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第586章 皇帝之眼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偉棟 本章︰第586章 皇帝之眼

    這不可能!

    而且……

    殷通同楚地家族有聯絡。

    這是他對過去事跡的研究成果,

    陶又是如何知曉此事?

    作為陛下的近臣,若陶舍知悉的話,

    陛下豈有可能會不知曉?

    這一思考,

    頓時令秦長青汗水淋灕,

    從未經歷過如今天大的心慌肉跳。他的一舉一動皆盡入始皇帝之眼,即使朝廷里的眾官員暗中行事似乎都在始皇帝的掌控之中,但皇帝並未對此立即行動,而是保持沉著冷靜地旁觀這些人為之所謀。

    突然間,

    一陣冰冷感從其腳踵沿著他的背部直達頂門,令人汗毛直豎。

    面對此刻情況,秦長青只覺喉嚨苦澀,他努力試圖咽下口水緩解這難耐的痛苦,但口腔干涸,根本沒有任何水潤之處,只能忍受著這種難言之感受。

    陶的這一番陳詞,完全  了秦長青的認識與認知。始皇居然能夠擁有這樣超乎想象地洞察力,簡直令世人震驚莫名。

    但這讓秦長青也深感疑惑。

    如果史載始皇具有這種非凡洞見的力量,為何最終國家依然走向無法挽及的命運直至崩潰邊緣?

    他不得其解。

    這顯然不是始皇突然身亡便能夠解釋通徹的問題所在。

    隨即,秦長青微微晃頭,

    歷史上並沒提及“天網”的組織形式,

    盡管很多歷史作品中有羅網,黑冰台之類的監控制度。然而實際上這些機構是不曾真正存在的,起碼現存記錄文獻資料里並無相關記載。

    那麼,是否表示這所有的現象,

    都是因他在時代中扮演的角色從而產生的變化?

    此時,許多過往情景浮現出在他的腦海中,

    包括他自己曾經給予始皇建議的考察各區域的官員以及扶持那些忠心秦國的地方士族等等事項。

    然後他立刻放棄了這一推論。

    顯然後者的網絡早已布滿四方,絕不可能是短時間內創建得來的,這意味著秦王朝一直有著類似的機構,

    只不過是未曾暴露給公眾面前罷了。

    他轉身面對嚴肅矗立在不遠處的皇宮建築群,

    眼神里滿溢著一種敬意。

    他已經意識到何緣故始皇會認可自己的方案——顯然秦始皇帝對自己內心想法早知根知底;

    所以才會毫無懷疑、無需詢問。

    事實上,秦長青想錯了,

    天網組織確實是由他激發產生影響的一部分。

    但它並不存在像對宮廷內外人物都無所不知那樣的狀況,

    而有

    秦長青與薄姝幾女交待了幾句,逗了逗活潑的女兒,便登上了馬車,向著壽春出發。

    最初,他有些猶豫。是否應該沿途多逗留一番。然而,在了解了壽春的情況之後,他決定不再耽擱。但他也格外警惕起來,原定的五百名隨行士卒被他增加到了一千五。宗正雖然不滿這一變動,但由于子嬰的威望不高,又不願與秦長青起正面沖突,便默認了此事。不過秦長青清楚,即便有一千五百人,也不一定能確保安全,因為他即將面對的是“西楚霸王”。

    軺車內,秦長青與蒙毅同座。蒙毅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有關楚地的各種文書,對那里的基本情況已頗有了解。相比蒙毅不斷閱讀的樣子,秦長青顯得從容許多,甚至還饒有興趣地燒起了熱水,沖起了茶。縷縷青煙飄起,他將兩杯茶遞給蒙毅。

    蒙毅感激地說道︰“多謝十公子。”

    秦長青淡淡地回應︰“蒙左監,實際上無需如此客氣,我們在壽春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事情也基本告一段落,這趟行程更多的只是一個收尾任務。”

    听罷,蒙毅滿腹疑問,問道︰“下官不明白,請公子詳解。”

    秦長青道︰“在過去二十多天里,我已經指示了楚地的一些準備工作。眼下,楚地屈、昭、景三家以及當地其他貴族已經達成了共識。抵達壽春後,我們無需再做過多調查。”

    “他們會老實地待在那里!”

    蒙毅眉頭微皺。

    他懷疑地看向秦長青,問道︰“既然公子您清楚楚地的情況,也預料到會有三個家族遭到出賣,這種情況顯然說明了當地問題已相當嚴峻。既然到了如此嚴重的境地,為什麼公子還是這麼平靜呢?”

    而且……“您與楚地相距幾百里遠,怎麼能這麼肯定壽春的一切都會按您的設想進行?”

    說完,蒙毅放下手中文書,好奇而驚訝地盯著秦長青。秦長青拿起茶杯輕拂杯口後輕輕地喝了一口。

    他說︰“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還記得那盤棋嗎?”

    “棋局早就下了許多步,正如楚地當前的狀態。”

    “自從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以來,棋局上的石子就開始落下。待到王室衰落,局面更加撲朔  。雖然大秦統一了全國,卻沒有完全消除敵對勢力。這場博弈還在繼續。”

    “要解決問題,有兩大方向。一種是將現有的棋局翻覆重塑九州的新格局。但事實上,盡管表面上大秦似乎做到了這點,但人心中的原有模式仍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棋賽尚未結束,”

    甚至……

    “由于大秦的過度自信,忽略了六國的殘留勢力。這些力量趁機喘息,可能東山再起。第二個方案則是重新坐下來繼續下這場殘棋。”

    “當下正是我們努力將此棋徹底收束的關鍵時刻。”

    “而我們此刻正握棋執盤!”

    對于這個觀點,蒙毅似懂非懂。

    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公子所言的人,究竟指哪些?”

    秦長青回答︰

    “你看呢?”

    “大周治國長達800年。鎬京變亂之後雖威勢不再,周天子依然是名義的統治者,800多年影響難以抹平。秦始皇雖立大秦國數十載也無法完全根除前朝影子。”

    縱觀世間,

    這種影響處處可見。

    我們也是深受其染者,要改變800多年的慣性非一日能解決之事。

    听了這些話後。

    蒙毅若有所感。想起之前要求攜帶1500士兵一同前行,許多人暗嘲長青變得害怕了。但現在看來並非全因膽小,蒙毅微微皺眉追問︰“所謂"浴血重生"公子指的是不是當年  時的戰爭呢?這還不足以稱其重要嗎?

    ”秦長青先是點頭後否。

    回答到︰“是,但是還不夠。”

    統一全國的大戰只持續了短短十年,而在之前的200年間諸夏內部的紛爭才造成了重大傷害。大秦只有與兩國之間有較激烈的戰斗,在其他國家則幾乎沒有遭遇抵抗甚至不戰而降。

    這對快速實現一統有利,但也可能是由于妥協導致了部分隱患。

    妥協……听到這番解釋時。蒙毅內心震驚無比。但他明白長青想說的是什麼︰當時未能除惡務盡,給今日埋下了新的危機。而如今受到周代傳統影響的遠不僅是民間。

    朝廷的大臣中能有多少能夠袖手旁觀?

    蒙毅深深吸了口氣。

    他注視著秦長青,眼中閃過一絲敬佩。盡管他與秦長青過往交集不多,但從這一番談話中,他已感受到秦長青是一個抱負宏大的人物,胸懷吞天下之志。

    不僅如此……

    他的長遠眼光和深思熟慮,簡直和陛下一脈相承。

    蒙毅凝重地問道︰“公子此行是要  楚地這個棋局嗎?”

    秦長青搖了搖頭,淡淡笑道︰

    “難以徹底  。”

    “周天下這盤殘局中,能走動棋子的只剩下了楚趙。即便我有心下完,但從現在的形勢來看還不宜。眼下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壓制正在逐漸崛起的楚地勢力,讓它只能局限于一隅之地,並不能一舉沖天而起。”

    蒙毅的目光略微緊縮,沉聲道︰“如果楚地的智者有所察覺該怎麼辦?”

    秦長青淡淡說道︰

    “這不重要。”

    “即使他們察覺到了也沒法扭轉。”

    蒙毅疑惑道︰“這又是為何?”

    秦長青笑道︰“因為在棋局中的人是看不清整個局面的。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的利害沖突。”

    “正所謂……”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今我們是在下一盤大局。這盤棋早已經在棋盤上落下第一顆棋子後就沒有退路。”

    “他們本身就在棋局之中,甚至連自身都不例外地化作了棋子的一部分。怎麼可能再跳出去當旁觀者呢?想在這個過程中跳出去,是多麼艱難?”

    “更進一步說……”

    “這是關于復闢與反復闢的一局大戰。自從大秦一統六國以來,他們的棋子便早早埋下了。”

    “一步踏出便不能再回頭。”

    “他們的入局太深了。縱然某些人有所警覺想跳離這個泥潭,但由于多年的利益牽絆,早已束縛了他們的一切行動。他們即便想要跳出棋盤,也會被其他的力量重新拉回來。”

    “他們是不可能逃脫的!”

    “因此他們只能繼續前進。現在復闢的勢力仍然不夠強大,想要成功復興,必須要跟更多勢力結合。如果有人試圖孤立行動,只會成為一個無助的小子。”

    “眼下一個目標就是阻止這種復興力量的擴張。”

    “反過來看,我們也在下一條大棋龍局,兩者互相牽制,在楚地中爭奪主導權。在楚地這一局棋上,能夠吃掉對手棋力最大的龍,就能取勝。”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86章 皇帝之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86章 皇帝之眼並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