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錄

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仁者為鬼 本章︰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

    如今陳頊已經掌握大局,侯勝北再無顧慮,去見了蕭摩訶。

    受到侯安都的牽連,大壯哥這幾年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地方上兜兜轉轉,還是個七品將軍。

    他一如既往地不善言辭,見面給了侯勝北一個大大的擁抱。

    蕭摩訶幾年前也有了兒子,取名蕭世廉,和小長安年歲相當。

    侯勝北連聲恭喜,不禁又想起了現在家鄉的蕭妙襷和小長安。

    分別已有二年,也許是該把她們接過來了?

    侯勝北馬上揮去這個想法,不到最後塵埃落定的那一刻,鹿死誰手還不好說。

    他不想讓家人承擔一絲一毫的風險。

    不過應該用不了多久了。(^_^)

    ……

    光大二年,二月。

    江陵城下,吳明徹晝夜攻打,兩軍拒戰已有百日。

    吳明徹揮軍猛攻不克,以怠戰的罪名,誅殺了安成內史楊文通。

    內史與太守同格,為郡國之長,二千石。

    即便吳明徹是使持節,有誅殺二千石的權力,但這通常只是作為威懾之用,可是他就這麼蠻干了。

    楊文通是替安成王打理封國的長官……

    侯勝北想不通吳明徹的腦子得有多軸,才會把陳頊的自己人給殺了。

    至少軍報傳來的那天,陳頊氣得砸了東西。

    吳明徹最終為梁將馬武、吉徹等率騎兵擊敗,只得退保公安。(注1)

    此戰未能擒獲罪魁禍首華皎,不過殺了跟隨叛亂的巴州刺史戴僧朔。

    吳明徹因擅殺楊文通,受降的人馬兵器數目不清,以無功無過論。

    蔡景歷因不能輔佐主帥扶正,被收治罪,免官。(注2)

    侯勝北覺得陳頊已經很是寬大能容了。

    ……

    接下來的日子里,侯勝北愈發忙碌了起來。

    原來被打散的侯家部曲,看在徐度的面上,各家軍頭還了一些出來,湊成了二千人。

    侯勝北當然知道最優秀的那些隊官和勇士,那是別指望要回來了。

    這些人的裝備也說不上精良,湊合著能用而已。

    哪�武將會放掉到手的好兵,把寶貴的武具轉手他人呢?

    不過還真有,雲旗將軍、巴州刺史徐敬成給出的兩百人,就是建制完完整整的,弓弩利刃甲冑盾牌等一應配備齊全。

    “先父臨終叮囑,如果還有什麼人員和器械方面的需求,可以到我軍中去取。”

    徐敬成身披重孝,神情哀痛︰“先父說,欠你們父子的,只有盡可能彌補了。”

    他以軍旅奪禮,起為持節、都督南豫州諸軍事、壯武將軍、南豫州刺史。

    侯勝北謝過徐敬成,在徐度的靈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老人這一走,我朝軍中,陳霸先的顏色又褪去了幾分。

    樊猛還的百余人也不錯,當是看在同為安成王府幕僚的朋友情份上。

    其他或數十、或上百,多少吐出了一些。

    惟有南徐州刺史、鎮北將軍黃法氍,一個都沒有還,只給了一句話︰“本將鎮守邊境,麾下亟需猛士,沒得閑人給小兒輩作耍。”

    被鄙視了。

    侯勝北當然不認為自己帶兵是作耍,從十五歲的初陣算起,迄今也有十余年了,單純比較參加過的戰陣數量,還未必就比黃法氍少了。

    十萬人級別的大戰役,自己就參加了三場,你黃法氍就沒經歷過嘛。

    不過一個八品平虜將軍,和二品鎮北將軍較勁,不是自取其辱麼?

    侯勝北沒有抱怨或是去找誰訴苦,軍中說話靠的是資歷和戰績。

    以前他在南朝參加的戰斗,都是在阿父的指揮之下,沒人會把這份戰績算到他頭上。

    今後可就不同了。

    ……

    只是今後的戰功還很遙遠,眼前二千部曲的吃飯問題先要解決。

    部曲雖然要回來了,封爵尚未恢復,沒有米糧,拿什麼養軍?

    他自己一個人借住在陳頊府上還沒什麼,總不見得再帶二千人來蹭吃蹭喝吧。

    就算從老家那里運糧食過來,也遠水解不了近渴。

    侯勝北體會到了一文錢難煞英雄漢的滋味。

    徐敬成贊助了數日的軍糧,然而不是長遠之計,此事還是只有去找陳頊解決。

    安成王最近意氣風發,听完來意後哈哈大笑︰“竟未考慮到這點,讓你受了委屈。”

    他沉吟片刻道︰“你的奉邑封爵一時還不能恢復,這兩千人暫且作為我的私兵,從王府列項開銷吧。”

    侯勝北待要說些感謝言語,陳頊截口道︰“如今中軍也好,私兵也罷,不都是為我效力?何況……”

    陳頊再次露出猛虎食人般的笑容︰“再忍忍吧,也不會太久了。”

    這話,他像是自己說給自己听的。

    -----------------

    侯勝北重領舊日部曲,心情和此前隨楊堅、隨徐度出征截然不同。

    彼時他是賓客,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放眼望去,都是陌生面孔。

    現在他是主人,是其中的一員。

    一張張臉龐是那麼的熟悉親切,他叫得出他們的名字,他和他們擁有共同出生入死的經歷。

    侯勝北如此,那些士卒又何嘗不是一樣?

    他們相比侯勝北,愈發不會隱藏和克制自己的情感,樸實的臉上流露出激動、喜悅、感傷、委屈等種種表情。

    侯安都昔日治軍甚嚴,軍紀約束,沒有一個人說話。

    但是有一句話,是所有人共同的心聲。

    “小侯將軍回來了!”

    侯勝北正打算說些什麼的時候。

    “哇……”

    突然傳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

    眾人扭頭看去,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士卒,忍不住哭了出來。

    那一列帶隊的什長連忙呵斥︰“小侯將軍回來,這是喜事,哭甚!”

    年輕士卒努力抑制哭聲,抽抽噎噎,直抹眼淚。

    “出列!”

    侯勝北下令。

    眾將士悚然,不知道他打算如何處置此人。

    “有何委屈,講來!”

    那名年輕士卒再也忍不住,邊哭邊用家鄉話道︰“乃噶被打散成三個五個的,分到各部。那邊說的話听得半懂不懂,總是被欺負,平時經常挨打受氣,還吃不飽。”(注3)

    眾軍默然,被踢出序列、撤去番號、打散重編的部隊,下場就是如此了。

    “四年前打陳寶應,讓乃噶打頭陣,還不給甲。乃大哥為了護我,被箭活活射死了!”

    他放聲大哭︰“去年和湘州叛軍干架,掛出了賞賜招募先鋒。幾個老哥商量著去搏一搏。結果乘著小船出去,都給拍得粉碎了哇!”

    “侯大將軍一死,乃噶這幾年過得好苦!”

    雖有軍紀約束,隊列中還是起了騷動,年輕士卒的訴說勾起了幾乎所有人的同感。

    有誰這幾年的日子好過呢?

    侯勝北默然,這個小兵比自己年紀還小幾歲,天嘉四年時才是剛成丁的少年吧。

    眼看局面有些失控。

    侯勝北嗆啷一聲,抽出了四尺長刀,高高舉起,陽光映照刀鋒,耀眼不可逼視。

    全軍看他拔刀,慢慢安靜下來,小侯將軍從十五歲就開始砍人了,絕不是會手軟的。

    動搖軍心者,斬。

    年輕小兵也止住了哭聲,望向長刀沒有躲閃,咬牙梗著脖子,閉起了眼楮。

    下一刻,侯勝北伸掌握住刀鋒,鮮血沿著刀刃流下,前排將士看得分明。

    宿鐵刀深深插入地中。

    他以全軍都能听到的聲音,做出保證。

    “侯勝北今日立誓,只要刀未斷、氣未絕,我侯氏部曲就絕不再任人擺布!”

    他將血涂于口旁,抹出鮮紅痕跡,此乃春秋以來,諸侯盟誓的古法。

    軍隊再次騷動起來,立刻有不少士卒跟著劃臂出血,涂口盟誓。

    二千人的口號從雜亂不堪,一遍遍地呼喊之下,逐漸變得整齊劃一。

    “誓死跟隨將軍!”

    ……

    次日,蕭摩訶閑來無事,打算過來幫忙整軍。

    他很驚訝地看到一支士氣高昂的部隊。

    “小弟,你的士卒未必健壯,可是人人眼里有光,做事毫不拖沓,是支好軍啊。”

    侯勝北的反應很淡然︰“阿父的舊日部曲,再怎麼人家挑剩下的,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蕭摩訶難得開了個玩笑,听起來又像是認真的︰“要不,我也在你手下當個帳下督或是牙門將吧?”

    “大壯哥,�瑵塑岫韞鴟丐鉈毲怩艉銵@諼野似方 窒攏 檔霉Ц穡俊br />
    蕭摩訶眼光毒辣,侯勝北確實缺少中堅將領。

    什長伍長還能從士卒中提拔,隊長幢主乃至軍主之職,就不是一般小兵可以勝任的了。

    更別說輔佐主將的長史、司馬、參軍、文書、倉官等職了。

    兩軍四幢的編制,由于缺乏將領,編為一軍,侯勝北自任軍主,直轄四幢。

    許多事情他只能親歷親為,麥鐵杖則是任斥候隊長,掌握一隊機靈快捷之人。

    上一戰,後梁大將軍李廣就是被麥鐵杖追上擒獲的,邙山之戰則是打死了一名百保鮮卑,表現亮眼——只能說有些人天然就適合戰場吧。

    情報的重要性,毛喜和臥虎台的經歷早就深深教會了侯勝北——只要知己知彼,總會有辦法對付。

    侯勝北不禁想到,如果張氏兄弟還在,兩人分任一軍的軍主,就像他們父親當初輔佐阿父一樣協助自己,那該有多好。

    眼下他只有提拔徐敬成和樊猛所給的隊伍中的軍官為骨干,勉強撐起了部隊的架子。

    幸好只是兩千人的部隊,又是听命老兵,照著昔日規矩行事,整編磨合之後還能成軍。

    此時,一名老兵經過通報,來到了侯勝北面前。

    他的手里拿著一個包裹,裝的是布帛細軟之物。

    侯勝北見他頭發花白,面容依稀有印象,這不是當初自己去領裝備時的倉官麼。

    只見他打開包裹,取出,展開。

    “這是!?”

    垂筒形狀,飾以羽毛、錦繡。

    侯勝北初任幢主、軍主時的兩面旗幟,疊得整整齊齊。

    老兵神色愴然,說道︰“當年,大將軍命我收藏好。說如果小將軍有朝一日重回軍中,就把這旗幟給你。”

    侯勝北伸手輕撫,已經快十年了,旗色依舊鮮明。

    他和蕭摩訶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要是侯安都還在世,統領二人作戰,那該有多好。

    -----------------

    四月。

    割東揚州晉安郡為州。

    以陳霸先之從孫、通直散騎常侍、宣遠將軍、宜黃縣侯陳慧紀任刺史。(注4)

    理由是冠冕堂皇的,陳寶應叛亂之地,應當強化治理,任以宗親。

    道理確實如此。

    客觀上,陳三子、鄱陽王陳伯山任刺史的東揚州被大幅削弱,打入了一顆釘子。

    ……

    五月。

    太傅、安成王陳頊獻上玉璽一枚。

    這本是祥瑞,然而事到如今,絕大多數人都不禁會思考,為什麼玉璽為安成王所得呢?

    ……

    七月。

    立皇弟陳伯智為永陽王、陳伯謀為桂陽王。

    陳頊已經不在乎這些,這兩位幼年郡王都沒有之藩,授予實職。

    ……

    九月。

    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章昭達秩滿,征為中撫大將軍,入朝。

    陳頊次子、康樂侯陳叔陵出為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南中郎將、江州刺史。

    國子祭酒孔奐出為信武將軍、康樂侯長史、尋陽太守,行江州事。

    ……

    十月。

    郢州刺史程靈洗于州卒。

    被免官大半年的蔡景歷重獲起用,還是任鎮東將軍、鄱陽王陳伯山的諮議參軍。

    不問可知,陳伯山身邊,多了一個眼線。

    ……

    十一月。

    朝堂和地方的情況已經變得日益清晰。

    過了這個年,新帝就滿十八歲了,然而他注定無法在皇位上待到十八歲了。

    冬月的一輪調整,終于將局勢推到了最後一步。

    十一月十五日。

    授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卻遲遲不肯拜官上任的沈恪,在整整拖了一年之後官復舊職,重新獲任護軍將軍的要職。

    這其中的含義,懂的人都懂。

    十一月二十一日。

    南徐州刺史、鎮北將軍黃法氍改任都督郢、巴、武三州諸軍事、鎮西將軍、郢州刺史。

    中軍大將軍淳于量改任都督南徐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南徐淳于量。

    南豫徐敬成。

    郢州黃法氍。

    江州陳叔陵。

    湘州吳明徹。

    荊州陸子隆。

    巴州魯廣達。

    加上陳頊親任刺史的揚州。

    各大州已掌握在安成王之手,情況和兩年前已經截然不同。

    此時再想要做些什麼,無論是朝中還是四方,都不會掀起大亂。

    始興王陳伯茂以陳頊專政,意甚不平,屢肆惡言,卻無可奈何。

    ……

    然後到了十一月二十三日這一天。

    陳頊喚來侯勝北︰“走,今日干大事。”

    侯勝北記得,就是三年前的差不多這個時候,自己離開了長安,返回南朝。

    光陰似箭,投身爭龍,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阿母、妙娘、長安,你們久等了。

    不,還有阿父、敦弟,你們也在期盼這一天的到來吧。

    ……

    中軍儀同、鎮北儀同、鎮右將軍、護軍將軍、八座卿士早已聚集朝堂。

    前者四人分指中軍大將軍淳于量、鎮北將軍黃法氍、鎮右將軍杜、護軍將軍沈恪,位在諸卿之上。

    八座卿士則是尚書令、左右僕射、諸曹尚書等高官的合稱,並非實際人數。

    當陳頊走進尚書省的那一刻,眾臣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毛喜、侯勝北一左一右,領一干鐵甲親衛,簇擁著陳頊昂然穿過禁省,前往宮廷後殿,直奔慈訓宮而去!

    -----------------

    侯勝北是第一次見到章要兒,陳霸先的夫人。

    章要兒已經六十三歲了,表情冷漠,對世間事物一無興趣。

    “爾等兄弟叔佷之間的事情,與我何干?”

    “如果我不答應,汝等莫非還敢威逼不成?”

    “安成王,你現在可以劍履上殿,你倒是把這劍拔出來,指向本宮啊!”

    面對陳頊的要求,章要兒一口拒絕,毫無讓步之意。

    事情陷入了僵局。

    難道還真要拔劍威脅太皇太後不成?

    毛喜咳嗽一聲,拉著侯勝北上前道︰“安成王之事,是國事,也是家事。正如太皇太後雖為國母,亦為慈親,日夜思念一個人一樣。”

    章要兒凌厲的目光轉了過來︰“毛喜!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諷刺本宮不成?”

    毛喜把侯勝北推到前面︰“有關太皇太後思念之人,此人略知一二,太後可問他。”

    侯勝北有些明白為啥陳頊、毛喜要帶著自己過來了。

    要章太後心甘情願地配合,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

    章要兒冰柱一般的目光盯著他︰“你又是何人?”

    “故司空侯安都之子,侯勝北。”

    “侯安都!”

    听到這個名字,章要兒完全沒有了母儀天下之尊,站起身尖聲叫道。

    左右宮女侍衛都緊張起來,太皇太後不會是想撲上去,撕碎眼前這個人吧。

    “當年就是他持劍逼迫本宮,害了本宮的昌兒,現在他的兒子還敢來這慈訓宮!”

    章要兒彷佛失去了理智,厲聲道︰“安成王,你好大的膽子!”

    “太皇太後息怒,陳昌尚在人世。”

    侯勝北沉聲道。

    “你說什麼!?”

    章要兒一下子僵住了︰“你再說一遍!”

    “臣父沒有謀害世子,他尚在人間。”

    這句話侯勝北藏在心中多年,是他背負的責任,現在終于說了出來!

    章要兒一時間接受不了這個消息,巨大的喜悅沖擊了她,然而又擔心這是個騙局。

    期待和懷疑兩種神色,在她的面容上不斷交替。

    最後還是期待佔了上風,哪怕是一線希望,她又怎會放棄?

    “若是能夠讓本宮見到昌兒,今日之事,遂了爾等之意又有何妨。”

    章要兒的話語中帶著瘋狂︰“如果敢拿此事欺誑于我,本宮做鬼也不放過你們!”

    ……

    慈訓太後親臨朝堂,向群臣下詔曰︰

    “中軍儀同、鎮北儀同、鎮右將軍、護軍將軍、八座卿士︰”

    “昔梁運季末,海內沸騰,天下蒼生,殆無遺 。高祖武皇帝撥亂反正;世祖文皇帝克嗣洪基。”

    “陳伯宗不顧太傅陳頊親承顧托,鎮守宮闈。指使劉師知、殷不佞等顯言排斥,到仲舉、韓子高陰謀禍亂。又以余孝頃密至京師便相征召。華皎反叛也是奉其密詔。又別敕歐陽紇等攻逼衡州。”

    “攛掇張安國、蔣裕等叛亂,賄賂勾結蕩主侯法喜、蕩主孫泰等太傅的麾下將士,謀興肘腋,指期挺亂。”(注5)

    “特降為臨海郡王,送還邸。”

    “太傅安成王固天生德,文皇知子之鑒,事甚帝堯,傳弟之懷,又符太伯。”

    “今可崇立賢君,方固宗祧。中外宜依舊典,奉迎輿駕。”

    “未亡人攬筆潸然,兼懷悲慶。”

    眾人听罷太皇太後詔令,並無言語。

    于是廢帝為臨海王,以安成王陳頊改繼大統。

    又下令黜始興王陳伯茂為溫麻侯,置諸別館。

    侯勝北在列,听著詔書一條條列舉廢帝的罪惡,腦海中浮現起昔日里阿父被無辜加罪的情景。

    他想,廢帝未必真的就做了這些壞事,陳啊陳,這是否就是天道輪回呢?

    侯勝北望著戴上冕旒,換上服,登上御座的那個高大身影。

    從此之後,陳頊就是這南朝之主了。

    天命會一直眷顧這個男人嗎?

    -----------------

    一輛牛車在冬日下,吱呀吱呀地行駛在宮城外的道路上,沒有帷幔也沒有傘蓋。

    宮城六門之外設有別館,為諸王行冠禮婚禮之所,名為婚第。

    車上之人扶著車桿,身體隨著車子晃動,咬牙切齒,一臉的憤恨不平。

    車後只有一伍侍衛懶洋洋地跟著,不知是護送還是監視。

    一陣寒風卷過。

    侯勝北向麥鐵杖揮下了手,自己也策馬提速。

    兩人幾乎是同時來到牛車跟前。

    麥鐵杖一刀插入車上之人的正面胸口。侯勝北一矛從左肋刺入,右背穿出。

    車上之人驚愕地垂下頭,彷佛想不到台城之內,竟然有人敢動手刺殺于他。

    他口吐鮮血和內髒碎片,一聲不吭就斷了氣。

    ……

    陳頊在今日出門前,曾經輕描淡寫地對侯勝北道︰“孤听聞今日京師有盜。”

    侯勝北則是平靜地回答︰“是的,臣也听說了。”

    溫麻侯陳伯茂于路遇盜,殞于車中,時年十六。(注6)(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朝不殆錄》,方便以後閱讀南朝不殆錄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朝不殆錄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並對南朝不殆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