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第175章 世俗帝國建立103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龍城無敵 本章︰第175章 世俗帝國建立103

    隨著時間的推移,邯鄲城的官員們漸漸被商隊的利益所腐蝕。他們不再想著升官發財,只想牢牢守住自己的那份份額,保證長久的利益。

    邯鄲城的暮春總是裹挾著槐花香,五皇子趙珩雖然被封親王,建立了宏偉的親王府,這是大皇子的登基前的府邸。五皇子哪敢住在此地,大多數時間在封地,此刻手下匯報有一官員拿著足夠讓人心動的利益來跑官,而且跑的是實權官員,並不是朝堂上的上三品。

    五皇子直接破防,手下將情況調查完,給了五皇子一份商業報告,極大震驚了五皇子。

    此刻五皇子顧不得這里是皇兄的倚在朱漆廊柱旁,指尖摩挲著鎏金茶盞,目光落在案頭那沓賬冊上。琉璃燈在晚風里輕輕搖晃,映得"鴻遠號"的朱印愈發猩紅——這是前日新來的巨鹿守備王煥呈上的投名狀,賬冊里不僅記載著數座礦山的隱秘股份,更赫然列著足以買下半座邯鄲城的真金白銀。

    "殿下,王大人求見。"貼身太監曹進壓低聲音。趙珩冷笑一聲,將賬冊推回紫檀匣。他當然記得王煥,三個月前在吏部衙門外,那個灰衣小吏捧著半卷地契,渾身濕透卻固執求見的模樣還歷歷在目。此刻那人想必已是蟒袍玉帶,踩著無數人的血踏上青雲路。

    三更天的朱雀大街寂靜無聲,王煥跪在青磚地上,額頭沁出的汗珠滴在冰涼的地磚上。他身後的錦盒里,和田玉扳指泛著溫潤的光,那是他典當家傳祖宅換來的。曹進斜倚在門扉,指甲劃過鎏金護甲︰"王大人可知,殿下最不喜這種露骨的攀附?"

    "公公明鑒!"王煥猛地磕頭,額角撞出悶響,"小人願將巨鹿鐵礦三成股份,連同滄州鹽場半數收益,盡數奉上。只求殿下..."話音未落,內室珠簾輕響,趙珩端著青瓷碗踱步而出,茶湯氤氳的熱氣里,他瞥見王煥腰間褪色的玉帶——分明是寒門子弟才會佩戴的素面銀瓖玉。

    "听聞巨鹿盜匪橫行?"趙珩漫不經心地吹著茶沫。王煥渾身一顫,這正是他謀劃已久的契機︰"稟殿下,小人已聯絡燕趙商會,願以剿匪為名,組建護商隊。只需..."他話音戛然而止,因為趙珩突然將茶湯潑在青磚上,蒸騰的水汽里,五皇子俯身逼近︰"我要的,是能打通魏境商路的棋子。"

    這正是趙珩的困局。皇兄登基後,他雖獲封親王,卻被削去軍權。母族魏氏雖貴為三朝外戚,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大梁城。直到王煥出現,這個瘋狂的念頭才破土而出——既然無法問鼎皇權,那就用黃金堆砌出另一個帝國。

    三日後,趙珩帶著王煥出現在魏國邊境。車隊里滿載著邯鄲的絲綢漆器,而真正的重禮,是曹進懷中那封蓋著魏國王室印璽的密函。魏國安平君在書房接見他們時,目光在王煥腰間的新玉帶停留片刻,突然撫掌大笑︰"賢佷倒是會用人!"

    原來趙珩的生母魏淑妃,正是安平君的胞妹。此刻看著外甥送來的寒門干吏,老國公當即修書一封,令河東郡守大開城門。王煥就此打通了趙國與魏國的商路,他的護商隊打著剿匪旗號,實則控制著太行八陘的要道。而趙珩的商隊,則順著汾水直抵大梁城。

    "殿下,這是魏國鹽引。"曹進呈上燙金文書時,趙珩正在查看新繪制的商路圖。邯鄲、大梁、洛陽...密密麻麻的紅點在絹布上連成蛛網,每一個節點都藏著見不得光的交易。王煥早已不是當年的寒門小吏,他的府邸夜夜笙歌,與各國商賈把酒言歡,而趙珩的人則扮作賬房先生,將各地商情源源不斷傳回邯鄲。

    隨著商隊規模不斷擴大,趙珩在都城設立了"鴻遠堂",表面是茶樓酒肆,實則是情報中樞。曹進親自訓練的商隊護衛,手持精鋼陌刀,既能護商,亦可威懾地方勢力。而那些曾經嘲笑他失勢的皇子們,此刻望著他往來如織的商隊,終于明白這位五皇子早已另闢蹊徑。

    最妙的是魏境的布局。魏淑妃的舊部在大梁城暗地運作,安平君的門生遍布各州郡。趙珩的商隊打著魏國宗親的旗號,在黃河兩岸暢通無阻。當其他皇子還在為一畝三分地爭得頭破血流時,他的商號已將觸角伸向齊國的鹽場、楚國的漆器坊。

    某個雪夜,趙珩在書房召見王煥。案頭擺著剛送來的密報,楚國商隊在南陽遇襲,貨物盡失。"該讓我們的人露面了。"趙珩將密報投入火盆,跳動的火光里,他看著王煥眼底閃過的貪婪,知道這個曾經的寒門子弟,早已與他綁在同一條船上。

    邯鄲城的更鼓聲里,"鴻遠號"的商船正緩緩駛出港口。船頭的鎏金鳳凰在月光下熠熠生輝,那是魏國王室特賜的徽記。趙珩站在城樓眺望,遠處商隊的燈籠連成星河,比天上的月亮還要璀璨。他忽然想起幼時讀《商君書》,此刻才真正明白︰這天下,從來就不是只有龍椅才能坐得。

    與此同時,在鄰近韓、魏兩國的邊關城外,一場大火沖天而起。新朝的軍旗在火光中獵獵作響,邊關大帥甦珩和軍師並肩立在城頭,望著遠處魏、韓兩國的方向。甦珩展開一卷泛黃的帛書,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各國世家的貪賄把柄,每一個名字背後都藏著足以致命的秘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下一個,該輪到魏國的那位紈褲世子了。"甦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听說他最近迷上了新國的珍寶,我們正好投其所好。"

    軍師點頭道︰"大帥高明。韓、魏兩國本就對趙國的殘城虎視眈眈,只要我們略施手段,挑起他們之間的矛盾,再配合商隊的滲透,這兩國遲早會落入我們的掌控之中。"

    在新國皇宮內,皇上望著天際初升的新月,眼中閃過冷冽的光。"這場以利益為刃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他輕聲說道,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當黃金浸透人心,當商路化作鎖鏈,天下諸國,終將在這悄無聲息的侵蝕中,成為我新朝版圖上的璀璨星辰。"

    夜幕深沉,新國的商隊依然在趙國的土地上穿梭不息。滿載貨物的馬車車輪滾滾,揚起漫天塵土,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而那些朱門里的歌舞升平、權謀爭斗,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終將被利益的洪流所淹沒。

    深秋的大梁城,護城河上結著薄冰,趙珩的商船隊正緩緩駛入碼頭。船頭的魏國旗幟獵獵作響,十艘巨艦滿載著趙國的鐵器與魏國的絲綢,在岸邊商賈艷羨的目光中靠岸。曹進立在船頭,望著岸上迎接的魏國官員,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如今"鴻遠號"在魏境的商路已暢通無阻,就連魏國國君宴請賓客,都指名要趙珩商號的邯鄲美酒。

    然而在千里之外的臨江都城,新國商部尚書正將一份密報呈給國君。泛黃的絹紙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趙珩商隊在各國的動向。"此子野心不小,"尚書捻著胡須道,"他借趙國親王與魏國宗親雙重身份,將商路織成大網,如今已滲透到齊、楚邊境。"

    國君卻笑著擺擺手︰"養蠱之道,在于弱肉強食。且看他如何與我新國商隊爭食。"

    趙珩並不知曉自己早已落入棋局。他在大梁城設立了"鴻遠總堂",將親信安插在各個商隊擔任總管。曹進每日都會收到詳細的賬目與情報,哪個商隊獲利多少,哪條商路需要打通,都在趙珩的掌控之中。他甚至開始仿照魏國的鹽鐵專營制度,試圖壟斷某些重要物資的流通。

    "殿下,新國商隊在南陽又開了三家商號。"一日,曹進神色凝重地稟報,"他們似乎有意與我們爭搶鐵礦生意。"

    趙珩把玩著手中的玉扳指,冷笑一聲︰"不過是些各自為戰的散沙罷了。傳令下去,凡與新國商隊交易的商戶,一律斷供貨物。我倒要看看,這些烏合之眾能撐多久。"

    然而他很快發現事情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新國商隊看似分散,實則暗有聯絡。當趙珩試圖用強權控制市場時,這些商隊便聯合起來,以更低的價格傾銷貨物;當他派人打壓某個商隊時,其他商隊立刻填補空缺。更令他頭疼的是,新國商隊擅長因地制宜,在不同國家采用不同策略——在魏國以高價收購特產,在趙國則低價售賣百姓急需的日用品,短短數月便贏得了民心。

    這日,趙珩正在書房研究商路圖,王煥匆匆趕來,神色慌張︰"殿下,大事不妙!新國商隊聯合齊國商賈,買斷了膠東半島的海鹽,如今我們的鹽場滯銷嚴重。"

    趙珩猛地將毛筆擲在地上,墨汁濺在地圖上,宛如一片血色。他終于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不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一群訓練有素的餓狼。新國看似松散的商隊,實則是精心培育的"蠱蟲",在殘酷的競爭中不斷廝殺、壯大,最終成為無堅不摧的力量。

    "傳令曹進,召集所有商隊總管!"趙珩咬牙道,"我倒要看看,是我的黃金商網厲害,還是他們的群狼戰術高明!"

    然而,就在他準備反擊時,一封來自趙國都城的密報徹底打亂了計劃。皇兄听聞他在魏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已起了猜忌之心,暗中派人調查他的商隊賬目。與此同時,魏國朝堂上也開始有人彈劾趙珩,指責他利用宗親身份謀取私利。

    趙珩站在大梁城的城牆上,望著遠處新國商隊的燈火,第一次感到了恐懼。他苦心經營的商業帝國,就像建在流沙上的樓閣,看似輝煌,卻經不起風浪。而新國的"養蠱"之策,正在將他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寒風呼嘯而過,吹得城樓上的旗幟獵獵作響。趙珩握緊腰間的玉佩——那是母親留給他的信物,此刻卻再也無法給他帶來安全感。他終于明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商戰中,權力與血緣帶來的優勢,遠不如真正的商業智慧與人心所向。

    而在臨江都城的宮闕里,新國國君望著地圖上不斷擴張的商隊據點,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繼續讓他們斗下去,"他對尚書道,"等兩敗俱傷之時,便是我新國商隊一統天下之日。"

    商海沉浮,波譎雲詭。趙珩的商業帝國與新國的群狼商隊,一場決定天下商路歸屬的終極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

    邯鄲城外的官道上,霜雪未消,趙珩的馬車碾過枯枝,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他掀起車簾,望著道路兩旁空蕩蕩的貨棧——不過半年前,這里還擠滿了"鴻遠號"的商隊,如今卻只剩下斷壁殘垣,寒風卷著碎布條在半空飄蕩。

    "殿下,新國商隊已完全控制了齊楚邊境的商路。"曹進跪在馬車旁,聲音發顫,"我們在南陽的分號...也被陳趙世家聯合吞並了。"

    趙珩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南陽分號是他耗費三年心血建立的樞紐,如今卻成了別人砧板上的魚肉。更令他心驚的是,新國商隊竟能讓向來水火不容的陳趙兩世家聯手——這分明是有人在幕後精心布局。

    回到府邸,管家呈上的賬本讓趙珩眼前一黑。原本盈利豐厚的商路接連虧損,庫房里積壓的貨物無人問津,而維持商隊運轉的開支卻與日俱增。更糟的是,魏國朝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叔父安平君隱晦地傳來口信,暗示魏國君已有不滿。

    "殿下,王煥大人求見。"

    王煥踏入書房時,已不復往日意氣風發。他的蟒袍皺巴巴的,眼圈發黑,手中捧著一疊文書︰"殿下,我們在趙國的商路也...也開始松動了。新國商隊以極低的價格拋售貨物,百姓都去買他們的東西,我們的商鋪..."

    喜歡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請大家收藏︰()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方便以後閱讀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第175章 世俗帝國建立10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第175章 世俗帝國建立103並對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