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的危機來了!
連陳平都覺得頭皮一陣發麻。他根本沒有想到秦長青的企圖居然如此之宏大。秦長青這一次的目標不僅僅是鏟除楚地貴族,而似乎是要將這些貴族徹底清除干淨,使其永遠不再存在。
實在是太狠了!
陶舍心底波動了一下,他深深地望著秦長青幾眼。他的眼中露出敬意。如此出人意料的事情,除了始皇血統中的成員,恐怕其他人也不敢這麼做了。雖然他自己是陶氏後裔之一,家族衰敗很久,但他並不在乎這個“貴族”的身份,而且他尋求的不只是復原某種古老的身份地位,而是想要創建真正的家世傳承。這才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偉大事業。
而不是像這些沒落的貴族一樣空洞地存在。
劉季在最末位置听到了秦長青的言論後,心中感到驚訝和震撼的同時也帶著困惑。對他來說,這不是針對貴族的行動,而是直接在攻擊過去三個朝代的核心政治結構。
實際上,貴族是過去三個朝代王政的重要體現,當今大秦的制度和之前的三個時代的政治截然不同,這是兩種不同理念之間的較量,並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決出高下的。秦長青采用的策略非常巧妙,直接瓦解了這些前朝政治體系的基礎載體從而使當前的大秦政治制度佔據了上風。
他在腦海里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之後也只能認同,這樣做有很大的可行性。過去楚地的情況非常復雜且勢力盤根錯節,但現在經過這件事情後,形勢大大改變了。貴族全部收斂了起來,這樣的轉變反給了秦長青一次完美的機會;如果處理得好,秦長青的大秦新政可以在楚地牢固地扎根了。
這其中的變化與收益太多太大了。
可是……
這樣的手段未免顯得有點激進。一旦出現問題,容易導致麻煩不斷。
即使秦長青是秦朝的公子也並不能避免麻煩,因為受到三個古老王朝思想的影響太廣泛。包括朝廷里的官員,也有很多可能是渴望分封爵位,甚至當年的名將如王翦曾經公開抱怨說,在始皇帝手下立功很難獲得爵位。這句話雖然可能是戲謔的表達,但也確實透露了一定的心態。
盡管他對建
355
秦政的基礎與三代王制完全相反。秦政主張的是集權,倘若任由三代的政治理念在地方傳播,國家還會持續動蕩不安。因此,為了使秦國徹底鞏固其統治地位,就必須徹底拋棄三代的政制,讓民眾認可秦政。
但這些措施仍然遠遠不夠。
人的思想就像一座大山,並非輕而易舉可以挪動,許多事情只能靠時間去慢慢改變。
秦長青繼續說道︰“此次整頓楚地,沒收了大量財物。我決定在楚地新建兩個學堂,專門招收那些備受貴族壓迫的人。只要有確鑿證據證明他們受到嚴重的不公對待,一旦核實,即可入學。”
“這就是我對楚地民眾的態度。”
“只要他們是秦國人,曾經遭遇過貴族的不公正壓迫,並且勇敢反抗和揭發,朝廷就有責任給予他們獎賞。”
“這也是我對楚地治理的方法。”
“各位有什麼意見嗎?”
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開口。
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既然秦長青已作出這樣的決定,又怎麼可能讓他們改變得了?但他們也不敢過多想象這種行動將會帶來的巨大震動。顯然,楚地的局面已經被徹底改變了!
秦長青冷酷地掃視著眾人群︰
“既然沒有異議,就這麼辦吧。”
“陳平,來起草詔書。”
“明天將相關法令傳遞到各地,讓各地開始進行整改工作。這麼多年,朝廷為實現全國統一付出了許多努力,現在有了這麼難得的時機,怎能錯過呢?”
“如果放棄這次大好機會,上天必定降下懲罰!”
“我的要求很簡單。”
“就是要將三代以來的貴族觀念徹底從楚地根除,並在此地建立起新的政治體系,使得貴族真正成為歷史。”
“此外。”
“還需要楚地民眾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
“他們只有一重身份——”
“那就是秦國人!!!”
陳平連忙應道︰“屬下明白。”
秦長青微微點頭,看著陶舍說道︰“陶舍將軍,因我所引起的楚地事務,如果朝中有異議的話,全由我一人承擔,絕不波及您。這段時間還得辛苦將軍鎮守當地,以免新法令引起動蕩。”
陶舍抱拳回答︰“公子盡管放心,在老臣監督之下,一定不會有任何阻力。”
秦長青滿意地點點頭。
拂手說道︰
“這些日子里,各位確實辛苦了。但我們身為大秦的官吏,豈敢不盡責?然而,如今楚地形勢尚未明朗,還需大家傾全力而為之,真是辛苦各位了。”
“嬴斯年多謝大家!”
秦長青向在場的每個人行了一禮。
眾人神色一凜,連忙側身不敢接受他的敬意,答道︰“公子客氣了,我們遵從公子的命令,自然要盡心盡力。而且公子願意冒這麼大風險來造福人民,我們怎麼敢不盡心盡力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長青抬起頭。
笑道︰“各位同舟共濟,我就放心了。”
隨後他吩咐了一些其他事宜,並讓人退下。待所有人都離開之後,秦長青慢慢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這個決定並不是輕易做出的,甚至可能給他帶來諸多非議。但在到達楚地之前,他並沒有想要采取大規模行動,而是只想打擊楚地的貴族。
然而事態發展超乎他的預料,等到進入楚地之後,整個情況已大大改變,並不只是涉及幾大家族,幾乎涵蓋了整個楚地的貴族。
如此一來的整頓,使楚地的大部分貴族都被掃除。
即使有漏網之魚,也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這讓秦長青陷入了困境。一方面,楚地貴族力量的虛空,另一方面是他尋求穩定的意願。但最後他的野心戰勝了求穩的心態,于是采取了這個決定性的動作。但如果純粹說是沖動,並不完全準確。
六國山東,僅楚地就佔據了十一個郡,並擁有百萬人口。對秦國來說,這是最大的潛在威脅,再加上很多大臣都和楚地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
讓楚地百姓徹底醒悟,天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有楚人之名,頭上也沒有高高在上的貴族,現在他們是秦國人,必須遵守秦法,並且讓百姓深深理解整個社會已經天翻地覆,唯有猛施雷霆手段,讓他們從心底接納這些變化才能促進楚地更快的成為秦國的一部分。
秦長青深深吸了一口氣後緩緩說︰
“對于始皇帝的目的我已經摸不透了。”
“但現在已經無關緊要。”
“當前掌控這片大地的是我,保留舊制度只會阻礙大秦的發展,必須用強有力的手段推動改變。”
“倘若沒有出現大的波折。”
“當我下次啟程時,昔日楚人應該都自覺成為了秦國子民。對殘存舊貴族痛斥不迭,並深入理解秦朝的新土地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最為關鍵的是,民眾心中也將懷有一份感激之情,因為秦國確實為他們謀福利。”
......
蒙毅離開了議事大廳後回到了住所內靜思。獨自一人時手不禁微微顫抖——內心仍舊波瀾未已。
秦長青采取行動遠遠超出了預期,在沒有任何匯報之下果斷廢除原本的法令並近乎于專斷地展開治理楚地工作。這意味著原本積累的信任與名聲恐怕會被一掃而空。
過了一會兒,他無奈地笑道︰“第十王孫真是大膽無比,不僅沒有申請即刻撤消大公子的規定,還單獨行事,重新整頓,這等高明之計劃讓人嘆服不已!十多年辛苦工作所帶來的一切成效,竟然不及短短數月努力之功,更可能意味著整個南方楚地區永久性融合到我們國度。”
但是……
“這實在是大膽之舉。如果傳聞進至 必然引來廣泛辯論;那時諸多臣工們施壓,他又會如何自處呢?無論如何,大公子的事業注定已經失敗,並且將會慘烈。”
“哥哥說得沒錯,”他補充道,“這位公子性格溫和過度;做事猶猶豫豫——這種特性平常環境下尚好但在王族之間顯然太過軟弱;他不能勝任引領國家的責任”。他沉痛地嘆息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和那位十號王孫相比差太多!”
“唉……或許是我們太過自以為是罷了。過去這位長公子的確備受寵愛,但他受到的關注卻並不足。” 蒙毅沉吟道︰“拋卻對他的個人感情來說,恐怕我同樣會傾向于支持那個王孫,只可惜這個人的意圖太過宏偉且日益激烈, 不清楚是否會給我們的王國帶來更多災難還是福氣。”
秦長青的這一番話引起了許多思考。
大家都非常聰明, 意識到當前的嚴峻狀況,然而這位王孫所提出措施太過激烈且難以預測後果使人害怕。
但他們也得承認他的想法具備某些合理之處; 認真衡量是否可以實行。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