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爆出,全球震驚。
永久中立還能這樣玩啊,但是這些東西你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人家都宣布永久中立了,宣布裁掉軍隊了,誰還能說什麼啊?
如果全球各國都把軍隊裁掉,理論上這個世界會比現在太平多了。
人家永久中立,把安全交給熊貓,這一點毛病沒有啊。
熊貓作為大國,為世界和平做貢獻,有毛病嗎?
這一手騷操作,直接讓很多國家直呼六啊,這玩法太六了,比美國玩的要漂亮的多。
美國直接赤裸裸的動手,根本不在乎別人的非議。
熊貓做事卻喜歡站在正義道義的一方,任何事情都有理有據,讓你挑不出理來。
美國他們,還是吃了沒文化底蘊的虧啊。很多事情,合情合理才會減少很多的麻煩。
老撾境內,無數老撾民眾手里舉著紅旗,顯得很是興奮。
一條筆直的主干道上,一輛輛軍車從遠方開過來。
這些軍車越來越近,最後從民眾眼前過去。
這是軍隊,現代化的軍隊。
軍用卡車,越野車,輪式步戰車,至于坦克,履帶式裝甲車,履帶式自行火炮等重裝備,直接用重卡拉了過來。
同時還有雷達車,導彈車等等。
浩浩蕩蕩的陣容,還有一些軍用卡車上,坐著威武的華夏軍人。
一個龐大的車隊進入老撾,目的地是老撾的一個大型軍事基地。
根據條約,華夏將會在這里駐扎6000人,也就是一個重裝合成旅。
現在熊貓家的重裝合成旅雖然還是叫合成旅,其實作戰能力比以前的重裝合成旅要強大的多。
因為現在熊貓家的陸軍,裝備了大量的無人化裝備。
別看只有六千人,要是真打起來,隔壁家的越南猴子根本抵擋不了,這一個旅能把越猴子給推了。
這幾年,大家關注的重點都是熊貓家的海軍和空軍,陸軍大家很少關注。
但是陸軍這幾年更新的裝備是相當多的,各種無人化裝備大規模裝備。
現在熊貓家的一個步兵班出擊,都能攜帶數百個無人化裝備。
這還不是極限,要是真的戰爭爆發,一個班能夠控制成千上萬的無人裝備都沒有問題。
除了無人裝備外,現在的陸軍,單兵裝甲已經開始向下普及了。
這種單兵裝甲相當強悍,如果打仗,對方要是沒有同級別的裝甲,那麼單兵相見,那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啊。
不管是巷戰,還是在野外,那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畢竟這單兵裝甲的科技性太強了,整個外殼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普通的步槍在近距離都很難擊穿外殼。
所以,現在熊貓家的陸軍,已經不是普通的陸軍了。
表面上看,那些坦克裝甲車都需要人開。
如果戰爭開打,這玩意分分鐘就變成無人坦克。
浩浩蕩蕩的部隊過去了。
這次布置部隊,老撾一個重裝合成旅,柬埔寨一個重裝合成旅。
而泰國這邊,不僅有一個重裝合成旅,同時還有海空軍入駐。
三國的老百姓都熱烈歡迎,這段時間他們已經享受到了跟熊貓家走在一起的福利了。
現在大灣區聯合組織成立後,他們的很多福利又變了。
簡單的來說,他們現在的身份證和華夏身份證享受到的福利幾乎沒區別了。
他們拿著身份證,不需要護照就可以前往熊貓家長時間居住。
他們的身份證連居住證都可以申領,他們的孩子還可以去熊貓家去上學。
在其他規則方面,三國的法律基本上和華夏相同,只有少數法律和華夏不同。
這就是一體化啊,完全的一體化。
現在這三個國家的民眾,說漢語,寫漢字,節假日也和華夏基本相同。
他們的教科書,都已經進行大幅度修改。
特別是歷史教科書,他們學歷史課,學世界史,學華夏史,學本國史。
而本國史被改的面目全非,比野史還要野呢。
在本國史里面,他們幾千年來都多次歸屬于華夏。現在之所以獨立成一個國家,還是因為二戰後各方的利益博弈,被迫把他們分割了出去。
現在,三個國家內部,已經有不少回歸派了。
特別是年輕人,有不少年輕人都是回歸派,嚷嚷著要進行公投,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軍隊浩浩蕩蕩的過來,而三個國家原來的軍人卻紛紛離開了軍營。
他們有的退役拿了補償金,有的轉業進入其他一些單位。
這些人的利益早就談妥了,被劃分了出來。
大灣區聯合組織的事情,讓隔壁馬來西亞民眾再次議論了起來。
成為大灣區聯合組織成員國,又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了。
三個國家甚至在很多地方直接得到了華夏的政策扶持,有些產品甚至得到了免稅扶持。
如此政策,又讓他們的很多產品的價格便宜了不少。
同時,大灣區聯合組織成員國還有一個勁爆的消息,那就是可以快速拿到華夏國籍。
比如現在的老撾民眾,如果你想加入華夏國籍的話,只需要申請,就可以積分落戶。
如果你的配偶是華夏人,只需要一年,你就可以申請華夏戶籍了。
華夏戶籍一直都是很難入的啊。
現在,華夏這邊算是相對放開了戶籍申請。
不過同時,這三個國家也收緊了自己國家的戶籍,外國人現在想要移民到這三個國家,可不容易,不是隨便就能過來的,各種考核難度跟華夏那邊差不多啊。
如此一來,那就精彩了啊。
未來,這三個國家的民眾可能會有大量的人選擇加入華夏國籍,真正的成為華夏人。
而且他們加入華夏國籍後,還可以在本國考公務員,成為官員什麼的。
這樣下來,未來事情就會變得有趣多了。
這三個國家喜氣洋洋,而隔壁的馬來西亞,考察團通過一番考察,也回到了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這邊,也開始召開會議,商討接下來的政策,商討未來的走向。
馬來西亞民眾也有預感,他們預感新政策恐怕要來了。這次馬來西亞可能會放一個大招,直接一步到位,只有這樣馬來西亞可能才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