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第573章 推薦信件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偉棟 本章︰第573章 推薦信件

    即便在楚地曾出現了一些阻力,但也未影響大局,十萬五千里外調派的兵員提前完成任務,再加上從關中招募的五萬戰士,總共二十萬士兵如今已經出發前往嶺南方向,抵達後將開始訓練新的部隊。但這事與秦長青的關聯已不算太大,他在軍隊中的事務上並不能直接插手。某日,他像往常一樣去到了尚書台辦公室,達匆匆走過來行禮道︰

    “公子,收到了來自魏國的一封信。”

    秦長青微微揚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說︰“魏國麼?”最近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推薦信件,但他並未立即接受任何人。他明白許多士人逐漸認識到當前的政治風向標正在變化,並願意此時加入,不過,秦長青對他們的了解有限,並不會輕易錄用,畢竟這關系到未來的治理和發展。

    達解釋︰

    “確實來自魏國。公子以前曾經叮囑過,只要有用紙筆寫來的信必須送到您手中。”

    听聞這句話,秦長青猛然睜大雙眼,露出一絲驚喜之情。“是真的麼?那封信真是用紙寫的嗎?”

    “確切無疑。”

    說完秦長青連忙起身催促︰“趕緊拿來。”

    達微低著頭呈上那信件。長青細細審視後放聲大笑,“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先前有了蒯徹以及李左車投奔而來,眼下還有陳平願意出仕相助。有了這麼多杰出之人才助陣,大秦的安定指日可待!”于是將這封信焚掉,以示決心。

    這封正是魏國戶牖地方的陳平發出,信的內容簡單直白,就是表達了願意效忠秦長青的願望,雖然漢初三位大功臣中未見陳平的身影,但其貢獻同樣顯著並且成為了丞相之一,如果不是後來陳平與周勃共同平定了呂後的叛亂,那麼西漢的命運或將改寫。因此,陳平主動歸附的意義極其深遠。

    秦長青背著手在房間里緩緩移動,思考應該如何安排陳平的職務問題——重金求聘,這是不同于通過他人舉薦的方式。對于一個如此有聲譽和影響力的人物自願來輔佐秦朝的信號,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人們對秦國的看法,那些曾經對秦國持有輕視態度的士人或許會重新評價現在的形勢,發現秦國依然堅固如鐵。這一消息傳出,相信會激勵更多的賢士選擇支持大秦國,反之則減弱那些意圖反對秦國的力量。然而,安排職位成了難題,畢竟尚書台的主要職務已經確定下來了;如何既不失體面又要顧及其他同事的感受,則是一個挑戰,但無論如何不能因這點失誤而失卻士人們對秦國的信心和期望,否則會弄巧成拙。對于這個問題他也是一頭霧水。

    他並沒有預料過會那麼早就受到名流前來歸順。

    246

    原計劃中,當他與始皇約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書司的政績將會震動四方。屆時,尚書司必將名聲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關注。接下來,他就可以有條不紊地擴展他的官署。

    一方面鞏固民心;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聲望;第三則是吸納各地的人才,確保官署內部能夠保持穩定。

    陳平突然的來信打破了秦長青的既定計劃。他眉頭緊鎖道︰

    “朝歌那邊是斷然不能派陳平去。”

    “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先把陳平安排到咸陽來。”

    “這段時間主動上書推薦自己的文書太多,可以讓陳平負責這些事,並從中挑選有用之才。”

    思慮片刻。

    秦長青點頭認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達。

    說道︰“我要寫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給陳平,並親自護送他來咸陽。告訴他,我對他會另有任用。”

    听到這句話。

    達心中微微一顫。

    他很少見秦長青如此激動。

    連忙應道︰“下吏遵命。”

    秦長青點了點頭。

    從竹筐中拿出一張空白的竹簡,輕輕蘸了點墨汁後,開始奮筆疾書。

    不多時。

    信件就完成了。為了快速讓墨汁干燥,他在爐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隨後,封好信,用繩子扎牢,並未用封泥封固。

    達恭敬地接過來。

    躬身說道︰

    “下吏必定親手將此信送到陳平手上。”

    “請公子放心!”

    秦長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達回道︰“下吏告退。”

    他腳步緩緩地退出大廳。

    秦長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設想了蕭何與韓信前來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勢︰蕭何與扶甦交情深厚,自己雖然有一定優勢,但尚未真正佔據主動,短期內蕭何不可能轉向自己。

    至于韓信,

    可能還在四處漂泊。

    若能得到蕭何和韓信這樣的輔佐,一人主內,一人主外,內外結合。哪怕六國殘余勢力多麼猖獗,也難以撼動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邊,在豪華府邸的書房里,

    殷通正在背著手來回踱步,神情陰晴不定。

    不久,

    他轉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問道︰

    “你如何看待項梁的提議?”

    殷越聲音低沉地說︰

    “兄長,我覺得有些危險。”

    “據項梁來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斷打壓項氏,意圖瓜分其領土。項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脅。但他們忘了之前兄長明確表示不再介入他們的紛爭。此時介入豈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況兄長你也應當看得出來,”

    “大秦國勢依舊穩健,新政策已經漸次平穩,只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麼六國貴族難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隨著日子流逝,六國貴族處境將會更加困難,萬一將來事情暴露,兄長恐會遭受連帶影響。”

    “所以,我不認為兄長應插手此事。”

    殷通點頭同意。

    說道︰

    “事實上,我與你的觀點相同。”

    “但我們之前已和項氏建立了聯系,為穩定會稽,我們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從景氏、昭氏和屈氏從咸陽逃回後,不斷試圖收復失去的地盤,與其他貴族發生沖突,導致矛盾不斷升級。三大氏族的態度傲慢,地方  也對他們不感興趣。”

    “目前看起來這只是針對項氏一家的問題,實則可能是整個楚地豪族共同面臨的問題。”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問道︰

    “兄長,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聲。

    說道︰

    “既然大家都對他們反感,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畢竟這三大氏族是從咸陽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緝。如果我呈奏,肯定不會遇到反對意見。再加上這兩年間,這些氏族已經佔據了很多田產,這對我們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擔憂我知道。”

    “但是我們也別逼迫項氏走上極端道路。若是項氏走上絕境,後果很難預料。”

    “項氏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領地。但他們敗家已久,有何資格開如此獅子大口。”

    “但我估計我們家能夠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過多地佔取會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後的勢力。那時候必然會引發內部斗爭。來日不多人識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纏上,只會徒增困擾。”

    “所以我殷氏只能拿走一

    “我對楚系三氏並沒有惡意,無奈他們自身得罪太多人,我不過是借勢而行,順便取些應得的好處罷了。”

    “我在咸陽已有段時間了,也該在朝堂上有所作為。”

    長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氣!”

    嬴政聞言,勃然大怒。整個大殿頓時寂靜無聲。嬴政冷冷地看向殷通,問道︰“既然你听到楚地傳聞,那你就告訴朕,楚國這所謂的三戶到底是哪三家?當年數十萬楚軍都不是秦國的對手,何以如今如此囂張。”

    殷通從座位上站起。

    沉聲答道︰“陛下,楚地流傳的這句話,臣最近調查過,據說這讖語出自  之際的楚南公,三戶分別是屈、昭、景三大家族。而在這  之時,這三家已被陛下遷徙到了咸陽。”

    “然而一年多前,陛下身體不適,給六國余孽留下機會。他們借機逃離咸陽。據臣探听到的情況,這三家現在都留在壽春,那是楚國舊都。這三大家族聚集此處,怕是仍有復闢之心。”

    “其次,”

    “這三大家族本是朝廷逃犯,現在卻在壽春公然現身,卻沒有一個官吏去捉拿。臣擔心這些官吏已與這三家族暗中勾結。”

    “臣以為,這事不可大意。”

    “這幫六國余孽一心想要恢復昔日舊國。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必將引發混亂。因此臣懇請陛下立即派人抓捕這三個家族,並捉拿所有通敵的地方官吏,確保楚地安寧。”

    “此乃臣忠告!”

    殷通一臉正氣。

    嬴政凝視了一番殷通,繼而望向眾大臣,問了一句︰“你們對于殷通所說的六國余孽和官僚暗通曲款之事有什麼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幾眼,無人敢先行發表意見。秦長青掃視了一下殷通,眼里閃過一絲疑慮。

    他覺得這事有些詭異。

    屈、昭、景三大家族乃是楚地的老牌家族,歷史悠久達數百多年,在楚地的影響不可忽視。自從楚國  後,三大家族一直遭到嚴格監管,即便有勾結當地官員的行為,也不可能如此囂張。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73章 推薦信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73章 推薦信件並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