也證明,勝利的確一直都屬于敢于拼命,願意拼命的那一方。

    秦始皇感慨道︰

    “這個道理朕一直都懂,所以朕平定百越,北伐匈奴,就是為了盡可能維持軍功爵制度的時間,讓黔首們能獲得更多的軍功。”

    “可惜……”

    秦始皇搖了搖頭。

    在金幕出來之前,秦始皇也沒什麼好辦法。

    大秦當時的擴張,已經到了極限。

    這種極限是當時華夏社會的極限,已經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意志能改變的事情。

    金幕的出現,讓大秦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會讀書的去考科舉,不會讀書的可以參軍對外擴張,實在啥也不會的還能進廠打工。

    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在努力奮斗。

    這樣的大秦怎麼可能不蒸蒸日上?

    扶甦心服口服,點頭道︰

    “兒臣受教了!”

    漢初世界。

    看到衛青出現,劉邦頓時激動。

    “好好好,朕的大漢將軍來了,大漢有希望了!”

    “娘的,這其他人都是廢物庸才,打仗還得靠衛青!”

    劉邦毫不掩飾的吐槽,讓在場的大漢臣子們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蕭何看到劉邦如此激動,便安慰道︰

    “陛下放心,漢武帝陛下乃是千古大帝,麾下想來是會有許多名將的。”

    劉邦哼了一聲,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拉倒吧,會不會打仗的人,朕看他打一仗就知道了。”

    “不然你以為朕當年為啥不讓樊噲灌嬰周勃去攻擊趙國齊國,而是讓韓信去?”

    “現在都已經出場那麼多個武將了,除了衛青之外,全是廢物!”

    劉恆摸了摸鼻子,心中也有些疑惑了。

    難道大漢真的就只有一個衛青?

    突然,劉恆想起什麼,道︰

    “對了,還有一個少年霍去病,金幕既然特地打出了他的名字,或許他將來也能有所作為。”

    劉邦听完並未高興,反而更加無語了。

    “這霍去病看起來才十歲出頭,等他成長至少也得十年。”

    “難道這十年里就只有衛青獨挑大梁?”

    “朕現在都有點搞不懂了,劉徹不會只靠一個衛青就能成就千古大帝的功業了吧?”

    眾人都是無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緊急征集了三萬騎兵,由衛青統領前往雁門。】

    于單在得知了消息後,立刻將匈奴的軍隊集合起來,準備迎戰。

    雙方在雁門郡城外的平原處相遇。

    當匈奴斥候將漢軍主帥是衛青的情報告知于單後,這位匈奴左賢王明顯激動了。

    “好啊,終于等到衛青這小子了。”

    “我打的就是衛青!”

    幾乎沒有什麼遲疑,兩邊的主將擺開陣勢,很快發動了進攻。

    這一次,由于是純粹的騎兵作戰,匈奴人非常自信。

    一上來,就是他們非常熟悉的一輪輪箭雨拋射。

    在于單的預想中,漢軍騎兵應該也是類似的戰術。

    這種戰術匈奴人都玩了幾百年,漢軍不可能是匈奴人的對手。

    但很快,于單就發現自己錯了。

    衛青表情沉靜,開口道︰

    “重騎直接沖鋒,不要有任何顧忌!”

    在衛青的命令下,首先突出的是三千重騎。

    這些重騎兵的身上穿的是札甲,主要以犀牛皮作為覆蓋大部分地方的材質,特別重點的防護部位則以青銅、鐵作為甲片材質。

    可別小看這些札甲,單單一套的成本都相當于一匹戰馬!

    劉徹是真舍得砸錢的。

    文景之治,爺爺和老爹留下來的家底,他是真  往軍隊里砸的。

    在這些札甲的防護下,匈奴騎兵拋射過來的箭矢對漢軍幾乎造不成什麼大的損失。

    漢軍一個加速,已經迫近到了百步之內。

    沖在最前方的漢軍重騎,舉起了手中的大戟和長矛。

    大戟的長度是一米八,長矛的長度則更為夸張,達到了兩米五。

    “殺!”

    漢軍重騎撞入匈奴騎兵陣中,大戟長矛揮舞之下,一陣血雨腥風。

    匈奴可沒有大漢這種家底。

    匈奴人的士兵,都是平時放羊牧馬,戰時引弓作戰。

    他們身上穿著的都是動物毛皮制成的袍子衣物。

    這種衣物在面對大戟長矛時,和紙糊的也差不了多少。

    短短片刻,最前方的上千名匈奴騎兵就被漢軍重騎的這一波沖陣殺得人仰馬翻。

    于單看著這一幕,直接傻眼。

    “這是什麼軍隊?為什麼之前我沒有見過這樣的漢軍?”

    另外一邊,衛青露出笑容。

    “果然,將重騎兵集合在一起沖陣是對的。”

    之前的公孫敖李廣他們,其實也有重騎兵。

    但他們並不是讓重騎兵去沖陣,反而把這些威猛的重騎兵留在身邊作為親衛隊!

    衛青一直覺得這種戰法有問題。

    今天,衛青證明自己是對的!

    于單自然不可能就這麼認輸,派出了更多的匈奴騎兵前來支援。

    緊接著漢軍重騎兵而來的,是漢軍的輕騎。

    但漢軍輕騎也沒有和匈奴人比騎射。

    他們將長弓牢牢放在身後,揮舞著將近兩米長,刀刃就有足足一米的環首刀,緊隨重騎兵之後沖了過來。

    這些環首大刀,立刻在空中濺起了無數血雨腥風。

    刀光一閃,就是一顆匈奴人的腦袋沖天而起。

    漢軍左沖右突,將匈奴人前方的數千騎兵打的陣型凌亂不堪,四處潰散。

    于單都傻眼了。

    “這漢軍騎兵,什麼時候這麼強了?”

    就在去年,于單會同自家老爹軍臣單于,還把公孫敖和李廣打得屁滾尿流呢。

    為什麼衛青麾下的漢軍騎兵,和其他人麾下的騎兵不一樣?

    就在于單還沉浸在震驚之中時,衛青呵呵一笑,從一旁的扈從手里也接過了一把環首大刀。

    衛青坐在馬上,將環首刀斜斜指向地面。

    刀刃頂端幾乎觸地。

    下一秒鐘,衛青沉聲開口。

    “全軍出擊!”

    剩余所有的漢軍騎兵,在衛青的率領下傾巢而出,猛攻匈奴人本陣。

    雁門郡城外,馬蹄聲震天,無數煙塵滾滾。

    煙塵中,大漢騎兵的臉龐若隱若現,殺氣騰騰。

    匈奴?

    老子殺的就是匈奴!

    天地間,這一刻似乎所有聲音都消失了。

    只有漢軍那如雷霆般的馬蹄聲,沉重地敲擊在每一個人的心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于單臉色大變,心中的驕傲被打得粉碎。

    “撤退,快撤退!”

    甚至都不需要于單提醒,大量在戰場邊緣的匈奴中小部落首領,早已經偷偷率領部下逃離戰場。

    這也是草原人的生存本事。

    見勢不妙,就逃!

    實在逃不了,就投降。

    草原第一法則——活下去,無論任何方式。

    這是根植在每一個草原人身上的基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草原並不屬于純粹的人類社會,而是更像動物世界。

    匈奴人,就是一匹匹草原野狼。

    但發現打不過的時候,他們是不可能拼命的。

    都搶了那麼多財貨了,把命交待在這里,那可就虧大了!

    匈奴人全線撤退。

    漢軍趁勢追殺,整整追了三天三夜,追出了幾百里之外。

    一直殺出長城,進入匈奴境內百多里地,衛青才終于下令班師。

    【這場雁門之戰,衛青率領三萬漢軍騎兵正面迎戰匈奴左賢王于單所部,斬殺和俘虜匈奴人超過四千,取得了一場極為樸實無華的勝利。】

    【如果說龍城之戰還有人說是漢軍損失慘重,只能算一場取巧的、自我安慰的勝利,那麼這場雁門之戰,就是純粹的正面實力取勝,毫無爭議的輝煌勝利。】

    【這場勝利徹底平息了西漢內部所有爭議,也讓整個西漢王朝所有人意識到,原來大漢是真的能在騎兵正面對抗的情況下戰勝匈奴的!】

    【衛青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匈奴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

    漢初世界,劉邦放聲大笑。

    “看看,看看!”

    “朕就說嘛,衛青能行,朕就知道他一定不會讓朕失望的!”

    在場的其他人也是眉開眼笑。

    曹參連連點頭︰

    “衛青是真不錯啊,之前還覺得他的奇襲不太有說服力,如今這次正面取勝,成色十足。”

    周勃等武將們連連點頭,贊嘆聲一片。

    曹參周勃灌嬰這些,都參與過當年那場白登之圍。

    匈奴騎兵的戰斗力,他們是實打實領教過的。

    當時的大漢一樣也是有騎兵的,還有步兵的支援。

    但沒用,還是被冒頓單于麾下的匈奴騎兵各種玩弄于股掌中。

    這也讓他們更加深切地明白衛青這場勝利的含金量!

    蕭何感慨道︰

    “衛青的這場勝利,意義可不僅僅限于斬殺數千人,而是在于提振了大漢的士氣,讓大漢真正擺脫了對匈奴騎兵的恐懼。”

    別忘了,在金幕中的大漢,可是被匈奴壓制了近百年。

    一年前的龍城之戰,正面李廣、公孫敖兩次和匈奴騎兵對抗,都以慘敗告終。

    在這樣的背景下,衛青的勝利遠遠比所謂的幾千斬殺更重要。

    他破除了大漢近百年的心魔!

    心魔既除,還有什麼能阻止大漢王朝展翅高飛,翱翔天際!

    金幕中,軍臣單于表情陰冷,看著面前的于單。

    “狂妄自大的蠢貨!”

    “竟然輸給了衛青一個馬奴,攣氏的榮耀都被你丟盡了!”

    于單臉色通紅,啞口無言。

    這場失敗,對于單來說實在是過于丟人了。

    匈奴人幾十年對大漢的壓制,到于單這里完全成為了笑話。

    一旁的諸多匈奴高層,臉色也很難看。

    軍臣單于的弟弟,右賢王就嘲諷道︰

    “于單,漢朝人得感謝你幫助他們提升了自信心。”

    “對了,去年大單于讓你繼續南下進入漢朝境內劫掠,你也沒有取得什麼成果就退兵了吧?”

    于單怒視右賢王︰

    “你這是什麼意思?我之所以失敗,只不過是因為將士們都搶到了足夠的東西,無心戀戰罷了。”

    “韓安國不也被我打敗了嗎?衛青僥幸而已。”

    右賢王呵呵冷笑︰

    “僥幸?一次是僥幸,兩次還是僥幸嗎?”

    “于單,你這種心態,將來恐怕無法勝任大匈奴的單于呢。”

    “夠了!”軍臣單于拍了一下桌子,冷冷開口道︰

    “你們不要像孩子一樣在我面前爭吵!”

    軍臣單于積威甚重,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用了好一段時間來平復怒火,軍臣單于才冷冷地開口道︰

    “漢朝已經完全中斷了和我們之間的互市,我們必須要有更多的勝利,逼迫漢朝人的退讓。”

    自從白登之圍解除,西漢和匈奴之間就展開了上百年的互市。

    雖然像鐵器、糧食這種戰略物資都被列為管控品不允許賣給匈奴,但大漢的其他各類物資還是源源不斷地輸入草原。

    這對資源貧瘠的草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支撐。

    如今互市中斷,匈奴人,尤其是習慣享受來自漢朝各種資源的匈奴貴族立刻就感受到了生活品質的斷崖式下降。

    這對他們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軍臣單于的話,立刻就得到了眾人的贊同。

    右賢王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大單于,就讓我們這邊出擊吧!”

    “我們可以直接打到長安去,給劉徹那個家伙一點教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匈奴分為三部,分別是位于漠南中央的單于本部,東邊的左賢王部遼西平原)和西邊的右賢王部河西走廊)。

    軍臣單于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可以,明年就由右賢王部作為主力,從河套地區南下直取關中,威逼長安。”

    “本單于就不信,等咱們匈奴的大軍包圍長安後,劉徹還能這麼硬氣!”

    頓了頓,軍臣單于又將目光看向于單。

    “于單,本單于再給你一次機會。明年你繼續出兵進攻漢朝東北,和右賢王部形成兩路夾擊之勢。”

    “這一次,你可不能再出別的問題了!”

    于單聞言大聲道︰

    “請您放心,這一次我一定會一雪前恥!”

    ……

    長安城中,劉徹非常高興地接待了凱旋而歸的衛青,並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會。

    皇後衛子夫還特地帶著小劉據參與了這場宴會。

    劉徹握著衛青的手,感慨道︰

    “衛青啊,大漢能有你這樣的名將,是朕之幸,大漢之幸!”

    眾人听著劉徹的話,心中那叫一個嫉妒。

    但偏偏,不服氣還不行!

    之前那次突襲可以說是巧合。

    這一次衛青可是真刀真槍的擺開陣勢,把匈奴左賢王于單打得敗退。

    再對比之前的公孫敖、李廣、韓安國,這區別簡直不要太明顯。

    現在的大漢,就只有衛青能贏,其他人都贏不了匈奴。

    實打實的戰績放在這里,不服不行!

    衛青畢恭畢敬地開口道︰

    “陛下言重了,這一次臣之所以僥幸得勝,乃是因為韓安國大人領兵英勇作戰在前,消耗了匈奴人足夠的銳氣。”

    “若是沒有韓安國大人率領的郡兵們,臣也是難以得勝。”

    “如今功勞僅歸臣一個人,臣心中實在難安。”

    “還請陛下封賞韓安國大人和他麾下的有功將士,撫恤那些為了保衛家鄉而戰死的郡兵,大漢百姓得知後必然會贊頌陛下的恩德,將來更加願意為陛下拼死作戰。”

    劉徹愣了一下,隨後大笑起來。

    “好,沒有問題!”

    眾人看向衛青的視線,又多了幾分尊重。

    其實衛青是完全可以獨自一人攔下所有功勞的,沒有任何人能質疑。

    但他卻特地分潤了一些功勞給韓安國,這就非常難得了。

    和這樣的人當同僚,那是真的舒服。

    【衛青的勝利,越發引起了匈奴人的怒火,並決定對漢朝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和報復。】

    在發動進攻之前,軍臣單于特地將左賢王于單叫到了漠南王庭。

    “于單啊,你可知道這一次我為何不領兵南下嗎?”

    于單愣了一下,隨後畢恭畢敬地開口道︰

    “孩兒不敢隨意揣測父王的想法,只需要听從父王的命令便是。”

    軍臣單于顯然對這個態度很滿意,露出笑容。

    “我很清楚,我活不了幾年了。你是左賢王,但現在很多人都在覬覦你的位置。”

    “右賢王,還有伊稚斜那小子都是如此。”

    于單悶聲道︰

    “只要我有您的支持,他們不足為患。”

    軍臣單于的表情變得嚴厲起來︰

    “我們匈奴人是草原的驕子,只有真正強大的領袖才能統領這個龐大的帝國。”

    “當年我的父親老上單于傳位給我時,同樣也有許多人暗中覬覦,但都被我鎮壓了。”

    “你若是想要坐穩單于的位置,你就要比所有人都更強!”

    于單被一番訓斥後,只能唯唯諾諾,連聲應是。

    軍臣單于看到于單態度不錯,語氣重新變得和緩。

    “這一次東西並進,是削弱右賢王的機會。”

    “漢朝的都城在右賢王的進攻範圍,一定會精銳盡出,和右賢王展開大戰。”

    “本單于若是出兵,那劉徹就不會全力對付右賢王了。”

    于單聞言,頓時明白過來。

    “多謝父王。”

    軍臣單于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要讓右賢王去和漢朝精銳硬踫硬。

    若是右賢王輸了,元氣大傷之下,自然退出下一任單于競爭行列。

    若是右賢王贏了,漢朝為了死保都城也一定和右賢王剛到底,贏了也是損兵折將的慘勝。

    總之,不管是輸是贏,右賢王本部實力是一定會被削弱的。

    這對去年被衛青打得灰頭土臉的于單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軍臣單于隨後又開口道︰

    “劉徹主力放在和右賢王作對,漢朝用來抵擋你的兵力就不會太多。”

    “你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搶奪漢朝各種資源,壯大你的實力,為將來接任單于做準備。”

    “伊稚斜是我的親弟弟,你的叔叔。你凡事可以多問問他,他會是你對抗右賢王的得力幫手。”

    于單重重點頭。

    “孩兒明白了!”

    軍臣單于露出笑容。

    “那麼,就回去準備一下,然後出兵吧!”

    【在軍臣單于的命令下,時隔一年,匈奴左賢王部和右賢王部分別從東北、西北兩處對大漢發起了進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戰爭爆發前,右賢王將兩名隸屬于他的匈奴小王叫到了河西的右賢王王帳。

    “白羊王,樓煩王,你們給大匈奴立功的機會到了。”

    “本王受單于之命,原本打算去進攻長安城,但剛剛得知消息,西域諸國在大月氏的攛掇下又開始叛亂了。本王將領兵西征,把可恥的大月氏人徹底消滅!”

    “但單于的任務是必須要完成的,你們兩人的封地就在河套地區,毗鄰漢朝關中,是最佳人選。”

    “本王會給你們一萬騎兵,再加上你們的本部部眾,組成一支四萬騎兵大軍。”

    “你們的任務是,率領這四萬騎兵盡可能南下突破漢朝的防線,盡可能在關中一帶燒殺搶掠。”

    “如果無法抵達關中也不要緊,盡可能擴展你們在黃河以南的領土,蠶食長安以北的漢朝疆域,越多越好。”

    “事成之後,我會向單于建議,冊封你們為左谷蠡王和右谷蠡王!”

    白羊王和樓煩王听完,頓時變得激動起來。

    “請右賢王放心,我們一定能完成任務!”

    右賢王又和白羊王、樓煩王商議一番,就讓兩人回去早做準備。

    打發走這兩人之後,右賢王悠閑地靠在了椅背上,露出悠然表情。

    “單于啊單于,你想讓我和漢朝拼個死活,好讓于單那個廢物不費吹灰之力繼承單于大位?”

    “可惜,我也不傻!”

    “白羊王和樓煩王我已經打發去執行任務了,至于我本部的兵馬,在你死前,是不會發出一兵一卒的!”

    “最好于單那個廢物能死在漢朝東北邊軍手里,這樣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

    右賢王低聲自語了幾句,愉快地把手中的頭骨酒杯斟滿。

    “來人啊,去把西域各國剛剛送過來的女子都送上來,本王要挑幾個侍寢!”

    很快,匈奴兩路大軍出動,開始進入漢朝境內。

    雪片一般的告急信息,立刻就聚集到了長安城皇宮之中。

    劉徹立刻火速召集了一次朝會。

    “很好,這些匈奴人居然又來了。”

    “朕還沒找他們呢!”

    劉徹說話時雖然氣勢十足,但心中其實還是頗為發虛的。

    發虛的不只是劉徹,還有諸多大漢的臣子。

    這一次匈奴人兵鋒可是直指長安城!

    這一個不好,那可就真是被兵臨城下,大家都要死翹翹了。

    大殿之中的氣氛也是非常的凝重。

    凝重歸凝重,君臣一番商議後還是很快達成了共識。

    劉徹點頭道︰

    “那就集結三輔六郡兵力,由衛青率領,迎擊侵擾上郡的匈奴右賢王部。”

    “至于左賢王部,讓李息帶領五千騎兵前往遼東方向救援。”

    “此戰以上郡方向為主,遼東戰場負責遲滯即可。等上郡戰場取勝之後,衛青再視情況決定是否支援遼東。”

    對于劉徹的決定,在場的群臣自然不會反對。

    遼東遠在千里之外,派點兵馬意思意思救一下就行。

    上郡可就在關中正北方,關系到長安城所有人的安危,必須是主力,必須是衛青這種頭號大將,才能放心!

    衛青接受旨意之後,回到了自家府邸中。

    剛回府,衛青就看到一個少年正在院子里苦練武藝,一桿長槍在手中猶如龍蛇游走,聲勢驚人。

    衛青站著看了一會,等少年收槍而立,才含笑開口。

    “去病,你的武藝不錯,又有進步了。”

    霍去病看到衛青,立刻露出笑容走了過來。

    “舅舅!听說匈奴人又來了,你是不是又要出兵了?”

    衛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感慨道︰

    “又變高了。嗯,陛下已經下旨,我三天後就領兵出征。”

    霍去病一臉期待的看著衛青︰

    “舅舅,這一次能帶我去嗎?”

    衛青啞然失笑。

    “你才幾歲,傻孩子。這樣吧,等你十八歲的時候,舅舅就帶你去上戰場。”

    “不過戰場無情,可不是開玩笑的。你必須要獲得我的認可,擁有足夠的能力,才有資格隨我出征。”

    “我要對你娘和你爹負責。”

    霍去病喜出望外,大聲道︰

    “請舅舅放心,我一定刻苦學習武藝和領兵技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鏡頭一轉,衛青率領著數萬大漢鐵騎,馬不停蹄的出發北上,趕赴上郡戰場。

    蹄聲滾滾,斗志昂揚。

    大漢雄師,再出征!

    看到這里,秦始皇若有所思。

    “匈奴竟然強大到這種地步嗎?”

    扶甦也是頗為疑惑︰

    “不應該吧,咱們大秦,嗯,就算是沒有金幕出現之前,也沒感覺匈奴有這麼強啊。”

    大秦君臣都很疑惑。

    從馬邑之圍到現在,這已經是四次戰爭了。

    第一次,漢朝在境內設伏。

    第二次,漢朝四路出擊。

    第三次,匈奴左賢王南下。

    第四次,匈奴右賢王南下。

    這麼一看的話,漢軍雖然在衛青的帶領下獲得兩次勝利,但匈奴才是更加主動的那一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用說也知道,主動的一方顯然是更強勢的一方。

    大漢王朝,竟然沒有匈奴強勢?

    大秦君臣很難理解。

    正如扶甦所言,沒金幕的時候,匈奴對歷史上的大秦來說也就那麼回事!

    大漢卻被匈奴壓著打。

    這就很奇怪。

    蒙恬心中突然一動,開口道︰

    “匈奴獲得了河西走廊和遼東區域,比歷史上大秦面對的匈奴還是強大很多,臣覺得應該有這方面的因素。”

    秦始皇嗯了一聲,面前從皇冠垂下的碈r槲ぐ 味 br />
    “看來在歷史上沒有選擇及時征服河西走廊,打通西域,的確是一個失策。”

    從右賢王本部設在河西走廊就能看出來,這個地方對匈奴而言非常重要!

    漢初世界中,劉邦露出笑容。

    “好好好,衛青又出征了,劉徹這小子是個聰明的。”

    “看來這一次大漢應該又能贏了。”

    劉恆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劉邦。

    他發現,自家這個父皇對衛青的信心真的很強,非常強。

    就算是被稱為大漢兵仙的韓信,恐怕也不過如此了吧?

    說到這里,劉恆心中突然一動,開口道︰

    “衛青將來會不會功高震主,甚至成為下一個岳飛?”

    這個想法一說出來,整座大殿直接變得安靜。

    岳飛的經歷,所有人可都還是歷歷在目呢。

    就上一部盤點視頻!

    劉邦咳嗽一聲,道︰

    “不可能!劉徹那小子起碼也是千古大帝,不會犯下這種失誤。”

    陳平想了想,道︰

    “陛下言之有理,若衛青的經歷和岳飛一樣,那盤點視頻中就應該把岳飛稱為第二個衛青了。”

    眾人原本已經提起來的心,就此又都放下。

    一個千百年後南宋的岳飛,就已經足夠讓大家難受了。

    如果還有一個岳飛是在大漢這個朝代,這些大漢開國功臣們那是絕對受不了的。

    劉邦吐出一口氣,道︰

    “好了,總之我們不要去管那些,好好看衛青怎麼表演就是了。”

    劉邦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如此敬重衛青,足以說明衛青是一個真正的絕世名將。

    這樣的名將表演,又是大漢自己的名將,怎麼能不好好欣賞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衛青剛剛出發離開長安不久,就領兵改變了方向,轉朝東邊而去。

    衛青的部將甦建見狀,不由大為疑惑。

    “大將軍,咱們不是應該直接往北嗎?再往東就是大河黃河)了!”

    衛青笑了笑,道︰

    “我們就是要過河。”

    “過河?”甦建傻眼了。

    匈奴大軍就在河套上郡地區,也就是後世的陝北。

    從關中到陝北,一路往北直行就是。

    怎麼就跑去東邊,還要渡過黃河呢?

    這樣豈不是白白在路上浪費時間。

    一旁的另外一位部將張次公聞言笑道︰

    “老甦,上次去襲擊龍城,你也是問東問西。”

    “就你這個腦子,能比得上咱們大將軍?”

    “大將軍說啥你干啥就對了,話那麼多!”

    甦建瞪了一眼張次公︰

    “你懂個錘子,老子這是幫大將軍查遺補缺!”

    張次公哈哈大笑︰

    “你小子才是缺心眼的,讓大將軍給你補缺才對!”

    甦建氣急敗壞,舉起手中環首刀︰

    “我看你是頭癢了,老子給你砍下來!”

    嘻嘻哈哈聲中,漢軍馬蹄不停,飛速往東去了。

    “衛青去了東邊,已經渡過大河了?”這個消息頓時在西漢朝堂中引發了一陣動蕩。

    “陛下,衛青不會是害怕匈奴人了吧?”

    “陛下,臣覺得衛青分明就是故意拖延交戰時間,恐怕是想要等匈奴人滿載而歸再出現,以上郡、北地郡的軍民性命來做他的墊腳石!”

    劉徹本來還有點懷疑衛青的,但現在听到這些家伙一說,逆反心理頓時上來了。

    這位大漢皇帝將臉色一板,冷冷地開口道︰

    “這是什麼胡話!”

    “衛青是大漢最能打仗的將軍,你們懷疑他,朕可不會懷疑他!”

    “他已經和朕上奏折稟明此事,朕也讓他全權負責作戰,爾等不必多言!”

    話是說得很有氣勢了,但劉徹心中還是不停打鼓。

    衛青啊衛青,你可別弄出什麼ど蛾子來。

    匈奴人可是隨時都會打到長安來的啊!

    鏡頭一轉,已經是大漢東北。

    【遼西郡城。】

    畫面剛剛顯露,金幕前的歷朝歷代君臣心中就是一跳。

    這是大漢遼西郡城,和匈奴左賢王所部疆域接壤的第一線。

    此刻,遼西郡城已經被攻破了。

    大隊匈奴騎兵沖入城中,四處燒殺搶掠。

    整座城池火光和濃煙沖天,到處都是西漢軍民的尸體和慘叫聲。

    郡守府里,一顆頭顱被匈奴左賢王于單提在手里,饒有興致地把玩著。

    “這個漢人太守,在城池被攻破之後居然不想著逃跑,也算是個勇士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于單面前,是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中年匈奴貴族。

    【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

    伊稚斜笑呵呵地開口道︰

    “左賢王需要把這個漢人太守的腦袋做成頭骨酒杯嗎?”

    于單呵呵一笑,隨手將這名殉職的大漢太守首級扔到了地上。

    “就他,也配?”

    “哼,至少要是漢朝的皇帝、丞相,或者是衛青的腦袋,才能成為本王的酒杯!”

    伊稚斜贊道︰

    “左賢王殿下志向遠大,大匈奴將來有您這樣的單于,是所有匈奴人的幸事!”

    伊稚斜的一番吹捧,讓于單心情大好。

    “好了,叔叔。那個韓安國是在漁陽郡吧?讓勇士們休息一晚上,明天我們去會一會他!”

    鏡頭又是一轉,匈奴大隊騎兵在漁陽郡城外五十里地左右,和正領兵前往遼西郡城準備支援的韓安國所部撞上。

    韓安國一看到匈奴大隊騎兵前來,頓時就慌了。

    “遼西郡已經被攻克了?”

    “不好,趕緊撤退!”

    這一次的韓安國可沒有上次那麼自信了。

    幾次和匈奴作戰,韓安國從無勝績。

    馬邑之圍時,他還是大漢御史大夫,僅次于丞相的二號大臣。

    如今,他被劉徹貶職到僅僅是漁陽郡的郡守。

    上次被于單打敗的經歷,更是給韓安國心中增加了濃重的心理陰影。

    于是在發現了于單大軍的蹤跡後,韓安國二話不說,轉身就帶兵跑路。

    于單見狀,頓時大笑。

    “這個韓安國果然是膽小如鼠,給我追上去,殺了他們!”

    匈奴騎兵瘋狂沖鋒,將韓安國所部一路追殺。

    韓安國丟盔棄甲,狼狽逃回漁陽郡城,閉門不出。

    于單本想直接圍攻漁陽郡城,但很快又放棄了這個決定。

    “罷了,上次圍攻韓安國,這小子的守衛就好像烏龜殼一樣。”

    “這次如果繼續打他,也就是平白浪費時間。”

    “伊稚斜叔叔,你帶著你部的五千騎兵包圍這里,監視住他。”

    “本王自去其他地方劫掠財物和人口,十天後回來跟你會合!”

    伊稚斜一听,心中頓時大為不爽。

    你于單跑去搶奪財貨人口,留我在這里看守韓安國,什麼好處也撈不著?

    你于單的部下需要戰利品,我伊稚斜的部下就不需要了?

    但伊稚斜也是幾十歲的中年人了,該有的城府還是有,表面上依舊恭恭敬敬。

    “左賢王請去就是,我自然會在這里把韓安國看守住!”

    于單心滿意足,策馬離去。

    十天後,于單領兵返回,跟伊稚斜會合。

    不等伊稚斜開口,于單就主動道︰

    “這一次我們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戰利品和功績,是時候撤退了,免得引來漢軍之力。”

    伊稚斜表情越發無語。

    不是,你搶完了就走?

    好歹你也替我在這里包圍漁陽幾天,讓我去搶一下吧?

    于單看到伊稚斜沉默不語,便皺眉道︰

    “怎麼,叔叔你好像不太願意?”

    伊稚斜呼出一口氣,勉強笑道︰

    “左賢王說笑了,我怎麼可能不願意呢?還請左賢王放心,明天我就跟隨左賢王一起凱旋!”

    翌日,匈奴大隊騎兵果然浩浩蕩蕩地撤離了。

    又過三天,受劉徹指派前來支援的將軍李息趕到了漁陽郡城,和韓安國會合。

    得知匈奴軍隊已經撤退後,李息又趕忙領兵奔赴遼西郡城。

    匈奴人早已經完全撤離,留給李息、韓安國等人的只有一座被荼毒過的城池。

    【東線戰場,匈奴左賢王于單先攻克遼西郡城,又擊敗漁陽太守韓安國,並在兩郡境內大加劫掠,數千漢朝子民淪為奴隸被帶走。】

    【李息來遲一步,韓安國作戰不力,整個東線戰場最終以匈奴大獲全勝,全身而退告終。】

    看到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也不由無語了。

    “劉徹的手下,不會只有一個衛青能打勝仗吧?”

    扶甦聞言,本想說這怎麼可能?

    但話到嘴邊又停住。

    扶甦仔細回憶了一下,發現截止目前為止,還真是只有衛青一個人贏過匈奴。

    從馬邑之圍開始,這都已經是第四次漢匈戰爭了。

    漢朝方面的勝利,依舊是衛青保持全勝,其他將領保持全敗!

    這……

    扶甦表情也變得古怪起來,道︰

    “難道說,劉徹這位千古大帝在戰場上的功業,全都只靠一個衛青?”

    即便僅僅看秦始皇時代,大秦也都有王翦、蒙恬、王賁足足三名頂級大將呢!

    這漢朝,難道真離譜到這種地步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暴跳如雷。

    “搞什麼東西,這個韓安國究竟在搞什麼東西?”

    “就這種庸碌之輩,便應該直接免官流放,怎麼還讓它當什麼太守,讓他有這個尸位素餐的機會!”

    劉邦是真的煩。

    在劉邦的預想中,劉徹應該屬于高配版本的李隆基,前期驚艷,後期爆炸。

    按照這個劇本,劉徹就應該是一出手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打垮匈奴,成就千古大帝之名才對!

    結果倒好,劉徹壓根不按照劇本走。

    “他娘的,除了衛青就沒有一個人贏過,這劉徹也別叫什麼千古大帝了,衛青來當這個千古大帝算了!”

    听著心態爆炸的劉邦怒罵,一旁的劉恆也不禁好笑,開口安慰道︰

    “父皇不必生氣,兒臣覺得後續大漢肯定還是會有名將出現的。”

    “而且能提早發現韓安國這種庸才也並非壞事,總比李廣公孫敖那些把大漢軍隊白送的強。”

    劉邦听完,心情總算是好了一點,但還是哼了一聲。

    “公孫敖還馬馬虎虎,起碼是打得有來有回。”

    “這李廣是真廢,也不知道怎麼就弄了個飛將軍的名號!”

    蕭何摸了摸鼻子,咳嗽一聲道︰

    “陛下不必生氣,衛青馬上就要出戰了。”

    “臣覺得,這第四次戰爭,東部失利的情況下,衛青應該還是可以力挽狂瀾的。”

    劉邦嘆了一口氣,無精打采地將身體靠在了椅背上。

    “事到如今,也的確只能看衛青了。”

    看著金幕中的衛青,劉邦心中期待感比之前更加強烈。

    衛青啊衛青,你可絕對絕對不能輸啊。

    要不然,朕怕朕自己氣得當場去世!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62章 衛青正面擊潰匈奴,劉邦情緒大起大落,就衛青能打勝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62章 衛青正面擊潰匈奴,劉邦情緒大起大落,就衛青能打勝仗?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