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秦長青遠離後,令史枯再度抬頭,眼中露出憂慮,目送著他離去,長嘆一口氣。
“秦官是我大秦治理的根本。”
“昔日陛下實行‘任子’制度時,雖功臣之後不能如同春秋時期直接入仕于朝,但至少能任職地方,雖然略有僭越但還可接受。”
“如今像秦長青這樣的身份不明人士竟能堂而皇之地進出學室,雖護駕有功,但他若擔任秦官豈能如此輕易決定?”
“若縱容這種風氣繼續蔓延,終有一日軍政將會被六國殘渣侵蝕。”
“屆時,所謂的秦官又將如何保秦?秦法又如何令人信服?”
“君上,何至于此?”
......
返回學室。
秦長青坐下拿出自己帶來的籌算棒。
算籌的運算規則是︰“凡計算之法,須先確定各位數,一位縱、十位橫,百立千橫、千萬相應;六位以上進五在上、其余無需重復累積, 各位 。”
這是一種十進位制的系統。
用交叉擺放的方法表示各個數位。 若位上有零,則相應位置留空。
作為新學者,首先是識別數字, 接著是分位、進退及加減法運算。
這也就是為何閬等人早早前來背誦九九表的理由。
習字、文采與軍事三項科目,努力後仍有機會趕上,但對于算學, 落下一節課後追趕起來就會難于上青天。
深知算學的重要程度,大家都不敢有所松懈。
室內, 大伙們紛紛朗讀起艱澀的乘法定律。
不久, 室內迎來新的一員。
來客瘦削干癟,留有胡須直至胸口,身穿一身黑色衣袍,面容呈黑棕色且滿臉皺紋, 然瞳孔透徹明亮,此人既是令史、同時也是墨家的一員。
他名為儉!
長青
儉原為墨者。
墨派創始後的紛爭使墨家 發展分歧成三種,分別流向秦國、楚國以及齊國。
在楚國的分支秉承孟勝精神,
以傳正義、苦行的方式行道,化身游俠游走各國,制止戰爭, 不惜任何暴力沖突, 認為其為不道德。
但由于連年的戰事,楚國的分支成員早匿隱許久。
接下來則是前往齊國的墨者們,
他們著重理論辯論, 與諸侯交談力挽國家戰爭局面, 只無奈多次失敗下該派也開始逐漸勢微。 如今更多與名家合流,專注研究無用的知識。
秦國分支為實際應用派,他們對政治議題缺乏熱忱, 不熱衷空洞修辭而對自然界法則及實用技術產生濃烈的好奇。
自從遷居到秦國後, 秦墨便開始大量設計建造農業生產和軍事器械,並用優秀的防衛技能大大增強了秦國的防御。
改派思維也隨著變化調整,
他們開始認同正當之師並從“尚同”轉變成為 統治的堅定支持者。
不過墨派觀點始終跟法家意見不合。
墨派反對放棄禮儀的主張與一切法律歸于一致的做法, 並堅持“獎懲機制無法完全達到目的”的看法。
早期由于天下局勢, 墨派曾一度嘗試配合與妥協, 但現在隨著統一,彼此差異越來越大。
近年來兩
儉就是這樣的一個秦墨。
見令史儉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令史儉輕輕點頭。
他未多言,徑直將手中的竹簡放在案幾上。
開口道︰
“前一段時間,我已經讓你們熟記九九口訣,並略作介紹了約分、合分、減分、乘分與除分等運算規則,同時提過除這些外,我們還需學習包括課分、平分等在內的諸多內容。”
“涉及面相當廣泛。”
“每一個部分都有其意義。”
“進入這里學習後,各位將走上治事之路。”
“良好的算術技能將使你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
“雖然你們未必能夠立刻進入高級官職如少府,但在各個崗位,憑借這些技藝依然大有用武之地。”
“近年來,墨門通過總結,提煉了一系列實踐經驗。”
“你們現在所學的都是最實用的核心技能。”
“現在我要詳細介紹即將研習的主要項目。”
“第一技術︰方田。”
“簡單理解,方田即是計算土地面積。”
“第二技術︰粟米。”
“即各種糧食的交易折換。”
“第三技術︰催分。”
“涉及分配各類資源的方法,無論文官還是武職都會用到。”
“第四技術︰少廣。”
“第五技術︰商功。”
“……”
令史儉侃侃而談,詳細說明了全部二十一技的具體內容。
涵蓋範圍之廣闊令人吃驚,上自天文、地理乃至星辰變化,下到農業測量、水利建設、土木工程等各種知識,無所不包。
令史儉說的非常輕松。
但在座的學習者卻面色難堪,身體不住地顫動。
即便是秦長青亦感到壓力巨大。
他們意識到自己之前所學都是皮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當令史儉提及日月星辰變化時,幾乎所有學科都涉及了,使得內容顯得繁重。
令史儉並不關注他們在座者的感受,轉身書寫下了“方田”二字。
接著展示了一例題。
‘若一方塊地塊,其寬十五步,長十六步,求該地塊之面積幾何?’
隨即便開始了正常的一天講學工作。
秦長青等人迅速在案桌上擺放算籌跟隨學習。雖然令史儉沒有布置太過復雜的練習,但他們仍感有些吃力。
秦長青擺弄著一陣算籌後,不由得抱怨不已,
“唉!”
“總有一天我要弄出紙來才行,否則整天折騰這些東西,遲早會讓我抓狂。真是累人。”
“再加上這個復雜的除法規則!”
“連微積分我都理解過,這應該不至于難住我。”
學室內鴉雀無聲。
令史儉解析了多個示例題後給他們留了個思考題。他則一邊翻閱著竹簡,偶爾取出算籌擺布著,似乎對教學任務毫無投入之意。
盡管如此。
眾人都覺得這堂課十分漫長。
終于,在下課的鐘聲響後,眾人都深深地松了口氣。
令史儉毫不猶豫,在鐘聲落下的那一刻收拾完講義便離開,絲毫不拖泥帶水。
走得極為果斷。
課程結束後,眾人癱倒一灘哀嚎連天。
完成課堂作業後,秦長青環視四周,其余學友依舊眉頭深鎖埋頭于桌案的小桿棒,不斷運算中。
看到這一幕,秦長青不禁感嘆,
“秦國學宮果然十分嚴厲。”
“經由這樣魔鬼式教程錘煉的學生無不能力出眾、能獨自面對問題解決難題。”
“若我沒有記錯,當時握有實權的大臣們,幾乎無例外須入宮進修。”
“而且秦廷嚴格限制甚至全面禁止私人學派,這就等于說劉邦與蕭何他們都曾經進宮過吧?”
“更有甚者…”
“也許項羽也曾以匿名身份入學?”
“只不過他並不喜此處所授的技能,所以發出感嘆︰“僅劍術一人之技,非我要學會的;我要習得能夠克萬人敵的技術!"”
他神色顯得復雜異常。
按這種推論
一支部隊負責皇宮的防御,名為衛尉軍;另一支部隊護衛咸陽的安全,稱為中尉軍;第三支部隊則維持咸陽外圍的安定,叫作都尉軍。
三軍總共有兵力十五萬。
然而,軍事基地乃是禁地,他們真的可以這麼輕易進入?
閬注意到秦長青內心的疑問,便解釋說︰“我們並不是要去藍田大營的主基地,那里哪是我們可以隨便進出的?況且它離咸陽也有十幾里之遙。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一處靠近咸陽的校場。”
“那個地方主要由中尉軍駐守。”
“以前中尉軍在巡查與交接時都在那里集中。”
“這個校場雖不大,但以往咸陽周圍的更卒及服役者常常在那兒集訓,我們上課也是在那里。”
秦長青點頭表示理解。
接著他站起來跟著閬走向飯堂。在耐心等待後,幾人終于拿到了一碗熱湯。匆匆吃過幾口干糧,他們便快速奔向咸陽外的校場。
經過檢驗通行證明,幾人才得以入內。
校場內只有寥寥百來號人零星站立著。
現場並未呈現出軍隊該有的莊嚴肅穆氣氛,一些更卒相互打招呼,甚至還和剛來的交談,一切都顯得十分雜亂。
秦長青微微皺眉,但閬卻全然不顧,徑直沖向旁邊土台上的兵器—刀槍等物。顯然,他的興趣盎然難以抑制。
然而,在看完兵械後,他仍顯不夠滿足。四處搜尋的目光帶著詢問的意味︰“哎,不是說要教發射 、駕馭馬車嗎?這些裝備呢?馬呢?”
“難道學室會騙我們?”
秦長青搖了搖頭︰“不至于這樣,如果沒人監督指導那些危險設備的話,發生意外就是大事情了。”
對此,閬點頭認可,並繼續觀察,渴望找到相關裝備的存在痕跡。
時光悄然流逝,學室內更多士子陸續到來,圍在各個圈子談論,突然“咚”聲響起。眾人被銅錘擊中的巨響聲所引得紛紛注視著前方校台。一名身穿繪紋甲冑的將領走上高台。
將領的眼神冷漠地掃視周圍一圈,咳嗽了聲開口講︰“眾位學生,接下來將由我為大家授課。雖然大家在書院身份不同,但在這個地方,各位和普通的士兵並無二致。”
“正如古文所說‘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應對某些境遇,導致敗績’——而你們這些人未來步入社會之後,肯定也會遇到各種盜賊和游俠,如果毫無對抗之力豈不是更讓賊寇囂張。”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