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邊境修建長城需要大量征調民眾。倘若這些改進的工具能真正推廣,不僅能減少民眾征召的數量,還能加速長城的建設,從而有助于減輕民怨,鞏固國家穩定。
若民眾心無怨恨,又怎麼會冒險反抗?
沒有民眾作為基礎,即便六國貴族有意謀反,又能興風作浪多久呢?對地方造成的動蕩又能有多大呢?
他決定防患于未然,趕在六國殘余力量有所行動前,穩住當地民心,使那些人的 行動如無根之木、無水之萍,從而更好地鏟除六國余孽。
他早就考慮過這些方案。雖然由于身份的暴露暫時拖延了一段時間,但實際上農家和墨家的工作仍在持續穩步地進行。
他希望借助自己的職位,將心中的計劃逐步實現,並以此贏得百姓的認可,從而順利登基為儲君。接著他將進一步整合關中的氏族力量與地方官員體系,消弭老少秦人間的隔閡,讓秦國成為永世的國家,銘刻于華夏大地。
這是他的江山!
也是他即將承襲的帝國!
想到此,秦長青暗中握緊了拳頭,眼中充滿了雄心壯志。他不想依靠宮中斗爭和權謀來獲得地位,而是希望通過堂堂正正的方式使萬民折服。
秦國是他心中唯一的江山!
長青
接連數日。
秦長青都沒有離開宮廷,不去處理政務,只是在皇子學室與其他子弟交流了一下,便一直宅居不出。隨著天氣漸寒,他意識到已經接近現代世界的元宵節。于是產生了在家舉辦家宴的想法,以便進一步與其他公子建立關系,也為給太子踐行。
對于家的概念,秦長青一直都非常重視。打定主意後,他決定去見始皇帝嬴政。
嬴政得知秦長青的提議,眼神微微一變,宮廷宴會確實不少,但家庭宴會的確不多。
他問道︰“家宴,為何?”
秦長青回答說︰“回稟父皇,臣流落在外多年,對宮廷里的兄異數十載不知。而且自古華夏都重視家人團聚,臣如今歸來,應該是個團圓的時刻。因此臣建議宮廷里也辦個家庭聚會。”
“以前臣有許多不足之處,沒能照顧父親。今天借此機會稍表孝意。”
“最近幾天臣一直與其他兄弟相處發現大家有同樣想法。父親忙于國事,我們做子女卻無能為力,無法解決父親的煩惱也無法表達敬愛之情。所以希望辦個家庭聚會,望父親明鑒。”
嬴政冷靜地注視著秦長青,冷冷地問︰
“你說你們都是為了國家而努力嗎?”
听見此言,
秦長青臉色大變,
趕緊跪倒在地,磕頭謝罪︰“兒臣不敢存有他念。”
“兒臣一直在外地 生活,每逢元宵佳節的時候,各地都會有祈願活動。父皇一統天下,兒臣以為父皇應該與民眾同樂,故希望能在宮里開一場家宴,使宮里也有節日氛圍。”
嬴政收起目光,淡淡地說︰“既然你有意為之,並且其余諸位公子也不反對,那就照辦吧。”
秦長青連忙叩首︰“謝陛下賜予此等榮譽。”
嬴政揮手示意可以離開了。
就在秦長青即將出門時,忽然從高台上傳來了贏政低沉的聲音︰我知道你不會滿足于現狀,也一直渴望有所改變,但是有時候想要萬事俱備是不可能的事,很多事情也不會完全按照人們的意願發展。你需要好好考慮一番。
秦長青腳步一怔,轉回轉身施禮說道︰“兒子牢記父親教導。但是兒子始終記住您對臣說過的話語天下有序,則規矩方立,無規矩無以成方圓,現在既然我國制度已初見成效,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守護並執行它們。並且...”
“兒子堅信諸位手足兄弟也是為了國家利益而努力。”
話罷,秦長青對著始皇帝行了一個禮,迅速離開了宮殿。
大殿內。
嬴政輕輕地搖了搖頭。他當然了解長青的心思。
近期這段時間,他的作為他也略
一來,他也想了解一下其他公子的想法;二來,秦長青之前的建議其實一直在他腦海里盤旋,尤其是在今天被再次提及之時,他也決定順水推舟。在得到始皇的許可後,秦長青立刻派人告知了其他的公子。
……
當太監傳達了這個消息後,公子們一時愣住,他們沒有想到秦長青竟然會做這樣非傳統的事。但他們很快紛紛表示認同,無法抗拒。當前形勢明顯分為兩派——長公子扶甦和十公子,其他公子則逐漸成為了旁觀者,誰都不敢輕易得罪。
傍晚之際。
各位公子紛紛前往皇子學室,此次家宴地點便設在此處。
然而他們到達現場後發現了一些奇怪之處,往常舉行宴會的地方並沒有像往日般布陣,只看到散放在地面的食物和未經烹飪處理的原料,旁邊甚至還有一些還未點燃的土制烤爐,場景顯得極為奇特。
早已有秦長青等人在準備烤串工作。
公子高、將閭上前問道,滿臉疑問地打量正在忙活的秦長青︰“十弟,你這是搞什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秦長青笑答︰
“這是自家宴席,當然是親力親為更好了。”
“這次吃的與以往不同,天涼時吃點兒熱食更有驅寒的效果。”他說,“我命人置備了炭爐以便燒烤,加之少府送來新的調味品,我們也可以一展廚藝。我們雖然是天潢貴冑,但如若五體不勤勞,恐怕被人取笑啊。”
又提到元宵節︰“節日嘛,總要熱鬧一點,否則樂趣就少了,”聞言的公子高有些吃驚,雖然覺得話有所指但他尚未能明言。
隨著時光流轉,陸續到來的不僅僅是其余公子,還加入了不少的宮女,特別是贏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