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第565章 熱血才剛沸騰岳飛就出事了,趙匡胤直接破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石堅 本章︰第565章 熱血才剛沸騰岳飛就出事了,趙匡胤直接破防

    李治突然這麼一聲喊,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在貞觀朝的朝堂上,有人喊叫並不稀奇,程咬金尉遲敬德的嗓門比這聲音可是大多了。

    大家震驚的並不是大喊大叫這件事情,震驚的點在于——喊的人居然是李治?!

    李世民非常驚訝地看著李治,道︰

    “為善,你怎麼如此激動?”

    李治激動地開口道︰

    “父皇難道不激動嗎?”

    “岳飛終于成為大宋最強的將軍了!”

    “岳飛啊!”

    李世民啞然片刻,笑著點頭道︰

    “你說的沒錯,朕其實也是有些激動的。”

    “岳飛和韓世忠,嗯,再加上一個吳,是朕能看得上的三個人。”

    李靖笑呵呵地開口道︰

    “韓世忠和吳,終究還是少了一些熱血。”

    “岳飛的經歷,臣看到現在,覺得實在是非常艱難曲折啊。”

    “如今看到他否極泰來成為大宋最強戰將,臣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

    李治連連點頭︰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兒臣真的很高興!”

    “父皇,岳飛真的很難!”

    李世民一下子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輕輕點頭。

    “是啊,岳飛真的很難。”

    從軍的時候,就已經是靖康之變。

    天下大亂,自己一腔熱血,想要救出宋徽宗和宋欽宗,卻反而連累了七千同袍的性命。

    來到汴京奮勇作戰,被宗澤慧眼識珠授予兵法悉心教導,卻又在短暫的相處之後天人永隔。

    跟隨杜充南下,馬家渡之戰明明能贏,最終結果卻還是大敗虧輸。

    黃天蕩之戰,明明兀術死到臨頭,卻因為兩個漢奸而功敗垂成。

    多少次,岳飛距離最後的勝利是如此之近,卻又無法觸及。

    從河北到中原,從中原到江南。

    他無數次地奮勇作戰,拼死搏殺。

    但大宋的疆域卻越來越少,國土面積越來越少,老百姓越來越慘。

    岳飛沒有怨天尤人。

    面對一次次的困境和逆境,岳飛一直在抗爭。

    他脫離了杜充,自己建立起一支軍隊。

    他剿滅流寇,逐步發展壯大。

    他終于能以一軍主將的身份,在瀘州正面擊潰金軍!

    如今,他是大宋最年輕的節度使,最閃耀的將星。

    他是大宋行營後護軍主帥——岳飛,岳鵬舉!

    李世民感慨道︰

    “岳飛和朕,還真是兩個極端。”

    “坦白說,朕如果面對他那樣的人生逆境,朕也沒辦法確定自己的表現究竟會不會比他好。”

    李世民,出生就是唐國公的嫡子。

    曾祖李虎,是和宇文泰並稱八柱國,平起平坐的存在!

    姨爺爺楊堅,是大隋的開國皇帝!

    李世民出生時,他的起點就已經是這個世界99.99人終生無法觸及的夢想終點。

    十八歲,李世民追隨父皇起兵。

    二十五歲,幫助父皇一統天下。

    二十八歲,玄武門事變登基為皇。

    三十二歲,俘虜頡利可汗,掃平東突厥,征服漠北。

    同樣是在三十二歲這一年,萬國族)來朝,尊奉李世民為“天可汗”。

    僅僅三十二歲,李世民就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站在了華夏五千年所有皇帝們的巔峰!

    什麼叫逆天,什麼叫開掛般的人生?

    李世民的人生就是!

    岳飛呢?

    之前種種事跡磨難不必贅述,只說年齡。

    金幕中正在播放的這一次北伐,也就是岳飛的第二次北伐。

    此時,岳飛三十三歲。

    在這個年紀,李世民已經登上華夏歷史的巔峰整整一年。

    而岳飛,還在為了光復大宋河山而奮斗。

    岳飛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擊敗金國達成目標。

    但岳飛依舊一往無前,依舊為了心中的目標而傾盡全力。

    這就是岳飛。

    一個滿腔熱血,出身于小縣城的愛國男兒。

    他懵懂,無知,熱血,沖動。

    他犯過許許多多的錯誤,付出過極為慘痛的代價。

    他沒有被慘烈的人生所擊垮。

    他一次次地站了起來,對抗著命運的不公。

    現在,他成長了。

    成熟了。

    也變強了。

    他已經是自己人生的強者。

    更是大宋最強的戰將,是大宋千千萬萬百姓的守護者。

    是大宋關中、中原、淮北、山東、河北所有淪陷區百姓的希望!

    金幕上,一行彈幕飄過。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南宋雖是朕親自滅亡,但朕必須要說,岳飛岳武穆,真英雄也!】

    【清聖祖愛新覺羅•康熙︰若大明也有岳飛,朕的大清不過也就是第二個前金罷了。可惜,大明只有吳三桂!】

    【魏武帝曹操︰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若能和岳飛把酒暢飲,必乃人生一大快事!】

    【昭烈帝劉備︰行了曹阿瞞,你無非就是再說一句‘天下英才唯鵬舉與操耳’,沒點創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吳大帝孫權︰那可不?曹阿瞞你也不照照鏡子,你一個篡位獨夫,憑什麼和岳飛這種民族英雄相提並論啊?】

    【昭烈帝劉備︰大舅哥說得對,這曹阿瞞真是臉都不要了!】

    【魏武帝曹操︰我¥¥¥】

    【系統提示︰用戶“魏武帝曹操”因違反彈幕文明規定被禁言三天,請各位引以為戒。】

    【昭烈帝劉備︰哈哈哈哈哈。】

    【吳大帝孫權︰哈哈哈哈哈哈哈。昭烈帝劉備,妹夫啊,最近朕這邊戰事有點緊,你看看要不要支援朕一下?】

    【昭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咳咳,這里曹阿瞞也看著呢,大舅哥不要在這里商量,趕緊派你的使者來成都!】

    ……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岳飛的第二次北伐,也是大宋的第二次北伐。】

    【考慮到岳飛坐鎮的襄漢地區無比重要,同時在北伐時又直指汴京舊都,趙構在北伐前特地召岳飛來到臨時行在見面。】

    “臣岳飛見過陛下!”

    看著面前的岳飛,趙構呵呵大笑,直接站起來扶起了岳飛,語氣和態度都極其親熱。

    “岳愛卿何須如此多禮!”

    “來人,給岳愛卿賜座!”

    岳飛頓時受寵若驚。

    這回比起上回第一次見面,趙構的態度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岳飛謝恩過後,這才坐下。

    趙構也順勢坐了下來。

    此時趙構對岳飛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像劉光世、張俊這種大將,如今事實上已經尾大不掉,有形成唐朝時節度使的趨勢。

    大宋朝廷為什麼不讓這兩人北伐。

    一方面是趙構擔心全部北伐如果都失敗了,那大宋就沒有兵力防守江南了。

    另外一方面,現在的大宋朝廷的確也有點指揮不動劉光世和張俊了!

    岳飛就不一樣了。

    岳飛到江南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統制而已。

    當時大宋在江南的統制,沒有一千也有幾百!

    岳飛是趙構一步步提拔上來的至少趙構是這麼認為的)新生代將領。

    也是趙構用來控制劉光世和張俊的力量。

    沒有趙構這個皇帝的首肯和授意,岳飛的岳家軍怎麼可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從三萬膨脹到十萬?

    仔細看就能發現,南邊四支大軍,岳飛在最西邊,韓世忠在最東邊。

    正好把劉光世和張俊夾在中間!

    這種戰略布防,其實也是對劉光世和張俊的一種無聲警告。

    沒有岳飛和韓世忠的存在,劉光世和張俊未必會這麼老實。

    當然趙構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也開始和趙鼎、張浚兩位宰相商議,采取措施逐步削減劉光世、張俊對各自軍隊的控制力。

    但那需要時間,沒有個三年五載是辦不來的。

    在這之前,岳飛和韓世忠就是趙構最倚仗的力量。

    尤其是大宋戰將中年紀最輕的岳飛,最被趙構看重。

    年輕就意味著沒根基,就意味著能感恩,就意味著能效忠很長時間!

    而且岳飛還會打仗!

    趙構當然是不想打到中都去迎回老爹和皇兄的,但趙構也的確需要一個勇猛的戰將來保衛自己的安全。

    趙構是真不想再體驗一次在海上漂泊五個月,在大海上吹著冰涼海風,大過年的只能去寺院找炊餅和青菜吃這種事情了。

    各種意義上來說,此刻的趙構都很喜歡岳飛,非常的喜歡!

    所以趙構也打算向這名心腹好好地交代一番事情。

    趙構咳嗽一聲,開口道︰

    “岳飛啊,你可知道朕這一次找你來是要交代什麼事情?”

    岳飛忙道︰

    “臣請陛下示下。”

    趙構佯怒道︰

    “叫什麼陛下!生疏得緊,叫朕官家!”

    岳飛道︰

    “是是,還請官家示下。”

    說話時,岳飛心中還是很激動的。

    官家這個稱呼,可不是尋常人能在趙構面前提及的。

    有人說,那老百姓不是都叫大宋皇帝“官家”嗎?

    老百姓怎麼叫,大宋皇帝們是不在意的,甚至很歡迎老百姓這麼叫。

    因為這種叫法會天然讓老百姓對大宋皇帝感覺到親近,對皇帝拉攏民心是很有好處的。

    但大臣們可就不能隨意在皇帝面前這麼叫了。

    就好比大唐,底下的百姓私底下交流時叫李世民“老李”,李世民肯定是一笑置之。

    換做朝中大臣當面叫李世民一聲“老李”試試?

    腦袋瓜都給你打開花!

    趙構和顏悅色地對著岳飛開口道︰

    “這一次呢,你的任務最重要的,就是獲勝。”

    岳飛連連點頭。

    “官家說的是,臣一定竭盡全力為之。”

    趙構聞言臉色直接變了。

    “不對不對,誰讓你竭盡全力了?”

    “啊?”岳飛傻眼了。

    雖然偽齊只是個傀儡政權,但背後是有金國支持的啊。

    不竭盡全力,怎麼可能確保勝利?

    金國只是被大宋擊敗了幾次,並不代表現在大宋就比金國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按雙方之間的交手戰績來說,金國依舊佔據絕對優勢。

    趙構咳嗽一聲,耐心地開口道︰

    “你只需要小勝即可,佔領北方幾個郡,逼近一下中原,這就行啦。”

    “重要的是,你得保全自己的軍隊,不能出現大的損失!”

    趙構這一次北伐,本來就是迫于朝堂壓力做做樣子。

    拿幾個郡,搞個象征性的勝利,既能對朝中群臣交代,也不用太擔心觸怒金國。

    這不就非常完美了嘛。

    岳飛︰“……”

    岳飛當然不可能知道趙構腦子里想的啥,所以這一刻的岳飛是要多疑惑有多疑惑。

    “官家,臣……臣不太明白。”

    “朝廷下給臣的旨意不是擇機收復汴京嗎?”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趙構頓時尬住。

    作為大宋皇帝,趙構還真沒辦法當面和臣子說“朕壓根就沒想過要收復汴京,北伐只是做做戲”這種話。

    這話要是傳出去了,趙構的威望就要碎一地了。

    趙構干咳一聲,正色道︰

    “此事內情復雜,你也不需要過問太多。”

    “總之,你就按照朕的口諭行事便是。”

    “將來若是有什麼問題,趙鼎張浚他們想找你麻煩,朕也全部給你擋下來!”

    “好了,你趕緊回鄂州去準備吧。”

    見趙構已經下了逐客令,岳飛自然也不敢繼續停留,只能滿腹疑惑地離開了皇宮。

    才剛剛回到自己的居所,岳飛又听到了一個消息。

    “韓世忠北伐吃了敗仗!”

    “啊?”岳飛傻眼了。

    東西兩路北伐,我西路軍岳飛都還在覲見陛下呢,你東路軍韓世忠就吃了敗仗了?

    這啥情況啊?

    岳飛趕忙跑去兵部打听。

    他現在的地位基本上和兵部尚書侍郎是平起平坐的級別,所以很快就得知了詳細情況。

    原來是韓世忠心急了。

    岳飛駐軍是在湖北的鄂州,這個地方在大宋時代並不算特別發達,而且岳家軍足足十萬人是所有兵馬之中數量最多的,需要的補給也是天量數字。

    所以按照計劃,岳家軍需要三月份才能獲得足夠出征的資源,屆時方可出征。

    但韓世忠就不一樣了。

    本身韓世忠駐扎的淮東地區就是大片平原,而且又距離大宋如今核心區江南最近,兵馬數量也少于岳飛,獲得補給的速度自然遠比岳飛更快。

    正月初剛開完,正月底韓世忠就補給完畢了。

    這下子老韓心中自然就蠢蠢欲動了。

    然後韓世忠一想,岳家軍聲勢最大,偽齊和金軍肯定大部分防守兵力都在荊州襄漢方向。

    我老韓這邊早點出兵晚點出兵其實也無所謂的,反正都是面對少量敵軍。

    于是二月初,韓世忠就急不可耐地出兵了。

    剛開始的時候非常順利,韓世忠在宿遷附近旗開得勝,擊敗了一支大約五千人的偽齊軍。

    隨後韓世忠乘勝追擊,進軍附近偽齊最大的軍事要塞——淮陽。

    但偽齊在這里早就已經布置兩萬重兵防守,韓世忠急切之間難以攻克。

    更讓韓世忠沒想到的是,偽齊軍和金軍竟然並沒有把襄漢方向當成主力防御,而是依舊把主力放在了金軍更喜歡的南下路線,也就是兩淮這邊!

    韓世忠才包圍淮陽十天左右,數萬金、偽齊聯軍就趕到了。

    韓世忠手底下才四萬人,淮陽城里城外的敵軍加起來將近八萬。

    這怎麼打?

    無奈之下,韓世忠只能選擇撤軍。

    由于敵軍勢眾,宋軍撤退的時候不免有些急切和狼狽。

    金、偽齊聯軍趁機追擊,斬殺和俘虜了韓世忠殿後部隊大約一千人出頭。

    韓世忠只能暫時駐扎于宿遷,等待局勢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韓世忠北伐失敗”真相了。

    岳飛听完之後長出一口氣。

    還好還好,只不過是一次主動撤退。

    本來就只有兩路北伐,如果岳家軍還沒出動韓世忠就已經大敗而歸,那這第二次北伐岳家軍就要面對偽齊和金軍在中部、東部戰場的所有兵力。

    那就真的很難打了。

    岳飛離開兵部,回想著早些時間和趙構的對話,心中不免有些沉甸甸的,蒙上了幾分陰影。

    但很快,他就重新振作了起來,輕聲自語。

    “當年不過兩千人,如今麾下十萬兵。”

    “再難,能難得過當年?”

    “且盡人事,听天命便是。”

    【在覲見完趙構後,岳飛火速趕回鄂州,便有了之前的那一幕誓師北伐。】

    【然而岳家軍才剛剛從鄂州出動不久,抵達襄陽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

    一名少年臉色蒼白,踉踉蹌蹌地沖到了岳飛的面前。

    “爹,祖母她、她……去了!”

    听著此子岳雷的哭訴,岳飛如遭雷擊,整張臉都失去了血色。

    幾秒鐘後,這位大宋名將雙膝一軟,跪在地上痛哭失聲。

    “娘!!!”

    畫面一轉,岳飛身著孝服,帶著身後的幾個孩子一同跪在母親的面前,泣不成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良久,岳飛緩緩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向了姚氏之墓旁不遠處的一座寺廟。

    東林寺。

    【姚氏,這位在岳飛參軍前特地于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的老夫人,在岳飛第二次北伐剛剛出兵沒多久時去世了。】

    【岳飛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立刻按照大宋慣例上奏折辭去官職,將職位交給了副將張憲代掌,自己回歸鄂州扶靈下葬,並為母親守孝,丁憂三年。】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直接打亂了大宋整個北伐計劃,也讓朝廷中的趙構、趙鼎、張浚三位大佬傻眼了。】

    左相趙鼎看著右相張浚。

    右相張浚看著左相趙鼎。

    坐在上首的趙構終于忍不住了,怒道︰

    “現在怎麼辦!”

    “沒了岳飛,朕的北伐還怎麼進行!”

    趙構是真的需要這一次北伐獲取勝利,安撫朝堂上一片主戰之聲的。

    趙鼎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陛下,據說張憲也曾經出任岳飛副將多年,應該也是有些本事,不如就讓他和另外一名副將王貴一起率軍北伐?”

    趙構瞪著眼楮問趙鼎︰

    “若是張憲和王貴不行,打了敗仗呢?”

    趙鼎說不出話了。

    副將和主將,副職和正職,看似咫尺之遙,但含金量那是一個天一個地。

    誰敢保證張憲和王貴一定行?

    反正趙鼎是不敢打這個包票的。

    這可是關系到岳家軍十萬將士,乃至大宋這一次北伐的成敗!

    就算是宰相,也背負不起這種責任啊。

    張浚遲疑片刻,咬牙道︰

    “陛下,實在不行,就下旨讓岳飛提前結束丁憂,返回軍中吧!”

    “啊?”趙鼎愣住了,下意識道︰“丁憂乃是大宋制度啊!”

    從大宋開國起,凡是有父母至親離世的九品以上官員包括九品),都必須要強制守孝三年,也就是“丁憂”。

    曾經有幾個大宋宰相貪戀權位不願意丁憂,結果硬生生被御史言官和天下百姓罵到不得不按照慣例辭官丁憂。

    岳飛雖然是十萬大軍的統帥,大宋節度使級別的高官,但離宰相還差得遠呢。

    以前的大宋皇帝都不給宰相開這種口子,現在憑什麼給岳飛開這個口子?

    張浚有些惱怒,直接頂了趙鼎一句。

    “趙大人,現在不給岳飛開這個口子,你讓誰來頂替岳飛的位置?”

    “這可是北伐,關系到大宋國運的!”

    趙鼎啞然。

    畢竟也配合了好幾年了,趙鼎其實一下就听懂了張浚的意思。

    這次北伐不僅僅是關系到大宋國運,更關系到趙鼎和張浚這對左右相的政治生命。

    北伐是趙鼎張浚聯手張羅起來,而且還是五路出兵聲勢浩大,寄托了整個大宋舉國的希望。

    要是真因為岳飛丁憂導致北伐無疾而終,那民意的反噬可想而知。

    誰都不會去怪罪為母親守孝的岳飛,一片孝心啊,都能理解。誰還不是爹娘生的?

    但趙鼎和張浚這對左右相,肯定是當到頭了,罷相流放的命運近在眼前啊。

    都特麼這種時候了,還特麼管什麼鬼丁憂不丁憂呢?

    去世的是岳飛的娘親,又不是趙鼎和張浚的娘親!

    趙鼎深吸一口氣,看向趙構,試探性地開口︰

    “陛下,您看……”

    趙構也陷入沉默。

    但很快,趙構就點頭道︰

    “朕也覺得兩位卿家所言很有道理,那就這麼辦吧。”

    【很快,趙構以皇帝的身份發出“金字牌”,並命使者攜帶親筆詔書火速趕往岳飛守孝所在地廬山東林寺,要求岳飛即刻結束丁憂官復原職,繼續指揮岳家軍北伐。】

    鏡頭一轉,已經是東林寺中。

    身著孝服的岳飛听完旨意之後,愣住了。

    “結束丁憂?這……”

    使者習慣性地堆起笑容正想開口,突然又醒悟過來有些不妥,趕忙正色道︰

    “岳大人,陛下也知你心中悲痛。但眼下還請大人以國事為重啊!”

    岳飛默然片刻,緩緩搖頭。

    “還請轉告陛下,岳飛恕難從命。”

    ……

    【趙構三次下令,命岳飛“起復”還軍,岳飛三次拒絕。】

    【這終于惹來了趙構的怒火。】

    第四名使者出現在岳飛面前。

    “岳大人,陛下說了,若是您這一次還不即刻起復還軍,那你的全體僚屬從張憲、王貴以下,全部以‘重憲’罪名論處!”

    岳飛張了張嘴,最終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雙手接過了旨意。

    “臣岳飛領旨。”

    【在趙構的壓力下,岳飛最終不得不結束了短暫的丁憂,返回岳家軍駐地。】

    【但這件事情前前後後一共耗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等岳飛再度出兵北伐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七月份。】

    【戰場的局勢和四個月前完全不同了。】

    看到這里,歷朝歷代的觀眾們心情也是頗為復雜。

    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一臉莫名其妙。

    “沒搞錯吧,怎麼突然會出現這種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年?沒了岳飛,三年後這大宋怕是都要滅亡了。”

    “這是什麼狗屁規定,朕怎麼就沒听說過?”

    西漢當然也是允許官員在父母等至親去世時回老家處理喪事的。

    不過這種一般屬于事假,請假的時間也在一到三個月不等。

    既然是請假,那麼自然也就不需要辭官。

    故而漢武帝對這種辭官三年服喪在家的制度是很不理解,也很惱火的。

    如果是在大漢,這種情況下,岳飛最多一個月就能順理成章地回歸軍營,哪里還有後面那麼多事!

    太子劉據遲疑了一下,開口道︰

    “听起來很像是儒家提倡的制度,三年的服喪期似乎在周禮中也有出現。”

    孔夫子不就是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嘛。

    “儒家,哼。”漢武帝一聲冷笑,道︰“朕就知道,這些儒者們就喜歡搞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父母去世的時候,一般也是官員們在官場上最為年富力強之時。”

    “讓一個年富力強,大有前途的官員直接離開官場三年,這是什麼狗屁規定!”

    听著漢武帝毫不掩飾的吐槽,在場的儒家官員都頗為尷尬。

    一名董仲舒的弟子忍不住開口道︰

    “陛下,父母養育之恩大如天,為母親守孝三年實屬正常……”

    漢武帝直接打斷了此人的話。

    “好,你喜歡守孝是吧,就按照宋朝制度,父三年母三年,準你辭官六年,六年後你再回朝廷報到!”

    “來人,把他拖出去!”

    等這名官員被拖出去之後,漢武帝面無表情地掃了一眼在場眾人。

    “還有誰和朕說這種屁話嗎?”

    眾人噤若寒蟬,一個字都不敢說,心中暗自埋怨剛剛那個胡亂開口之人。

    你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咱們陛下。

    這位可是漢武大帝啊,你這不是純純找死嗎?

    劉據沉吟片刻,開口道︰

    “父皇,咱們還是得規定一下具體的喪葬時間,不然這三年實在是一言難盡啊。”

    漢武帝點了點頭,道︰

    “這樣吧,今後為官千里之內,給一個月喪假。兩千里給兩個月,三千里以上一律給三個月喪假。”

    “喪假只給父母妻兒,若是親兄弟姊妹病故,喪假減半,其余一概不批喪假!”

    劉據遲疑一下,道︰

    “父皇,三千里以上只給三個月,會不會時間不夠?”

    從西域到長安,就已經超過三千里了。

    漢武帝不以為然地笑道︰

    “若是以前肯定是不夠的,但現在大漢有鐵路了!”

    劉據這才恍然大悟。

    “對,有鐵路!兒臣怎麼把這個給忘記了。”

    在兌換工業革命之後,漢武帝下令最優先的研究項目就是鐵路。

    如今大漢之中,從洛陽到長安的鐵路已經建成,長安到西域的鐵路也正在建設之中。

    按照彈幕中討論出來的心得,漢武帝抓了一大批的倭人作為鐵路勞工,這些倭人吃苦耐勞又听話不敢反抗,效率極高。

    按照漢武帝的計劃,未來的十年內,大漢的鐵路里程要超過兩萬里。

    有了鐵路在,從西域到長安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

    等到以後全面鋪開鐵路,那別說三個月,一個月的時間也都綽綽有余了。

    漢武帝解決完這件事情,心情好了不少,笑道︰

    “沒想到岳飛這個小家伙居然還幫朕處理了一個麻煩,不錯不錯,真不錯。”

    “嗯,儒家思想確實是有用,但作為皇帝也不能什麼都听儒家的。”

    “堂堂天子,反而被臣子的思想掌控,像什麼樣子!”

    在場的法家、道家黃老學派的大臣們聞言頓時振奮,齊聲贊頌漢武帝的聖明。

    儒家這些年的確是太飄了。

    雖然漢武帝前段時間已經無情壓制了一波,但儒家在過往歷次科舉考試上,中了進士的人數依舊是一騎絕塵。

    因為孔夫子的“有教無類”實在是太狠了,儒家士子數量冠絕天下。

    其他諸子百家所有人數量加起來,也就差不多是儒家士子數量的零頭。

    眼下看到儒家吃癟,大家都非常開心。

    心情暢快之下,漢武帝就發了一條彈幕。

    【漢武帝劉徹︰這個什麼丁憂制度,簡直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誰搞出來的,亂七八糟!】

    東漢世界之中,劉秀環顧一眼在場群臣,表情頗為古怪。

    在場的群臣表情也是相當微妙。

    一番短暫的沉默後,劉秀也發了一條彈幕。

    【光武帝劉秀︰那個,咳咳,武帝老祖宗,丁憂制度就是在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發揚光大的啊。】

    【漢武帝劉徹︰????】

    【昭烈帝劉備︰那個,武帝老祖宗,確實是董仲舒的徒子徒孫們發揚光大的,不過咱們這時候還只是一個道德問題,還不是什麼制度。】

    【漢武帝劉徹︰……】

    丁憂,其實是儒家提倡的“孝道”中很重要的一環。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盛行于世,儒家的道德自然也就慢慢成為了全天下人的道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時間發展,丁憂這項道德制度漸漸地成為了一種慣例。

    但問題是,道德沒有強制約束力。

    到了宋朝,“丁憂”以法律的形式變成了一種制度。

    父母去世,就要丁憂回鄉守孝二十七個月。

    在此期間,必須居住在草廬之中,不準婚娶、不能宴飲、不能作樂、不能生子、不能出游。

    基本上就是與世隔絕三年的意思。

    大宋,就是將丁憂列入法律的朝代之一。

    所以才需要作為皇帝的趙構特地下詔“奪情起復”。

    過了一會,漢武帝又發了一條彈幕。

    【漢武帝劉徹︰大漢丁憂制度已經廢除了,從今往後最多允許三個月。】

    歷朝歷代的皇帝看到這里,心中也是一動。

    【光武帝劉秀︰這個辦法好,朕也把它實行下去。】

    【唐太宗李世民︰坦白說,朕一直都覺得丁憂是一個對官員很不人性的政策,既然諸位都廢除了,那朕也按照三個月為喪假上限吧。】

    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紛紛發出彈幕,表示贊同。

    丁憂這種東西其實對皇帝來說是很煩的。

    有些時候用某些得力官員去推進一件重要的事情,結果這官員父母正好死了,不得不回老家丁憂。

    換人去做,又未必能達到效果。

    不換人,就只能眼睜睜地等三年,讓事情越發惡化。

    而且三年還不是最麻煩的。

    萬一某個官員的爹娘其中一位先死了,另外一位三年後也死了,這名官員就要直接丁憂六年。

    六年啊!

    人生能有幾個六年?

    官場上的六年有多寶貴,無需多言。

    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歷朝皇帝發彈幕紛紛表示要改革丁憂制度的時候,歷朝歷代大部分官員大臣都非常高興。

    爹娘死了,官員們當然也很傷心。

    但一守孝就要守三年甚至六年,等于人生六年的時光白白浪費。

    而且丁憂結束了,原本的官職早就被人佔了,新安排的官職往往不如原職,等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這對官員們的前途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所以很多官員私底下都調侃說,做官有兩件事最幸運。

    一件事是從小父母雙亡,另外一件事情是父母高壽過八十。

    基本上這兩件之中的任何一件,都能確保官員在最重要的事業上升期不會被打斷。

    但爹娘壽命這種事情誰說得好?

    所以改革丁憂制度,對每一名官員來說都等于消除了前途上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那是純純的大利好。

    至于反對的那些官員,也並非什麼堅持道德,而是——他們已經丁憂過了!

    自己丁憂三年、六年。

    別人倒好,最多三個月,而且還不需要離職!

    這誰受得了?

    必須大家一起丁憂啊。

    可惜,他們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弱小,所以這種反對聲也基本上都被完全無視了。

    大宋世界,趙匡胤眉頭緊鎖。

    別的朝代皇帝都在關心丁憂,但趙匡胤的注意力卻完全不在這方面。

    趙匡胤更加關心的是岳飛的北伐!

    他很不高興地開口道︰

    “這個姚氏死的也太不是時候了,唉。”

    趙德芳聞言忙道︰

    “父皇,丁憂制度是時候改革一下了。”

    趙匡胤嗯了一聲,隨口道︰

    “德芳你和宰相們商議一下然後擬旨,今後喪假最多給四十九天,不能再多了。”

    沈義倫聞言感覺有些不對,忙道︰

    “陛下,四十九天怕是來不及趕路吧?”

    趙匡胤瞪了沈義倫一眼。

    “有什麼來不及的?大宋鐵路這不是修著嗎!”

    “以後從漠北到嶺南也就三四天時間,隨隨便便都來得及!”

    解決了這件事情後,趙匡胤一臉憂愁地開口︰

    “你們說,岳飛這北伐還能好得了麼?”

    趙匡胤雖然巴不得趙構死,但他是真喜歡岳飛、韓世忠還有吳啊。

    這些大宋未來的將軍們,是趙匡胤保住面子的最大希望!

    現在趙匡胤對趙構基本上是絕望了,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岳飛身上。

    但現在岳飛的形勢非常不利,讓趙匡胤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沈義倫無奈地開口道︰

    “陛下,這一次熱血沸騰的北伐,恐怕就只能虎頭蛇尾了。”

    其他大臣們也都紛紛開口。

    “是啊,岳家軍兵力雖多,但孤軍奮戰,實在是不可能贏得了金軍和偽齊軍啊。”

    “縱然金國也在內斗,可只要派出一支兵馬來,岳家軍很快就要潰敗了。”

    “臣覺得,現在已經不是考慮岳家軍能不能獲勝的問題,而是要擔心岳家軍到底能不能全須全尾的班師了。”

    趙匡胤︰“……”

    這一刻,趙匡胤的心情無比沮喪。

    從靖康之變看到趙構,一路上大宋除了被金國吊起來打,還是被金國吊起來打。

    好不容易才出了一個岳飛,好不容易才有了一次舉國規模的北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結果怎麼會變成這種樣子?

    趙匡胤無奈地開口︰

    “難道上天真的對大宋有看法?”

    趙德芳趕忙安慰一番︰

    “父皇,大宋本就是順應天命而生,上天肯定是眷顧大宋的!”

    “兒臣覺得,主要還是皇叔趙光義)和他的後代實在是太過亂來,連續三個昏君,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

    群臣紛紛附和。

    “對對對,就是這個道理。”

    “趙光義篡奪陛下一脈的皇位,受到了天譴,所以才會發生這種事情。”

    “咱們這條世界線上,陛下已經撥亂反正,大宋必然不可能再被老天爺懲罰了。”

    听著眾人的安慰,趙匡胤的心情總算是好了一些。

    就在此時,楊業突然開口道︰

    “臣倒是覺得,岳飛也未必就不能贏!”

    趙匡胤精神一振,看向楊業︰

    “楊卿家,你的意思是?”

    楊業笑了笑,道︰

    “縱觀趙構、趙鼎等人的布置,岳家軍原本就是北伐的主力,其余部隊都只不過是輔助。”

    “主力未出,輔助部隊受到一些挫折,實屬尋常。”

    “如今岳家軍猛虎出籠,定能北伐功成,為大宋奪回失地!”

    楊業的話鏗鏘有力,在大殿中回蕩著。

    下一秒,楊業就被口水淹沒了。

    “一派胡言!”

    “盲目樂觀!”

    “簡直荒謬!”

    喜歡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方便以後閱讀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565章 熱血才剛沸騰岳飛就出事了,趙匡胤直接破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第565章 熱血才剛沸騰岳飛就出事了,趙匡胤直接破防並對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