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

第370章 出師不利,曹仁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吟游詩人渺 本章︰第370章 出師不利,曹仁動!

    孟津河畔,

    慘烈的廝殺持續進行。

    匯聚起來的血水,浸入泥土,也順著坡度流淌而下,最後垂落于軍陣後方奔騰的黃河水中。

    其實張昊要取關中,切斷關中以西與中原的聯系,目標是汜水關這個要害之地想不被人猜出都難。

    畢竟汜水關所處的位置,就相當于葫蘆上肚與下肚之間的連接處,相對狹窄一些,所需駐守的地方也要少一些,兵力便能更加集中。

    作為曹仁之弟,虎豹騎的首任統帥。

    曹純的目的便是在張昊兵馬攻打汜水關時,率先從谷城由西向東奔襲而來,先給張昊來一記背刺。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張昊臨時改變了作戰計劃,曹純這第一個背刺,就正好撞上了徐榮渡河的大軍。

    而兵法有雲半渡而擊!

    哪怕裴茂還在回援的路上,曹純麾下的虎豹騎才組建不久,僅有千余,曹純也決定冒險一搏,以小敵多。

    這不是違抗軍令,而是因時而動!

    也正是因為如此,

    曹純此刻的戰果頗為顯著,初一接戰徐榮麾下兵馬就折損不小。

    畢竟哪怕再精銳的兵卒,也無法以肉身硬抗重騎奔襲而來的高速沖鋒。

    不過,也到此為止了!

    不止是曹純有裝備精良的虎豹騎,徐榮手上也有,只是為了給騎兵提速,讓太史慈領著跑遠一點拉開距離才好沖鋒。

    “眾將听令,鑿穿敵軍左翼就撤!”

    “莫要戀戰!”

    曹純眼見不遠處的太史慈領著數百重騎接近,打頭的還有百來具裝騎兵,心知已經失去速度優勢的虎豹騎不是敵軍對手,果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而之所以能撤退,

    是因為虎豹騎的建立,曹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費不少心血,作為首任統帥的曹純可不敢初戰就不管不顧悶頭往敵陣里沖。

    沖陣容易,造成大量殺傷也容易,可畢竟自己只有這麼點人,沒有援軍跟上擴大戰果,沒了馬速陷在敵陣里可不就全軍覆沒了嗎?

    所以曹純在沖陣前下達的軍令是有弧度的沖陣。

    不是直沖陣心,而是沖擊邊緣的陣腳方便跑路。

    很快,

    虎豹騎就要功成身退而去,太史慈見己方軍陣被摧殘的一片慘烈狼藉的狀況。

    饒是太史慈不是一個沖動的人,見到這般慘狀也是怒火中燒。

    “賊將休走!”

    “譙縣曹子和是吧?東萊太史慈來也!”

    “可敢一戰?”

    曹純默不作答,吃到好處不要聲張,悶聲跑路便是了。

    太史慈見狀,領著渡河不多的幾百騎跟在後面緊追不舍。

    由于曹純的虎豹騎先入場,消耗了大量馬力,撤退時又要重新提速。

    就在太史慈要追上的時候,

    只見虎豹騎奔逃產出的煙塵之中,迎面現出數十騎向太史慈對撞而來。

    ‘轟隆隆~~~’

    “啊啊啊~~~”

    騎兵相撞,都是精銳,這一撞的慘烈程度比騎兵沖陣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史慈弓馬嫻熟,武藝也高強,倒是成功緊急避險。

    可麾下騎兵總有來不及避讓的,一時間引起連鎖反應,再次折損少量精銳。

    而也正是這數十虎豹騎的斷後,讓曹純統領的虎豹騎主力成功走脫。

    “曹子和虎豹騎”

    “子義,這一戰恐怕難了!”

    戰後,

    徐榮與太史慈兩人都陰沉著臉,徐榮如是說道。

    太史慈沒作答,但心底也是默認了這一事實。

    不久後,

    雒陽以東傳來的急報印證了徐榮的猜測。

    “報~~~啟稟徐將軍,曹操麾下大將曹仁,領兵馬一萬由汜水關入,西奔而來!”

    “汜水關守將段煨,也領三千兵馬連同曹仁來襲!”

    “此外,謁者僕射裴茂已與曹純所領虎豹騎匯合,駐軍雒陽西面的上林苑!”

    徐榮得知這些消息,在平陰城頭沉默半晌,向函谷關所在的方向眺望而去。

    “速將這些消息向陛下送去!”

    “函谷關我軍怕是難以與陛下兩面夾擊了!”

    縱是使用飛鷹傳書,其中過程也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此時函谷關西面的張昊還不知道徐榮所部的遭遇,正渡過黃河後向函谷關行進。

    途中,

    張昊向掌管軍情的禰衡問道

    “正平,鐘繇所部現在何處?涼州各部又有無動向?”

    “回陛下,鐘繇聞我軍渡河而來,已領軍至陝縣,至于涼州各部則未曾有消息傳來。”

    自中平四年與禰衡相識以來,曾經那個狂傲不可一世的禰衡被張昊吃得死死的。

    再硬氣又怎樣?

    如果不敢割以永治,那就只能被迫享受!

    現在的禰衡,可以說是張昊麾下文武中,宗族子嗣最昌盛的第一人,再努努力或許能跟中山靖王相比。

    而禰衡隨軍掌管軍情,張昊也是習慣了。

    且帶著禰衡還有一個好處,每次開戰前可以先來一波先‘禮’後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至于怎麼個‘禮’法不用張昊交代,禰衡自己就自覺做了。

    或許也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隨軍生活,禰衡對于軍事上的事漸漸略知一二。

    “陛下,我軍若想拿下函谷關,當先取西面的黽池、新安二城,以防鐘繇的兵鋒吧?”

    禰衡難得發問,張昊于是回道

    “確實如此,所以朕便讓文遠先去了,相信文遠不會讓朕失望的。”

    “對了,讓你替朕寫給劉雄鳴的書信你寫完沒有?”

    “朕還真怕南陽的張繡敗得太快啊!”

    禰衡答道“陛下放心,已經完成了,只待陛下開口可隨時派人送往劉雄鳴處。”

    “那就好!”張昊微微頷首。

    劉雄鳴,與程銀、李堪等人類似的割據勢力之一,佔據京兆尹的上雒、商縣一帶。

    少時以采藥、射獵為事,長期居住在覆車山下。

    由于山中總是雲霧繚繞,時常進山采藥的劉雄鳴走的路多了,便熟悉山中地形不會迷路,因此被人認為他能駕馭雲霧。

    三輔亂時,許多人前去依附他。

    雖說劉雄鳴的勢力並不算強,但誰讓他佔據了險要的武關呢!

    如果要接應張繡返回關中,武關便是張繡需要面對的第一道難題。

    所以張昊的做法,以拉攏劉雄鳴為主。

    (前文提到的鐘繇之甥郭援搞錯了,已刪,郭援好像是沛國人,這時候不應該出現在並州,另外搜資料的時候偶得一張程銀等人的勢力分布圖,以防發在段評被隱藏,就發在作者說)

    喜歡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第370章 出師不利,曹仁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第370章 出師不利,曹仁動!並對三國︰叛軍在逃太子開局火燒公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