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657章 禍害無窮的大俠郭解,劉徹內政改革,準備對匈奴開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657章 禍害無窮的大俠郭解,劉徹內政改革,準備對匈奴開戰!

    這一刻,劉恆似乎明白了很多東西。

    這位大漢皇太子發自內心地深吸一口氣,環視了蕭何、曹參等人一圈。

    蕭何並未在意,曹參干脆就沒注意到這個動作,只有陳平心中莫名其妙地生出了幾分不安的感覺。

    這時候,劉恆開口道︰

    “父皇,兒臣覺得,大漢也應該再來一次遷移豪強,誅殺敗類了。”

    听到劉恆的這句話,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

    劉恆之前看起來屬于是比較溫和的類型。

    怎麼一當上太子,變得這麼強硬了?

    劉恆顯然也察覺到了眾人的不解,非常淡定的解釋了一句。

    “各位,金幕中播放的事情,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子孫。”

    “本宮以為,必須要嚴加提防,查遺補缺。”

    眾人聞言,頓時意動。

    蕭何突然開口道︰

    “臣完全贊同太子殿下的意見。”

    曹參也道︰

    “太子殿下說得沒錯,看看金幕之中那些後代們都胡鬧成什麼樣子了!”

    “就是得好好教訓一下,免得他們無法無天了!”

    在場的功臣集團先是一怔,隨後也都明白了過來。

    豪強游俠這種東西,皇帝遲早都是要進行打擊的。

    如今老一輩都在,多少還是有幾分薄面。

    就算查出一些什麼,也能想辦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若等到再過一段時間,這些開國功臣們都死完了,皇帝也變成劉恆甚至是更下一代。

    那時候皇帝再動手的話,沒了這些開國功臣的香火情,功臣家族們的後代可就要出大事了。

    想明白之後,在場的大臣們紛紛義憤填膺的開口︰

    “太子殿下英明,這些豪強游俠實在是太不像話了,必須要嚴厲打擊!”

    “對對對,尤其是列侯子弟,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必須嚴查!”

    一時間,大殿中充滿了正義的聲音。

    劉邦有些驚訝地看著面前的這些大臣,很快就明白了這些大臣們心中的想法,不由好笑。

    “你們這些滑頭,行了,朕話放在這里,只要你們那些混賬後代不做得太過分,朕也不會把你們怎麼樣的。”

    “嗯,那就等會擬個旨意,讓各地清查一下豪強,準備進行遷移。”

    “特別罪大惡極的,給朕狠狠地打擊,該殺就殺,該滅族的就滅族!”

    說到後面那一句的時候,劉邦不可避免地露出了濃重的殺機。

    漢高祖可不是什麼慈悲為懷的開國皇帝!

    劉恆立刻開口道︰

    “父皇,兒臣希望能參與到這件事情之中。”

    劉邦有些驚訝地看著劉恆,過了幾秒後點頭道︰

    “也好。”

    這種臨時性的事務,也確實適合劉恆來進行練手。

    打擊豪強也是民心所向,更不需要擔心會搞出什麼ど蛾子來。

    答應完這件事情之後,劉邦將視線重新轉回金幕,突然忍不住笑了一聲。

    “被盤點其實也是有好處的,至少不少毛病能當場解決!”

    “朕突然有點理解嬴政那個老小子的心態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豪強和游俠是密不可分的。】

    【豪強作為當地大族,有些時候做事還要顧忌名聲。而游俠憑借著所謂的“任俠之氣”,總喜歡“俠以武犯禁”,正是豪強干一些見不得光髒活的最佳助手。】

    【在大漢各地,許多敢和豪強們對抗的正義官員經常被游俠刺殺,還有一些不願意跟豪強同流合污的正直之士,也在游俠們層出不窮的陰私手段下家破人亡。】

    【在劉徹執政時期,名聲最大的游俠就是郭解。】

    金幕鏡頭之中,一名貴族正在和一個身穿游俠勁裝的中年男子喝酒。

    這中年男子身邊浮現出了他的名字【郭解】。

    郭解笑呵呵地對著面前的貴族男子開口道︰

    “李大人,還請轉告貴家侯爺,我可以幫他殺了這一家人,但他必須要給我一百斤黃金。”

    被稱為“李大人”的貴族男子哼了一聲,頗為不滿地開口道︰

    “目標是個文弱的儒生,家中也只有一個老僕以及妻兒老幼,就這麼八口人,你竟然也要我們一百斤黃金?”

    郭解笑容不變,淡然對著面前的李大人道︰

    “對啊,一個文弱的儒生,家中也沒有什麼反抗力量,為什麼要找到某家來殺他呢?”

    “這只能說明,殺他一定會帶來巨大的麻煩,只有某家這個所謂的大俠才能解決,對吧?”

    “一百斤黃金,少了免談。”

    李大人臉色變幻了一下,終于咬牙道︰

    “好,成交。人必須在三天內死!”

    郭解哈哈大笑了起來。

    “何必三天?他全家今晚就會死了。”

    畫面一轉,一座不大的宅子里,橫七豎八地倒著七八具尸體。

    無論老幼,全部都被殺死。

    一個小小的襁褓放在床上,被鮮血所染紅。

    一只細嫩蔥白的小手緊緊地抓住襁褓邊緣的布料,一動不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看到這里,哼了一聲。

    “這個混賬東西,居然也上了金幕啊。”

    衛青滿頭大汗,突然起身下跪。

    “臣有罪,還請陛下治罪!”

    漢武帝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衛青,淡淡道︰

    “人誰無過?下次收錢說話,要先看好是誰。”

    衛青渾身冷汗,點頭應是。

    霍去病看著這一幕,向來生性跳脫的冠軍侯,今天罕見地沒有開口給自家的舅舅說話。

    太子劉據本想說些什麼,但話到嘴邊,也是默然不語。

    有些時候,交游廣闊還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郭解,河內郡軹縣今河南濟源縣)人。】

    【他的父親也曾經是所謂的“大俠”,在河內郡橫行不法,甘當豪強大族的爪牙走狗,迫害了無數百姓的性命,導致民怨沸騰。】

    【就連一直以來寬和治國的漢文帝在听說了郭解父親的事跡後也極為憤怒,特地派出欽差將郭解之父繩之于法,當場處斬。】

    【郭解幼年喪父,心中對朝廷無比仇恨,從小性格就極為殘忍。】

    【尚未及冠時,郭解殺死的人就已經超過了二十人。】

    【他不但能為朋友兩肋插刀,也常常因為利益出賣朋友。】

    【隨著年紀的成長,郭解名聲越來越大,投奔他這位“大俠”的游俠也越來越多。】

    【許多在其他郡縣犯了死罪的亡命徒都喜歡逃到軹縣來投奔郭解,郭解無一例外將他們庇護,又讓他們作為爪牙殘害當地百姓。】

    【郭解在給豪強做事,欺壓百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他“講義氣”收養了幾百上千個手下,開銷同樣巨大。】

    【于是郭解一方面派出許多小弟前往其他郡縣“開疆拓土”,另外一方面竟然私自鑄造錢幣,用缺斤少兩的錢幣換取官方足量的錢幣,由此大發橫財。】

    【有了錢的郭解擔心落得和父親一樣被誅殺的下場,于是他又拿出大筆錢財結交官員。】

    【在當地官員和豪強的庇護下,朝廷屢次捉拿郭解的行動都被他提前得知,最終躲過。】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郭解最終還是被抓到了。】

    【只是此時正好又踫上了皇帝劉徹大赦天下,于是郭解買通官員,將重罪改為輕罪,得以被赦免出獄。】

    【郭解出獄之後,更加瘋狂地壓榨百姓,將當年參與追捕過自己的官府中人統統殺害,甚至連好幾任河內郡守都對他畢恭畢敬。】

    【名動天下的“大俠郭解”,卻成為了河內郡所有百姓心中比厲鬼還要更加可怕的噩夢。】

    【有了妻兒後,郭解自知罪惡多端,這才暫時收斂了一些,甚至開始主動幫助百姓,想要借此消除自己的罪孽,提升名望。】

    畫面中,幾名軹縣的吏員正在商議。

    “陛下要求豪強遷徙的旨意已經下來了,要不要將那位給遷徙出去?”

    “那位”指的就是郭解。

    一名吏員皺眉道︰

    “郭解雖然收入巨量,但他的家財都拿來捐助給他的游俠兄弟們了,家中的財物是達不到遷徙標準的。”

    另外一名楊姓吏員搖頭道︰

    “話不是這麼說,據說陛下遷徙豪強之後就會派來法家酷吏對剩余的豪強們進行嚴厲打擊。”

    “郭解如此猖狂,必然在打擊之列。屆時倒查郭解罪狀,你我都逃不過責任!”

    “必須要將郭解遷徙前往關中,否則你我仕途至此終矣!”

    幾名吏員聞言,心中大為意動,都點頭道︰

    “是這個道理。”

    “那還是把郭解列入遷徙關中茂陵的名單中吧。”

    畫面一轉,郭解臉色陰沉。

    “什麼,我也在遷徙名單之中?去問問縣令究竟是怎麼回事?”

    郭解的佷子很快回來稟報︰

    “叔叔,已經查明了,是楊季主在縣衙當差的兒子出的餿主意!”

    郭解一聲冷笑。

    “好啊,我只不過才蟄伏了幾年,就這麼不被別人放在眼里了嗎?”

    “這個姓楊的臭小子若是不死,怎麼能顯現出我郭解大俠的厲害?”

    郭解佷子嘿嘿一笑,道︰

    “軹縣就是咱們的地盤,哪里需要您親自出手呢?”

    “咱們多的是游俠兄弟!”

    鏡頭一轉,之前那位提議遷徙郭解的楊姓官員剛剛走出縣衙沒有幾步,突然幾名游俠就圍了上來,同時拔出了利刃。

    “你們……”

    楊姓官員還沒來得及說完一句話,就看到這些游俠們手中的利刃已經刺了過來!

    幾秒後,游俠們一哄而散, 只有楊姓官員倒在血泊之中。

    鏡頭拉遠,不遠處的軹縣縣衙映入其中。

    一名游俠大聲道︰

    “誰敢害郭大俠,這就是榜樣!”

    縣衙門口的幾名衙役一臉恐懼的看著游俠們遠去,卻連一點動作都不敢有。

    過了幾天,朝廷的名單頒布。

    “什麼,我依舊還在名單上?”

    郭解臉色極為難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郭解面前,軹縣縣令賠著笑︰

    “郭大俠,是下面的人不懂事。”

    “但朝廷已經擬定名單,也不是我一個小小縣令能更改的。”

    “還請郭大俠安心前往長安,以您的手段,什麼時候回來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郭解哼了一聲,緩緩道︰

    “也罷,那我自己想想辦法。”

    【郭解憑借著自己的人脈和金錢開路,竟然成功地說動了一個人,幫他說話。】

    鏡頭中出現的,是衛青!

    衛青對著畫面里的劉徹開口道︰

    “陛下,據臣所知,郭解家中貧寒,根本夠不上遷徙的標準,還是讓他留在當地吧。”

    劉徹看了一眼衛青,淡淡道︰

    “一介草夫,竟然能讓朕的大將軍給他說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家貧之人?”

    “就算家中沒錢,他也肯定是頗有勢力,才能讓你給他求情吧?”

    衛青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劉徹哼了一聲,道︰

    “無論有錢還是有勢,都必須要遷徙到茂陵,此事絕無可能更改!”

    【劉徹看穿了郭解的本質,並未將郭解移出遷徙名單,郭解又去找了朝中其他公卿,但有衛青的前車之鑒,無人敢再幫郭解說話。】

    郭解離開的這一天,軹縣外人山人海。

    整個郡的游俠們蜂擁而至,都來給郭解送行。

    僅僅是作為盤纏的銅錢,就足足有一千多萬,裝了一馬車。

    等郭解離開後,游俠們竊竊私語。

    “郭大俠走了,咱們今後在河內還怎麼好跟黔首們收錢?沒有人和那些縣令郡守打交道,太危險了。”

    “該死的,是誰斷了老子財路,老子非殺了他不可!”

    “姓楊的雖然已經被殺了,但他爹楊季主還活著,咱們必須要給那些危害郭大俠的人一個教訓!”

    這一天晚上,剛剛痛失愛子不到一個月的楊季主,剛剛出門就被幾十名游俠一擁而上,當場分尸。

    楊季主的葬禮上,他的哥哥楊叔主無比氣憤。

    “光天化日之下,連殺我楊家兩人,這還有王法嗎?”

    “軹縣和河內郡的官員們都和郭解勾結,我要去告御狀,我就不信這郭解還能在長安一手遮天!”

    楊叔主回家之後,告別了妻兒,獨自一人帶著訴狀向長安出發。

    他為了防止郭解黨羽發現,特地喬裝打扮躲躲藏藏,用了七天時間抵達長安。

    在一番問路之後,楊叔主終于來到了皇城之外。

    “那里就是公車署了,只要通過那里就能上書陛下,讓陛下派出官員斷案,為弟弟和佷兒報仇雪恨!”

    楊叔主激動之下,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

    眼看公車署近在咫尺,突然有幾個人躥了出來,圍住了楊叔主。

    楊叔主心知不妙,一邊奮力朝著皇城跑去,一邊大聲道︰

    “殺人了,救命啊!”

    他的聲音遠遠回蕩,立刻引起了皇城上面侍衛們的注意。

    但下一秒鐘,一把長劍直接刺穿了楊叔主的後心。

    劇烈的痛楚傳來,楊叔主砰地倒地,臉上露出劇烈的痛楚,以及不敢置信的表情。

    這可是皇宮啊。

    就連皇城也是郭解的勢力範圍嗎……

    皇城之前,楊叔主含恨而死。

    在他身後,剛剛殺死了他的幾名游俠沖上來從楊叔主身上拿走訴狀,然後趕在皇城內侍衛出來之前,沒入了人群之中,消失不見。

    【楊叔主雖死,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在大漢皇城宮闕之下被殺,此事直接震動朝廷。】

    【劉徹大怒之下立刻下令徹查,很快就查出了楊家三口命案跟郭解的聯系,于是立刻下令逮捕郭解。】

    茂陵。

    郭解懶洋洋地喝著酒。

    突然,一名官吏沖了進來,對著郭解沉聲道︰

    “郭大俠,楊家的事情敗露了,陛下已經派人來逮捕你了!”

    “我家侯爺讓我告訴你,你還有半個時辰的時間來安排,半個時辰之後必須離開!”

    郭解吃了一驚,立刻站了起來。

    很快,他派出五十名游俠,保護自己的妻兒、母親前往夏陽城。

    自己則帶著心腹一路逃亡。

    到了臨晉,郭解突然下令停留。

    他身邊的游俠都有些疑惑︰

    “郭大俠,咱們還沒有出關中呢,怎麼就停下來了?”

    按照常理,跑路至少也得跑出關中才行啊。

    郭解呵呵一笑,道︰

    “我走的時候,已經給幾個兩千石寫信了。”

    “他們的事情若是不想敗露,就必須要在朝中給我脫罪。”

    “嗯,有這一天多的時間,應該也夠他們運作了。”

    幾名游俠聞言,不由驚訝不已。

    突然,其中一名游俠恍然大悟。

    “郭大俠您剛剛來到關中的時候,就是那些侯爺們府上的常客,他們幫您說話也是理所當然的。”

    “郭大俠您一來關中, 以前關中一盤散沙的游俠如今大部分都在您的號令之下,就算是皇帝也奈何不了您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眾人的奉承聲中,郭解哈哈大笑。

    “哼,我的游俠朋友遍及天下,朝中大部分的公卿王侯都跟我有往來,區區楊氏三條人命就想要我死?這皇帝未免太天真!”

    郭解便找了一家臨晉最好的客棧住下。

    當天晚上,郭解正呼呼大睡,房門猛然被踹開。

    一隊官兵突然涌了進來,直接把郭解按倒。

    郭解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你、你們怎麼找到我的?”

    領頭的將軍冷冷地開口道︰

    “區區一個游俠,陛下想要抓你,你以為你能跑得掉?”

    “來人,把他帶回長安去!”

    鏡頭一轉,郭解被帶回長安天牢。

    他並不慌張,對著負責審訊的官員道︰

    “楊家三人被殺的事情,我事先完全就沒有吩咐過,都是別人干的,你們不信可以去調查。”

    【郭解勢力龐大,官府的調查遭遇了巨大困難。】

    由于此案中楊季主父子二人死在軹縣,朝廷自然要派出官員前往軹縣。

    官員抵達後,立刻召集了許多和郭解有關的人前來調查取證。

    這些人事先都被游俠所脅迫,或者干脆就是和郭解沆瀣一氣的游俠本人,自然是極力給郭解說好話,開脫。

    至于被殺的楊季主父子,則被說成是貪官污吏,死有余辜。

    一名和楊家平日里也沒什麼聯絡,只是有些普通往來的儒生听不下去了,氣憤地開口道︰

    “郭解此人,整個人都知道他以所謂大俠之名,專門干一些作奸犯科,違反國家法律的事情,怎麼能被你們稱為賢士呢?”

    眾人頓時都不說話了。

    鏡頭一轉,在一盞昏暗的油燈照耀下,這名當著朝廷官員指責國家的儒生死在了房間之中,胸口鮮血直流,死狀極為慘烈。

    【有楊家三人的死亡在前,不知名儒生在朝廷使者面前指證當晚就被殺在後,軹縣中再沒有任何一個知情人敢站出來指證郭解。】

    【郭解又發動了大量關系,以掌握的陰私情況威脅長安城中的某些高官,讓他們為其脫罪。】

    【這也讓主審此案的御史大夫公孫弘面臨巨大壓力,不得不進宮。】

    “什麼,郭解應當無罪釋放?”

    听完公孫弘的話之後,劉徹皺起眉頭。

    由于此案中楊叔主是被殺死在皇城腳下,劉徹早就已經要求御史大夫公孫弘必須要匯報案情。

    公孫弘開口道︰

    “陛下,如今所有的調查結果證明,郭解的確沒有親自動手,或者指使別人去殺害楊家三人。”

    “那些動手殺人的,應該都是郭解所謂的俠客朋友們。他們自認為出于俠義之心,任何敢指證郭解的人都是想要迫害郭大俠的武林敗類,必須人人得而誅之。”

    劉徹冷笑一聲,道︰

    “好個游俠,這一套都搬到朕的面前來了?”

    “怎麼,真以為朕是一個傻子不成?”

    “你的意見是什麼?”

    公孫弘接到了眾多列侯、官員的說情,本想說郭解無罪。

    但話到嘴邊時,這位御史大夫看著劉徹的表情,心中突然一動,開口道︰

    “郭解不過是一介平民,卻因為一點小事而殺了四個人。”

    “證據雖然說明這四個人的死郭解都不知情,但臣覺得,這種情況反而比他親自殺人要更加惡劣。”

    “試想,若是天下人都像此案一樣,只要听到有誰對自己朋友不好就幫朋友殺人,那大漢的法律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如果不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處斬郭解,他將來一定會給大漢和陛下帶來更大的麻煩!”

    劉徹露出笑容,緩緩點頭道︰

    “是這個道理。既然不能以殺人罪處斬郭解,那朕就親自下旨,以別的罪名殺了他便是!”

    很快,公孫弘親自將郭解押赴刑場,宣讀旨意。

    “……郭解,全家處斬!”

    以為自己被釋放,原本得意洋洋的郭解一听,表情頓時凝固。

    下一秒鐘,郭解大叫了起來。

    “我無罪,你們不能殺我!”

    “那些列侯,我幫他們做過許多事情,只要饒了我,我什麼都能……”

    一名站在郭解身旁的侍衛突然一伸手,用一個布條將郭解的嘴巴牢牢綁住。

    公孫弘表情不變,冷冷道︰

    “醒醒!”

    很快,巨大的鍘刀落下,正中郭解的腰部,將郭解一刀兩斷。

    【郭解,這位名滿天下的“大俠”,在殘害了無數人命之後,終于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郭解等人的存在,歸根結底,正是因為黃老學派“無為而治”的放縱。】

    【事實證明,黃老學派所謂“管的越少就管的越好”的治國方針,只不過是純粹的胡說八道,壓根不符合大一統王朝的實際情況。】

    【也正是因為郭解之事,劉徹才下定決心,接連啟用義縱、王溫舒等法家官員到任河內郡,嚴厲打擊當地的豪強和游俠。】

    【這種打擊行為扭轉了當地的治安情況,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增加了朝廷的稅收,是真正意義上以雷霆手段行菩薩心腸,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大漢重新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大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這一點來說,劉徹做到了之前歷代所有皇帝都沒有做到,也沒有做好的事情。】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老蕭,看到沒有,金幕都點名批評咱們的工作沒干好了!”

    蕭何明顯有些尷尬。

    這位大漢丞相,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過了好一會,蕭何才咳嗽一聲,道︰

    “在梳理治安這方面,黃老的確是略微有些不如法家的。”

    法家最強的就是對基層的控制力。

    早在大秦時期,出門的人都擁有一塊木制的身份證明,上面詳細記載了該人的身高、長相、住址、家庭情況,甚至還有財產!

    但到了大漢,因為黃老學派基本讓鄉村自治的關系,這種玩意自然也就消失了。

    黃老學派“無為而治”的小政府模式,好處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的激發老百姓們的熱情,適合休養生息。

    壞處就是會出現更多的郭解。

    正如唯物主義辯證法所言,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其兩面性。

    劉邦呵呵一笑,正色道︰

    “五年。”

    “五年里,朕要看到所有這些該死的豪強統統都安分下來。”

    “通報天下郡守,誰要是做不到的,朕直接把他流放嶺南!”

    頓了頓,劉邦又看了一眼劉恆。

    “這件事情,東宮必須要全力參與。”

    劉恆趕忙應是。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盡力完成!”

    作為大漢將來的皇帝,劉恆對郭解這種人一點好感都沒有。

    郭解其實就是軹縣的土皇帝。

    真正的皇帝看到土皇帝,除了一巴掌拍死他全家之外,不會有任何想法。

    朕的子民只能由朕來統治,你郭解一個狗屁游俠,憑什麼對朕的子民吆五喝六的?

    劉邦又有些感慨的開口道︰

    “游俠這種玩意,那是真沒有一個好東西。”

    “再傳朕旨意,從今天開始全面禁止游俠的存在。”

    “通報各郡縣對那些無業無田的浪蕩子進行全面清查,凡是有這種人的,統統給朕送進工廠去!”

    “娘的,現在朕的工廠正缺人呢。”

    在歷朝歷代中,漢初世界兌換《工業革命》的時間點是比較晚的,幾年前才剛剛換到手。

    窮啊。

    但有了《工業革命》之後,大量的工廠自然也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誕生了。

    各地工廠一開工,缺人的問題立刻顯現出來。

    劉邦這就叫靈機一動,一舉兩得。

    劉恆愣了一下,突然開口道︰

    “陛下,或許今後的犯人也不一定要流放嶺南,直接讓他們進廠就好了。”

    “嗯,不需要給他們發工錢,讓他們在廠里工作,就當做服刑。”

    劉邦震驚了。

    足足過了好幾秒鐘,劉邦才一拍大腿。

    “對啊,朕怎麼沒想到呢?”

    “今後,所有該流放的,都可以選擇進少府的工廠給朝廷賺錢!”

    “嗯,十年起步吧。”

    “那些個喜歡殺人放火的游俠,就給朕一輩子老老實實在工廠里免費打工吧!”

    一想到這樣會讓自己的小金庫少府獲得更多的利潤,劉邦就忍不住笑得眼楮眯縫。

    舒服啊。

    蕭何哭笑不得。

    太子殿下這個處置方法,還真是……別出心裁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對于劉徹來說,他改革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締造一個前無古人的強大漢朝。】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必不可少的。】

    劉徹最開始進行重組改革的,是宮廷禁衛軍。

    距離皇帝比較遠的,統一歸南軍掌管,設衛尉、軍監進行統領。

    負責宮門、宗廟、陵園的警戒。

    另外一支則被稱為“內層”,也就是皇帝身邊的常備軍,隨時負責听從皇帝調遣。

    這支軍隊由“三公九卿”里九卿之一郎中令後改稱光祿勛)負責指揮。

    郎又分為中郎、侍郎、郎中。

    中郎俸祿六百石,侍郎俸祿四百石,郎中俸祿三百石。

    這些“郎”是每天跟隨在皇帝左右,就連兩千石官員見了他們都要客客氣氣的。

    主管“郎”的機構是郎署。

    郎署最高級的主屬軍職是五官、左、右中郎將,俸祿兩千石,統領所有中郎、侍郎。

    還有車、戶、騎三將,俸祿一千石,統領郎中。

    無論是中郎將還是車、戶、騎三將,他們都是皇帝的家臣。

    這樣一來,皇帝的私人安全就有了保證。

    緊接著,劉徹又在光祿勛麾下增設了三支親軍,分別是期門軍、羽林軍和羽林孤兒軍。

    期門軍完全由擁有強悍個人武藝的武士組成,也就是小說里的“大內高手”。

    羽林軍則是由擅長射箭和馬上作戰的騎士所組成,屬于一支極為強悍的機動力量。

    羽林孤兒軍,顧名思義,是由羽林軍戰死將士的孤兒後裔所組成,他們從小被皇家收養,對皇家忠心耿耿。

    而且期門軍、羽林軍這兩支軍隊,可不是什麼游俠之類游手好閑的人能混進去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要進入這兩支軍隊,必須是“三輔六郡”之中的良家子。

    三輔乃京畿三輔,簡單說便是長安附近的關中地區。

    六郡是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西河郡。

    這三輔六郡屬于當年大秦王朝的核心地帶,真正“老秦人”所在之地。

    其他地方的人,哪怕你再強,也沒用。

    此外,每年光祿勛還要對麾下的各郎官進行考核,挑選出足夠忠誠並且有能力的人,派往邊郡作為高級將官,乃至出任太守。

    劉徹所建立的這套光祿勛麾下郎官系統中,走出了非常多的名將︰

    大將軍衛青,先入建章宮,後自羽林軍正式“出道”,選任車騎將軍,大將軍。

    霍去病,先為郎官,後為侍中,選任驃騎校尉,驃騎將軍。

    李廣,先為郎官,後以騎郎將遷郎中令,選任驍騎將軍,先後出任邊地七郡太守。

    之外,還有公孫敖、張騫、甦武、李陵、李敢、趙充國……等等。

    幾乎整個劉徹時代能史書留名的將軍,都出身于這個光祿勛郎中令)系統之中,足見這個系統的成功。

    【劉徹通過南軍、內層,並建立期門軍、羽林軍等精銳的方式,非常有效地維持了關中軍隊的強悍,震懾了包括諸侯國在內的其他國內勢力,讓他們不敢有所異動。】

    【他又通過培訓大量精英郎官並外放為將軍、太守的方式,保證了大漢邊郡軍隊對皇帝的忠誠和戰斗力。】

    【此後隨著時間流逝,劉徹又陸續對中央軍和地方軍進行了一系列特化改革。】

    除了中央的“三輔六郡”之外,劉徹對地方兵也進行了改革。

    這些郡、國兵被稱為“更卒衛士”,兵種被細分為材官、騎士、樓船等,每個郡、國都有郡尉國中尉)進行統領。

    這些更卒衛士名義上是郡國兵,但當地的郡太守或者諸侯國王並沒有指揮更卒衛士的權力,只有朝廷下旨調發虎符才能進行調動,郡尉國中尉)也都一律由朝廷任命。

    別小看這些地方兵,在劉徹時代,即便是不出動中央軍的情況下,也往往能一口氣從地方征發十萬以上的地方兵,解決當地戰事。

    在大漢出現戰爭的時候,劉徹還會發配罪犯、刑徒充軍,承諾他們只要立下足夠戰功就可以把罪名勾銷。

    被充軍的人中,最有名的就是“七科謫”。

    包括︰有罪官吏、亡命之徒、出嫁贅婿、犯罪商人、商人籍貫、商人籍貫之子、商人籍貫之孫。

    其中商人籍貫包括男女雙方。

    換言之,一個人只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自己任意一位是商人籍貫,那他就屬于“七科謫”之列,必須從軍。

    但充軍還不僅限于此。

    隨著大漢征發兵源人數不足,劉徹又把豪吏家里特別有錢的吏員)以及惡少也加入了充軍的行列。

    此外,朝廷若是兵源不足,還會繼續招募雇佣兵。

    雇佣兵種類多樣,分為“勇敢、奔命、應募、私從、亡命、徒、罪人、應算罪人”等諸多級別,每個級別的雇佣價格都不一樣。

    也並不是所有雇佣兵都能獲得錢財田地,比如“亡命、罪人”這些,他們事實上是和朝廷做交易,以服役、軍功換取免受刑罰。

    【經過了這番改革之後,大漢軍隊在劉徹治下的戰斗力急速提升,不再是之前那支沒有功臣集團指揮後就一盤散沙的廢物中央軍了。】

    【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精力後,劉徹躊躇滿志,他終于可以將目光從國內移開,投向國外的諸多敵人了。】

    【首當其沖的,自然便是大漢建國以來一直盤踞在北方草原的生死大敵——匈奴!】

    大秦世界中,秦始皇嘖了一聲。

    “漢侯,你的大漢不太行啊,居然要到你曾孫的時候才敢對匈奴用兵。”

    眾人目光齊齊投向漢侯劉邦,表情中多有調侃。

    大秦即便是在沒有金幕出現的年代,蒙恬大將軍可也已經把匈奴十幾萬大軍打得屁滾尿流了。

    劉邦有些尷尬,擦了擦汗,道︰

    “兒孫不孝,讓陛下見笑了。”

    “這個所謂大漢,哪里比得上大秦嘛。”

    “大秦才是天下第一!”

    秦始皇哈哈一笑,不予置評。

    扶甦看著劉邦的模樣,心中也是有些疑惑。

    這個每天上朝不是隱身就是拍馬屁的家伙,當真是那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高祖嗎?

    漢初世界中,皇位上的漢高祖劉邦一拍大腿。

    “好,打匈奴就是好啊!”

    “朕就喜歡這樣的後代。”

    對劉邦來說,白登之圍後被迫和親,一直以來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雖說在金幕出現後,灌嬰周勃等人早就已經滅了匈奴。

    但歷朝歷代皇帝現在有個鄙視鏈。

    金幕出現之前越強的,優越感就越厲害。

    金幕出現之前打不過北方草原異族的,發彈幕吵架底氣都沒那麼足。

    劉邦看到這里,已經很清楚自己這輩子是奈何不了匈奴了。

    但如果歷史上自己的子孫們能暴打匈奴,那也是給劉邦爭了一口氣!

    在場的其他大漢眾人,也都提起了精神,頗為緊張地關注著。

    劉恆下意識地握緊拳頭,道︰

    “劉徹這小子能行嗎?”

    他多少還是有點擔心這個孫子的。

    蕭何也有些憂慮,道︰

    “匈奴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當年白登之圍,劉邦御駕親征的那支漢軍可不弱。

    那是干掉了項羽,平定了諸多異姓諸侯王叛亂的精銳之師。

    一樣被冒頓弄得灰頭土臉,求和收場。

    曹參也擔心地開口道︰

    “金幕里看起來,大漢這麼多年軍隊真正打過的也就是一場七國之亂,能擋得住匈奴大軍嗎?”

    這些開國功臣們,都不太看好劉徹對匈奴的戰爭!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57章 禍害無窮的大俠郭解,劉徹內政改革,準備對匈奴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657章 禍害無窮的大俠郭解,劉徹內政改革,準備對匈奴開戰!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