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差點被堅果砸到,抬頭正要喝斥是誰這麼不長眼,一眼看到顏如玉的側臉。
他不禁心頭大喜——這不正是他要找的貴客嗎?
想叫兩聲又覺得太過失禮,趕緊要上樓去找。
但前面鬧哄哄,說刺史府要抓什麼賊,再一看,這家茶樓,不禁臉色又一變。
他思慮再三,沒敢上樓,轉頭回船行。
顏如玉眼角余光瞄著他,見他原路返回跑了,微微一笑。
給霍長鶴遞個眼色,霍長鶴此時也把碟子里的果干吃完,正好起身。
“走了。”
顏如玉趕緊跟上。
茶博士在後面追著不肯放棄︰“客官,我們東家真的很有誠意,不知能否賞個地址,等東家回來親自拜訪。”
顏如玉道︰“沒這個必要了吧?”
茶博士看出,她在霍長鶴面前很有話語權。
也不敢小瞧她只是個小廝,趕緊賠著笑臉說︰“小哥,你們初來容州,我們東家想著盡盡地主之誼,買賣做不成,也可以交朋友嘛。”
“多個朋友多條路,容州以後會越來越好,客官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大……”
霍長鶴終于說出第一句︰“嗯,不錯,這話我喜歡。”
顏如玉點頭︰“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留個地址吧。”
此時門口還在鬧,顏如玉皺眉︰“不知有沒有別的出口,我家主子喜靜。”
茶博士想著拖住他們,等劉九郎處理完門口的事能趕緊過來。
但眼看著是拖不住了。
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不能又毀了,只好點頭︰“客官隨我來。”
他引著霍長鶴和顏如玉走別的門。
顏如玉回頭,門前吵吵嚷嚷,搜查的人真是不少。
听到有人聲音清冷︰“鬧什麼?”
“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顏如玉忽然覺得,這聲音似曾相識,像在哪里听過。
不過也只是一瞬。
轉過偏角門,也就听不見了。
門前,劉九郎站在台階上,面對眾衙役捕快,絲毫不怯場。
“找賊人找到我這里來了?”
劉九郎冷然︰“丁刺史是這麼吩咐的?”
為首捕快趕緊行禮︰“不敢,刺史府丟了重要東西,大人氣得病倒,讓我等出來抓賊,不想驚擾了,請多見諒。”
劉九郎語氣緩和些︰“丟了什麼重要東西,值得鬧成這樣?”
“這……”捕快上前幾步,低聲回話。
劉九郎戴著半張面具,看不清神情,但還是能感覺到驚訝了一下。
“有這等事?”
“正是,所以大人才病倒。”
劉九郎沉默一瞬︰“知道了,可你們也不必如此大張旗鼓,這樣滿城都知道你們在抓人,賊人豈會出來?”
“您有所不知,大人氣得狠了,已吩咐關閉其它城門,只留正門,但凡出入,必嚴格盤查。”
“這賊想跑,也不是那麼容易。”
劉九郎不再多言,這事兒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擺擺手,捕快帶人離去。
轉回身,茶博士也回來。
“人走了?”劉九郎問。
“是,听到吵鬧,說是不堪其擾,就先走了,我要了他們的地址。”
劉九郎接過紙片,看一眼︰“客棧?”
“正是。”茶博士說,“他們確實很有財力,而且,也知道京城里的事,還問您是不是在京城也有人。”
“也,”劉九郎意味深長,“看來,他們有。”
“是。”
劉九郎彈彈紙片︰“我會安排人。”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去一趟刺史府。
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顏如玉和霍長鶴出茶樓找沒人的地方就換了衣服。
去刺史府門前附近等待。
沒出兩刻鐘,一輛馬車停在門前。
馬車奢華寬大,還有一個“劉”字標記。
“他果然來了,”顏如玉低聲說,“他們交情當真匪淺。”
霍長鶴點頭︰“可惜不是晚上,否則可以潛入進去,听他們說了什麼。”
顏如玉靈機一動︰“有了。”
“我們不進去,也能听到。”
……
丁亨壽的確是病了,感覺頭重腳輕,渾身都疼,眼皮都不想睜,眼珠子轉了一下都覺得如同登天。
他癱在床上,如同死尸,一動不動。
原來熱鬧的府邸,現在鴉雀無聲,別說人,路過的鳥兒都得收緊翅膀。
劉九郎進屋,看到的就是躺在床上的丁亨壽。
這屋子不是他平時住的地方,劉九郎環視四周,也沒瞧出這房間有什麼變化。
丁亨壽的院子極盡奢華,劉九郎也知道,若不是出了什麼大事,他是不會搬到別處住。
走到床邊,丁亨壽眼皮都沒有睜。
“發生何事?”劉九郎問。
听到聲音,丁亨壽眼皮才顫了顫,慢慢睜開。
看清是劉九郎時,他掙扎著想坐起來。
“您來了。”
劉九郎淡淡︰“你在街上鬧那麼大動靜,我能不知道嗎?既然知道了,自然要來。”
“到底怎麼回事?”劉九郎問,“听捕快說了一嘴,不能讓我信服,我要听你說。”
丁亨壽喘口氣,像條瀕死的魚︰“沒了,都沒了。”
“什麼叫都沒了,說清楚,什麼沒了。”
丁亨壽實在說不出口,只覺得一說就挖心掏肝似的疼。
他下床,深吸幾口氣,腳步蹣跚地往原來住的院子走。
劉九郎在後面跟上。
到院子里,正往前走,不知怎麼的,忽然感覺像是有人在盯著他們。
劉九郎看看四周,確定沒人。
院中樹木枝葉茂密,微微晃動,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許是感覺錯了?
劉九郎一向相信自己的感覺。
一邊走,一邊對身後屬下道︰“那幾個人的行蹤,有線索嗎?”
“回主子,還沒有。”
“還沒有,”劉九郎心中有隱隱的不安,“四個大活人,不會就這麼消失了,繼續找,不要打草驚蛇。”
“是。”
說話間,已到丁亨壽原來的院子。
院子安靜,不同往日的各種聲音,只听聲兒就覺得奢靡。
院中也沒什麼變化,水池子還在微微蕩,反著光。
亭中桌凳收拾干淨,亭外樹條垂下,平時那里坐的都是上好琴師。
劉九郎瞧不出什麼差別。
但能明顯感覺到,院中此時多了幾分平時沒有蕭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