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遍尋其儲物袋,亦未發現相關功法秘術。
“莫非……藏于這斷手之中?”
無悔瞳孔紫芒閃爍,將“紫微真眼”催動至極致。
渾然天成的經絡、骨骼,以及數以萬計修仙者的怨魂之力,皆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但卻未見任何功法口訣……
遂,他撤去金磁佛門法力,放出一縷神念,沒入斷手之中。
無悔識海霎頓時傳來一陣刺痛,他所放出的那縷神念,竟在一瞬間失去了聯系,被其吞噬殆盡!
“這……難道唯有被其寄生,方能得相關秘術口訣?!”
望著這猶如枯木的斷手,他愈覺此物體邪異非常。
但欲得此秘術口訣,實非難事。只需覓得一名修士,待其獲斷手傳承後,對其搜魂,或令其主動吐露即可。
繼而,他連出數道佛門靈力,再次將斷手全然封禁,裝入封靈盒後,信手扔進儲物手鐲之中。
隨後無悔便轉頭凝視起那一團懸浮于半空的血色火焰。
無悔亦未在血焰真魔的儲物鐲中覓得與此魔焰相關的功法典籍。
然而,在靈目神通的持續觀察下,竟發現有一靈物與此焰極為相似!
正是「血煞真魔劍」的其中一種主材‘黑暗血晶’。雖形態有別,但其氣息與特性卻毫無二致!
當然,此焰之所以能化為血焰真魔的本命真火,想必與他所修煉的功法秘術與其種族息息相關。其中或許還摻雜了其他靈物。
能與「血煞真魔劍」如此契合之物,他確信一旦將此焰融入魔劍之中,必能使其威能大幅提升!
但在尚未明了其中是否存在隱患之前,他斷不會貿然讓二者相融。畢竟在未晉階之前,魔劍乃是他能與化神修士抗衡的最大倚仗。
絕不可有絲毫差池!
“罷了,還是等晉階化神之後再從長計議吧....”
無悔將血焰收起,再度盤膝入定,審視自身的狀況。
隨著《大念輪道經》凝練出第三道念輪,將《大衍訣》修煉至第七層圓滿,以及服用了‘固魂丹’後,其神魂已臻至元嬰期的巔峰,再難有絲毫進益。
法力亦是如此,其丹田已無法容納更多的法力,三嬰合一後更是變得無比凝實,毫無再增長的跡象!
肉身之體魄、經脈之堅韌,亦遠勝化神修士。即便遭受大量的天地元氣灌體,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傷。
“神魂、法力、肉身皆遠超普通的元嬰後期大圓滿修士,不知我成功突破的機率究竟有多大?”
且說這突破化神之境,實與突破其他境界大相徑庭。
築基之際,有‘築基丹’助力,可沖破丹田氣海,易經伐髓。
結成金丹之時,‘結金丹’可固化丹田法力,聚形成丹。
凝結元嬰之刻,尚有‘百草丹’相輔,元神相融,碎丹成嬰!
然至沖擊化神之時,唯有‘固魂丹’一種丹藥相輔,余者皆須借功法、秘術之力。
此皆因化神期已為世間巔峰,又兼人界靈氣匱乏,未能孕育出其他高階靈物,致我輩修士難以更進一層。
半年後,有一座巨大宮殿懸浮于高空中,可見有一黑袍男修,悄然無聲離去。
此人赫然正是潛入北冥宮,取走黃泉鬼母半生積蓄的無悔。
這北冥宮開派祖師,也不知是何誰人也,竟有如此神通,能將四座仿若島嶼之宮殿懸于高空。
若非有黃泉鬼母指引,恐怕也難以尋到其山門所在。
其令宮殿懸浮高空之手段固然玄妙非常,然而殿內所布法陣卻稍遜一籌,竟無任何法陣禁制可阻擋他的‘化虛符’。
可謂是一路暢通無阻。
這黃泉鬼母的洞府中確實藏有不少珍稀之物,諸如數千年份的靈藥、修仙界中絕跡多年的煉器材料,甚至還有兩件品階頗高的仿制靈寶。
這些靈物固然珍貴無比,然而最多也只能多煉制出一些丹藥或頂級法寶罷了。對于如今的他而言,並無太大用處。
不過,若論其中最大的收獲,當屬這上百塊‘萬年玄玉’以及四尊分別寄附著不同寒焰的寶鼎。
如此一來,布置大陣所需的陣眼便已齊備。
無悔返回紫微島後,即刻便將所有的‘萬年玄玉’融入「星河碎」飛劍之中,使其具備冰寒屬性的神通。
不知是何原因,融入了‘萬年玄玉’後的「星河碎」飛劍,在催動冰、雷兩種屬性的神通時,其內蘊含的星塵之力竟被徹底激發出來。
或許是‘天雷晶’與‘萬年玄玉’的特性與星塵之力極為契合,產生了奇妙的效果,致使其飛遁速度與威能驟然劇增。
即便不布下劍陣,僅憑飛劍本體之威,也足以斬殺一般的元嬰後期大修士。
無悔未曾料到,當初為了不浪費多余的星塵之力而煉制的成套飛劍,竟也有如此威能!
只是在飛遁之時,閃爍著異常絢麗的星塵光芒,難以隱匿飛劍的行蹤,所消耗的法力更是成倍增加。
「星河碎」飛劍的異變,實乃意料之外的收獲。至于剩余的「萬年玄玉」,無悔則將其全部融入「滅魔真輪」之內。
然而,除了使其具備冰寒神通外,並未出現令其威能大幅提升的變化。
不過,若以此寶將敵人籠罩,亦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敵人的行動,倒也聊勝于無。
一年之後,無悔手持一枚玉簡,凝神研讀。
玉簡之上,赫然寫著《東瀛異志》,此乃集雲裳商盟眾多修士之力,歷經千辛萬苦才尋得的上古典籍。
東海之外,有一島焉,其曰東瀛。
島上有山,名曰「天原」,其巔有二鏡,一名曰「天照」,一名曰「月讀」,乃日神與月神所鑄,晝夜守護,萬載不熄。
天照鏡者,赤金為骨,曜光三尺,內蘊日精之力,常有火雲繞鏡,照之萬里無邪。凡妖魅邪祟,一入其光,皆化飛灰,寸骨不存。
月讀鏡者,天銀為胎,幽芒如練,乃月華之力所就,能攝心魂,控幽影,觀命數。映之則心念無遁,虛妄不存,夜行者祈之可避魘祟。
“「天照」...「月讀」?”
“日月之精...此物還真是與我有緣呀。”
“東瀛,有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