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

第973章 大淵島的戰略價值︰智能農業的恐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千海觀音 本章︰第973章 大淵島的戰略價值︰智能農業的恐怖

    大淵島,看著這座核電站,所有人面帶笑容。

    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對于華夏來說,這項工程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啊。

    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島嶼,說填就填出來了。

    雖然整個島嶼的總花費超過5000億人民幣,但是這筆錢所有人都覺得花的值啊。

    這個島嶼,直接把華夏的戰略前沿向前推進了數千公里。

    有了這個島嶼在,南海這片地方,誰來的都不好使。

    “各位首長,在我們大淵島,未來除了軍用車輛,特種車輛之外。其他的一些車輛都要求必須是電動的,而且購買汽車有著嚴格限制。整個島嶼公共交通比較大發達,政策比新加坡還要嚴格,一方面為了環保,一方面為了島嶼的交通情況……”

    中年人笑著說。

    大淵島面積其實和新加坡大小差不多,只差不到二十平方公里。填島填出個新加坡,想想華夏有多狠吧!

    其實新加坡也一直想從華夏手里購買超級混凝液,他們也想填海造陸,沿著自己的海岸線向外填,奈何華夏根本就不賣這玩意。

    現在超級混凝液,華夏也少量出口,但是出口國家很少。新加坡是肯定不會出口的。

    從核電站出來,一行人進入軍事區,其實核電站就在軍事控制區。整個軍事區域戒備森嚴,現在整個軍事區域已經有大量的駐軍了。

    在駐地邊緣,就能看到很多防空導彈陣地架設在哪里,這些防空導彈陣地用的防空導彈類型不同,防御的目標也不同。

    有防彈道導彈的,有防巡航導彈的,有防火箭彈無人機的等等。要論防空導彈的性能和品類,現在華夏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整個島嶼的防空能力根本不用擔心。除了有防空導彈外,還有一些激光防空武器和微波防空武器,這些防空武器把軍事基地防御的跟鐵桶似的。

    進入基地內,巨大的軍營讓所有人熱血澎湃。

    特別是路過機場的時候,看著一個個現代化的機庫,看著機庫里的一些戰機,這些老人熱淚盈眶。

    在這里駐扎的戰斗機大部分都是殲11雙發重型戰斗機,戰斗半徑高達2000公里。以這個島嶼畫個半徑兩千公里畫個圈,看看都畫哪里去了。

    向東覆蓋整個菲猴子,向西直接覆蓋整個越猴子,向南基本覆蓋整個印尼,至于北邊有大陸本土。

    這還僅僅是殲十六啊,在這里,還停著好多六爺呢,連九爺都有幾架。現在華夏的改款六爺,作戰半徑都達到4000公里以上了。還能掛射程一兩千公里的導彈。整體作戰半徑超過五千公里。

    而這里,距離關島就三千公里。五千多公里,澳大利亞都覆蓋大半了。

    更何況,這里不僅有有人戰斗機,無人機更多。整個島嶼建設的時候,地下都藏著巨大的空間啊。現在大淵島地下的底下空間超過三十米,整個大淵島根本就不是實心的,而是一個巨大的空心建築。

    填島的時候,華夏把預制好的空心模塊直接固定在水里,然後再用混凝液吹填,這些空心模塊就像是模具一樣,吹填好之後拆掉模塊,內部就預留好了巨大的空間。

    這里面藏的東西可多了,整個島嶼都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需要的時候,整個地下就是巨大的軍火庫。

    車子在基地內前行,很快遠處一座巨大的建築映入眼簾。

    一座巨大的雷達,整體建築是六面體建築,六面體建築的每個面,都有一面巨大的數字有源相控陣雷達。

    雷達陣面的直徑達到恐怖的五十米,這是華夏的千里眼雷達。這千里眼雷達是目前最恐怖的遠程預警雷達,這款雷達能看到8500公里外的乒乓球大小的飛行物。

    這個探測距離把周邊國家全覆蓋了,別說澳大利亞了,連南邊的新西蘭都被覆蓋了。

    整個印度洋全在覆蓋範圍內,大半個太平洋也在覆蓋範圍內。再配合華夏在本土,在緬甸,在利比亞建設的千里眼系統,形成了多層防御。

    不管是普通的飛機導彈,還是洲際彈道導彈,他都能探測出來。再配合量子計算機恐怖的處理速度,華夏在這大半個地球相當于開了上帝視角。

    至于這些陸基雷達覆蓋不到的地方也沒關系,華夏還有很多艘電子偵查船,這些船托著一個個大球,在全球很多地方轉悠。

    陸基雷達配合街溜子,形成了覆蓋全球的一個雷達監測體系。每天搜集大量的數據,再配合華夏的天基衛星,毫不客氣的說,現在千手觀音系統時刻監控著整個世界。

    “各位首長,這是咱們的農業區,咱們的農業區是由華盛農業建設的,高度智能化,不需要人,自動種植,自動收割,這些燈管更是光譜燈……”

    在整個島嶼視察了一大圈之後,最後眾人來到島嶼的農業區。

    整個農業區也是島嶼上建築最高的地方。一個個農業區是一個巨大的立方體建築,猶如一個個大方盒子似得。

    但是這些方盒子高度卻達到百米,整個農業區並不大,佔地面積就十六平方公里。

    如果只看面積,肯定覺得這面積很小。但是你進入內部後,就不覺得小了。因為這里的種植,是立體種植。

    整個建築一共三十三層,每層層高三米三。

    眾人來到一棟建築的第一層,這一層內,種植的是菠菜。整個房間由很多架子組成,架子上面直接到房頂,每一個架子都有很多層,無土栽培的菠菜就種植在這些架子上的器皿里。而在每一層的下面,有光譜燈,這些燈把電能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譜照射下來,讓植物可以在沒有太陽照射下進行茁壯成長。

    而整個一層的溫度,濕度控制都被控制系統智能控制,讓溫度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

    眾人進入的時候,正好是采摘季節。只見一些特制的機器人準確的把一層層菠菜收割完畢,然後再把培育好的菠菜苗再種植好。

    如此一幕仿佛從科幻片里走出來一樣,看到這一幕,所有人深吸一口氣,感覺這一個房間內的菠菜,都能收獲好多啊。

    按照這種種植方式來,這一畝地的產能,是普通種植方式產能的幾百倍甚至幾千倍啊,這太可怕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第973章 大淵島的戰略價值︰智能農業的恐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第973章 大淵島的戰略價值︰智能農業的恐怖並對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