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第562章 保持鎮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偉棟 本章︰第562章 保持鎮靜

    此次征戰如果取得勝利,不僅可以穩定南越,也可能成為他的仕途上升的一個契機。

    但現在,因秦長青的一系列提議讓他的願望化作空談。因此,趙佗無法繼續保持鎮靜。

    此時的形勢已然是喜憂交織的境況。

    與此同時。

    忙于政事的嬴政,未返回御室休息反而下令內侍安排車隊去一趟王府。

    約莫一炷香後,

    皇帝抵達王府,門外已恭立等候多時的家僕

    嬴政上前,將王賁扶到躺椅上,說道︰“你與朕君臣相交已久,不用拘泥于這些禮節,自己多加保重才是最重要的。”

    王賁點了點頭︰“謝陛下關愛,臣一定會盡力。”

    接著,

    嬴政環視了一眼屋中的王離和王平,揮手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朕想單獨與通武侯談一談。”

    王離與王平立刻應聲退下。

    嬴政看著王賁躺著的躺椅,

    笑著問道︰

    “這是嬴斯年送的吧?”

    “當初他也給我送上一份,感覺這東西坐著確實更為舒適。”

    王賁答道︰

    “是的,陛下。”

    “此物正是出自十公子。”

    “也多虧陛下恩賜藥物,否則依照臣當時的病情,恐怕很難熬過這一個寒冬,臣心中深懷感激。”

    王賁的語氣非常敬仰。

    他十分清楚︰

    上次十公子送來的人參養榮丸雖由他親手轉交,實際上乃是陛下的安排。若無陛下的允許,他又如何能拿到這樣珍貴的藥丸?即使是十公子獻上也一樣不行。

    他隨駕嬴政已多年,豈不知其中緣由?

    嬴政呵呵一笑,對此並沒有太多在意。

    然而眼中閃過一抹憂傷。

    嬴政說︰“朕還記得初次即位時,朝野中重臣跋扈,朕孤身一人,沒有可信賴之人,在宮中也必須顧忌呂不韋等人。而在朕最為困窘的時候,正是你王賁站出來忠于朕,使朕得以穩固政權。”

    “不過,有時候,朕卻不甚喜歡你。”

    “你每次領兵時,主事之時總會拒絕一切不當指令,並且堅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每每對朕說︰如若事情失敗,願意承擔全部責任。若不是為了避免軍中震蕩,朕決不會任用你。”

    “然而,你還真是做到了。”

    “率領五萬人水攻滅魏,用兩萬騎兵僅用了幾周時間便連續攻下了楚國十座城市,帶五萬騎兵長途跋涉千里,最後擊潰燕與趙,再以二十萬兵力迫使齊國未戰而降。帶領十萬大軍修建大道,三年之內完成國家交通建設。”

    “這些都是你的功勛。”

    “這樣卓著的戰功,數千年來,恐無他人能及。”

    王賁苦笑道︰

    “當年確有些意氣用事,全靠陛下信任才得以成功,不然絕不可能達成這些壯舉。”

    此時。

    君臣兩人都沉浸于過去的記憶之中。

    嬴政從不隱瞞對王賁的贊賞。

    朝廷中大臣中,他最為器重的就是王賁。

    不僅因為他與自己志趣相同,更重要的是,相較其他官員的諂媚奉承,王賁表現更加真實。別的大臣或許會曲意逢迎,但他不會。他認為合理便全力以赴,認為不對則明確反對。

    同樣的情感也在王賁的心中涌現。

    古往今來君王們所獲的信任大多並非基于他們自身的領導才能,而是源于固定的君臣制度;然而嬴政從未隱藏過對他情感的真實流露,這份坦誠的信任在整個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如果缺少了陛下的信任和支持,他也不可能完成那些偉大的事業。這樣的信任令他無所不為。

    窗外。

    細雨綿綿落下。

    二人回憶中的思緒也逐漸遙遠。

    經歷了一次死亡邊緣的生死別離,看到王賁的虛弱,嬴政心中不免有了共情感。各種積壓的感情在這一瞬間爆發,毫無作偽。

    有些話語。

    如果不是面對王賁,他絕不會輕易說出口。而其他大臣所不能言的話,唯獨只有王賁敢于啟口。即便遭到了他的反駁,嬴政也不感半分的冒犯之意,反而感受到內心的暢快與寬慰。

    不知道何時。

    嬴政走到了王賁身旁。

    君臣之間就這樣進處坐著與躺著交流。

    嬴政繼續道︰“在我身患瘧疾時,似乎在夢中看到了未來的場景。”

    “我仿佛成了姜小白,臨終之前竟下令不出宮門,朝野大亂,秦國的政治體系也險些一夕瓦解,當時我憤怒不已。若真的如此天道,

    “臣深感愧對陛下的厚信!”

    嬴政輕輕搖了搖頭。

    語氣沉重道︰

    “孤對你的唯一要求便是——”

    “好好活下去。”

    “如果將來那般情境真的到來,秦國或許仍然需要仰仗于你。”

    王賁恭敬回答︰

    “臣謹遵聖命。”

    嬴政望著王賁並未就此再多言語,而是換個話題繼續說道︰“今日朝會上談論的問題,王離有沒有向你傳達?”

    王賁答︰

    “回奏陛下。”

    “有關朝廷之事,臣確實略有耳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嬴政問道︰

    “既然你知情,那麼,對于嬴斯年的動議,有何見解?”

    王賁微微抬眉,繼而低頭以避始皇帝鋒芒。

    低沉回應︰

    “臣認為十公子的意見確實頗有見地。”

    “過去針對南海實施的策略是考慮到天下方完成統一,必須采用老秦人士兵來迅速控制蠻夷邊境;然而現在歷經多年,當時的部署已顯不合時宜。”

    “十公子建議變更士兵來源,顯然是出于國家的實際需求。”

    “至于領軍事宜,”

    “其考量也頗為周密。”

    “章邯自從接管驪山之後處理事情一貫有條不紊。不論軍務還是管理勞役犯人都盡顯高效有序的能力,並無明顯失策跡象。況且那些服刑徒本就桀驁難馴,由他統轄實乃難得。基于這點考慮,章邯較其他人擁有獨特優勢,並且應對起來也更加自如熟練,因此應當是最為合適的主將人選。”

    “故而臣同意以章邯為主將。”

    低下額頭的王賁臉上透出嚴肅的表情,嬴政則冷冰冰的眼光盯著王賁,語氣冷峻︰

    “王賁, 你應該明白。此時此刻,你不用如此遮掩。朕對你的信賴不是一日兩日,何必在朕面前猶疑躲避?”

    王賁身體顫抖。

    顫聲回︰

    “請陛下直言相詢。”

    “臣……實在不明。”

    此時他仍無法鼓足勇氣抬起頭來面對。

    嬴政轉而望向別處,雙手背後站立。

    漠不關心地道︰

    “其實你是完全了解的!”

    “你只是故意回避。”

    “一旦確立新職“軍司馬”的計劃落實,軍隊中的狀況必將發生變化,那些遠駐在外將領們不再能夠忽視皇帝的直接干預,而他們自身掌控權力亦將大大減弱。這些變化都已在你的預見之中。”

    “但你不願承認這一切”。

    “因為在現存體制下,你是最大得益者。這不正是實際情況嗎?王賁!”

    說著話嬴政再度投給對方凌冽注視的眼神。

    頓時讓王賁面色蒼白,額頭冷汗涔涔。只能苦笑回應道︰

    “臣絕無絲毫此類念頭。”

    “臣自身的狀況本就已經虛弱不堪,還能活著全托陛下恩情;王家中年輕力壯子孫稀少難以擔任重大職務。又如何敢違背這樣關系國家的重大事務?”

    “我王家歷代忠誠護國,請陛下明察秋毫!”王賁一邊說一邊企圖通過行跪禮方式為自己申訴。

    可這一次又被嬴政攔了下來,並語重心長地說,

    “朕非常清楚王家人沒有絲毫二心”。

    “同時了解你是忠君衛道的人。今日親自來訪就是為了向您討教意見︰假若您贊成軍中實行“軍司馬”的提案將會產生怎樣影響。望勿讓朕失望”

    “謝謝陛下恩賜。”盡管內心依然緊張,可王賁依舊竭力控制自己平穩情緒。稍稍定神之後開始講述︰

    “坦誠而言,雖然不清楚公子為何提出這一職務設置;但顯而易見一旦該職位被設立將必然會給現行政策造成較大變革”。

    “無論哪個時代或朝代,對所有士兵最基礎的要求其實並不復雜,只需要‘只聞戰鼓聲,只見軍旗動’便算是優秀士兵;假如達到指令下達無遺漏執行水平的話便可以躋身一流行列了,裝備精良配合戰術訓練有素便幾乎無敵手了。”

    “不過追溯到華夏上下千年,能夠全面達標案例卻極少之又少”。接著,列舉了從周代到近代諸多名將軍如孫臏等例子並總結道︰

    “《孫子兵法軍爭》中有句名言︰"擊鼓搖金和軍旗揮動是為了規範所有人視听感受;從而杜絕個體盲目行為影響團隊協作"。這句話形象揭示真正懂軍事之人能協調全體部隊統一指揮。”

    “此概念即所謂“集中力量”。

    而這種理論受到後輩學者普遍認可,用兵藝術精髓就是“集中”。

    但從古至今許多人將其誤解成“統一全軍意志行動一致”而實質並非如此。”

    “據說曾經在黃帝統治時期有句話︰ ‘“集于一體者”為

    “也就是說……”

    王賁停頓片刻。

    接著說道︰

    “將領今後的任務僅限于領兵作戰,他們的所有指揮權限都來源于‘君’,而士兵們也不再在意具體的將領是誰,因為他們在訓練中接收到的指令都是出自‘君王’,使得君王能夠全面掌握軍隊。”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62章 保持鎮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562章 保持鎮靜並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